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 谭园园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学多措并举,让屈原文化走进书法课堂,让学生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领悟屈原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哀民多艰的民本思想、上下求索的实干精神、洁身自好的清白节操。
经典诗文天天写。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为各年级学生每周安排1课时书法课。书法社团课程定于每周四下午,分为硬笔书法课程与软笔书法课程,带领学生书写屈原辞赋。屈原文化专版写字教材是学校书法课堂的重要教学素材,既有与语文教材同步的生字内容,也有屈原文化专题。屈原文化专题包含屈原故事赏读与屈原辞赋临摹作品两部分,各年级按需选用。在书法课堂上,通过反复练习临摹,学生既能巩固语文课上所学,又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屈原文化,于潜移默化之中将屈原文化与书法文化融会贯通,一举多得。
书法大赛月月比。为及时了解书法课堂教学效果,各班于每月月末的班会课进行屈原作品书写比赛,为学生提供一展书法创作才华的舞台,增强学生练好书法的动力,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屈原辞赋名篇。学校也以传统节日、研学旅行为契机,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书法比赛。端午节那天,全校师生同书“屈原”二字,展示自己的书法技艺,并在书写的过程中感受“屈原”二字凝聚的爱国情怀,表达对屈原的追思怀念。学校还推出“重走少年屈原路”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屈原故里——屈原祠。在这里,学生与受邀前来的本地书法名家同场竞技,共写屈原辞赋,领悟屈原的人格魅力,咏叹其忠于故国,讴歌其一生洁白。
书法作品处处展。各班开辟书法园地,每月屈原作品书写比赛中涌现出的佳作均陳列于此。学校的文化长廊与书法展示墙上悬挂着校级书法大赛中学生、老师、家长的优秀作品。这既让学生体会到练习书法的成就感,又赋予班级与校园浓浓的诗书味与翰墨味。
名家作品人人赏。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以屈原辞赋为题材的书法作品。如唐代的欧阳询、宋代的米芾、元代的吴睿、明代的文徵明等,以楷书、行书、行草、小楷等书体抄录《离骚》,这些作品成为后人学习的范式。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历代名家的屈原辞赋书法作品,展示于书法课堂,供学生品味、临摹,让学生从中感受书法艺术的沿革流变。
写好字育好人。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书法教学的过程亦是育人的过程。要练好字,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而是需要长期的钻研和磨炼。学校在书法教学中传承屈原上下求索的实干精神,认真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现有水平与认知特征,为各年级的书法教师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低年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打好这两方面的基础,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近视率,让学生在书写时能够集中注意力。中年级阶段的重点为硬笔书法中的笔画练习与单字练习,以及屈原辞赋名篇教学。对比学生作品、教师作品、名家作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模仿,一步步掌握运笔技巧,提高审美能力。高年级阶段的重点为软笔书法以及屈原辞赋名篇的赏析与书写。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做到自觉欣赏书法并勤于动笔,进一步提高书写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从屈原辞赋名篇中汲取精神力量,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境界,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自觉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王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