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莉安·弗兰克尔
可能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对一切形式的约定俗成和条条框框嗤之以鼻。那些五颜六色、分门别类的日记贴纸,精心规划的“每日食谱”,还有《跟藤麻理惠学收纳》之类的节目,我从来都不喜欢。
但是,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虽然我的杂乱无章有时候会让我觉得自己和周围人格格不入,特别是我在伦敦市郊和其他妈妈们在一起时。她们总是按时出现在聚会上,随身带着所有她们可能需要的东西,看起来总是那么完美。
不过,最近我开始好奇,如果我也像她们一样,我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毕竟有时候,随性也会让我感到精疲力竭:最后一分钟才手忙脚乱地准备好野餐需要的东西,家里乱得像狗窝一样,老是找不到钥匙,经常在约会中迟到……如果我能改变这一切,也许我会变得更健康,也更快樂。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在一生中相对稳定。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性格实际上一直在发展。而且,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性格。鉴于一些性格特质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这一消息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福音。
心理学家所说的“性格”,指的是一个人长期展现出来的习惯化的思考方式、情绪和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不能依据一个人短时间内的行为来判断其性格,比如几天或几小时。目前,大部分心理学家都用“五因素模型”来衡量一个人的性格,即五大性格特质——经验开放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尽责性、外向性、亲和性和神经质(情绪稳定性)。
当然,对于“五因素模型”,也有反对的声音。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模式难以捕捉一个人更深层次、更微妙的性格。还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模式并不能概括一个人性格的方方面面,例如一些“黑暗特质”,甚至是幽默感。但即便如此,作为心理学家最常使用的衡量方式,“五因素模型”仍是目前大多数性格研究项目的基础。
研究人员一般会通过调查问卷来评估测试者的五大性格特质,其中包含关于测试者思想、情绪和行为的各种问题。性格测试,这就是我性格改善计划的第一步。测试结果很有趣,我在经验开放性这一项得分最高,表明我喜欢特立独行,而不是循规蹈矩。在外向性和亲和性方面,我的分数也很高。但我在情绪稳定性这一项得分很低,表明我可能容易焦虑。最后,在尽责性这一项,我的分数是最低的,只有44分(满分为100分)。
心理学认为,性格的形成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成长的环境会对一个人的性格塑造起到关键作用。过去20年间,有很多研究都证明了,人的性格一生都在改变。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茨和阿勒芒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平均而言,在20-40岁期间,我们的每一项性格特征的得分均有所提升。40-60岁,人们在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方面的得分会继续升高。50岁之后,亲和性方面的分数会提升得很快。60岁之后,我们开始更难接受新事物,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外向,这或许是步入老年后社会活动大大减少的缘故。
心理学家通常会用“标准偏差值”来衡量一个人一生的性格变化,从极度内向到极度外向的差异相当于三个标准偏差值。按照罗伯茨的说法,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某些性格特质的变化会达到一个标准偏差值,尤其是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
而且,一些性格特征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2017年,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分析了207篇关于心理治疗疗效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主要追踪一些患者性格特征的改变。他们发现,在有意识地干预后成功治愈了抑郁、焦虑和饮食障碍的病患不仅情绪变得更加稳定,而且更加能够接受新事物了。
作为治疗方案的积极反馈,病患的性格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当然是值得庆幸的事。但是,我更想知道,一个普通人能否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性格。答案是肯定的。2021年2月,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对1523名瑞士年轻人进行了一项试验,这些人都想改善自己的某一项性格特质。所有受试者都被要求在他们的智能手机上安装一个应用软件,这个软件会给他们发布一些针对性的任务。例如,如果受试者希望变得更外向,软件发布的任务就包括多与新认识的人聊天等等。
强迫自己变得井井有条能改变潜在的本性吗?
三个月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想提升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或尽责性的人,都成功了。他们的性格特质发生了改变,变化幅度大约在1/3个标准偏差值到1/2个标准偏差值之间,几乎是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一生性格偏差值的一半。对此,罗伯茨表示,“人的性格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变化,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大家都知道,性格特质会影响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实际上,这种作用是相互的,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会影响性格特质。阿勒芒说,很多受试者在项目结束后依然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性格变化会让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别人对我们的反馈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现在,轮到我去改变了。阿勒芒说,一个人若想改变自己的性格,必须有充足的动力,因为这并不简单。想想自己变得更好后,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也是一种“打鸡血”的方式。
如何改变自己,有一句至理名言非常适用——“假装强大,直到你真正强大”。我采用了罗伯茨一篇心理学论文附录中的任务清单,这个清单非常长,包括做令人厌烦的家务活,整理手机上的应用图标,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我还养成了在发送电子邮件前仔细校对的习惯,而且几乎每天都在日历上规划好每一个小时,不断提醒自己接下来要整理采访、去健身房或者写500字的文章了……
四周后,我再次接受了性格测试。在尽责性方面,我的分数上升到56分,进步明显。除了尽责性,其他一些性格特质也发生了变化。我似乎变得更加随和,情绪也更稳定了。这可能与尽责性的提升有关,也可能是因为每次性格测试的结果都会有一点波动,这就是心理学家们常常反复测试的原因。
如果改变性格是可行的,那么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应该改变自己的性格呢?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都想改变性格的某些方面,尤其是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罗伯茨认为,应该将重点放在情绪稳定性方面,这可能有助于减少心理问题,比如焦虑和抑郁。
值得注意的是,改变性格特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例如,一些公司可能会向员工施压,要求他们参加某种性格改变培训,而这很可能违背员工意愿。另一个模糊地带是如何安全地实施性格改变项目,特别是在周围没有研究人员指导时。有可能你改变了某一项性格特质,却导致其他性格特质也都发生了改变,而结果可能是你不曾预料到的。
因此,在创造一个更好的自己之前,你首先需要考虑一下,改变性格对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作出改变。如果你的目标是提升健康和幸福水平,那么改变性格似乎很明智。如果只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周围人的压力,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了。正如阿勒芒所说,实际上,大多数人的性格都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学会接受自己也很重要。
最简单的任务包括主動与服务员聊天,跟收银员打招呼,或者对陌生人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新动态给出积极的评论。进阶版任务包括邀请朋友喝咖啡并事先准备好一些话题,或者参加社交聚会。你还可以考虑在某一问题上向朋友敞开心扉,加入社团,请熟人吃饭,或者组织郊游等。
每天都记录下让你感恩的小事,保持记日记的习惯,每天至少锻炼15分钟(并适当增加锻炼时间),每天为你的兴趣爱好留出30分钟时间。当你为某件事感到忧心的时候,不要往坏处想,想想最佳情形会是怎样。向慈善机构捐款,尝试从负面的经历中找出积极的细节激励自己。
简单的任务包括保持微笑,赞美别人,请别人喝咖啡,记录下你为他人做的每一件善事。加入一个慈善组织,尝试接纳别人的观点,或者原谅曾经伤害你的人。参加冲突解决方案培训也会有所帮助。
你可以收听一个新播客,去一家艺术画廊,或者尝试从未吃过的食物。你还可以每天花半个小时看一本小说,找出一首你不喜欢的歌有何可取之处,观看一场辩论赛,或者询问一位朋友对一个有争议话题的看法,并尝试理解他的观点。
[编译自英国《新科学家》]
编辑: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