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大校携妻返乡, 移风易俗推进婚俗改革

2022-05-30 10:48周文平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11期
关键词:婚俗彩礼老伴

周文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彩礼本是用来确定婚姻关系、表达情感的美好仪式。但多年来,高额彩礼的陋习却在农村地区盛行,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甚至因婚返贫。如何倡导健康婚俗,树立文明新风呢?有一个家庭是这样做的……

“祝你们珠联璧合,相敬如宾,不离不弃,永结同心!”

“我见证了你们今天牵手的幸福时刻,愿你们幸福牵手一辈子!”

2022年5月20日,在河北省沧洲市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的红色大厅,石炳启和老伴鲁媛作为证婚人和主婚人为现场7对新人送上祝福。这7对新人与其他两个会场的14对新人,通过时空连线共同完成掀盖头、拜天地、结发礼等结婚仪式,开启人生新篇章。这是河间市举办的第四届“5·20”零彩礼“云”集体婚礼,大庄村是分会场之一。

看着这喜气洋洋的场面,石炳启心里满是欣慰。“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简约、庄重才是婚礼最该有的模样。想当初,大庄村的婚俗可不是这样……

革除婚俗陋习,不换思想就换人

大庄村是石炳启的家乡。他19岁参军入伍,军旅生涯让这个农家子弟练就一身铮铮铁骨。2017年,石炳启从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通信部副师职大校军衔退休。正当他准备和老伴在北京含饴弄孙时,兴村镇的镇领导请他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原来这几年,大庄村“两委”班子涣散,村容村貌脏乱差,被市里列为后进村。村里迫切需要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带头人改变局面。

老伴鲁媛劝道:“村里事情错综复杂,大家沾亲带故,干不好容易得罪人,落一身埋怨图啥?”

“我的根在那里,现在家乡需要我,我就应该去!再说,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我已为国家贡献半生,现在是为家鄉发挥余热的时候了……”石炳启这番话深深打动了老伴和女儿,因为她们也是军人。老伴鲁媛在部队期间是医务人员,女儿石羽是部队技术人员。

“那我陪你一起去!”鲁媛性格直爽,马上开始收拾行李。石炳启感动地望着老伴,声音哽咽。这个从小到大生活在大城市的女人,老了却要为他回农村生活。

2018年2月,石炳启夫妻一起回到大庄村。石炳启一上任,就决定实行综合治理,进行移风易俗,从根本上解决高额彩礼问题。他先带着村民致富,因为越贫穷的地方,思想越落后,彩礼要得越高。

石炳启利用大庄村距离河间市区比较近的地理优势,着重打造大庄村的产业链。他先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集中建立蔬菜大棚。然后利用多种渠道筹资350万元,建设大庄农产品展示中心,对大庄村及周边村庄的农产品进行展示直销,为全国各地优质农产品进入河间市场搭建新平台,打造大庄村闪亮的经济品牌。树苗进入雄安新区市场,蔬菜进入北京市场,绿色产业让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他在群众中的威信也树立了起来。

石炳启发现村里的红白喜事之所以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与红白理事会不无关系。之前的红白理事会成员由几个爱管事的村民组成,场面办得越大,钱花得越多,他们从中捞到的好处就越多。“不换思想就换人”,石炳启对红白理事会成员进行重组,村书记担任会长,每个村干部都是理事会成员,村委会成员一起为村民免费服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村民代表审议,石炳启制定出台《大庄村红白理事改革制度》《大庄村规民约“十要”“十不准”》等19个红头文件,明确规定彩礼和婚礼的执行标准,倡导“做到低彩礼,争做零彩礼”,3万元以下为低彩礼,并取消拜亲戚、请朋友等习俗。

以前,谁家结婚都要请村里人连续吃喝5天,铺张浪费不说,全家人都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石炳启把庆祝天数减少到一天,并规定喜宴桌数不超过12桌,每桌餐费不超过350元,烟每盒10元以下,酒每瓶30元以下。不准燃放鞭炮,可以放电子炮;不准逗新娘、闹新郎,举办文明婚礼;不准花钱请歌舞团,本村有免费的文艺队来助兴。为了方便群众办喜事,石炳启还专门建了红色大厅,统一购置灶具、餐具等用品,提供给新人办婚宴。

“移风易俗只靠一村一镇是解决不了的。这几年,国家、省、市都很重视婚俗改革,大气候影响小气候。”石炳启说。他联合环河间城区的9个乡镇统一标准,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联合会”。

两代“零彩礼”婚姻,好家风带动好村风

有了彩礼执行标准,真正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村规民约不是法律,不能强制执行。石炳启和村干部通过张贴公告、大喇叭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让婚俗改革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最初,村民们议论纷纷:“人家都要彩礼,咱们不要,还不认为咱家姑娘有毛病啊!”“是啊,别人还以为闺女嫁不出去呢,掉价!”

为了将婚俗改革真正落实下去,无论谁家准备娶媳妇、嫁女儿,石炳启和红白理事会成员都会亲自登门做工作。除了在本村家访外,还与婚嫁对象所在村的会长对接,搞好会商,共同遏制高额彩礼陋习,一起做到婚事简办。

给本村人做思想工作已经很难,说服准备嫁过来的外村姑娘家不要彩礼,更是难上加难。外村有一户人家根本不让村干部进门,还放出话来:“就是市委书记也管不着我家的事!”

石炳启吃了几次闭门羹,回家后不禁向老伴抱怨:“你说,村里人的思想观念怎么就这么难改变呢?”“怎么?你想当逃兵?”鲁媛揶揄道。“老伴,你有什么办法吗?”他虚心地向“军师”请教。

自从回到农村,鲁媛的表现让石炳启刮目相看。她不仅自学种菜、养鸡,还联系中国农科院引进优良蔬菜种子,通过微信向村民分享养鸡、种菜的科学方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鲁媛加入村民调解委员会,在她的调解下,兄弟妯娌不和的家庭和好如初,几十年形同陌路的夫妻知道了疼爱对方,谁家有矛盾都喜欢找她来评理。她还成为少儿之家辅导员,定期为孩子们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他们爱国爱家。这些努力让她与村民们打成一片。在石炳启推进婚俗改革的过程中,鲁媛不仅是他坚强的后盾,也是为他出谋划策的军师。

鲁媛想了想,说:“其实,大多数父母要彩礼的目的,不是想要钱,而是希望女儿在婆家受到尊重和善待,将来能过得幸福。你可以站在女方父母的角度去做工作,你也有女儿,不妨将心比心……”老伴的话让石炳启茅塞顿开。

第二天,石炳启迎难而上,继续去那户人家做工作。“出去,出去!”女孩父亲不让他进门。经过一番波折,对方终于让他进了屋。石炳启坐在一个马扎上,女孩父亲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水,结果不小心全洒在他腿上。他被烫得眼泪都出来了,但还是忍痛给对方摆事实讲道理。

但女孩父亲听不进任何道理,反而不客气地质问石炳启:“石书记,你这么会说,难道你娶媳妇没花彩礼钱?你女儿结婚不要彩礼吗?”

“哈哈!还真让你说对了!”石炳启趁机向他讲起了自家的故事。

在师部做卫生员时,石炳启被卫生院院长相中,介绍给自己的女儿鲁媛:“我们不看家庭,不看财富,只看小伙子的能力和人品。”石炳启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父母生了9个孩子,他排行老八,家庭条件可想而知。而鲁媛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生活条件优越。但她听从父亲的教诲,不在乎外在条件,而是被石炳启身上勤奋稳重、努力上进的优秀品质吸引。

两人谈婚论嫁,鲁媛家没要一分钱彩礼。结婚时,石炳启一共花了不到40元,仅仅买了两盒烟、一包糖,请战友们过来坐了坐。两人没买新衣服,连胸花也没戴。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孝顺的石炳启不想让他们操劳,所以在老家连酒席都没摆。用现在的话说,石炳启和鲁媛就是裸婚。后来生活条件好了,石炳启想为妻子补办一场婚礼,鲁媛却拒绝了:“要那些虚头巴脑的形式干什么,咱们现在过得不是挺好吗?”

夫妻俩的婚恋观深深影响着女儿石羽。上大学时,石羽和江西小伙郭威自由恋爱。郭威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石炳启对女儿说了一番和当年岳父相似的话:“咱们不看家庭条件,只看人,只要小伙子本分、上进就错不了。”鲁媛也爽快地说:“你告诉小郭,咱家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倆过得幸福就好!”

有了父母的支持,石羽心里有了底。郭威是以全县第一名考进大学的,能力没得说。2014年,在无房无车无彩礼的情况下,石羽和郭威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虽然女儿出嫁时,我们没要彩礼,但婆家很看重她,而且感激我和老伴的通情达理。现在,小两口房子有了,车子也有了,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女儿的公婆帮忙照顾着,婆媳关系融洽,一家人既和睦又快乐。所以说,幸福生活需要年轻人自己去创造,而不是看彩礼收多少啊!”女孩父亲终于被打动了,答应让女儿“低彩礼”出嫁。

在做工作的过程中,石炳启发现大多数父母之所以要彩礼是为了面子,似乎彩礼越高,女儿越尊贵。在互相攀比中,彩礼钱日益升高,有的地方甚至达到20万~30万元。父母大多会把彩礼钱给孩子带走,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年轻人在不劳而获中变得懒惰、不求上进;老人负债生活,难以安度晚年。大家都知道这种风气不好,但谁也不愿带头做出改变。

文明婚俗蔚然成风,后进村变成先进村

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大庄村婚俗改革的成效逐渐显现。村民石振峰主动找到石炳启,商量二女儿石静的结婚事宜。石炳启让他严格按照《大庄村红白理事会规定》执行。石振峰回家后和女儿商量,没想到她当即决定做一位“零彩礼”新娘。石静对石炳启说:“高价彩礼只会增加男方父母的经济负担。我觉得两个人结婚,不应该在乎这些外在形式,更没必要为难父母。”石静的母亲杨小经也很开明,对亲家说:“我们家什么也不要,只要对我闺女好就行!”这个通情达理的家庭让石炳启很感动。

2019年2月17日,大庄村首位“零彩礼”新娘石静出嫁。他们的婚礼只举办一天,没有摆席请客,只与族亲一起吃了顿便饭。

石静出嫁后不久,大庄村小伙石佳佳就娶进来一位“零彩礼”新娘。新娘刘媛的父亲是一位大学老师,他对石炳启说:“我也是乡下出来的,知道农村的艰苦。亲家能把孩子培养成才已经很不容易,喜事简办好!”石佳佳的母亲非常感谢亲家:“‘零彩礼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省下的钱正好让小两口去发展事业。”2019年4月12日,由石炳启作为证婚人,大庄村小伙石佳佳和四川姑娘刘媛在一片祝福声中喜结良缘。

在大庄村,邀请石炳启做证婚人,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他是乡亲们尊重和信任的人,也是带领大家打破婚俗陋习的人。

石炳启不仅打破了高额彩礼的陋习,还打破了互不通婚的陋习。大庄村和南古寨村虽然位置相邻,但有历史恩怨,以至于100多年来互不通婚。石炳启在村民大会上号召移风易俗,摒弃封建糟粕,打破两个村这个不成文的“约定”。在他的带领下,两个村的村干部分别做村民的工作,宣传教育村民放下百年隔阂。这场婚俗改革,让大庄村小伙石卫媛和南古寨村姑娘张维走到了一起。

“这场姻缘解开了两村百余年的‘世仇啊!”在石卫媛、张维的婚礼现场,乡亲们纷纷感叹。石炳启证婚后,鲁媛还为新人送上一份新婚大礼包!里面有新婚文明家庭荣誉证书、市医院的体检卡和观影会员卡。这场移风易俗的典型婚礼在整个河间市引起了很大反响。

“零彩礼”“低彩礼”婚俗在大庄村乃至整个河间市蔚然成风。群众的态度也由最初的质疑变成了赞许。

荣誉也纷至沓来:大庄村连续4年被河间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先进村”称号,被河北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1年4月,民政部公布全国15个婚俗改革实验区,河间市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县(市)。石炳启本人也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退役不退志,余热献故里”的传奇故事被编入西河大鼓到处传唱。他还作为婚俗改革代表,受邀到河北省民政厅进行交流发言。2022年5月,石炳启家庭被全国妇联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

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石炳启最想感谢的是一直默默支持他的老伴鲁媛:“没有她,就不会有现在的大庄村。她不仅是我的贤内助,还是我的好搭档,军功章有她的一半。”

从石炳启夫妻回乡至今,大庄村一共举办了18场婚礼,其中7个新娘“零彩礼”,11个新娘“低彩礼”。9月2日,石炳启和鲁媛夫妇受河间市妇联邀请参加“深耕家教,厚植家风”最美家庭故事分享会。“我们要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没有彩礼的家庭也可以最美!”

猜你喜欢
婚俗彩礼老伴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老伴,幸福相伴
该不该倡导“万元彩礼”?
我,结婚不要彩礼
彩礼逐年涨,男娃不敢养——农村“天价彩礼”已成脱贫障碍
天价彩礼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