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昕
罗荣桓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长期担任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的光辉思想,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鞠躬尽瘁,忠心耿耿。他坚决维护党的利益,善于团结干部。他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特别是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建设树立了不朽的功勋,在我党我军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1902年11月26日,罗荣桓出生在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早年在长沙、北京等地读书并参加革命运动。1926年毕业于青岛大学预科。1927年4月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
罗荣桓小时候酷爱读书,自中学时代就是深度近视眼,从未有过从军的念头,为此还曾谢绝了投考黄埔军校的机会。然而,当革命形势需要,他毅然告别了学生生活,投身于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洪流。
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后,罗荣桓被中共湖北省委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八七会议之后,他遵照中共湖北省委制定的秋收暴动计划,参与组织通城秋收暴动。农军夺取通城县城后,正式成立了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罗荣桓任党代表。当时,队伍里缺一个管账先生,大家感到罗荣桓是大学生,建议由他兼管财务。罗荣桓虽然一向不喜理财,但是他考虑到管账也是革命的需要,便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于是,他除了任党代表,还兼管着一只盛钱的小箱子,走到哪里就提到哪里,在队伍里特别显眼。有的战士称他“党代表”,有的还不懂得什么叫“党代表”,见他身材比较高大,穿着一身从汉口带来的旧中山装,戴眼镜,又管钱,就称他“先生”。几天后,农军遭到国民党军包围袭击。突围中,罗荣桓负责保管的钱箱子被两名士兵卷跑,罗荣桓心情十分懊丧。他后来经常说起这件事:“那个时候,思想单纯得很,以为大家都是来革命的,都是一样的同志嘛!其实,并不都是来革命,混饭吃的,找出路的,大有人在。那个时候,我们都是‘秀才造反,脱不了书呆子气。一个知识分子要成为坚定的革命者,不经过一番磨炼是不行的。”
8月底,罗荣桓等率领这支跑散后又重新集合起来的农军队伍转移到江西修水,编入由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改编的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农军编为师部特务连,由原警卫团的排长谭希林任连长。罗荣桓仍沿袭在农军的职务,任党代表。由于连里枪支少,他领到的是一口系了红缨的大刀。
行伍生活对于罗荣桓这位投笔从戎的大学生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怎样才能当好党代表呢?罗荣桓向谭希林等警卫团老兵请教。谭希林等虽然也讲不出个所以然,但向他介绍了共产党员、警卫团团长卢德铭的带兵之道:卢团长是从叶挺独立团出来的,他的作风同其他军官有明显不同。别的团长、营长,一般都有小伙房,吃饭讲究四菜一汤。卢团长却同士兵吃一样的伙食。号房子时,卢团长总是先紧着部队,团部的住房往往比较差。卢团长从来不带卫士。卢团长对部队讲话,经常说:“弟兄们!你们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他平时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战时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深得弟兄们的爱戴。罗荣桓听了战友们的介绍,知道卢德铭指挥部队,不仅仅是依靠发号施令,更不是依靠打骂,而是依靠自己的模范作用,一切事情他都走在前头,让大家照自己的样子做,所以大家都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于是,罗荣桓便时时处处以卢德铭为榜样,很快就赢得了战士们的敬佩。
9月初,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决定以暂编第一师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作为秋收起义的主力。罗荣桓等带领特务连随师部参加了秋收起义。起义受挫后,罗荣桓改任师部参谋,仍随特务连行动。在文家市,罗荣桓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并聆听了他的讲话,坚定了革命的信心和勇气。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部队按照毛泽东的意见进行了整编,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下辖第一营、第三营共六个连,另编特务连、卫生队和辎重队等。罗荣桓任特务连党代表,由此成为人民军队第一批连党代表之一。
三湾改编的关键是加强共产党对部队的领导,特别是连队党支部的建立,使部队中有了坚强的战斗堡垒,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作为三湾改编的亲历者,罗荣桓见证了这支快垮的队伍重新振作起来的场面。他在1957年回顾我军建军史上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时,深刻地指出:“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定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当时,如果不是毛泽东同志英明地解决了这个根本性的命题,那么,这支部队便不会有政治灵魂,不会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旧式军队的习气,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结果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
三湾改编之后,罗荣桓积极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在进军井冈山的途中,他参加了毛泽东召开的古城会议和在水口亲自主持的全团第一批新党员入党仪式。10月22日,在遂川县的大汾,罗荣桓仿效毛泽东已做出的榜样,第一次举行了特务连八名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并请毛泽东带领大家宣誓。这是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批士兵党员,有了這批党员,“支部建在连上”才开始落到实处。
从秋收起义到朱毛会师之前,罗荣桓历任特务连、第九连、第八连党代表。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一条:凡是要求士兵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为无声的命令。打仗冲锋时,他和连长并肩站在队伍的最前头,退却时又在最后面负责掩护。行军时,他的肩头经常扛着几支病号或掉队战士的枪。宿营时,他每夜都要查铺,帮战士们盖好被子。每逢发零用钱,他和连长、司务长总是最后去领。他自己病了,咬着牙坚持工作,而战士病了,他却要一天几趟问寒问暖,还吩咐伙房给做好病号饭。当时,连队吃的主要是红米饭,吃饭时没有碗筷,饭熟了,由炊事员捏成饭团,一人一个。因为经济困难,饭经常不够吃。每逢开饭,罗荣桓就带着几个党员去站岗放哨,等大家分完了饭团才回来,有就吃,没有就饿一顿。
在巩固部队方面,罗荣桓严格落实毛泽东的指示,坚决反对部队中残存的军阀主义习气,大力提倡民主,尊重士兵人格。他从不打骂士兵,即使士兵有了过失,批评时连重话也很少讲。他常说:“响鼓不用重槌敲。”在他的影响下,他所领导的连队逐渐杜绝了打骂之风,建立了新型的平等的官兵关系。时间长了,罗荣桓成为战士们离不开的知心朋友。他有时去营里、团里开会,离开连队几天工夫,战士们便非常想念他,甚至三三两两地到连部打听他什么时候回来。当他调任八连党代表,离开九连时,大家都依依不舍,许多战士流了泪。
从参加秋收起义到坚持井冈山斗争,罗荣桓率领的部队始终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活动。他从毛泽东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理论与实践中逐渐学会了如何指挥打仗、如何开展政治工作。后来,他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元帅,他那卓越的军政领导才能,最初就是在红军初创时期学得的,而毛泽东便是他最敬佩的老师。
1928年朱毛会师后,罗荣桓任红四军第三十一团第三营党代表。1929年初随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军第三纵队第九支队党代表。参加了攻打龙岩、出击闽中和广东东江地区的各次战斗。1929年底,罗荣桓参加了毛泽东为准备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出席了这次会议。他积极反映部队情况,提出做好政治工作的建议,支持毛泽东提出的建军思想。因“观念正确,斗争积极”被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会后调任第二纵队政治委员,为贯彻古田会议决议,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使第二纵队的军政素质显著提高。
1930年三四月间,第二纵队转入赣南分兵发动群众,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经过罗荣桓等政治干部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群众工作“七部曲”,即:第一步分发土豪的谷物给贫雇农以发动群众;第二步进行口头和文字宣传,化装讲演,召开群众大会以宣传群众;第三步建立工会、农会等以组织群众;第四步组织赤卫队以武装群众;第五步建立党的支部或区委以领导群众;第六步举办群众领袖、党的干部训练班以训练群众;第七步分配土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部队按照这“七部曲”开展群众工作,大大扩大了红军的政治影响,军民关系也更加密切。罗荣桓的出色工作得到了前委的高度赞扬。同年5月,赴上海出席全国红军会议的红四军代表熊寿祺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二纵队过去没有很好的上级干部,军事政治都无中心,因此战斗力差于一、三纵队。最近上级干部已另换人,二纵队又复兴起来了。”
1930年6月,在毛泽东的建议下,罗荣桓代理红四军政治委员。8月,正式任红四军政治委员。他与军长林彪率部参加了攻打长沙和攻占吉安等战斗。同年冬,在所谓肃清“AB团”的斗争中,罗荣桓保持了比较清醒的头脑,反对滥捕错杀,在职权范围内,保护和解救了一批同志。有一次,红十二师准备杀几十人,在罗荣桓的亲自干预下,有30多人被救下。
1931年,罗荣桓与林彪率红四军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这期间,罗荣桓始终把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把红四军的政治工作、军事训练和供给工作抓得扎扎实实、井井有条,使红四军广大指战员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他特别重视做好伤兵的政治工作。每次战斗结束,他都要亲自检查伤兵的安置情况,询问伤员伤情,鼓励他们。他还组织政治部做好担架队的鼓动工作,沿途准备开水、干粮,工作非常细致周到。他经常对从事伤员救治工作的同志说:“这一项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把负伤的阶级弟兄全部救回来!”
1932年3月,中革军委重编红一军团,任命林彪为军团总指挥,聂荣臻为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并兼任入闽作战的东路军政治部主任。4月中旬,东路军攻克漳州。漳州是个富裕的沿海城市,也是著名的侨乡。红军入城之前,罗荣桓召集各军政委、主任参加的政工会议,要求各部队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各项入城规定,要求宣传队全体出动,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同时,他特别强调要保护民族工商业和华侨、侨眷的合法利益。入城之后,红军的良好纪律给漳州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红军很快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1932年10月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被错误撤销。罗荣桓也随之受到排挤。罗荣桓并没有因此而影响情绪,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把政治部的工作领导得有声有色,对保持红一军团这支主力军旺盛的战斗情绪,对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起到了强有力的保证作用。
1933年4月中旬,罗荣桓奉命离开红一军团,调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不久又被调到总政治部任巡视员、武装动员部部长。7月兼任总政治部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尽管身处逆境之中,罗荣桓仍然顾全大局,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到总政治部不久,他就到兴国、瑞金一带调查研究,总结扩红经验。他指出,要扩大红军,必须充分发挥少先队、模范少先队和赤卫军等群众组织的作用,采取逐步升级的办法,其中关键在于抓好模范少先队的工作。平时进行军政学习、野营训练,战时则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先参加诸如追击、打扫战场等活动,由易到难,使他们逐步适应战斗生活,再吸收他们成排、成连、成营、成团地参加紅军。9月,为贯彻苏区中央局作出的《关于扩大红军的决议》,他带领工作人员深入乐安、宜黄一带农村,挨家挨户做动员宣传工作。他强调在工作中要讲清武装保卫苏维埃的道理,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反对强迫命令,要注意协同地方做好优待军属的工作。经过一段艰苦的工作,当地很快形成了父母送儿、妻子送郎当红军的群众运动。1934年1月5日,中央作出《关于扩大红军突击月总结的决定》,给予罗荣桓领导的总政治部扩红突击队等几个先进单位以“扩大红军的模范”奖旗,并决定把罗荣桓等人的名字登在苏区各报纸扩大红军突击运动的光荣“红版”上,广泛宣传他们的经验,以教育全党同志。1月下旬,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罗荣桓由于扩红工作的优异成绩,在大会上再次受到表扬,获得一枚银质奖章,并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同年9月,罗荣桓任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参加长征。遵义会议后,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理主任。不久,调回总政治部任巡視员。1935年9月任红一军团(同月改称陕甘支队第一纵队)政治部副主任。1936年2月,罗荣桓率先头部队从陕北东渡黄河,参加东征。6月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兼任培训高级干部的第一科政治委员。1937年1月任中央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7月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罗荣桓随着红军的成长而成长,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他在组织、宣传、动员以及青年工作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建树,为我军政治工作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1937年8月,罗荣桓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率第一一五师一部从陕西三原出发,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前线。9月,根据毛泽东“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的指示精神,他率师政治部和骑兵营等少数部队,到达晋察冀边界地区的阜平、曲阳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同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第一一五师政委聂荣臻留在晋察冀,任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率政治部南下,与第一一五师主力会合,着手开辟晋西南根据地。1938年3月中旬,他与代师长陈光先后指挥午城井沟和薛公岭等战斗,保卫了黄河河防。同年秋参加了在延安举行的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会议发言时,罗荣桓着重谈了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和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两个问题。会后任第一一五师政治委员。
根据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派部队去山东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决定,1939年3月初,罗荣桓与陈光率第一一五师师部和第六八六团等部进入山东。首战樊坝,全歼伪军一个团,打开了鲁西地区的抗日局面。8月,与陈光指挥梁山战斗,歼灭日伪军300余人,极大地振奋了山东军民,进一步扩大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政治影响,也坚定了第一一五师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胜利信心。
日军侵占山东后,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各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初步开创了大大小小许多块根据地。与此同时,山东各地国民党势力、地主豪绅、土匪兵痞也乘机拉队伍、抢地盘,出现了司令多如牛毛的局面。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罗荣桓充分显示出他善于周密思考、冷静判断、全面分析的领导才能,指挥所属各部队,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并肩与日伪军作战,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团结抗日的友军和爱国进步人士,孤立和打击制造磨擦的国民党顽固派,分别在鲁西、鲁南、冀鲁边、鲁中、滨海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人民武装,创建、巩固、扩大了山东抗日根据地。
1940年九十月间,在鲁南天宝山区的桃峪村召开的第一一五师高干会议上,罗荣桓用“插、争、挤、打、统、反”六个字,生动地概括了对日顽斗争的方针。“插”,就是插入日伪军和国民党军之间的空隙地带,隐蔽地由边缘深入腹地。“争”,就是广泛发动群众,争取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挤”,就是挤掉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反人民的顽固势力。“打”,就是打击日军和汉奸武装。“统”,就是同国民党军特别是驻在山东的东北军疏通团结,保持统一战线。“反”,就是反“扫荡”,反磨擦。这六字方针,既是第一一五师入鲁两年来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成为以后巩固扩大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对敌斗争的指针。
桃峪会议后,罗荣桓结合第一一五师的实际,提出要在部队中普遍开展建设铁的模范党军的活动。模范党军的要求是:(一)认真执行党的政策,不折不扣地完成党所给予的任务。(二)普遍深入地建立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要成为爱护根据地与民主政权的模范。(三)实现高度的政治团结,建立无产阶级的友谊,自觉地遵守纪律,不断地求进步。(四)灵活、机动、果敢、坚决,发扬我军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五)坚持严肃、紧张、精细的工作作风,坚定不屈不挠的革命立场。
在建设模范党军中,罗荣桓特别重视加强党组织的建设。他在1940年10月10日、10月28日先后签发了《关于营连党组织的决定》和《建立模范党军的支部工作》两个文件,对加强营连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了一系列具体规定。这些措施,对于加强山东八路军建设,提高部队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1年8月,罗荣桓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同年冬,日伪军5万余人“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第一一五师师部等领导机关被日伪军合围于沂水县留田一带。罗荣桓准确地判断敌情,掌握时机,出其不意地率部向日军占领区临沂方向转移,跳出敌人重围。后又返回根据地中心地区,领导军民坚持斗争,挫败了日军在山东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1941—1942年,罗荣桓在频繁的反“扫荡”斗争中,始终高度重视部队党的建设和政治工作建设。他认为,八路军的战斗力不但取决于军事技术的高低,而且主要取决于政治工作的强弱,没有政治工作,就没有战斗力,也不可能保证战争的胜利。八路军所以能百战百胜,无坚不摧,成为革命战争中最优秀的铁军,就是因为有党的正确领导,有政治工作为保证。我们所以能以低劣的武器装备同凶恶的日本法西斯奋战数年,并获得惊人的战果,这正说明了我军政治质量优于敌人,我军政治工作在保证战斗的胜利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罗荣桓(左五)和徐海东(左二)、贺龙(左三)、谢觉哉(左四)、萧克(左六)、关向应(左七)、罗瑞卿(左八)、杨尚昆(左九)、萧劲光(左十)等合影
罗荣桓指出,政治工作的地位,政治工作人员的威信,要靠自己的模范行动、模范工作去取得。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保证作用,不要和军事工作争权,工作方式也要与军事工作有所区别。政治机关要面向连队,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政治机关要成为干部之家,使干部有什么问题都愿意来反映。他还强调政工干部要懂军事,懂业务,了解战争,熟悉部队。他时常督促政治部的领导去司令部看军事文电,经常派政治机关的干部下部队任职,也常抽调部队干部到政治机关任职。
罗荣桓一贯认为,政治工作的基础在连队。1942年3月,他主持召开第一一五师连队政治工作会议,全面论述了政治工作的任务、原则和方法。他指出:连队一切工作的要求与组织形式都是以完成战斗任务为目的。连队政治工作人员的任务,主要是以政治工作的手段,来保证战斗任务的完成。因此,作为一个政治指导员,不能代替连长。指导员和连长的关系是用政治工作加强军事指挥和行政管理,是要在耐心和不断地教育中,逐步提高战士的政治觉悟。他还要求,连队的政治教育要实事求是,要有充分的现实内容,切忌任何抽象的东西,要使战士能深刻领会,要用老师教学生、兄长教幼弟的办法来教育战士。罗荣桓总结的这些政治工作经验,为加强第一一五师的连队基层建设,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一时期,罗荣桓根据中央军委提出的蓄力量、熬时间、坚持长期斗争的方针,把主要精力贯注于游击战争的理论和实践。从1942年7月到11月,他在《大众日报》、山东分局党刊《斗争生活》和第一一五师《战士月刊》上,连续发表了《坚持我们的边沿游击区》《准备打破敌人紧缩包围封锁我们的根据地》《克服在执行游击战认识上的一些偏差》等重要文章,明确提出了“开展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的游击战争”的策略。他指出:“游击战的普遍积极开展,不仅是军事的,而且是政治的;不仅是军队的,而且是人民的。”他主张“我们主力军和地方基干武装,都有必要分散地方化,扶助起大量民兵游击小组,成为游击战组成的重要因素。”
按照罗荣桓的这一要求,山东各战略区都开展了广泛的分散游击战争,采用了“避强击弱”“避实击虚”,速打、速决、速走和打不过就走,走不了就散,散不了就躲,敌人过去了在后面打等方法,开展了三三两两到处打冷枪的“麻雀战”,轮番参战的“车轮战”,把敌人炸得坐卧不安进退两难的“地雷战”,与敌人转圈子的“推磨战”,一村打响、四方驰援的“蜂窝战”,还有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的“神经战”等,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
当日军对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铁壁合围”战术以后,罗荣桓认为,如果仍然局限在根据地之内与敌人周旋,包围圈在紧缩,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必陷于被动挨打,甚至无处立足的地步。因此,他提出必须采用“敌人打到我这边来,我就打到敌人那边去”的“翻边战术”,即当敌人“扫荡”时,把主力部队部署在根据地边缘地区,不在根据地内与敌周旋,乘敌人的包围圈尚未紧缩时,选择空隙打到敌人的后方去。1942年11月初,日伪军调集1万余人合围在鲁中的山东军区等军政机关时,罗荣桓运用“翻边战术”,指挥第一一五师主力部队,出其不意地向陇海路挺进,6天内连克靠近陇海路的海陵地区16处日伪据点,歼敌1000余人,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山东各根据地普遍采用“翻边战术”后,先后扭转了根据地萎缩的局面,军事形势迅速改观。胶东军民运用“翻边战术”挫败敌人的一次拉网合围式“扫荡”后,日军独立步兵第二十大队大队长田副正信大佐承认:“在山岳地带内张网前进极为困难。由于包围网薄,容易被突破,特别是夜间曾有几次敌人突围出去,我军很难接触和捕捉共军,感到中共势力正在扩大,其根据地建设正在不断发展。”
1943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成立新的山东军区,任命罗荣桓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一一五师政治委员兼代师长。8月,又任命罗荣桓为山东分局书记。从此,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重任,集于罗荣桓一身。领导和指挥关系统一了,山东的局面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当务之急是贯彻中共中央指示,落实精兵简政工作。山东八路军部队由于一直存在两个指挥系统,此前的两次精简工作并不彻底。因此,在实行一元化领导之后,罗荣桓又主持进行了第三次比较彻底的精简。特别是在配备各区主要领导干部时,罗荣桓充分显示了贯彻执行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善于团结干部的优良作风。他胸怀宽广,坚持搞五湖四海,坚持任人唯贤,对干部一视同仁,不分亲疏,对拉山头、搞宗派深恶痛绝。他经常讲:干革命团结的人越多越好,不能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说:“如果因為个人的熟悉不熟悉,决定使用不使用,领导者就不会使用大量的干部,容纳大量的干部,只是在熟人的小集团中去打圈子,领导者要变动工作就想把熟人也来一个搬家,必然会造成个人的干部政策倾向。”他还说,如果以合乎个人口味来说,那么能够使用的干部就少得可怜了,甚至可能用些庸俗的吹牛拍马钻营的角色了。由于罗荣桓十分注意团结干部、使用干部,山东军区和第一一五师师部合并后,两个单位的干部之间亲密无间,很快就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对于转变山东的斗争形势起了很大作用。
1942年4月初,刘少奇同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部分负责人合影。前排左起:黎玉、刘少奇、萧华、罗荣桓
1943年,罗荣桓指挥山东八路军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共解放国土1.9万平方公里。1944年1月26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山东军民反“扫荡”胜利》的社论,指出:“我山东军民的反‘扫荡的斗争,也比过去任何一次来得持久、主动、有准备、有计划,山东军民的团结一致,斗争的奋不顾身和战术的灵活机巧,在这次斗争中有了极其优良的表现。”
随着军事斗争形势的好转,山东部队从以反“扫荡”为重点的防御作战,逐步转向攻势作战。1944年6月15日,罗荣桓发表《紧紧掌握对敌斗争、巩固成绩,反对自满》的文章,及时提出了“为反攻和战后作准备”的任务。他对山东总的战略部署是:完全控制沂鲁山区、扩大诸日莒山区根据地,使胶济路南的三个战略区连成一片;向胶济路东段两侧发展,以打通与加强胶济路南北各战略区的联系;在胶济路北,彻底改变渤海区被敌封锁分割的局面,变游击区为根据地;进一步肃清胶东心腹地区的日伪势力,创造更有利的局面。在实现这一战略部署时,罗荣桓又提出应实行分散性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和主要方向集中兵力作战相结合,军事攻势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作战原则。
1943年,中央正式任命罗荣桓为山东分局书记
依据上述原则,罗荣桓在1944年亲自指挥山东部队发动了一连串的战役攻势,相继攻克日伪军坚固设防的沂水、利津等县城。连续争取了多批伪军起义,打通了山东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同年12月,毛泽东致电罗荣桓等,指出:“你们的路线是正确的。你们已有丰富经验,估计1945年,山东全党工作会有极大进步。”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后,罗荣桓指挥山东五路大军进行大反攻,控制了山东境内的津浦、胶济、陇海铁路,包围了山东所有的战略要点,收复了山东的大部分县城和广大农村。至此,山东五个解放区已完全连成一片,山东八路军发展到27万余人。中共山东分局和罗荣桓领导山东军民开辟的这么大一片解放区,成为我党我军在华北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向北,它是进军东北的出发阵地;向南,又是支持华中的可靠后方。这不仅大大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的地位,而且为后来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945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罗荣桓率山东主力部队6万余人渡海北上,进军东北。先后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进入东北后,他积极参与制定并正确执行了作战方针。他于12月13日提出要“争取控制沿长春路两侧广大地区”,“展开创造根据地工作”的建议。这一建议,与半个月后中共中央发出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完全一致,是符合东北实际的。
国共两党进行停战谈判期间,身在大连养病的罗荣桓对和与战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专门致信林彪并转报中央,提出:东北战争要作较长时间准备,不要把和平估计过急,而且自己应发展全面工作,要全力支持这一长期战争,应很好地接受最近与内战时的教训。他建议部队作战须保持有生力量,就是和平,也需要本钱,不要发生拼命主义情绪;东北局要努力加强主力,以保持元气;要巩固地方武装,发展游击队;要加强后勤工作、兵工生产,建设医院,安置伤员等。后来的战争实践证明,罗荣桓的上述主张是很有见地的。
1946年7月初,罗荣桓作为东北局常委,参与讨论、修改指导东北战争的纲领性文件《东北的形势与任务》,即“七七决议”。这个决议对统一东北地区全党全军的思想,指挥对敌斗争,起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作用。随后,罗荣桓赴苏联治病。
1947年5月,罗荣桓回国后立即参与了东北民主联军正在进行的夏季攻势。紧接着,从同年9月到翌年3月,他与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接连发动了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作战。经过这几次攻势作战,东北民主联军已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于锦州、沈阳、长春三个地区,为尔后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早在红军时期,罗荣桓与林彪就是一对工作搭档。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仍同过去一样,专务作战,对作战指挥以外的事很少过问。罗荣桓深知他这一特点,积极主动地将部队的政治工作、动员、装备、后勤保障、军工建设等项领导工作都担负起来。1947年夏季攻势期间,他发现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正在进行以诉苦为主要方式的阶级教育,立即组织机关干部了解情况,亲自听取汇报。他指出:“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创造,解决了当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问题,是部队政治教育的方向。”随后,他指示政治部起草了关于普遍开展诉苦运动的训令,还指示《东北日报》撰写社论《部队教育的方向》,要求在部队中推广和引导。诉苦运动很快在东北各部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成为提高广大指战员阶级觉悟,鼓舞战斗士气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同年9月,毛泽东亲自向全军批转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进行诉苦运动的经验报告,充分肯定了诉苦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不久后在全军开展的新式整军运动,使诉苦运动发展成为全军部队进行阶级教育的主要形式。
这时,东北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分得土地的廣大翻身农民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纷纷报名参军。根据这种情况,罗荣桓建议组建二线兵团,动员大批工人和翻身农民入伍,抽调野战军或地方武装的基层干部和老战士作骨干,直接编为独立团,实施短期训练后,补充主力部队。1947年7月,东北局作出成立二线兵团的决定后,罗荣桓主持这项工作。经过一年工作,二线兵团共有164个团、37万人补充入部队,超过东北人民解放军总人数的1/3。组建二线兵团是人民军队动员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为壮大我军力量,推动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仗打得越来越大,加强部队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1948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规定各野战军首长和军区首长除作战方针必须随时报告和请示外,并每月作一次战绩报告、损耗报告和实力报告外,每两个月要作一次政策性的综合报告和请示。对中央的规定,罗荣桓身体力行,自己动手,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他还要求各纵队、各军区、各师都要坚决执行这一制度。7月1日,在东北局召开的直属系统干部大会上,罗荣桓又着重阐述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问题。针对有些单位政策纪律观念差,打下城市后出现许多违反政策、破坏纪律的现象,罗荣桓认为必须对这种流寇主义作风严加整顿,否则就会脱离群众,就无法完成新的任务。根据他的意见,东北军区向所属各部队颁发了东北人民解放军《入城纪律守则》,要求所有进入城市的人员一律遵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守则不仅有效地维护了东北解放军的纪律,而且收到了安定民心,扩大共产党、解放军影响的巨大效果。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东北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已占压倒性优势。中央军委决定把战略决战第一个战役放在东北战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任务的需要,1948年8月14日,中央军委批准,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正式分开,林彪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罗荣桓任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从这时起,“林罗大军”成为东北野战军这支百万精锐大军的一个光荣、响亮的名号。
同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林彪、罗荣桓领导东北野战军进行了辽沈战役。部队南下前,罗荣桓和政治部主任谭政主持起草了《政治动员指示》,并重点抓了后勤运输工作。总攻锦州前夕,罗荣桓和谭政召集纵队政委、政治部主任开了战前政治工作会议,传达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关于辽沈战役的战略方针和作战部署,要求各部队深入动员,开展立功运动,做好战时政治工作,保证战争胜利。
锦州战役即将开始的关键时刻,发生了一件后来被毛泽东称为“战锦方为大问题”的事情。10月2日清晨,林彪得到一份情况报告:国民党军在葫芦岛增兵四个师。他本来就顾虑攻打锦州时有被沈阳、锦西、葫芦岛之敌两面夹击的危险,看到这个报告后,打锦州的决心又犹豫起来。22时,他以“林、罗、刘”的名义向中央军委发去电报,提出回师攻长春的设想。3日清晨,罗荣桓建议林彪仍然执行打锦州的决定,并建议不要等军委回电,重新表态。林彪同意。于是,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三人研究后又重新写了电报,表示“我们拟仍攻锦州”。罗荣桓坚定地执行中央军委关于先打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策,对夺取锦州战役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锦州解放后,东北国民党军全线动摇。为围歼残余的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罗荣桓于10月20日授意野战军政治部起草了《全歼东北敌人的政治动员令》,要求各部队树立连续打大胜仗,“一口气吃掉敌人七八个师至十数个师,一次俘虏敌人七八万至十数万”的雄心,“以勇猛果敢、前赴后继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疲劳的精神,争取大胜,争取全歼东北蒋匪军,解放沈阳,解放东北全境。”这些及时的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指战员。11月2日,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共歼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辽沈战役后,罗荣桓与林彪率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平津战役中,他作为中共平津前线总前委委员和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政治委员,参与战役指挥及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工作。1949年1月,罗荣桓任第四野战军政治委员。6月以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中局(后为中南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后为中南军区)政治委员。
1950年4月,中共中央任命罗荣桓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兼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
罗荣桓一上任首先抓领导干部的配备和组织机构的完善。在配备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副部长和这两个单位的二级部长时,罗荣桓在坚持“德才兼备”条件的同时,特别注意掌握“五湖四海”的原则,照顾到了红军时期的各个方面军、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各师和新四军及解放战争时期各个野战军的情况。由于正确使用全军各方面的干部,因而使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的工作顺利展开。
在总政和全军各级政治机关组织机构设置方面,罗荣桓和副主任傅钟、萧华等人认为,政治机关除需保留并加强原有的组织部、宣传部、保卫部、联络部以外,应根据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具体需要,增设新的部门。当时,由于干部工作已划分到总干部管理部,为了管理好政治工作干部,总政治部设立了政治干部管理部(简称“干部部”)。在罗荣桓的倡议下,还把青年工作从组织部门划分出来,恢复了青年部门。为适应部队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的需要,将文化工作从宣传部划分出来,新成立了文化部,陆续建立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包括歌舞、话剧、歌剧、杂技、曲艺团在内的文工团、军乐团、解放军文艺社、八一体工大队等单位。为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总政治部还先后建立了八一杂志社、解放军报社、解放军画报社和军事博物馆等单位。
在领导全军政治工作中,罗荣桓始终强调发扬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他主持制定军队政治工作条例的过程中。他要求,制定政治工作条例,首先要认真学习古田会议决议,学习毛主席的有关著作,领会人民解放军建军原则的精神实质,认真总结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同时注意研究在新时期的特点和发展。在条例草拟过程中,罗荣桓一再强调,军队历来受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实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发扬三大民主,实行军民团结,这是人民解放军建军的基本原则,是传家宝,绝不能丢掉或削弱。
毛泽东为罗荣桓元帅授勋
1953年初,条例草稿发出征求意见时,有的干部根据我军正准备实行正规化的义务兵役制、军官薪金制和军衔制(简称“三大制度”)的现实,认为搞正规化建设,苏军有现成的条令条例,我们拿过来,一切按条令、规章办事就可以了,不必再强调党的绝对领导。他们主张,可以按苏军的做法,取消政治委员,实行单一首长制。还有人主张把政治委员改为副职,或各级政治委员都兼任政治部(处)主任,只管具体业务工作,等等。罗荣桓不同意这些意见。这年夏天,他在北戴河疗养,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前来看望他,他对彭德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说:“现在有些同志认为政治工作制度过时了,政治委员作用不大了,要学习苏联,搞一长制。如果那样做,从井冈山时期就搞起来的政治工作传统不就丢掉了吗?”彭德怀听了罗荣桓的肺腑之言,深感有道理,从而更增强了在实行“三大制度”时,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持党委制、坚持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和發扬我军光荣传统的决心。1954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正式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条例的颁布实施,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条例继承了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对于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特别是加强政治工作,对于纠正忽视政治工作的倾向和完善政治工作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1954—1955年,罗荣桓以极大的精力领导了实行军衔制的工作。按照中共中央规定,授予元帅、大将军衔的人员名单由中央确定;授予上将至少将军衔人员名单由总干部部和总政治部分别提出,报请中央军委批准授予;授予校官军衔人员名单由各总部、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提出,报总干部部和总政治部在全军统一衡量。当罗荣桓得知中央准备提名授予他元帅军衔时,立即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写信,说明自己参加革命较晚,对革命贡献不大,恳切地请求不要授给他这样高的军衔。中央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还是授予他元帅军衔。命令公布后,他没有将这看成个人的荣誉,他对总政的一些干部说:“我是总政治部主任,给我授元帅衔,这主要是党中央和人民给予我们军队政治工作者的崇高荣誉。”
在评衔过程中,罗荣桓始终坚持公道合理、实事求是,又照顾五湖四海的原则。对每人应授什么军衔,主要是根据现任职务,对军队建设的贡献、战功和现实德才表现,并适当考虑个人资历,同时又作全面衡量。对于拟授予中将、上将的234人,罗荣桓亲自主持会议逐一研究讨论,有了问题随时向军委请示,然后由他亲自提出名单。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授予将级军衔人员的名单全部经军委审查批准。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元帅军衔和授勋典礼,在北京中南海隆重举行。罗荣桓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当日下午,国务院还举行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典礼。周恩来总理把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分别颁发给粟裕等在京的301名将官。1955年首次授衔,对于调动广大军队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军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荣桓长期带病工作。1955年9月,他请求辞去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部长职务,并建议由谭政继任总政治部主任,萧华继任总干部部部长。10月,中共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1959年7月,罗荣桓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分管民兵建设。1960年底,林彪发动了对总政治部主任谭政的批判斗争。随后,毛泽东决定,由罗荣桓重新出任总政治部主任。
1961年以后,罗荣桓为了解部队的实际情况,不顾日益加重的肾病,仍深入部队、院校和海防前线,进行调查研究,坚持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同林彪日益发展的“左”的一套进行了艰难、不懈的斗争,强调学习毛泽东思想,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反对“走捷径”“背警句”“立竿见影”“带着问题学”等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的做法。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在北京病逝。他是十大元帅中最早离世的一位元帅。弥留之际,他不断地重复说:“我革命这么多年,选定一条,就是要跟着毛主席走。”
毛泽东为失去这位自秋收起义就跟随他战斗的老战友而万分悲痛。当晚,他在中南海颐年堂开会时,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默哀。默哀毕,毛泽东说:“罗荣桓同志原则性强,表里如一,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之后,他又写成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違。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12月22日,邓小平在罗荣桓公祭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悼词说:“罗荣桓同志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和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艰苦朴素的作风,永远值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
(责任编辑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