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伟
何为散文?
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这个概念显然并非立足于其形式和內容方面的“散”或“不散”,而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散行文字。著名学者林非认为,这种韵散之别的表达方式,在上古时期并未被引起重视,汉晋以来对文体的辨析渐趋细致,逐步形成了对韵散各种问题的论列。刘勰《文心雕龙》的《总术》篇中,以为“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所以后来,他在《文心雕龙》中列举的21种文体,属于他所说的“笔”的部分有16种,大体可以归入散文的范畴。如此来看,“形散而神不散”只是散文写作中的一种写法,并不能代表所有散文的写法,更不能给散文写作者套上这个“紧箍咒”,提前设置这个不必要的清规戒律。打破陈规,力求创新,且在创新的过程中找寻一条出路,其思想的翅膀才会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飞翔。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导言》中,也介绍过散文分类的方法,他倾向于将散文用“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概括,认为这种分类方法“合理而简明”。其中所说的“实写”,带有当代散文写作中纪实、叙事和写人的意味,属于非虚构写作,表达形式也是林林总总,对文学技法的要求不高,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
广东女作家林丽华新近捧出了自己的散文集《浮光》(羊城晚报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其中的一部分文章我提前阅读过,这次又读,不得不说,作者的写作对象几乎都是社会底层小人物:陈荣娣、李爱民、杨继娣、张伟超、巫青,还有柳桂青这些弱者、残疾人等。她的目光是那么的柔软,满含着爱和善良,宛如清凌凌的小河水一样抚摸着我们的灵魂,教人向善,教人行善。其纪实的手法,近乎白描化的语言,朴素的人生哲理,句句在耳,我甚至这样推测,她是一位写下善良的人。一位在非虚构写作领域不声不响的、却让人读出满脸泪花的人。
作家的善良是藏不住的。我读《光明》(原载《海外文摘》2021年第2期),被李爱民这位盲人青年的创业故事深深打动了:“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在施工建厂和机器安装的日子里,李爱民全身扑在工地上,吃、住全都在工地里。他从工地这头又摸到工地的那头,又从这边跑到那边,亲自掌握工程进展和工程质量,李爱民个子长得高,眼睛又看不见,头部撞到柱子上或被杂物绊倒,腿上常被碰得青一块紫一块,常碰破眼镜,眼镜都换了几十副。1992年12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惠州市裕隆制衣厂开始投入生产了。听到电动衣车缝纫机欢快的马达声,这可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啊!”李爱民是一位战斗英雄,1979年在一次战斗中因为抢救战友,不幸触到了地雷而导致双目失明,但他凭着那股不屈不挠的倔强劲儿,从部队复员后,历尽常人无法想象的重重困难,竟然办起了一个制衣厂,后来发展成了广东惠州当地有名的企业。他办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我要帮助更多的当地青年人就业,脱贫!”其中,作者把电动衣车欢快的马达声比喻成“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无疑是她在为善良的李爱民点赞,为李爱民精神的传播助力。苦难面前,有强者,也有懦夫,有迎难而上的,也有逆来顺受的,命运的走向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可能性。显然,李爱民属于现实生活当中的强者,他不屈服命运的安排,不怕一个又一个惊涛骇浪,从应聘商场的采购员、建材销售员,做小百货生意,到承包建筑工程队、贩卖水果生意,乃至创办自己的制衣厂,每一步都充满了荆棘坎坷,险象环生,但他每一步都走得那么踏踏实实。我感觉,“自强不息”“善良”“大爱”这些词语,始终是李爱民身上的名片。
每每翻开散文《陈荣娣的故事》(原载《海外文摘》2021年第2期),我禁不住泪如雨下。陈元娣本人更愿意别人叫她的真名陈荣娣,她是一个苦水里泡大的孩子。陈荣娣出生在广东惠东县沿海一个渔民家庭,全家的生活靠父亲出海打鱼为生,不料,在小荣娣9岁时赶上了饥荒之年,她被父亲卖给了惠州黄锦滩一户农民家里做童养媳。卖她不久,父亲就饿死了,母亲也改嫁了。母亲改嫁后,又生了一个男孩。不久,母亲也病死了,从此,她在世上就再也没有亲人了。“等到陈元娣长到了18岁,正是她该完婚的年龄,陈元娣那个童养媳丈夫说,新社会提倡婚姻自主,他不娶童养媳,他已有恋爱对象了。”“谁知,黄锦滩这家人又把陈荣娣卖到增光镇的一户姓涂的人家做老婆。”而这,才是她苦难命运的开始。涂姓丈夫是个酒鬼,一喝多了,就把她朝死里打,三十多年,身上不知留下多少伤痕,别人不知,连她自己也说不清了,恪守着一个女人的妇道,勤劳、忍耐和生儿育女,先后为夫家生下了四男四女八个孩子。于是,五十多岁的陈荣娣开始争取自由,她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离婚!”为了离婚,她颇费周折:“她一次又一次地向政府、向法院提出离婚。政府和法院的办事员不相信他们感情不好,他们问陈元娣:感情不好还能生这么多孩子?最后还是以调解不准离婚而告终。法院的官老爷,似乎也有道理,但是别人家的经他们又怎么能念得懂呢?她不甘心,过半年她又再向法院起诉,如此这般不知反复了多少次,每次离婚不成,回到家里都会遭到丈夫更残酷的棍棒伺候。”怎么办?她的心早就死了,“她豁出去了,干脆每个月都到法院去,有时隔几天就去。经过四五年的扯皮奔波,她终于离婚了。”
彻底成了自由身,陈荣娣决心活一回自己。她只身来到惠东县增光镇,给人做帮工,又和一个叫庄金城的男人重新组建了家庭,生活过得舒心快活起来。1993年3月的一天,60岁的陈荣娣于走亲戚的途中,捡到了一个弃婴。善良的老两口经过商量,最后决定收养。这件事刚过十多天,陈荣娣上街卖完菜以后,在路边又发现了一个纸箱里的女婴……就这样,她一连收养了3个弃婴,为了供养他们,她几乎花掉了十几年的积蓄,但她和丈夫不后悔。苦日子过来的人,哪一个不是依靠世上好心人的帮助,方才一路走到今天呢?而此刻,当我们摆脱了苦难,脱离了苦海,又怎能眼巴巴看着这些苦孩子不管呢?我想象当时的陈荣娣是这样想的,所以才会这样做,然而她又是多么的矛盾,家里经济能力有限,孩子的开销一天天增加,自己能把三个孩子养活养大吗?最后,她和丈夫一咬牙,想尽一切办法去挣钱养家,把所有的爱和善良都给了这三个弃婴,特别是为了给小文凑齐做兔唇修补手术的钱,她背着孩子去乞讨,“几十岁的人了,为了这个有缺陷的孩子,四处乞讨。理解的还好些,不理解的,会说她,看她好手好脚出来乞讨,八成是为了骗钱。但好心人还是大多数的,她的善良和艰难感动了许多人,他们向她伸出温暖的手,在公交车上,一元两元塞给她的都有。有一次在港口镇,两位香港客人各给了她100元。两个多月后,她筹到了部分钱,又把一头牛卖了,还向别人借了一点,终于筹得近7000元。”朴素的语言,一字一句都充满了沉重感,感人肺腑,字字情深,这是母爱,也是超越一切的爱,大爱啊!幸运的是,陈荣娣的爱心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大伙纷纷伸出援手帮助这个苦难的家渡过难关。在今天,陈荣娣和当地善良者的故事还在延续。
长于叙事,长于纪实,应该是林丽华散文写作的优点,也是她散文的風格形成的主要动机。德国著名诗人、思想家、作家、科学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先生说过:“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可见,艺术风格是作品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完整体现,使作品整体的品质得到提升,让我们从作品中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同理,纪实性的行文,使作者的叙事张力被放大,阅读视野突然开阔白亮,无形之中,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林丽华讲述《柳桂青》(原载《海外文摘》2020年第2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被生活无数次打倒、又无数次重新站起来的悲剧女性,不屈服于命运而不懈奋斗的新女性精神。柳桂青是作者的初中同学,她父亲的家族都是做梅菜生意的,父亲搞水上运输,货船长年往来于惠州、广州、香港,然而,1956年春天之后,父亲再也没有回来,生死未卜。从此后,小桂青和母亲、弟弟相依为命,不幸的是,母亲病死,弟弟溺水而亡,奶奶紧接着抑郁而终,她只好投靠伯伯家,命苦哇!更大的打击是她结婚后的1979年9月25日,一场强台风强暴雨冲毁了他们家的所有房屋,一家七口人只好迁回惠东县城的娘家居住,面对一没手艺、二无田可种的困境,柳桂青选择做平山小吃粄的生意,艰难度日。人生的坎坷,何止这些?作者说:“她的一大家子安顿在一间不到8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她的伯母如今做了外婆和奶奶,自然也是一大家子,出入多有不便,难免产生矛盾,都是桂青的好性格好脾气把矛盾及时化解。”“还缺不了下米行邻居的长短琐事,他们不知挨了多少白眼,尤其是别人看不起他们一家,说他们是山佬。”这还不算!竟然还有个别亲戚想霸占她的娘家住房,闹到法院,告柳桂青不该住在娘家,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说她根本没有继承娘家老房子的权利……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说“幸亏父亲来了亲笔信,表述他的房产由女儿继承”。
原来,父亲早年随船停泊香港,辗转到了台湾,打算早早返回祖国大陆,不料,在台湾一待就是四十多年,后来他在台湾娶了妻,又领养了一个女儿,但他的爱、他的思念、他的牵挂,这些年一直伴随着大陆这边的女儿,思乡情更切啊!所幸,父女俩终于等来了团圆的这一天:“柳桂青陪父亲走在下米行的街上,为父亲介绍家里的孩子,他一个一个地亲着、疼着,抱着外孙侄孙,老泪纵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依然把小朋友叫在一起,他戴着老花镜依然为孩子剪手指甲、脚指甲,分派礼物。”这里,作者两次用了“依然”,表达了老父亲慈爱之切,归乡的感情之浓烈,进而让柳桂青联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父女情深的画面,多么感人!作者说:“我真为柳桂青感到高兴啊。”文章结尾,柳桂青全家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全家人即将住进有电梯的新房子,4个女儿都有了家,有事业,孩子们都对柳桂青非常孝顺,可以说她这辈子的苦熬到头了,该是苦尽甘来了。我们感慨,这个女人的精神力量怎会如此强大?作为一位弱者,哪怕再有那么一股强风刮过,都会要了她的命的,然而每一次风暴来临之前,她总会抢先一步冲出风暴眼,迎难而上,拼命向苦难的生活找寻活路,所以她活下来了,活出了精彩的一辈子。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常常遇到许多柳桂青一样的底层人物,平凡的他们,书写着被我们司空见惯甚或熟视无睹的不平凡,像沙堆里的金子似的,被长时间隐藏着。唯有那么一秒钟,被某某人发现了,就像女作家林丽华这样的发现,金子才能重现天日,珍贵无比,显示出它的价值。
哪个作家不热爱自己的故乡,不书写这片土地上勤劳善良的人们呢?林丽华的人生充满了坎坷,除了自己完成繁重的工作和大量家务,业余写作30年,很不容易啊。她的文字,始终离不开“惠州”两个字,仿佛一粒粒泥土融入广袤的原野之中。比如她的散文《客家九大碗》《考洲洋》《春风吹过汉塘围》《吉水围古村话古村》《活出个样子给你看》,还比如她的散文《父亲的房子》《会唱山歌的农民画》《西冲村的“莲藕姐”》《人间五月荔枝红》《毛毛雨》等等,或关注本土地域人文美食,或聚焦原生态农村的现场,或流连于当地古老民俗习俗,或一吐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百姓冷暖,不停地变换着写作的角度,谋篇的新颖感,拼出了作者心中一幅独特的美丽的故乡惠州大地来。
我们所擅长的东西,也正是需要我们保持万分警惕的东西。北宋初年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探讨和实践着如何继承与发展韩愈、柳宗元的散文传统,他们对于“道统”还是“文统”进行了反复激烈的大争论,这充分显示出他们在自己发起的古文运动中,具有十分自觉的建树散文文体的意识。故此,我像很多读者期待的那样,希望作者林丽华在以后的散文写作上能够求新、求变,不断地在否定自己和发现自己之间的困惑中有所悟,有所成长和进步。
浅评林丽华若干散文的同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90岁高龄的著名学者林非先生。林非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散文和鲁迅研究,著作等身,近来困顿于病床之上,然读书不知疲倦,至2020年春节前,和林非先生的爱人、作家肖凤短暂通话,谈及先生的病况,很是牵念。加上这之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反反复复侵扰,已经两年多的时间没有他的消息了。想起他面对面对我的教导,想起他对于我创作中的关爱和批评,泪水翻涌,心底默默,唯有遥祝他老人家早日康复。我的耳边,时常响起林非先生的两句话,“一切处于真诚和至诚,才是散文创作唯一可以走的路”,“千万注意坦率地表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内心图景,千万别将内心封闭起来假装崇高,否则,无法让读者相信作者真正是崇高的”。
这两句话,拿来和林丽华大姐与诸君共勉,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