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创雅融”课堂形态的思考与实践

2022-05-30 10:48周利军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11期
关键词:融合素养评价

周利军

如何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依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长久以来,人们所期待的课堂教学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还未更好地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也没有在生活中得到灵活运用。教师要认识到课堂上自己的主要关注点是学生,而当今学生的学习领域又远超课堂,课堂急需改变。

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博创雅融”课堂形态的思考

笔者以前任教的郑州市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自建校初就一直探索博雅特色办学,并适时提出了“博创雅融”课堂形态,以此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未来竞争力。

“博创雅融”课堂形态,是博学、创造、雅言和融合交互的过程,是一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是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师生共同提升和完善生命的一种课堂形态。“博”要求师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有广泛的了解;“创”要求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在此过程中生成课堂上的思考和理解;“雅”是对师生言行的要求,让师生时时刻刻都雅言雅行;“融”则对师生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科的融合、知识的融合,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学习和生活的融合。

“博创雅融”课堂形态的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的实施,具体可分为导入、探究、展示、分享、提升等环节。导入环节,主要指教师基于对目标问题的识别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抓住学生对所设计问题的兴趣点,结合学生已知内容进行课堂讨论和头脑风暴。探究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明确目标后,进行一系列活动设计。这些活动必须产生于现实生活,而且能引起学生进一步的发现和探究。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评估学生的思考,并对其进行正向激励。展示环节,要求教师能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过程及团队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分享环节,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和团队的参与、沟通,获得对整个课程目标达成过程的系统认识。提升环节,要求教师基于评价结果,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方案进行优化,并对照问题解决的标准和目标,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这几方面的要求,基本确定了“博创雅融”课堂形态教学的基本步骤和思路。课题组成员要弄清楚这几方面的要求,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进行设计。

教师要本着“任务清晰,结构模糊”的原则,对研究中的课堂实施进行校本化修正。通过对“博创雅融”课堂形态在教学中的环节进行细化,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这一课堂形态。同时,教师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对理论认识不足而带来的授课效果的局限性。可以看出,与传统课堂相比,“博创雅融”课堂形态更强调小组的真实参与,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博创雅融”课堂形态的评价体系

“博创雅融”课堂形态的探索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建立与此课堂形态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博创雅融”课堂形态的实践过程,创新了固有的课堂评价内容,与以往学校对课堂的评价方式相比,具有目标先行、评价驱动、过程流动、评价及时等特征。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程,多以教师口头评价为主,主观描述较多,评价维度不够全面且易产生局限,单纯一个模糊的评语并不能反映真实客观的评价。“博创雅融”课堂形态创新了学校的评价方式,将评价内容及要达到的效果以目标的形式逐条呈现,使评价人和被评价人都能够清晰、客观地把握课堂。核心素养在各个学科教学实践中的落地生根,要求核心素养理念与学生所获得的实际学科素养具有一致性。因此,在“博创雅融”课堂形态的评价体系中,对目标的评价成为重中之重。

传统的课堂评价,往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的对象是教学过程,而反映教师是否“教得好”则需用学科考试的分数来确定。“博创雅融”课堂形态的评价体系,吸收了教学评一致性理论的主要观点,基于课程标准,以学定教,改进教学评价,改变教与学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课前评价、课堂检测,对课堂过程和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从而使课堂形态更完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博创雅融”课堂形态,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的评价反思,都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课堂中流动的各要素而非单纯的考试分数。除却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我们加入了学科素养的评价和学科素养读本的开发,内外联动,“博创雅融”课堂形态得以形成。

“博创雅融”课堂形态评价体系依据课程标准,紧扣学生学习,对学生课堂上、课堂后的反思进行具体详细的评价,带有及时性的特点。在“博创雅融”课堂形态评价体系下,评价的效果能够及时发挥,为教师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博创雅融”课堂形态评价体系,包含了课堂中教师参与学生活动所进行的过程性评价。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整个课堂形态呈现出的要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确立教学评与核心素养相对应的评价体系。

“博创雅融”课堂形态的突破与问题

“博创雅融”课堂形态是根据核心素养的框架,结合学校实际创新的课堂形态,能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与传统课堂形态相比,该课堂形态突破了学科界限和能力界限。

“博创雅融”课堂形态在学科上的突破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直接的是“博”“融”两方面。在课前准备过程,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广泛搜集、阅读相关资料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师预设的活动中,学生需要先学后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会知识,习得方法。“博创雅融”课堂形态促进学生能力界限的突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下,学生获得的能力是分散的,或是仅限于各领域的单独应试能力。而“博创雅融”课堂形态强调博学、创造、雅行、融合,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表现。“博创雅融”课堂形态最终落脚于“融合”,是学科的融合、知识的融合,也是学生学习与自身生活的融合。

新的课堂形态要求学生课前充分准备,课中利用问题进行思维碰撞、质疑。这改变了课堂节奏、课堂关注对象、课堂性质、课堂评价方向,使教学相长真正成为“博创雅融”课堂形态的特征之一,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博创雅融”课堂形态重视课堂在整体教学理念的引导下,真正为学生服务,真正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服务。“博创雅融”课堂形态虽然对课堂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所规定,但总体是理念性、指导性的。它强调的是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学习内容、课程标准,以及宏观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创造性地调整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改变的流动的、变化的课堂。

“博创雅融”课堂形态虽然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些尚需深入论证的问题,如教学策略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情,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采用“博创雅融”课堂形态。所以,教师既要警惕教学模式的固化,又要防止“博创雅融”课堂形态流于形式。这需要我们平衡二者之间的度,让它既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又能为师生明确方向。

“博创雅融”课堂形态产生的学习效果,不能仅根据学校各项测试中的数据来判断。除了对学生自传性的文本考查、行为观察和总结等质的研究,本课题组认为还需要用更专业的实证对效果进行验证。当前,实证验证最大的困难在于数据的搜集、整理和验证。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已有的核心素养实证研究,去探索出更科学的验证方法,将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综合起来,真正为教学实践服务。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博创雅融课堂形态实施策略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2019〕-JKGHYB-0704)

(責编 桑 涛)

猜你喜欢
融合素养评价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