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教学,开启学校劳动育人新模式

2022-05-30 10:48张忠献张鑫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11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学科

张忠献 张鑫

劳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劳动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强调各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也强调融合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教育视野,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了中学学科融合教学促进劳动育人模式形成的路径和实践模式,并分析这些措施在劳动育人方面的有效性。

政策引领,时代要求,探索劳动教育学科融合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多次提到“劳动”“劳动者”“劳动教育”等相关话题。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更加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设立劳动教育课程”。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马卡连柯曾说:“只有把劳动作为教育过程总的体系的一部分时,劳动教育才能成为教育手段。”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学会运用学科融合手段来实现劳动与素质教育结合,探索劳动与各学科领域融合的路径,让劳动教育成为满足学生未来生活需要的教育方式。因此,对“学科融合教学,开启学校劳动育人新模式”的探索十分必要。

整合课程资源,丰富劳动教育的开展渠道

劳动课程在学生学习和日常实际生活中都可以开展,但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劳动教育并非独立进行的教育活动,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与知识、道德、审美等教育目标紧密结合,并渗透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开展劳动教育。教师指导学生找到英语教材中与日常家务劳动的结合点,布置家务劳动实践作业,做好家校沟通,让学生在家体验劳动。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完成有关家务劳动的互动对话、讲述故事、模拟操作、照片分享等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家务计划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收获家务劳动的乐趣。

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劳动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为2分,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内不少于40小时。2020年7月,为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为更好地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学校可以寻找优质社会资源,如学校可以与大学和社会机构合作,精心设计课程、建立课外实践基地,以课程共研、基地共建、场馆共享等途径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以高中生物学科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内开辟劳动教学基地,学生动手栽种植物,体验劳动过程,并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所需的环境、生长期、生长特点,理解光合作用。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探索欲,达到学科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目的。

“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共存,促进劳动教育动态发展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种状况下劳动教育也要应时而变。“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成为促进劳动教育动态发展的不二选择。因此,学校教育也必将是“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过程,必将深刻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2021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河南特色,突出红色主题教育和农业优势,大力开展耕读教育。学校劳动育人当仁不让,理应成为《意见》落实的主阵地。

例如,在思政和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融入学科教学,并结合“线上+线下”的模式,综合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和VR技术,使学生通过视频动画、虚拟实境、仿真模拟、远程对话等方式,切身体会到革命先辈建功立业的艰辛,从而塑造学生艰苦奋斗、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等优秀劳动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发挥艰苦奋斗的优秀劳动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学校还可以根据农时,适当安排农忙假。如学校要支持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或组团到农业示范园、智慧农业综合体、农业科研所等机构参加生产和服务性劳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鄉村;返校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和快手、抖音等视频软件对观察对象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了解。学校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广大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促使他们端正劳动态度,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学科融合教学使学生在劳动中收获了快乐,得到了成长历练,也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必能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新教育态势。虽然学科融合教学促进劳动教育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其可以得到不断的完善,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2021YB1627)

(责编 桑 涛)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热爱劳动
“超学科”来啦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