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
摘要: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平凡的生命画面,无所谓荣耀,自然也不需要与他人分享。教学不随意公开,不是封闭,是学生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对观摩或知情做一定的限制,并非保守,而是减少对教学的干扰。课堂暴露过多,不利于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课堂不一定要对外开放,开放式的教学,有可能损失一些教育机会。
关键词:课堂教学;分享;开放;独立思考
明亮的教室,有读书声,有老师平静的讲述,有学生的沉思和讨论,风从打开的窗户拂进来,教学楼外的树上偶尔会传来几声鸟鸣……多年后,学生回望童年和少年时代,这样的画面会成为永恒,成为属于个人的生命记忆。他不一定要对谁去述说,别人也未必能感受到那种美妙。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平凡的生命画面,无所谓荣耀,自然也不需要与他人分享。
有则教育旧闻。某小学低年级的“迎新朗诵会”上,有位小女生因不满朗诵者声音太高而捂住耳朵,被班主任指责。班主任语言犀利尖刻,小女生被吓得不知所措。在班主任连环炮式的语言攻击中,有一条极其古怪的理由,大意是:这个朗诵会是要拍下视频传给家长们看的,被你一个人搅了。那位班主任后来会有什么样的反思不得而知,我只担心那位小女生,她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刺激?她会长大,会学会宽容、宽恕,像阳光一样的无私;她会成年,80年后也会是一位慈爱的老奶奶,到那时,她会忘了童年时曾因一点点幼稚的行为而被班主任声讨吗?我一直在想。
班级的一次迎新朗诵会,为什么非要拍下视频来传给家长看?课堂教学很有创意,很完美,就一定要传播吗?一些学校似乎很热衷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展示给家长,美其名曰“汇报”“沟通”“共建”“负责”。这或许是出于好意,让家长放心,让家長了解学校的教育,让家长理解配合,等等。很多家长的确也有相应的需求,希望能看到孩子在学校的生活。
可是,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要分享给家长,这有没有必要?会不会妨碍教学?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这是学校,不是舞台;教师从事的是教育,不是娱乐业。
教学不随意公开,不是封闭,是学生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对观摩或知情做一定的限制,并非保守,而是减少对教学的干扰。教师当然不会反对交流——教室里几十名学生的交流已经很充分。但教和学,进程是缓慢的,就像种子萌芽,花朵绽放,水滴入土……有哪位教师愿意把马路边上的玻璃房子当作自己的教室?
要建设安安静静的课堂,要有独立思考的教师,要警惕教育教学的同质化。
公开自己的教学,观摩先进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交流,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当然是有意义的。可是,现在的观摩和交流,是不是太多了?一些学校有规定,每学期每位老师必须听多少节课(有些老师每天都有听课任务),甚至列入考核项目。有位小学数学老师教两个班,每周上10节课,每周要听8节课——听课要有听课记录,备查;听过课还要交流,要写心得;开了课,还要说课并分享。这样一来,工作满负荷的教师,用于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人也很疲劳。这样的安排,是不是真有必要?
有一段时间流行“推门听课”,核心的理由是“抓教学质量”。教师的课上到一半,忽然门被推开,一行检查者夹着记录本面无表情地走进来,径直从过道走到教室后面,坐下听课。更有甚者,十几分钟后,又走出去,进入下一个教室。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学交流变多。我所在的学校几乎每天都有成群的外校教师来观摩。学校为了减轻外来听课者的干扰,只能指定开放少数教师的课,让大部分教师能安静上课。我的课“入选”开放。每天上课,教室后面都坐了一排听课者,讲台前则排满录音机(我就是那时才知道有“夏普”“三洋”的)。其中有一天没有人来听课,学生还疑惑地问怎么回事。关上教室后门,学生欢乐地说:“老师,自由啦!和我们聊聊,每天都有外人,憋死了!”——请注意,他们竟把来听课的老师当作“外人”!不是不愿意分享,而是因为总有“外人”在,他们感到不自由。
学前教育,做一些“亲子教育活动”,或许有必要;到了高中阶段,是否还有此必要?有趣的是,一些家长并不愿意来听课,他们没有学习意识,坐在教室后面听两节课,感觉“憋死了”,分享给他,如同害他;被认为懂行、推选来听课的家长代表,往往也听不懂。有位大学教师不得不配合学校宣传,到高中听课,回到家对孩子说:“你们老师水平比我高,教得比我好,我下次不敢去听了。”家长进课堂评价教师,是否有违教育伦理,是不是该有些反思?——待到提出这个问题,一阵风已经吹过:有了多媒体助阵,家长不必进教室了,有直播分享,他们可以躺在沙发上,闲坐在茶馆中,歪在自己的商务车里,赖在卫生间……观摩教学了。
换个角度:如果学校想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家庭教育的状态,家长是否愿意全盘告知孩子在家的一举一动,以供教师“配合教育”?
再换个角度:小学生和中学生,他们本人愿不愿意在摄像头下学习?他们长大后会怎样看待这样的分享?
课堂暴露过多,不利于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些学校在课堂上架摄像机,听课者拍摄公开课,把课堂当作摄影棚。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安静地学习吗?课堂上,当听课人纷纷举起手机拍摄并及时推送时,那已经不是课堂,而是综艺了。
把课堂当舞台,会损害教育,更会损害学生,使他们丧失学习目标,成为某种宣传的“配角”。在镜头下长成的学生,是会异化的。他们会把很多活动当作表演,有可能背离个人意志去表现。不妨问问学生,他们是否愿意待在玻璃屋,让四面八方的人可以看到他们的各种行为细节?
曾有知名教育学家用摄像机连续数小时拍摄一名学生上课时的表情,以此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情绪,被传为科研佳话。我不以为然。我认为,那几乎是把学生当作动物观察,是有违教育的人道精神的。
这里是学校,这里是课堂,他们是学生。研究教育的人,要有对人的尊重,不管有多么高尚的动机和目的,即使除此方法别无选择,也不能在课堂上触犯学生的尊严。无视未成年人的尊严,忘记课堂的尊严,那是不专业,至少是低级错误。
课堂不一定要对外开放。开放式的教学,有可能损失一些教育机会。当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全部展现在网络上时,会有许多我们无法预知的干扰与后果。观看者不是教师,不是本校教师,不熟悉教育教学,不了解这个班的情况,自然也不了解这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教师有什么样的考虑,更不会知道(或者也不想知道)下一节课将会做什么。
课堂开放无节制,会有很多弊端。教师不宜热衷这些事,不要把教室弄得像集市。有些教师可能有表演欲,如果教室里无人听课,课堂里没有架摄像机,便无精打采;如果没有评价,就不认真备课上课。最糟糕的是,学生也开始适应教师的这种态度。他们能从课堂的热闹程度,判断自己该选择什么样的表情,如何配合教师演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失去了最真实的情感和态度。
尊重课堂,是教师的自我修养。教师的教学自信和教学意志以及表现出的思维品格,将会长久地影响学生;而那些偶然到你的课堂来张望一下,或者以为可以分享课堂光彩的人,未必懂教育,也未必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