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封信

2022-05-30 10:08张建全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板报团员同学

董老师:

您好!

尽管我有您的手机号码,但我还是想手写这封信给您。在我看来,给您说的话,应该一笔一画写出来,这样才显得庄重、恭敬,而有些在电话里不好意思说的话,也能在此和盘托出。

回想起来,我认识您已经有半个世纪了。

1972年初春,我去高陵一中报到,当我看到教师宿舍(兼办公室)门口木牌上写着“董维常老师”的时候,我原以为您是位男老师。

“报告!”我边敲门,边喊报告,“进来!”一声清脆的女声令我意外。我忘记了第一次见您时说过什么,但我却牢牢记住了您的样子。那时您三十岁左右,我十二岁。您个儿比一般人高,留着两根又黑又长的辫子,眼睛大,皮肤白,我不敢直视着看你,怯生生地低头回答您的问题。您轻声细语地说话,脸上总挂着笑。我开始蛮紧张的,但几句话过后,我就放松下来,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位可亲可敬的班主任。

您不知道,我在张卜公社岩王大队的岩王小学上了五年学,一直是班级里的后进生。当我成为我们村仅有的两个进入高陵县第一中学上初中的学生之一时,我既带着小学时就有的自卑感,又带着一点打个翻身仗的心思。

新学期一开始就选班干部,班长由张建荣担任,学习委员则是我同村的发小王文超,他们家与我们家是对门邻居。

看到董老师您在黑板上写上班干们的名字时,我不能不说我当时对您是有一点怨气的。为什么没有我?没有我也就罢了,偏偏班长与我的名字仅有一字之差。还有我的发小王文超。这让我在与他俩的对比之下抬不起头来。随后不长时间,校团委在我们班发展了第一批团员三名,有张建荣、王文超、杨发林。而杨发林随即还升任我们“初一四级四班团支部书记”;校团委书记王振杰老师是一位转业军人,他长年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旧军装,走路也是标准的军人步伐。当他来我们班给新团员佩戴团徽时,全班同学对台上的三个幸运儿“嫉妒得要死”。

董老师,您好像看透了同学们的心思。随后,您在讲话中要求同学们向新团员学习,向团组织靠拢,说今后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限名额。

我那时心想,既然当不了班干部,那就争取入团吧,否则,我哪还有脸回村,哪还有脸回家背馍呀。

我很快给您递交了《入团申请书》。

我们班大约有五十个同学,且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住校生,每周两次回家背馒(馒头或锅盔);少数家在县城的同学不住校,他们是“吃商品粮”的人,其父母要么当干部,要么当工人。他们说话大声,笑声肆意,看上去一个比一个牛。

我们住宿的同学,不敢与干部工人的子弟比,但我们却相互比谁的家庭条件好。比较的指标有三条,其一是有没有自行车,是新车还是旧车,车是名牌还是杂牌;其二是背的馍是小麦面粉还是玉米面粉,是白麦面粉还是黑麦面粉;其三是馍袋子里有没有带下饭菜,是咸菜还是辣椒酱?除了带的菜之外,有没有在学生食堂买的菜票?

我在这三个指标上都没有优势,我没有自行车,每次回家返校都靠双腿走路,有时碰到了同村的王文超,他会骑车捎上我的馍袋子,而我在他的车后跑步;而我背的馍,偶尔有小麦面粉做的,但多数是小麦粉与玉米粉二合一的;我常用罐头瓶装着母亲腌渍的咸萝卜,偶尔也有小瓶辣酱,但总要备一包细盐。我每次带的咸菜、辣酱,往往一天半就消灭掉了。原因是有的同学什么菜都不带,当我打开罐头瓶用餐时,他们就会围上来,我客气一下,他们却一点客气也不讲,于是秋风扫落叶,我就没有了下顿的菜。

没有菜了,我只好用开水泡馍,撒盐而食。好在那时饥饿是常态,人饿了,什么都好吃。

至于穿衣戴帽,那也是同学们暗自比较的项目。我有三个哥哥,他们穿旧了的衣服鞋帽,尽被母亲转作了我的新衣。有一款黄布制服上衣,我有三件,每周换一套,可是由于是同色,我就像从来不换衣服一样。

“张建全,你咋就老穿这么一件不合体的上衣呢?”董老师,您有一次集合时突然问我这么一句,引得同学们一阵大笑,我一时无地自容,连辩解的勇气也没有了。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体育比赛,要求大家都穿白色网球鞋上场,可我只有一双洗得有点泛白的蓝色球鞋。没有办法,我在上场之前悄悄用白色粉笔把鞋子涂了一遍,谁知上场才跑了半圈,旁边就有同学笑着喊道:“那谁谁谁的鞋子冒烟了!”

说实话,我那时想找地缝钻下去,由此也萌生了退学的想法。但当过兵的父亲对我有铁打一般的“原则”——“听着,你想养狗,行!你想养兔,行!你还想玩鸽子,也行!但你要是不好好上学,我就打死你!”

我知道父亲的脾气,他是“军中无戏言”。

我只好认真上课学习了,闲了就趴课桌上写写画画,练习写空心字玩;我知道周树人给自己取了笔名叫“鲁迅”,我就给自己取了笔名叫“霞光”。

所幸的是,董老师您关注着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有一次,您走到我的课桌前,拿起我写着笔名的课本,有点儿疑惑地读道:“霞光?”

“董老师,这是我的笔名。”

“嗯,好!好!张建全取了笔名,好,这说明你有志气!”

董老师对十二岁的我这么一句夸奖,令我大受鼓舞。我暗下决心,要学习写好作文,不然对不起霞光这个名字,也对不起董老师的鼓励。

男生宿舍是通铺,十余个人住一間屋子,每到晚上大家就吵吵嚷嚷,议论老师长相也是常事。张建荣与我同舍,他作为班长、团员令人嫉妒,但他从来不带咸菜却任意吃其他同学的菜又叫人生厌,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也让同学们少了对他的服从,心想“你还好意思”。

我们在议论老师的时候,常常把董老师您和另一个女老师薛慧霞作比较。由于薛老师和您一样,都来自西安市,穿着打扮也比较干净洋气,只是薛老师没给我们代课,我们没有机会接近她。

同学中分两派,有人认为董老师您长得好,有人认为薛老师长得好。我觉得董老师您亲近学生,而薛老师清高得走路都扬起头。我于是认为董老师好。但张建荣与我相反,他坚持薛老师应排第一。我心里不服,觉得张建荣恩将仇报,董老师那么器重他,他却胳膊肘朝外。

有一天我鼓足勇气,找董老师您,想打张建荣的小报告,于是我以“我来承认错误……”为由找您。

您笑着问:“好,你犯什么错误了?

我怯怯地说:“我们男生在宿舍里议论老师长相。”

“怎么议论的?”

“有人说您长得好,有人说薛老师好!”

“那你认为呢?”

“我当然认为董老师您好!”

“哈哈哈,你们不把精力用在学习上,议论老师干什么?人家薛老师漂亮着呢!比我强多了!”

董老师无意多问,只是说:“行啦,以后别议论老师了,知道了吗?”

我的计划半途而废,但我在回宿舍的路上,反而轻松了许多。不然真打了张建荣的小报告,要是见了张建荣,岂不令我惭愧与不安。

我们班要成立板报组的时候,董老师您指名要我当组长,说是看我喜欢写写画画,让我发挥特长。组员有两个,一男一女。只是他俩只能当助手,擦擦黑板,扶扶凳子之类。我一人既画报头,又写粉笔字,还要注意大小、颜色搭配。

开始的时候,我摸不到头绪,后来我偷偷去高年级教室偷师取经,很快就掌握了要领。不久之后,我出的板报在学校评比中受到表扬。板报上表扬过谁,谁就像欠我人情一般,对我友好起来。

也许是出板报有功,我们班第二批又发展了三名团员,这一次,我的名字赫然在列。当我胸前戴上团徽时,我自此扬眉吐气起来。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天上晚自习,同学们都在静悄悄地写作业,我却哼唧唧地唱起了样板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当董老师您悄悄地站在我身后时,同学们的笑声让我吃了一惊。我准备接受您的批评时,未料您却招呼道:“大家静一静,请张建全同学为大家清唱一段样板戏好吗?”

听到哗啦啦一阵掌声,我小心翼翼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董老师您笑着注视着我,我硬着头皮唱道:“老乡,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来到,深山,要消灭反动派……”开始几句,还勉强过得去,最后的高音我唱不上去,就只好变了调,甚至破了嗓子。终于结束时,全班同学鼓掌,叫好,敲桌子,我知道,多半叫的是倒好。我脸红发热,无地自容。这时,还是董老师您帮我解围:“同学们,大家要学习张建全同学的勇气,学习他接受新生事物快,有热情……”

这个意外获得的表扬,掩饰了我的尴尬,也激励了我。我心想,下来要好好练习,以后再有机会,我得好好表现一番。

初二的时候,董老师您被学校抽调到校办工场,先是养鸡厂,再是橡胶厂,而我始终都是董老师您抽调的骨干学生之一。我由此跟您学会了培育“白洛克”“来航鸡”等新品种,也学会了操作机床,通过“热合”工艺制作菱形橡胶垫圈的技术,但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有了“什么都可以学会”的自信。

1974年底,我的两年初中毕业了,在升入高中时,我以自己有出板报的特长为由,选择了“文艺理论班”。这个班四十多个学生,大多偏重文艺,不是爱唱歌,就是爱跳舞,要不就吹笛子,拉胡琴,喜欢“理论”的仅有三五个而已,我算一个。

高中两年中,我除了出板报,还要给校广播站写广播稿。我当班干部的希望落空后,却因校广播站常有“张建全的来稿”而令我暗自高兴。语文开卷考试的作文,我往往第一个交卷,以至于成为同学们传抄的对象。

1978年春,我参军到了部队。在新兵连,我因写了一篇名为《湖南的山乡》的散文,而被团政治处干事梁敦宁所发现,他就此推荐我为“宣传股重点培养的写作苗子”,而后我就先当了一年文书,后来调到政治处,当了新闻报道员。三年后,我因在《解放军报》《基建工程报》发表过为数不少的优秀稿件而获奖,也因此成为“优秀战士”,且获得直接提干的优待,我于是脱下了两个兜的战士装,换上了四个兜的军官服。

六年后,我转业当了国企的党委秘书,业余写作小说、散文、詩歌,当我的作品变成铅字,发表在报纸杂志上,或结集成书时,我确有一种打了翻身仗的感觉。

我想看望董老师您,您总是鼓励我、表扬我,让我在少年时代有个相适应的学习与锻炼的台阶。

五十年光阴如风飞逝。当我以花甲之龄回顾过去时,我要说的是,倘若一个人要是没有在少年时代打基础,那么往后的一个个台阶,他也许是上不去的。董老师,您是我的启蒙老师,我庆幸在十二岁时遇到了您。

谢谢您,我敬爱的董维常老师!

此致敬礼!

猜你喜欢
板报团员同学
“领航杯”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作品展(电子板报)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把板报办出滋味来”
——记长春市双阳区云山街道博山社区关工委板报员祁振学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耄耋老翁坚持40载 办板报800多期
板报稿的写法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