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的路径

2022-05-30 10:48于春梅朱泽启潘贺男
理论观察 2022年11期
关键词:理论学习新时代

于春梅 朱泽启 潘贺男

摘 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党的创新理论是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理论创新的创造性成果。学习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有益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性与人民性特质,继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力量。拓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路径,应通过以“学”促“宣”,健全学宣机制;以“讲”代“论”,重塑话语阐释;以“全”助“融”,依托媒介融合;以“推”提“效”,优化算法推送;以“理”增“信”,强化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理论学习;理论宣传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11 — 0037 — 04

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造性理论成果,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与行动指南,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与权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强调:“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因此,要深刻透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的内涵意蕴,积极探索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方式,以期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所裨益。

一、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的内涵实质

党的创新理论根植于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产物,集中反映了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习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宣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浸润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底色。早在建党之初,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学说,历史和人民就坚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党的发展壮大中实现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源于对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在与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想以及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逐渐认识到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于是致力于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解决中国问题,创造性地运用与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觉察时代变化,在实践上着眼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在理论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凸显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深刻的社会改革中孕育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理论成果。由此观之,党的创新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进程中坚守初心使命、传承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一部党的理论创新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2.弄懂党的百年奋斗基本规律

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带领人民实现了由弱至强、由穷至富的伟大转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伟业。以史为鉴,究其规律,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核心要义是人民。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革命战争时期,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带领广大农民、团结各个阶级奋起反抗压迫,给予人民群众物质利益,将土地真正归于人民,结束了维系千年的封建社会。由此可见,革命胜利与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是分不开的,正是人民群众用自己的血肉构筑起新的万里长城,才粉碎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和军事封锁,最终建立起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立足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物质福利,带领人民艰难探索如何在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并成功探索出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根本扭转了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也愈发期待,党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核心关切,奋力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做好保障与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人民群众的生活满足感与幸福感不断提升。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才能真正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才能坚定信心、不惧未来的风险挑战,继续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讲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之必然,源于时代发展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然而毋庸讳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诸多严峻复杂的社会问题,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精神文明等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保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如何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实现人民的期待,这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由此社會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创造性成就。以唯物史观透视,这些变革涉及诸多方面,由重数量的投资驱动发展转向重质量的创新驱动发展,由重视单一的物质文明转向重视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协同提升,不断发展和保障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3]

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的价值意蕴

党的创新理论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丰富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生动实践,发展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学习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有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接续党的百年历史奋斗,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国目标。

1.继往:深化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性与人民性特质

党的创新理论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沃土。学习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一是有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特质。恩格斯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4]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渐孕育形成的,并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思想利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实践经验,创造性运用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毋庸讳言,正是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引下,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助推着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二是有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質。党的创新理论,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理论。列宁也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5]学习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有助于深刻理解党的人民中心理念,秉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要注重依靠人民群众学习宣传的自发性与自觉性,使得党的创新理论走近、走深、走实人民群众的思想土壤。因此,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深化了人民性特质,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实践指向,可以让人民性这一根本宗旨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鉴今:继承党带领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进行百年艰苦奋斗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十个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正是孕育于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在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革新。学习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一是有助于继承党战胜强敌的智慧结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与理论创新是党战胜强敌的智慧结晶。学习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就是贯彻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站稳人民中心立场和创新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二是有助于继承党带领人民开创历史的根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中国道路、胸怀天下和开拓创新,是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不断夺取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则。学习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就是接续继承党带领人民开创历史的根本方法,不断焕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三是有助于继承党永葆先进性与战斗性的根本方法。坚持敢于斗争、统一战线与自我革命是党英勇顽强、战胜强敌的根本方法。学习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是发扬党的敢于斗争精神、统一战线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确保党能够永葆青春活力、永不变质。

3.开来: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世界正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历经深刻变革。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奋斗目标毫不动摇,成为新时代党的一项重要命题。正是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党的奋斗目标和奋斗事业有了坚实保障,中国共产党得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守初心、接续奋斗,夺取了“精准脱贫”、“全面小康”、“抗击疫情”等伟大胜利。由此观之,党的创新理论是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是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新阶段奋斗目标的“妙语真经”。学习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有助于正本清源、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助力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三、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的创新路径

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是“补足精神之钙”的实践指向。学习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要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重塑话语阐释方式,依托媒介融合技术,优化算法推送手段,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1.以“学”促“宣”,健全学宣机制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理论解决难题,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6]这启示党的创新理论要构建学习与宣传的协同机制,在学思践悟中增进思想认识,提升宣传成效。一是要构建学习长效机制。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学习理论永无止境。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要注重长期性与延续性,立足党校、高校等学习教育主阵地,深入学习新思想和全会精神等重要论述,营造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工作的常态化运行。二是强化宣传创新机制。一方面,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工作要立足传统主流宣传方式,通过报纸、报刊、电视等传统渠道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工作要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探索基于数字技术的宣传途径,彰显党的创新理论在新时代的生机活力。三是完善评估反馈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效果,确立合理的评估标准,科学运用评估方法,确保评估机制规范有序。另一方面,要注重反馈机制的建设。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同时要畅通基层访谈渠道,认真听取群众对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的工作意见,不断完善反馈机制建设。

2.以“讲”代“论”,重塑话语阐释

《周易·系辞》有言“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即语言诠释之于群众思想的引领作用。深化党的创新理论话语阐释方式,需要用“大众化”话语代替“学理性”论述,深入浅出的讲述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增进理论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一是政治话语生活化。政治话语是具有特定意识形态色彩的话语表达,不利于在人民群众中的广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工作要深入群众生活实际,用“接地气”的叙事方式宣传党的理论。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生态文明理念时,用“两山”论通俗生动地表达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提升了理论亲和力,促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二是学术话语大众化。学术话语意在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阐释深刻的思想理论。创新党的创新理论话语阐释方式,需要将逻辑严谨的学术话语进行话语重塑。如以“撸起袖子加油干”、“关键看老乡”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将“深度性”的学理话语转化为“趣味性”的大众话语,焕发党的创新理论的感染力。

3.以“全”助“融”,依托媒介融合

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要积极探索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融合共振,多措并举助推党的创新理论传的开、传的广、传的远。一是打造全程媒体。传统媒体往往受制于时空阻隔,使党的创新理论不能及时汇集声音、传递力量。全程媒体旨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兴数字化技术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宣传党的理论和重要论述,并且能够随时进行互动反馈和优化更新。从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全程化、宣传全程化。二是构建全员媒体。随着多元媒介的深度融合,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与传播者。要充分利用媒介技术的话语赋权,提升全员的学习与传播能力,营造“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是宣传者”的良好氛围。三是聚焦全息媒体。要善于运用VR、虚拟现实等全息技术,合理设置主题场景,构建“全景式”的“沉浸式体验”。从而使听众置身于全息环境中,增进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4.以“推”提“效”,优化算法推送

算法推送是指通过特定的筛选机制匹配目标群体,将信息传递给具有特定需要人群的行为。拓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的路径,亟须优化推送手段,提升理论育人实效。一是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传统推送往往选取内容宏大、题材单一的方式进行“大水漫灌”。有时甚至脱离实际、拔高主题,不利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这就要求优化算法推送方式,通过关联性分析对受众进行“精准画像”,针对核心内容与认知偏好,“个性化定制”适合受众的学习与宣传内容。二是从“单向度”转向“交互式”。“单向度”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送方式,其渠道单一、互动不足。以“交互式”为特征的推送方式注重信息交流的双向互动,在双向交流中打造官方与民间“双舆论场”。一方面,有利于增强群众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增强体验性与启发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合理回应舆论关切,及时释疑解惑,增进党的创新理论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5.以“理”增“信”,强化队伍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7]由此可见,人才队伍是学习与宣传的前提与基础条件。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要切实提升人才队伍的理论水平,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进党性修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是打造党员干部“主力军”。党员干部是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在实践中既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确保理论能够走进、走深、走实人民群众的思想土壤。要切实提升各级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高校等场所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宣讲活动,用实际行动塑造高素质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队伍。二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生力军”。“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8]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要紧密依靠联系群众,深入群众的生活实际,关注群众的所思所想。例如针对人民群众痛恶的干部腐败问题,通过“老虎”“苍蝇”一起打等高压手段,广泛赢得民心民意,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口口相传,有效宣传了“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等党的创新理论。因此,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在自觉学习与宣传中不断增进信心、信念、信仰,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参 考 文 献〕

[1][6]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3-31)[2021-11-2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95732799395567210&

wfr=spider&for=pc.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1-11-23].http://www.gov.cn/zhuanti/

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5]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責任编辑:侯庆海〕

收稿日期:2022 — 11 — 1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教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龙江精神”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项目号:SJGSY2020004)、黑龙江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辅导员专项“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担当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45109701)、齐齐哈尔大学党建研究课题“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党建中的应用研究”、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龙江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齐齐哈尔市社科联项目“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于春梅(1970—),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地方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学习新时代
谈教学反思下的理论学习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谈学习中共党史
理论学习对实际演奏的帮助
浅析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
新常态下机关党员理论学习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