胡元华
[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是解读新课标的首要和关键问题。作为教师,可从核心素养的内涵、研制过程、特征及教学要求等方面进行解读,这样就能对核心素养的理念有深入、全面、具体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理解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实的具体要求,探寻核心素养教学的实施路径。这样,有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8-0014-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理念”的第1条就强调要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同时在“课程目标”部分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予以准确的表述。这说明核心素养反映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最为基本的理念,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理解核心素养,是解读语文新课标的首要的、关键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首先从词源入手进行理解。“核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主要部分”[1]。所谓 “主要”,是指与同一系统内的其他组成部分相对而言的,表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相对“次要”而言,“主要”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素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平日的修养”[2]。 “素养”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展示出来的,较为真实、稳定的状态,是在日常的习惯、行为、认知等综合作用下的一种可以观测、评估、界定的表象状态。其次,从对人的认识角度看,“素养”与“核心”并列时,描绘的是人最主要的行为、举止以及体现出来的内涵,是给周围人留下的突出、典型的印象,反映的是一个人最本质的能力、修养、特征。其三,对核心素养理解,还要联系“语文”与“学生”这两个关键词:语文,是核心素养讨论的范畴;学生,是核心素养指向的主体。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予以准确的表述:“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这里表明核心素养体现的是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即语文课程要给学生带来根本的改变。同时,语文新课标还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这说明核心素养有具体四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可见,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所指的就是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
二、核心素养的研制
康德在谈论逻辑起点时提出要思考“从何开始”的问题。从文献检索可知,核心素养中的研制,起初源于国外。最早可溯源到1972年德国学者梅腾斯( D. Mertens)提出的“关键能力”。这一能力指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通用的、可迁移的能力。对劳动者而言,它是人发展中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能力。1997年12月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研究项目,是世界范围内对核心素养研究的起点。2006年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的《以核心素养促进终身学习》,拉开了欧洲地区研究核心素养的序幕。之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相继颁布研究目标,如美国提出的“21世纪技能”, 日本提出的“21世纪能力”等。世界各国都在集中力量研究核心素养,并写进各个文件、标准中。2014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组织研究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4] 。至此,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做这样的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構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样,核心素养正式进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之中。
三、核心素养的特征及教学要求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特性
在阐述课程理念,提出要“立足核心素养发展”时,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可见,指导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向,决定核心素养构成的就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语文新课标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课标的修订意在规定义务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究竟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课程标准必须要阐述清楚的问题。因此,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思考与实践。任何阶段的教育改革,根本意图就是实现在不同阶段,应对不同环境、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不同发展需要的目标。有学者将核心素养比喻为一个完整的细胞结构,各部分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细胞核,是核心素养之核。这一“核”的地位不可撼动,永居于核心素养最中心的位置,是各个组成部分都要围绕的“心”。
这一根本任务能让教师明确核心素养的育人本质。认识到这一本质属性,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就会更准确,教学站位就会更高,教学的路径就会更正,教学就不会滑入“工具论”“功利性”的泥潭,就不会背离教育的初心。认识了这一本质属性,我们就能理解核心素养的四个特性。
1.必然性
核心素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提出,是对教育发展过程的历史总结,体现了时代特征,是时代育人的需求所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对象性
“人”就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对象。人的成长,即学生的发展就是核心素养所关注的,也是核心素养指向的目标。这一特性让核心素养有了具体的“接地点”。
3.功能性
核心素养让教育更具发展功能。学生的成长,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终身的。核心素养要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就必须在提出之初有前瞻的、有稳定的性能,有适应情况变化的应对,这些使得核心素养具有强大的功能。
4.变化性
什么是这一时代应有的“德”?这个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什么?核心素养必须注重立德树人,也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而变化。变化才能让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让教育与社会变化相适应,让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能发挥应有的才能,实现社会价值。
(二)核心素养的“主题词”
核心素养在英文中写成“Key Competencies”。其中的“Key”是 “关键的” “必不可少的”的意思,因此会有“核心”与“非核心”之争。在解决这一争论时,王宁教授使用了“主题词”来回答。 2016年12月9日,王宁教授做了《面向语文教育的语言学研究》的讲座,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他提到:“有语文老师问:加了‘核心两个字是否表示有‘不核心啊?‘不核心是什么?我的理解是这样: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语文素养。一个素养是综合的,而且还是人文的,人文的东西是表述不尽的,你说多少也表述不尽。在这种情况下加上‘核心两个字,是把它概括一下,说明它后面、下面还是有许多零零碎碎的东西,我们把它概况成这四方面。所以,‘语文核心素养并不意味着语文素养里面还有许多非核心的东西没说出来。在课标组,为了让大家记得比较清楚,我们就用这些主题词来表述它。”[5]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内涵中出现的关键内容,就是对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中应有的关键能力的简约的、精准的概括。对其中涵盖的主题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1.主题词之“实践活动”
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对核心素养进行这样表述:“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建构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其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就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四项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离不开识字写字,离不开对文章的阅读与鉴赏,离不开与人交流与表达,同时还需要对热点问题进行追踪、关注、探究,对信息进行梳理与运用等。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是一样,必须落实到日常具体的、可操作的、学生能参与的实践活动中 。这是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思路。
核心素养自身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发展规律是什么?从培育人的过程看,人是在经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后,获得经验与发展的,这是最基本的轨迹。因此,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落实核心素养,就成为教学最为基本的建构。从教育的需求上讲,所有的理念、思想,都要经过实践活动才能落地、转化,都要设计成具体的学习活动才能展开,才能达成目标。因此,“语文实践活动”这一主题词提示了教师理解核心素养时,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认认真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发展核心素养。
2.主题词之“素养内涵”
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提出课程存在的五种不同类型,即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核心素养首先是理想的课程,因其反映了国家意识;其次,它也是正式的课程。将核心素养写入语文新课标中,体现了国家对课程的规划、指导。语文新课标不仅对核心素养提出具体的内容、目标、评价等,还提出了如何落实的建议。理解核心素养,需要落实在具体的实践层面,让其能得到有效实施。这就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的第二个主题词——素养内涵。
语文新课标在解释核心素养时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其中的“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審美创造”就是核心素养具体的内涵构成。核心素养的这四个内涵,有不同的主题,我们应深入理解。首先是文化自信,其中的“自信”就是主题词。自信是一种高贵的气质,既是素养的外显层面,也是素养的根基和底色。“文化”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文化自信,就是要培养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的中国人。其次是语言运用,这是核心素养中的基本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功必须扎实,因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能熟练运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表达,这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根本基础。其三,思维能力是应对未来生活、实现发展的关键能力。能不能有效、灵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不能长期保有好奇、求知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思维能力。这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潜力。最后,审美创造决定学生未来能走多远,人生能达到何种境界。能理解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就是一个具有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人,就是具有高雅审美情趣的,就是能理解世界、把握世界的人。
3.主题词之“整体模型”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并给予解释:“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这说明了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内涵的关系,要求一线教师在理解并践行核心素养时,要注重其整体性。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注重整体性,教师要规避两大陷阱。一是割裂分解。有的教师会将核心素养的四个内涵生硬地拆分为四个独立的部分,分别进行研究,这犹如将一部机器拆卸,只让其中的部分零件独立运转,而忽视了机器整体的运行。二是线性叠加。有的教师虽然注重四个内涵的关联,但是采用“1+1+1+1”的形式,从这一个单“点”到下一个单“点”的线性递进,机械重叠,以此进行烦琐的实践,忽略了其有机整体的特质。
作为整体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在意识和实践中建构“443模型”。第一个“4”,是明确核心素养内涵的四个方面;第二个“4”,指语言实践活动的四种类型;“3”指新课程中语言运用的三种常用情境——专属的语文学习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学语习文、跨学科学习的探索与体验。将这一模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能做到:有落脚点,以实践活动为抓手,不至于空谈发展而不付诸行动;有方向感,以四个内涵为发展方向,不至于无处发力而随意挥洒;有具体的运用情境,在三个常用情境中主动实践,引导学生展开正迁移,以使学生形成真实的学习能力,真正提升语文素养。
(三)核心素养的落地与实施
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的“内容与组织呈现方式”中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并具体设置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如何落地,自然要依靠课程的组织与呈现来实现。因此,理解任务群,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设计,就能将核心素养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同时也找到了实施的路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设想。
1.固本,驻守语文学科的疆土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认识,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日常的精读和整本书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增加学生的阅读频率、扩大阅读量,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应有的语文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形成敏锐的语感,丰富语言运用经验,积累生动、精彩、多样化的语言素材。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语文学习,是有浓厚的语文味的学习。
2.整合,在关联行动中协同并进
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能力的支撑。语文能力由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互相联系、相互渗透、协同发展。同时,教师应创设真实的情境,安排具体而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在抵达目标的实践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统编语文教材,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让学生運用自己的知识、技能进行阅读与写作实践活动,实现读与写的互相促进。叶圣陶先生提出了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的观点。整合后的单元学习,读是为了写得更顺畅,写可以检验读的效果,读与写在整合中实现了共同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内课外的整合,在课内保证学生获取牢固的、应有的知识,提升必备的能力;在课外增加实践的数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知识与能力去解决问题,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3.跨学科,在兼容交互中实现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学习,链接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学习,可以借助涵盖不同学科知识的项目,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只有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作为基础支撑,才能在跨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更为全面的、系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下的学习,能让学生灵活应对生活中较为复杂的情况,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犹如在大海里航船,要先确定方向,明确自己要去哪里,才有可能抵达彼岸。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应视为解读语文新课标的第一要义。作为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解读,可以从它的内涵、研制、特征及教学要求等方面进行探究,以自己特有的视角、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思考、分析、认识、感悟,这样不仅理解得深刻、到位、全面,而且能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舵护航,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教育发展研究,2016,45(6):10-2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S].教基二[2014]4号,2014-03-30.
[5] 张心科.论语文核心素养及语文教育改革[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5):100-104.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