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是畅通城乡循环的重要一环,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石,乡村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针对当前乡村产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存在的发展桎梏,提出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前提下,对内推动三个引擎协同发力,对外促进两个方向全面发展,着力实现内外循环的良性互动,推动产业发展呈现出澎湃张力,切实推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双循环;乡村产业振兴
作者简介:杨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10-0015-05
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精准扶贫的各项行动中,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产业扶贫成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帮助贫困农户增收。作为内生发展机制,产业扶贫政策的实施,发展和壮大了一批乡村产业。但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发展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基于对国内国际发展环境变化的科学分析和精准把握,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发展格局更注重固本培元,练好内功,依托国内市场加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循环畅通,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实现更好联动,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因此,各级政府应主动适应发展变化、谋求发展先机,在新发展格局下不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背景
(一)理论溯源——马克思关于生产循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以人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有机统一的体系。其中,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环节,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分配和交换是特殊的中间环节,分配侧重于从社会出发,交换侧重于从个人出发。生产水平决定了分配结构和分配规模,优化分配方式能够发挥促进生产、改善生产结构的作用。交换即流通的方式和范围,由生产决定,当交换向着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时,会直接促进生产规模化以及分工的细致化。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点,也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水平。由此,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表现为“生产制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供个人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1]688-689。
另外,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决定了社会再生产循环的方向,从而推动生产行为的发生。马克思关于生产循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为畅通经济循环提供了理论指引,他强调:“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2]653
新发展格局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同我国具体的发展环境、发展土壤结合起来,提出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新发展格局下,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自己,才能聚焦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发展。
(二)战略背景——新发展格局塑造经济新优势
乡村振兴是畅通城乡循环的重要一环,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石,乡村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因此,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打通堵点,畅通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打通制约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循环的堵点,提高国内生产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形成完备自主、良性运作的国内统一大市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坚定完善我国内需体系,立足扩大内需这一战略要点。由此,乡村发展迎来新机遇,乡村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2.疏解痛点,推动国际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方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推动中国技术、产品、服务、品牌走出去,拓宽国际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吸聚全球商品、资源要素,享受世界收益,推动经济发展,增强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话语权。在此基础上,乡村产业拥有更为畅通、更加高效的发展条件。
3.解决难点,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运行的畅通循环。畅通国内循環可最大程度上释放内需潜力,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强政策、规则、标准方面的联通,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乡村产业得以拥有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快速发展的机会与可能,有利于增强乡村产业经济实力,从而推进乡村振兴。
(三)实践背景——产业扶贫结出“致富果”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我国已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近1亿贫困人口脱贫。在这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上,832个贫困县累计建成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3]38,各地依托资源禀赋,衍生出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说乡村产业已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1.产业类型涵盖更广。乡村产业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大多数领域,许多地方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良好治贫效果的新形式,如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呈现出形形色色具有鲜明特色、带贫面广的乡村产业。
2.产业链条拓展更深。从实践来看,产业扶贫要求乡村产业产前环节注重做好规划,着眼于长期效益,与地区资源禀赋相适应、与周围配套产业相协调才能实现产业健康发展。产中环节注重科学发展,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优势产业,并不断注入专家学者的发展指导与服务力量,提升扶贫成效。产后环节注重将商品转化为货币,用好数字经济“强引擎”,借助电商平台积极优化市场营销方式,锻长链补短板,助推乡村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3.产业组织体系更完善。为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各级政府逐步完善产业扶贫的组织体系,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赋能、社会支持的多方协作联动机制。政府借助政策和制度等行政力量对市场进行有效干预,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党委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群众和企业、政府之间的联系,及时察民意、解民忧,使其增强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获得感;市场经营主体则重视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乡村产业发展“地基”不牢固
1.乡村产业自身存在发展韧性不足的问题。首先,许多农村地区受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乡村产业经营主体能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有限,交易成本较高,不具备竞争优势。即使遇到难得的市场机会,短时间内也无法生产出与之相匹配的质量和数量的商品。其次,乡村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有助于分工细化,提高协作效率,更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打造区域品牌。但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制约,我国部分乡村产业布局过于分散,增加了产业发展的物流成本、协作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影响了生产资料和产品的高效配置,进而使产业发展受阻。再次,乡村产业抗逆力差。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使本就基础薄弱的乡村产业雪上加霜,与之相衔接的分配、流通、消费环节自然也受到冲击。尤其是对文旅产业这种典型的人群聚集性产业冲击较大,一些贫困地区刚刚借助“农家乐”等文旅项目实现脱贫致富,又因疫情影响损失严重,影响了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
2.乡村产业之间存在建设规划上的局限性。首先,乡村产业建设缺乏科学规划。许多乡村产业规划由政府主导制定,政府在选择项目时更倾向于短期收益高的项目,忽略了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持,导致区域内存在产业同质化现象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其次,乡村产业发展政策不健全。很多地区在产业准入门槛、产业标准等方面的规定不够健全,导致产业发展不规范,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当市场出现危机时,相关责任主体无法敏锐捕捉到市场信号,也就无法在最短时间内预测、规避风险,容易出现“一哄而上、一拍两散”的局面。
3.乡村产业体系存在辐射带动上的局限性。首先,乡村产品供应存在短板。在区域经济运行中,某个产业存在短板除了会影响产业自身的资本循环,也会对其配套产业的资本循环造成影响,使整体的产业链、供应链的不同环节衔接松散,还会增加供应链流通成本。其次,乡村产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从供给来看,供给效率和质量仍然不高,中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从需求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前的供给体系无法与人们的现实需求相适应。再次,乡村产业发展未能有效打通下游市场,经营人才稀缺,因而消费扶贫效果差。
(二)产业发展优势不突出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乡村产业振兴的目的是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经济增收,使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然而,从实践来看,一些乡村产业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多数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原因一方面是驱动创新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不足,创新氛围不浓厚;另一方面是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未能发挥协同作用,企业、科研联动创新通道不通畅,导致产业链无法与创新链精准对接,即使企业拥有新技术,也难以将其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影响产业链的韧性、根植性和竞争力。
2.品牌建设亟待完善。乡村产业经营者普遍不重视品牌建设,对品牌战略不了解,在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管理方法上欠缺专业度,重眼前的经济效益,轻长远的品牌建设,对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及配套的品牌故事、品牌形象塑造有所忽视,导致品牌价值不高。对品牌营销、服务、物流和售后等方面疏于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文化、产业文化、地区特色挖掘和融合能力较弱,无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展示形象。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该产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在同类型产品中区分度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有效供给能力弱。
三、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进路
(一)总抓手:两个坚持,牵引各方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中国共产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心骨,也是农民前行路上的带路者。在乡村产业振兴进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改革创新基层党组织,抓实抓牢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把“组织链”嵌入“产业链”,串起“服务链”,延长“工作链”,确保党中央关于乡村振興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能够真正下实功、见实效。其次,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产业布局和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高对农村工作及乡村产业发展指导工作的应变能力、改革能力和执行能力。再次,党员要在乡村产业发展全过程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支持、配合工作,使组织、个人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强乡村经济底气,更在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着眼于农民群众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最根本、最迫切的发展需求,设置多元化的技能培训课程,提供精准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支持,增强群众个体发展的内生动力,助力更多人民群众成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科技生产力要素向乡村转移,让乡村产业“气血”更足、人民群众“气色”更好。
(二)对内:三个引擎,协同发力
1.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产品质量。一是确定产业“生”出来。结合当前高端消费偏好上升与供给不足所暴露的结构性问题,应进一步完善供给体系。在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之初就应关注市场需求变化,立足本地实际,选择最合适的产业,优化供给结构,减少无效和冗余的中低端供给,扩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对需求端的适配度。二是确保产业“活”下来。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集群,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重视保障产业链的安全稳定,提高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和配套能力,防范疫情影响下可能发生的供应链风险。三是助推产业“强”起来。企业应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
2.需求侧改革,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一是以创新驱动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乡村作为最大的增量空间,要充分挖掘其发展的巨大需求潜力,结合城镇居民对休闲旅游、养生度假等消费需求的偏好,推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建设,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促进消费升级。二是改善投资结构,把握好投资力度和精度,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结合起来,发挥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实现有效协同。尤其是在刚脱贫的地区,注重补民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提高人民对生活的满足感。同时促进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建设投资,培育地区经济新增长点,推动更多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合力推进、融合发展。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网络零售、电子支付等新型消费方式规范发展,扩大乡村产业宣传范围,让更多人了解并熟悉地区特色产业。
3.流通侧改革,实现线上线下货畅其流。一是着力完善流通体系,促进原料及产品流通顺畅。依托当地铁路、公路和港口等交通枢纽、生产基地、商品集散中心和批发市场,构建地区骨干流通网络节点,形成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配送中心。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实现货畅其流。二是创新流通方式,开展产销对接模式。组建产业之间的产销联盟,由当地龙头产业牵头,联合产业链条中的上下游中小企业、电商和批发市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产销共同体,拓展直供直销渠道,消化产品库存。三是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巩固线上线下经济良性循环。针对时令水果和海鲜等商品,要利用仓储、加工和运输管理系统等信息化软件,提高全程冷链管理水平。同时也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可及时获取产品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方面信息的平台,通过健全流通网络,促进供给和需求的良性循环。
(三)对外:两个方向,全面发展
1.横向上,乡村产业在国内发展成为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产业后,要积极带着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色的产品“走出去”,成为宣传中华文明和中国形象的优秀“代言人”。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窗口功能,扩大乡村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范围,充分架起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桥梁。借助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网络,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质买家前来消费,提升出口质量,开拓产品市场。同时,鼓励一些具备发展基础的乡村产业综合区位等多方面考虑选择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对境外合作资源进行整合升级,让本土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2.纵向上,借助国际循环提供的对外开放机会,延长乡村产业链条。这就需要我国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的转变。培育开放、规范的市场准入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吸引高质量的合作伙伴,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人才等资源支持。同时,充分调动当地政府、产业经营主体以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被动地位,提升乡村产业的产业链价值。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鼓励优秀的产业经营主体拓宽发展视野,主动谋求新市场,与其他领域甚至其他国界的经营主体展开密切合作,增强产业链的黏性。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鄉村产业应充分利用开放优势,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经过长久的积累蓄能,形成多元形态的产业集群,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四)联动:内外循环,良性互动
1.以外促内,推动国内创新呈现出澎湃张力。一是通过对外开放倒逼内循环进行改革,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支出结构,推动优势资源、技术和人才等关键要素向乡村流动,使乡村产业上下游、产学研形成合力,最大程度上推动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把创新成果落实到生产中去。二是国际循环推动国内循环机制创新。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厚植人才激励沃土,在人、财、物的管理方面和技术路线决定方面为科研团队“松绑”,给予更多的容错空间,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造就一批乡村致富带头产业,培养一批带头人,让乡村产业发展呈现出澎湃张力。
2.国内循环突出相对优势,扩大国际影响力。一是借助现有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流的品牌。围绕“区域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品牌”布局品牌发展,加大乡村产业品牌的公益宣传,培育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和知名商标,使其成为能够代表地区甚至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进而增强品牌效益,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二是挖掘潜在优势。例如一些边远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具备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潜在优势,应加强发展文旅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2021年4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