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嘉琦
家庭是儿童接受道德熏陶和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德育老师,孟母三迁等故事都体现了母亲对孩子实施良性德育的过程。但在实践中,很多儿童身上深深镌刻着来自家庭的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道德规范和教养方式,无法与家庭之外更广阔的道德世界保持良好互动。
在热播剧《加油,妈妈》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朱璐曦给女儿伊莎贝尔设定的是公主教養模式。幼儿园开学后,其他小朋友都穿校服,只有她不穿,因为“公主都是要穿裙子的”。事后,妈妈还哄着她说:“对,你是公主,你说是就是。”
之后,伊莎贝尔一直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同学相处,无法融入集体。
很多父母对孩子进行德育时,沉浸于自身作为家长的权威地位与教养主权的垄断,而没有意识到家校社德育一体化与共育联动的德育价值。虽然德育始于家庭,但不应该让孩子囿于对一家之内道德情境与规范的被动适应。因为每个孩子终将从家庭走向社会,需要具备主动适应任何社会道德情境的能力,而不是困于自己的小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德育非常容易陷入片面化、单一化的困境:很多父母将自己为人处世的规范和原则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孩子,却忽视社会性培养,以至于孩子在家庭之外难以与他人、社会保持积极互动的交往。
举个例子,爷爷给孙子当马骑,觉得这只是祖孙间的亲密行为,但可能导致孩子尊卑伦理观念缺失。孙子长大后会在对外交往时失去基本的礼貌观念,认定天下唯我独尊。始于家庭的德育实质上是借助最初的家庭教养,帮助儿童形成与社会相一致的道德认知与实践,并能够基于这个共享的道德社会更好地发展与完善自身。
那么,父母如何更好地利用家庭情境来开展社会性德育呢?
以身作则,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身上的社会性品德。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教学者,孩子通过模仿和学习父母的行为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所以,父母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家庭中重视生活的点滴细节,在言谈举止中培育孩子的社会性道德。比如有长辈共餐时,父母要做好示范,请长辈先动筷,让孩子亲身感受社会的“礼节秩序”,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独立自主的道德个体。
树立社会德育观,帮助孩子形成社会道德意识。家庭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处时间最久的场所,父母的观念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父母应当主动与学校、社会的德育理念和实践保持一致,帮助孩子形成全社会共享的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家校社协同共育,促进孩子形成社会性道德。比如通过书籍、公众号和短视频等多种渠道把握社会发展动态,在一些热点社会事件上及时引导孩子,以此助力学校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积极引导,促进孩子的道德思考与实践。在家庭当中,孩子与父母、亲戚、朋友等相处过程,会产生诸多道德情境和问题:第一,批判性道德情境和问题,即这件事情不该做,如偷东西;第二,赞扬式道德情境和问题,即这件事情要去效仿和学习,如勤劳工作和学习;第三,矛盾性道德情境和问题,即这件事情做与不做都有道理,如亲人身患重病时,是否告诉对方真实的病情。父母可以抓住机会通过正面管教和侧面引导等多种方式,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明白应当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在实践中促进孩子的道德思考,引导他成为社会人。
总之,德育始于家庭,但不应囿于家庭。父母应当充分利用家庭情境来培育孩子形成社会性道德,促进孩子更好适应社会。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