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法则”的启示

2022-05-30 10:48云淡风轻
妇女 2022年11期
关键词:修改文章物欲心灵

云淡风轻

听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三七法则”:一部手机,70%的功能几乎没用;一间房子,起码70%的空间闲置;家里的东西,有70%是不会用到的;人,70%的时间在疲于奔命,却没空去享受最好的30%……

曾几何时,我们都认为,得到越多越快乐,所以拼命去获取;付出越多越成功,所以玩命努力。可到头来才发现,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莱迪·克洛茨的《减法》中,有这样一句话:少即是多。

当一个人的物欲越少,他获得的人生体验才会更加豐富。聪明的人,都懂得为生命做减法。

莱迪·克洛茨认为,人与生俱来喜欢做加法。住的房子,越大越好;衣服,买得越多越好;包包,换了一个又一个;家里书堆成山还不停地买,却一直没空看。手机上即使内存不多,还在不断下载APP;微信好友多到把手机刷爆;收集文件成瘾却扔进网盘后从来不看……

有人做过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修改文章。在随机开展的调查中,75%的人修改文章是增添段落、文字,只有25%的人修改时减少了段落和文字。你看,用加法解决问题的人居然是做减法的三倍之多。

人天生喜欢拥有,希望从做加法中获得快乐。所以,人们喜欢买买买,享受吃吃吃。试图通过做加法获得短暂的快乐,以此疏解生活的苦闷和压力。

如今,物质极度丰富,市场繁荣,信息量暴增,加法已是做到极致。种种现实警醒着我们,要活得更好,就要远离低级快乐,清醒理智地对待生命和生活。

就像林清玄说的:要想得到生命的清欢,就要为生命做减法。

舍弃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抵达生命最有滋味的情境。

把减法请进生命中来,建立减法清单,删除多余物质,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摆脱欲望的束缚。如此,才能为心灵减负,活出更从容的自己。

知乎里有条高赞帖子,名叫:“一个人的极简生活,可以有多爽?”

楼主因生病开始为生活做减法。她砍掉生活一切非必需的东西,从消费、社交、居家、娱乐、饮食作息等简化自己。一段时间后,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居然神奇地好起来了。而这种极简生活也让她快乐多多。

低配消费、精简社交、简约家居,少买首饰、化妆品、衣物,她每月能攒4000元以上。更有趣的是,赶走了欲望,也赶走了各种选择困难症,物少事简,焦虑少了,快乐却多了。

她远离了圈子,甩掉了此起彼落的热点信息、繁杂的流行短讯,也不再与人盲目攀比。腾出时间培育花草,亲近大自然,也拾起了阅读写作的兴趣爱好。摆脱物质束缚,她有更多的时间探索精神世界,感受生活,阅读自我。在心灵日渐丰盈中,她也收获了小确幸,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如果天天酒足饭饱,他将对食物失去兴趣;一颗心,每天被物质填得满满的,将会渐渐变得麻木,再无灵动的光泽。一个物质上丰俭有度的人,才会保持着对物品的愉悦和珍爱。

学会做减法。减少20%物欲,提高80%的生活品质。清除冗余,拒绝繁杂,方能走向素简,治愈人生。

有一个故事曾让我感慨许久:

柳宗元笔下有一种小虫子,叫蝜蝂。

爬行时,不管看到什么,都抓来背在身上;即使多到背不动,也从没想放弃。最后,它就这样被活活累死。

小虫如此,人生亦是。

给心灵松绑,才能自然惬意地享受当下;减去负累,才能看到别处的海阔天空。把生命调到极简模式,是对自己的善待,也是智慧的活法。编辑/宋凌燕

猜你喜欢
修改文章物欲心灵
物欲如镜照灵魂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浅议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
唤醒心灵
教会修改文章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