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探源、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

2022-05-30 10:48杨新莹徐靖楠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科学内涵生态文明

杨新莹?徐靖楠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借鉴与超越、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升华与创新中建构并发展完善,立足哲学、经济、社会三个维度,揭示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关切民生福祉与推进协调可持续相结合的深刻内涵,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飞跃,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指南,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探源;科学内涵;价值意蕴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探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其内涵深刻、逻辑严谨,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都有所继承、创新和发展,蕴含着对几千年来中外生态文明实践的反思、厘正与超越,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怀,对当前及未来几代人民生福祉的关切和面向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一)追溯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借鉴与超越

马克思之前的西方哲学家们,在论证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持一种割裂的态度,认为人类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规律,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必然的而非自由的。可以说,根本没有把二者纳入关系范畴。西方神本哲学将本源问题归于唯心,不能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而后黑格尔的纯粹理性,认为人是绝对精神的,当然也就看不到人的自然本质;费尔巴哈则将人的类本质归于爱、情感、意识这些自然本质,其实质是将人归于从属自然。马克思、恩格斯规律性地揭示了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之间的唯一中介——劳动,或者说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科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入了唯物史观的视角,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是客观现实社会的天然基础,并得出良好、平衡的自然生态能够有效促进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进步,自然和人类二者是互动关系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中才会存在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因此,应当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做到无愧于自然、无愧于人类,深刻阐释了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牢固的理论基石。

(二)汲取历史营养: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万物一体、和谐共生的哲学智慧,重视天、地、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天人合一”在自然意义上就是强调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的辩证关系,主张人类生产生活要顺应自然规律。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揭示了自然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不仅有对人民的仁爱之意,还有爱护植物、爱护自然之意;荀子也提出在一草一木繁荣生长的时候,要封山育林,不宜砍伐,这样才不会破坏植物繁荣生长,告诫人类要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对自己的索取行为要有所节制,同时要按照自然规律行事,遵循节气规律,春天播种、夏天耕耘,而后才能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样百姓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平安度过一年四季,不至于饥荒,提醒人类生产生活要顺应时令和季节、尊重客观规律,才能享受富足的生活。此外,人们广为传诵的诗句也不仅仅是因为其优美的辞藻,其中还蕴含着人类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蕴含着崇尚自然、爱护自然又不屈从于自然的辩证思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古人向往怡然自得生活的情感,而这种向往是以良好的生态为基础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抒发了诗人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古人寄情山水,也大多是因山水明朗可映情感,种种表达都深刻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影响。这些积淀深厚、用之不尽的生态智慧犹如深厚的沃土,绽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花。

(三)融合实践经验:对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升华与创新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生态治理的伟大实践中孕育而生,并在回应基层百姓的现实诉求中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就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的步伐从未停止,环境与资源保护政策与法律制定实践从未间断。1972年,中国派代表参加了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这次会议,深刻意识到人类肩负着保护和改善世世代代生存环境的庄重责任。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召开了两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将保护环境上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随后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进入21世纪,环境保护在国家治理中更是占据了重要位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其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明确了生态环境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設生态文明的要求,彰显出我们党对社会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党的十九大明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概括总结党和国家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明确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并在第十部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提到“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境遇念兹在兹是分不开的,是中国特色知识体系的典范。从到梁家河做知青,到主政正定县委,再到厦门、宁德、福建等各省市工作经历,习近平总书记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议程,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开创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先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奠定坚固的现实基础。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哲学维度: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人类历史雄辩地证明,生态的兴衰隐喻着文明的兴衰。“生态”是一个环境共同体概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外部自然环境的统称;“文明”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精神气质、制度规范、发明创造等的总和。生态的兴衰深刻影响着文明的发展,这一思想彰显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双向互动的哲学意蕴。不论任何社会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生态系统固有的客观规律,找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生态环境不仅是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党的使命宗旨和行动价值。人类对自然绝不能一味索取,要做到取之有道且用之有度,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合乎自身价值需要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绝不是指恣意妄为,更不是一味地抗击自然,而是在人与自然良性互动中认识规律,达到目的。人类可以追求自由,但不能没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就像玛雅文明、撒哈拉文明、楼兰文明也曾盛极一时,但由于人类毫无节制地破坏与开发,最终导致文明的湮没,成为历史的遗憾。可见,没有生态环境,人类文明就没有出路。原始人类受经济、科技等条件限制,对自然的认识还很片面,面对自然灾害时无可奈何,但随着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较为精准地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并相应减少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与伤害,生态环境也在逐步改善。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依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共同打造清洁美丽的宜居环境。

(二)经济维度:发展社会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物质资料的来源,必然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载体与平台。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通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代西方力推的“深绿”生态思潮以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对立和互斥为基础,倡导生态中心主义,将生态文明视为保护人类尚未涉足的“荒野”,以捍卫中产阶级的自由和利益,排斥经济增长和技术运用;“浅绿”生态思潮虽然不反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但力图以技术革新和严格的环境制度来追求资本主义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以捍卫资产阶级利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则认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形态,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几种文明形态后,生态文明必将出场,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是伴随现代化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和行动指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社会生产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而且进一步发展到不仅仅是绿水青山,冰山雪山、戈壁荒滩也能成为金山银山的更高标准,提出了新时代生态发展的更高要求。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浙江余村谱写了绿水青山终不负的“浙江范本”。20多年前因开采石矿,余村的村容村貌不堪入目,土地贫瘠,长年烟尘漫天,河湖污浊不堪,乡村振兴之路走得艰难且迷茫。在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引下,如今余村环境清朗,群山翡翠,竹海绵绵,一座座农家住宅错落有致,熙熙攘攘的游客穿行其间,感受着生态旅游的别样趣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其新的理论高度和强大的实践力量,在中国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生态传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力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多重富裕,立足地大物博的国情,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争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三)社会维度:关切民生福祉与推进协调可持续相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表述新概括新論断。人民美好生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环境保护关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党中央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坚持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之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在于能够实现真正的蓝天绿水,让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打造良好适宜的生态宜居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留得住山水、记得住乡愁,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擘画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强国的崭新蓝图。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间接联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建设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既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美好诉求,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全球发展趋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理念为依托,以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智慧地球为路径,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产品和优渥的绿色福利,推动关切民生福祉与绿色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意蕴

(一)推动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飞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审视社会历史发展的宏大视野下,兼顾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价值,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提供了新可能和新境界。马克思打破了神本主义世界观认为的人与自然都是神创造的荒谬观点,指出无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人都是与自然界不可割裂的,因为其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诠释了二者的关系,将自然界视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生成着的自然界,分为“有机”和“无机”的物质世界和生态环境,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具体的复杂系统。马克思还从实践出发考察人与自然的冲突对立或相辅相成,阐明二者的不可剥离不可分开性,和谐共生是二者共同体关系的要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考量,运用并发展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散见于多部手稿中的诸多论点进行了整体性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正义原则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平衡。

(二)探索实践方案:提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指南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中国国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内涵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直面资源耗竭、环境污染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对于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跨越了西方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罅隙,形成了中国特色生态保护问题的知识体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表明了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唇齿相依的关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向奔赴,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阐明了尊重必然和迈向自由的关系,以“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彰显了自然生态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以统筹兼顾的责任担当,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使得大山从荒凉苍茫变为绿意盎然,江河从污浊不堪变为清澈见底,天空从雾霾沉沉变回蓝天白云……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正在渐行渐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深厚的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历史情怀、世界情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指南。

(三)贡献中国智慧:书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老路是行不通、行不远的,不能“向后退”,而要“向前走”,人类固然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须慎终如始遵循自然规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赋予人与自然更多新的价值意蕴,努力探索发展与生态互利共赢的新路线,开启了生态文明新时代。当下,我们处处呼唤和探索“最美”,目的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美”含义广泛,不仅是物质、精神、文化之美,而且蕴含着人们生活的环境之美。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齐平的地位,提出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地变森林”等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以实际行动驳斥了西方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不相容论,以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为化解全球生态危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审视当今世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在蔓延,人类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的课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新格局,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將生态环境保护与减贫行动相结合,增强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感和话语权,为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方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139.

[2]王雨辰.论西方绿色思潮的生态文明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6,53(04):17-26.

[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22-10-17(001).

[4]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5/19/content_5292116.htm,2018-05-19.

[5]黄晓翔,曹幸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承超越与实践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21(05):18-22.

基金项目:2021年度庆祝建党100周年“思想的力量——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天津实践大调研”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杨新莹(1982—),女,天津市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

通信作者:徐靖楠(1999—),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科学内涵生态文明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读懂名师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启示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
“美丽宁波”的科学内涵及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