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路径探究

2022-05-30 10:48阳梦华
当代农村财经 2022年11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精准扶贫

阳梦华

摘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本文总结了十八洞精准扶贫的实践经验,并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阐述了精准扶贫制胜法宝的学理基础。从十八洞出发,探寻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还存在产业兴而不旺,农民致富能力待加强,投资不足与过剩并存,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共同富裕本身就是解放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所以笔者提出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激活要素市场活力,丰富产业生态,实现社会福利均等化等政策建议,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协同发展。

关键词:十八洞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共同富裕

*基金项目: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加快湖南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项目号:(XSP22YBC167)、2022年度益阳市社科立项课题“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机制研究”(项目号:2022YS131)、2021年度中共益阳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要学院)课题“以人才振兴推动益阳乡村振兴研究”(项目号:2020YDX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十八洞村作为我国精准扶贫首倡地,见证了我国战胜绝对贫困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荣光。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一個新的起点。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成为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从十八洞出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三部曲已然奏响,铿锵有力的前奏引人入胜,如何谱写更加恢弘的主歌,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成为时代的必答题。

一、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深刻内涵

(一)十八洞村与精准扶贫

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史就是一部与贫困做斗争的历史。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考察,对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们在抓扶贫的时候,切记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扶贫攻坚呢,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十八洞村也因此成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201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随后,国务院又相继发布了关于精准扶贫等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涉及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到工作机制等方方面面。以“精准扶贫”为标志的新式扶贫开发在全国逐渐开展和实施起来,成为我们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法宝。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了精准扶贫战略的内涵。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成在精准。具体而言是指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精准扶贫六个精准,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追求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安全效益等效益的最大化,充分体现了效用最大化原则。特别是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这四个精准,可以说都是刀刀用在刀刃上,对于治“穷”可谓快狠准,固然能够收获脱贫成效精准。措施、项目、资金乃至人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治穷”的要素投入,而病因何在?穷根所致。所以扶贫对象要精准这个前提就是万万不能少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何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是需要企业和市场慢慢去摸索的。而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为实现效用最大化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方法、措施和行动方案。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跳出了微观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和边际效用最大化理论的假设前提,而是开在祖国大地上通过实践摸索出来的发展模式,能够迅速有效地“治穷”脱贫,促进乡村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那么这种最大化的效用产生的来源是什么呢?扶贫先扶志,扶贫的关键是要激活贫困户的内驱动力。在我们强调外来投入的时候,无论是项目、资金、还是扶贫干部,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变量,最关键的是通过“扶志”来激发贫困户的内驱动力,而内驱动力的产生是效用最大化的动力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所倡导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十八洞村龙先兰从“懒汉”到“致富带头人”的转变就是由于精准扶贫这道思想的闪电激发了内驱动力,激发了奋斗的志气。乡村振兴二十字准则产业兴旺是关键变量,但不是唯一变量,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就是要激活乡村的内驱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最大程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二)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乡村发展迎来了崭新的局面,进入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叠加实施,共同推进的新阶段。杨丽萍,陆岷峰(2022)指出精准扶贫是解决“三农”问题中最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乡村振兴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实现的全新的战略措施,而共同富裕则是在前两者政策战略实施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体人民生活质量的又一新的理想目标。孙久文,李承璋(2022)从逻辑关联来看,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必由之路和可用之机,而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警惕农村变为城市的发展目标、公平代替效率的发展模式和单维衡量多维的发展理念。为了克服这些误区,应该通过加速城乡一体化、解决好农村发展的效率和公平问题以及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助力农村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两不愁三保障是精准扶贫考量的重要指标,相对而言是侧重经济方面的考量的。但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涉及产业、文化、生态、治理等各个方面。而共同富裕的内涵就更加丰富了。2021年第20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明确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张占斌(2021)指出,从内容而言,共同富裕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内容。黄奇帆(2022)指出,共同富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靠共同劳动、共同创造,统筹做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件事,循序渐进,逐步实现。

二、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主要困难

(一)产业“兴”而未“旺”,不同产业差距扩大

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首先提出的就是产业兴旺,但是对于刚刚脱贫的农村地区而言,在脱贫攻坚中引进了部分产业或者兴起了一些地方特色产业,但是这些产业发展的程度离“旺”仍有一段距离。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也存在个别产业项目短期化、产业链条短、产业带动效应不明显,产业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等问题,进入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阶段,这些问题成为产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困难。乡村产业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同质化问题,导致了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同时,由于每个产业面对的消费群体不同,发展的程度和阶段也不同,抗风险能力也不同,不同产业间的差距开始扩大,主要表现在产业盈利能力上。这就导致了从事不同产业的人群的收入差距开始扩大,这不利于共同富裕。

(二)农民致富能力待提升,先富带动共富待加强

一个产业的发展,往往是伴随着这个产业的生产手段、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的进步发生的,同样,一个人的发展,也往往是伴随着能力的提升而不断加强的。农民的致富能力亦然。精准扶贫过程中,扶贫先扶智,“智”就是农民致富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共同富裕是以人的全面發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需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我国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根据2017年12月统计的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共31422万人,且受教育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占比91.8%,比全国受初中及以下教育的人数占比76.1%高15.7个百分比。同时,全国农业经营人员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占比仅为1.2%。可见,农业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高素质人才缺乏。而农民受教育的水平和掌握的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经济效率,从而影响他们的致富能力。《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高素质农民的农业经营纯收入达到每年3.13万元,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93万元的80%,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万元的2.16倍。此外,2018年84.37%的高素质农民对周边农户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比2017年提高了9.49%。

(三)投资不足与过剩并存,发展规划需顶层设计

与城市相比,农村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方面本来就不占优势,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数字化需求加大,但是农村与城市的数字化鸿沟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农业六大产业中,投资占比是不均衡的。有些投资大,回本慢的行业相对而言明显投资不足。比如农业深加工行业。对于同一个村的村民而言,在资源禀赋方面是比较接近的。因此,村民在选择投资的时候往往存在跟风的现象,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恶性竞争,造成投资过剩。比如有人开农家乐赚了钱,大家就跟着开农家乐,而缺乏“互补”思维,比如你开农家乐,我就开民宿或者停车场,彼此形成互补,延长游客停留在当地的时间,带动更多消费,共同促进产业生态的丰富。脱贫攻坚战中,很多地方的产业是从0到1的投资,这个阶段的投资主要是明确方向,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比较容易发挥作用。到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时候,产业格局基本已经定下来了,更多的是要实现1到N的投资,而这个规划,需要企业家和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到乡村而言,主要是要提高行业带头人的企业家才能投入,整合行业力量,完善顶层设计,引导行业行稳致远。

(四)有效消费需求仍不足,相对贫困问题需重视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出口、投资和消费。对乡村而言,主要就是投资和消费。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国内大循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要提振国内消费市场,而农村消费市场的潜能基本还没有释放出来。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理念比较传统,储蓄意识较强,整体收入还不是很高,与城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等等。截至2020年,我国农村人口仍有5.6亿,农村消费市场盘子大,增长潜力也很大。有数据显示,这些年来,我国消费提升最快的就是农村。而农村消费提升最大的板块就是边远山区和一些贫困地区。为什么贫困地区的消费提升的很快呢?核心就是脱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居民收入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精准扶贫战略提出后,中国人民开始了与绝对贫困的决战,经过八年奋战,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长11.6%,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比农村还要高2.3个百分点。这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来坚实的基础,也证明了通过增进公共品的供给,可以促进内循环,通过公平的实现,可以更好地促进效率的提升。然而虽然绝对贫困已经解决,但是相对贫困依然存在,预防贫困地区返贫的长效机制仍待完善。因此,要接续这个任务,我们不能够在简单的扶贫上进行逻辑的延续,而是要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在更深层次的制度调整和战略调整上做文章。

三、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政策建议

(一)以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一个产业要发展,必然要求这个产业的生产手段、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方式都要进步。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相互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快速发展。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后,就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必须更加有组织化,现代化地去运营产业,这个时候,联合的力量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你能够找到某种联合方式去生产,就能够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显然,共同富裕本身就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中很多时候是这样的——个体理性的对于整体未必理性,短期理性的对长远未必理性。而就整个产业链而言,有的人发展的好,有的人发展的不怎么样,然后还有相当一小部分人发展得很差,这就是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矛盾,而解决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矛盾就是产业发展的机遇,补齐这个短板,就为产业发展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所以,共同富裕本身就是解放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就是典型的联合的力量。而这个联合的力量的核心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我国农村土地并不属于个人私有,而是集体所有,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凡是集体经济发展好的,都离不开一个有作为的强大的基层党组织。十八洞村的发展,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代表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

相对于城市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就是在优化营商环境。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有力保障。而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提供这些公共服务的经济保障。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很好的连接点,集体经济发展所追求的就是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在所有制上可以做更多的制度安排,实现从治理要效能,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优势。

(二)激发各类要素市场活力,深化农村土地改革

首先要鼓励引导科技和科技人才下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十八洞村的发展,处处彰显了科技的活力,同时,通过科学技术盘活了其他要素,实现了优化配置。谈到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的矮寨大桥。矮寨大桥的修建通过科技赋能,攻克了山区大跨度悬索桥设计与施工的诸多难题,是一座科技的大桥。同时,通过科技赋能,使得大桥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最重要的是,矮寨大桥使得湘西融入了湖南省4小时经济圈,从而盘活了省域内资本、数据、人才等其他要素的流动。走过矮寨大桥,越来越多的人才走进了湘西。事实上,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科技扶贫也是一张靓丽的名片。走在矮寨大桥上,大大小小的网红在打卡,也有很多正在直播的。通过科技+互联网平台,很多年轻人回到家乡,比如十八洞村的施林娇,成为十八洞村拥有上百万粉丝的网红,仅2020年三月份,就为家乡销售了上千斤腊肉,三千多单酸萝卜。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和科技人才在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关键是找准结合点。

梧桐花开,凤凰自来。农村的发展,如果仅仅依靠农村内部的力量是比较困难的,必须引进科技、资本、企业家才能等其他要素,使得优质的资源能够流向农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引进这些要素的关键就是挖掘自身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农村最丰富的生产要素就是土地和劳动力,特别是土地。开展土地制度改革,激发土地要素活力,让农民获得更多土地收益是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关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各地区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有一定差异。浙江省由于富裕程度较高,均衡性较好,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优势,可以为其他地区开展共同富裕工作起到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将在新发展阶段承担起共同富裕方面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浙江上虞区岭南乡,当地组织各方力量来整治农村的闲置土地,包括闲置的宅基地,把这些宅基地集中起来,然后让农民和村民进行签约,村里利用这些宅基地进行民宿开发。而岭南乡正好处在浙江旅游的三角位置,游客对民宿需求很大,当地政府抓住这个发展机会,引进专业公司一起合作开发,共同打造民宿项目,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使得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乡村振兴怎么把农村的土地资源盘活利用起来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闲置的土地,包括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闲置土地。如果闲置那就没有任何价值,一旦通过要素优化组合,把它利用起来,开发起来,市场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农民通过把自己闲置的土地拿出来,参与到项目中,每个月或者每年得到一部分的分红收入,从而增加收入,也是一件乐事。显然,农村开发当中有很多的机会是可以使得多方都能够获益实现共赢的。这是值得推广的。

(三)不断丰富产业生态,多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村要通过发展产业,特别要发展多重产业,不断丰富农村产业生态,多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简单依靠土地获得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产业生态的丰富可以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多样化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目前,中国农村很难找到一个纯粹的农民,因为大部分农民打工的收入超过了种地。农村产业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发展和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能够适合当地条件和环境的产业。浙江上虞区盖北镇就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环境优势,当地有几百年的葡萄种植的历史,被称作为江南的吐鲁番。在之前,每家每户都有几亩葡萄园。在此基础上,当地组织发展葡萄种植业就事半功倍了。一方面,农民可以通过葡萄种植获得一份收入,閑暇的劳动时间到开发区打工赚钱,这又是一份收入。同时,由于开发区很多的工人对住房有很大的需求,所以盖北镇又把他们的一些公用土地集中起来盖了很多的集体宿舍,提供给开发区的一些工人使用,从而获得了租金。所以对于盖北镇的农民来说是至少有三份收入,一是从事农业种植业的收入,二是打工的收入,三是集体宿舍的租赁收入,所以盖北镇的农民人均收入都很高,都超过了10万人民币。产业多样化是产业生态丰富的表现,也是产业兴旺题中应有之义,乡村振兴光靠农业不可能长久的持续的提高农民的收入,必须实现产业兴旺,促进农民收入多样化。

(四)增加农村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化福利均等化

长期以来,我国都在致力于提高公共服务。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协同推进要使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能够享有基本的相同质量的公共服务。首先,要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要实现全社会的全覆盖,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其次,要提高保障水平。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应该得到提高,具体来看,要稳步提高养老保障待遇,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水平。现在农村虽然60岁以上老人都能够领到一定数量的养老金,但数额是比较少的。同时,也要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要扩大医保报销药品范围和种类,提高报销的比例。所以,在利用税收进行二次分配的时候,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十八洞村,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村民也是值得推荐的。最后,要增加公共服务的共享性。所谓共享性,就是在一个地区内部,公共服务资源要能够更加均等的配置和分配,让这些资源能够在区域内不同地方,不同机构之间流动和流转,让人人都能享受。比如说北京正在要实行教师轮岗的制度,让教师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轮岗制度,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进行分享,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这对于缩小收入差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高水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提高乡村吸引力,使得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人力资源、技术、资金等能够服务农村,扎根农村。不可回避的是,也有部分农村的劳动力希望到城市去打工,那么能不能在城市长期的生活下去呢?这就需要给他们提供稳定的就业、公平的就业机会、合理的公共服务等等,这样就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瑞敏.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04):14-17.

[2]郑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0.

[3]杨丽萍,陆岷峰.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内在联系和策略研究——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海南金融,2022,(03):62-68.

[4]孙久文,李承璋.共同富裕目标下推进乡村振兴研究[J/OL].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2- 19[2022- 04- 26].DOI:10.16783/j.cnki.nwnus.2022.03.002.

[5]张占斌,吴正海.共同富裕的发展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进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43(01):39-48+2.DOI:10.14100/j.cnki.65-1039/g4.20211109.002.

(作者单位:中共益阳市委党校)责任编辑:李政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精准扶贫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