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从考上师范大学的那天起,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对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似乎这辈子我都有了“铁饭碗”,衣食无忧。四年的时间很快,转眼就大学毕业了,与所有迈出校门的师范生一样,我毕业的时候对三尺讲台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畏惧。希望与畏惧终归不是一日三餐的必備,每天的两三节课与班级各种琐碎的事务,才是每一位新教师的常态。作为新教师的我们常常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找不到方向,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与失误,然而就是这些不经意间的失误与思考,给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顿悟。
一、接纳“误”,教中“悟”
每个新教师都怀揣梦想走上三尺讲台,殊不知这方寸之地已经是我们穷极一生要把握却总把握不了的范围。新教师成长的路上总能遇到各种挫折与失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遇到挫折就被打倒。还记得我初上讲台时不足23周岁,一身稚气,简直是个“孩子王”。刚入职的第一个星期就遇到了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件事。那时我教三年级,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做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与班级的孩子很亲密。班上有个小女孩儿,平时很少说话,但是脾气十分倔强,每天上课都在书桌的抽屉里偷偷看漫画书。一天下午,她又在我的数学课上偷看漫画书,年轻气盛的我发现后,直接走过去没收了书。没想到这个女孩竟然大哭着跑出了教室,着实令我感到意外。不记得哄好这个孩子用了多久时间,她不哭时天都黑了,我只记得那天我很累,也很挫败,没吃晚饭就睡觉了。这件事情之后的几天,我总在思考,假如自己下课再没收这本书,她还会不会跑出去?假如我先联系她的家长,让家长没收她的书,会不会更好呢?我假设了很多种可能的解决方式,却仍然没有想明白怎么做最好。
这一次失败的教训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对问题的处理的不足,在没有摸清楚学生情况时就贸然没收学生的私人物品,确实不妥。然而事情已经发生了,我选择接纳这件事。新入职的教师遇到突发情况无从下手,处理不好在所难免。纵使处理得很糟糕,也是我们从教生涯中的一段经历,作为新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会接受,挫败也是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接纳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克服挫败的方法是不断找寻失败的原因,是提前想好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的应对措施,是通过类推预测还可能出现的其他类似情况,并提前想好对策。如此,遇到的措手不及多了,积累的经验和解决方法就多了,教师在解决问题中就自然显得游刃有余了。
二、调整“误”,研中“悟”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有的老师在挫折中获得新生的力量,有的老师在挫折中一挫不起,消极沉沦。我曾经与一位教龄四五年的教师聊天,我问她最近一段时间怎么没有之前那么积极了,好像整个人的状态都沉下来了。她说自己在半年前的比赛中表现不佳,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失去信心了。教师教学竞赛确实是非常残酷的,有的人一路晋级,获得非常大的成就感,而有些人却压根就不是比赛型教师,更可怕的是有的教师在比赛或者是教研的过程中受挫后便一蹶不振,深陷“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赢”的状态。我试图引导这位年轻教师换个方向发展自己的专业,教学竞赛是专业成长的捷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除去教学竞赛,教师还可以通过教研、专业阅读、撰写论文和课题研究等方式来获得发展,只要用心,无论做什么都会有成长。我不断鼓励这位新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帮她打磨课例,建立自信。付出的努力总是会给人以回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位新教师经过多次公开课的打磨后,在教研方面逐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最让人惊喜的是,经历了多次教研活动的磨砺,她在之后参加的教学竞赛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一位刚入职的新教师可能遇到的挫折非常多,如比赛没有取得好成绩、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遭遇家长的不理解等。这些成长中的不如意,都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契机。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起码有二三十年,遇到挫折与失败就对以后的二三十年失去信心实在是不应该,最好的走出困境的方式就是修正错误。修正的过程不单靠经验的积累,提升见识也是必要的。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通常不会是前无古人的先例,也许是前辈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与总结。初入职场的新教师要善问,向经验型教师取经,参加各种现场和网络课程的培训,亦或是在专业阅读中求索。遇到困难后的学习是十分有针对性的,加以深思,一定会令人顿悟。初上讲台的新教师们,在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要轻言放弃,细微的调整就会令人与事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研究“误”,做中“悟”
钟启泉教授在《课堂研究》一书中指出:“‘课堂研究的成效取决于每一位教师对于课堂世界的洞察,以及他们对于课堂创造的挑战精神与实践智慧。”教学是一件永远都无法尽善尽美的艺术品,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尝试与调整,不断探索课堂世界,在探索中逐步创造智慧的课堂。很多新教师在刚刚入职时对公开课都是既期待又害怕,既想要表现出色,又担心表现不完美。刚入职的时候我被安排上了很多公开课,学校领导邀请了专家到校指导,与我年龄相近的老师都不愿意参加,机会就自然都留给了我。第一次真正上公开课是2015年,我执教三年级的数学课《用乘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课》。三个月内,我一共上了9次,自己学校磨了4次,去其他学校交流5次。磨课的过程中我会将每一节课都录下来。最初几次回放自己的课确实让我不忍直视: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只说半句话、一句话重复说几遍、表情过于严肃等不足之处。每次看这些视频,我都从每一个细节中找到自己的问题,而后在下一次执教的过程中加以改正。研究“误”的过程很痛苦,但现在想来真的十分感激让我直面自己课堂不足的吴国辉老师,让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磨课,让我第一次知道课堂教学要精益求精。前两年我因为参加比赛磨了几节课,其中《快递费是多少》这节中山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例共研磨14次,省录像课一等奖课例《两位数乘两位数》共研磨16次,过程都十分艰辛,但是收获了许多快乐。
正如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中提到的:“教师应该树立一种态度,那就是以一种开放、积极、‘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的心态来开展教学以及关于教学的研究。”我想积极磨课就是崔教授所说态度的一种表现,因为对于新教师来说磨课是专业成长最快的途径。很多人认为一节课多次上就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了,然而就是在反复上一节课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够感受到自己一次比一次的进步,语言更加简练自然,教态更加亲切自如,内容理解更加充分,课堂拓展更加深入。准备一节课,首先要教师自己研磨教材、教参,立足自身教学理念,充分准备。而后与同年级、同备课组的教师一起讨论并尝试执教,在反复打磨的过程中调整设计,精炼语言。最后,在反复实践与论证的过程中捕捉更多的课堂生成。作为年轻教师,有公开课的机会当然要第一时间抓住,不必紧张。处理公开课上紧张情绪的方法十分简单,充分准备是上策。
四、总结“误”,思中“悟”
一位教师不仅要站稳三尺讲台,还要能不断总结讲台上的事,这些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法宝”。新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会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也会不断遭受挫折,即使失败也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教师要将这些失败的经验进行总结。总结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下课时与办公室的老师进行交流,讨论一下错误原因,交流一下改进的方法。而更好的方式是教师在遇到问题之后将问题及时落于书面,将问题与解决策略写出来与更多的同行分享。写出来的文字反思可以让教师将遇到的各种分散的问题结构化、系统化,将零散的思考集合起来能够帮助教师分析更全面,思考更深入,记忆更深刻。刚入职的时候,我不懂写作,每当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遇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时,我都会跟身边的同事交流,有时候一件事会对着不同的同事讲三四遍,以此作为我积累与交流经验的方法。然而2018年参加中山市教研论文写作组彻底改变了我的积累方法。我将以前要跟同事讲三四遍的事情记下来,起初几百字,后來几千字。开始时记流水账,久而久之,身为数学教师的我也能写得有声有色。就是这样大大小小豆腐块文字的积累,让我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让我更加明朗地理解课堂教学的意义,更加透彻地洞察教育的本质。
教师书面记录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将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写成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中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分析解决策略;也可以在遇到师生与家长问题时撰写教学随笔,反思这些问题的诱因是什么,如何避免问题的产生。也许写了一两篇反思或随笔时,我们还没有很深刻的感悟与思考,但是随着篇数的增加,积攒下来的思考越来越多,就会产生顿悟。专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位教师专业功底的直接反映,它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有实践做支撑,还隐藏了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写好教研论文的教师一定是一位用心做教研的人,而写出来的论文就是其对于专业研究的顿悟,是一段时间思考沉淀的精华。
从教十余年来,我越来越敬畏脚下的三尺讲台。教师实在不像是羡煞旁人的那种衣食无忧的职业,而更像是在教育教学路上不断反思、不断求索的苦行僧,我们不停地追求专业成长,我们不断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作为一个刚入职的新教师,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方法就在于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将挫折转化为动力,将失误转化为顿悟。如此,才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位研究型教师,才能够让自己在三尺讲台上获得源源不断的成长力量!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
见习编辑 成 盼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