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伟
摘要:青年教师的分层培养,是指结合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采取分类指导及梯度推进的方式,对青年教师开展系统的专业能力教育的实践活动。实现青年教师的分层培养,需统筹制订科学的培养规划,兼顾青年教师的个体差异及诉求,坚持循序渐进的培养原则,健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青年教师;分层培养;专业发展
青年教师的分层培养,是指结合不同层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采取分类指导及梯度推进的方式,对青年教师开展系统的专业能力教育的实践活动。区别于普遍意义上的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的分层培养有着鲜明的培养目标和原则。分层培养的动力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主流趋势,以及推进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通过分层培养,对同一层次的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集中式的综合指导,并以此优化青年教师的整体梯队结构,可有效解决青年教师能力结构的“金字塔”问题——能力一般的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综合能力过硬的青年教师占少数。
实现青年教师的分层培养,需统筹制订科学的培养规划,兼顾青年教师的个体差异及诉求,坚持循序渐进的培养原则,并健全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好基础保障。
一、统筹制订科学的培养规划
青年教师的分层培养是一项具有创新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工程,涉及培养机制、内容结构、评价指标以及技术方法的选择等。对青年教师的分层培养作出整体性的科学规划,是保障青年教师分层培养有的放矢、富有成效的基本前提。缺少整体系统规划会导致分层培养形式大于内容,主要表现在:对分层培养涉及的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理解比较片面,缺乏科学完善的分层培养目标等。
统筹制订科学的培养规划,一是积极建立学校青年教师发展指导委员会,设立青年教师培养及发展中心,制订青年教师发展的长效化方案,有效引导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能力基础和不同个性特点的青年教师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追求自我价值、目标与学校育人价值、目标的统一。二是明确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阶段性目标和长期目标,确保青年教师的发展目标与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在目标的描述上,要融合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学方法以及师德师风教育等,着力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实践技能。三是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引领作用以及学校育人品牌的带动作用,重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干品质的青年骨干教师和拔尖人才,引领更多的“教坛新秀”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青年教师队伍整体专业能力的稳步有序提升。四是将建设青年教师分层培养信息及资源共享平台纳入整体培养规划,深挖优质教育资源及校史文化,实现专家指导、主题座谈、实践培养、素材抓取等多环节信息共享,保证分层培养体系的长效运行。
二、兼顾青年教师的个体差異及诉求
兼顾青年教师的个体差异,指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青年教师的主体性发展需求,本质上应用的是人本主义的科学思维。人本思想的核心和关键是尊重人的主体性需求,认为人是思想和行为的“本体”。从这一点而言,对青年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只有让青年教师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激活他们的奋斗精神。
为此,在实施分层培养之前,需进行科学、严谨的调研,与青年教师深度沟通,整理得出不同层次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明晰青年教师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的追求和目标,确保分层培养有的放矢,使分层培养在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要将青年教师视为具有情感性、能动性与创造力的主体,高度关注和尊重青年教师的学习权、劳动权和发展权,要让一切培养实践均以尊重青年教师的主体性为原则,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引导、协调,鼓励青年教师正确认识自我“短板”,自觉接受培养,自觉生成进步动力。
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培养原则
青年教师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朝夕可达,需要结合青年教师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地长效培养。
首先,加强新入职青年教师的教育培训,从新入职青年教师的教育背景与经验能力出发,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打好基础。可以通过“青蓝奠基工程”结对等形式,为青年教师精心挑选带教师傅,并邀请市、区骨干教师来校授课,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站稳课堂;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使其成长更具科学性。其次,针对已经步入成长轨道的青年教师,可以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班,制订青年教师学习班培养课程计划。根据计划,每周组织一次青年教师学习班活动,每次活动都由青年教师自主确定主讲人和交流的主题。学习班既是培训青年教师的抓手,也是青年教师交流思想的沙龙式平台。在前期培养和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对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进行个性化、针对性培养,如再次选配“青蓝发展工程”结对师傅,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提供更多让青年教师“走出去”的机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后,要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为青年教师营造教科研的良好学术氛围,强调对青年教师特色化教学能力的指导,推动青年教师在教学上“自成一派”。在此基础上,还要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参与品牌课程、在线课程建设,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首创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年教师对培训内容的实践转化能力。
在分层培养过程中,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推进青年教师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多措并举地创新分层培养的方法及内容,不断优化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发展环境;充分整合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资源,使新兴课程资源建设与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相融合。
四、健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发展对青年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青年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关键在于要符合青年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和学科教育的独特属性,遵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建立一整套有利于激励青年教师追求专业发展、提升学习动力的激励机制。
充分、有效的激励是青年教师不断进步的动力之源,青年教师的分层培养需要完善三重激励机制,即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与制度激励。
从精神激励来看,一是要采取榜样示范教育的方式,诚邀具有良好师德和专业威望的老教师、知名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加强专家学者与青年教师的互动交流,将榜样教学经验和职业感悟传递给青年教师。二是要及时肯定青年教师在参与分层培养中取得的成绩,并加以表彰和校内宣传。如结合青年教师的学习过程和实际成果,撰写正向宣传通讯稿,发布在校园网络和公众平台上,以增强青年教师的学习信心。
从物质激励来看,要对青年教师参与分层培养提供经济补助,补齐教育物资,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生活关切,为青年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创新免除后顾之忧。
从制度激励来看,学校应围绕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任务,科学设计培训评价指标,健全成果评估机制。可以采取校方评价、教师自评、学生评价、网络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客观评价成果,从而为青年教师的分类指导提供翔实的依据。
此外,要常态化举办多种教学竞赛、开展教学标兵评比活动,设置荣誉奖项,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幸福感与荣誉感;要激励青年教师积极撰写教研论文,推动形成一批能够反映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学习心得的优秀研究成果;要为青年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引导他们大胆探索,善于积累研究素材。总之,要以完善的激励机制,使青年教师扎根教学一线,潜心探索研究,主动参与学习培训,为推进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岳慧君,李发国.论高校青年教师分类分层培养的学校支持体系构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6).
[2] 王贺苓.运用分层培养策略 促进教师共同发展[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8(3).
[3] 杨向东,马建红,邵捷.中学教师分层培养模式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