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膳荫 沈诗涵
本文呈现上海市金山世界外国语学校青年语文教师学用“师之蕴: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经验,尝试整本书阅读导读教学的课例研修,通过公开教学,初步感悟出导读连续教学的课堂环节逻辑:初读一本书,感悟一群人;教读一篇文本,感悟阅读路径;精读一本书,品味作者情感主旨。
【课例主题】以《朝花夕拾》为例,探究“目标贯通的整本书阅读教学”。
【观察要点】依据“师之蕴”观课要求,建议从课时目标具体化、目标环节清晰度、文本核心价值(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理解度、师生互动启发性等四方面观课。
【课时目标】
1.制作求学简历,了解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感知书名含义。(难点)
2.梳理作品目录,分析散文的两重视角,归纳阅读建议。(重点)
【环节贯通】
导入:播放与鲁迅相关的音乐,带学生走近鲁迅。
环节一制作求学简历,了解生平经历(落实教学目标1)
从基本信息、求学之路、所读书目、攻读专业等角度,制作鲁迅求学简历。
通过梳理鲁迅求学简历,我们可以发现鲁迅对读书之意义、对人情冷暖、对家国命运的思考逐步加深。“朝花”就是青少年鲁迅过往的经历,而“夕拾”则是中年鲁迅深沉的思考,这就是书名含义。
设计意图:初步把握鲁迅的生平经历,理解书名的含义。
环节二梳理作品目录,分析两重视角(落实教学目標2)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目录,引导学生发现文中有多个“我”的存在。思考如何结合“我”的多重视角开展阅读。
示例:童年的“我”,青少年的“我”和作为作家的“我”,即童年的小鲁迅,青少年时期成长的鲁迅,中年时追忆过去的鲁迅。由此构成两重视角:即体验事件的视角(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鲁迅)和叙述事件的视角(中年写作的鲁迅)。
阅读建议: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多个“我”,结合写作背景,思考“我”在不同人生阶段对人、事的不同看法,理解文章主旨。
【布置作业】
1.自读《阿长与山海经》,关注文中的两个“我”,感悟作者的“中年之思”;
2.完成《摩天轮阅读手册》第一单元《那些人》。
【课时目标】
1.梳理脉络,分析显性情感,掌握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重点)
2.发现情感变化,适当补充时代背景,分析隐性原因,理解作者对阿长的深邃情感。(难点)
3.总结阅读多事件写人记事文章的方法。(难点)
【环节贯通】
环节一填写表格,梳理文意
完成《人物介绍表》(见表1)。
环节二分析变化,理解主旨
1.用文中关联词,将上述事件连起来,分析“我”对阿长的态度变化。
明确:从“厌”到“烦”到“惧”到“憎恶”,最后是“敬”。(先抑后扬)
2.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体现出她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这种关怀始终存在于阿长的身上,她限制“我”的行为是为了“我”好,也是关心“我”的表现。她对我的关心已经超出了一个保姆的职责范畴,对“我”而言,阿长更像一位家人。
3.阿长待“我”如家人,“我”对阿长呢?
明确:阿长始终把“我”之所想放在心上,而我却连她的名字都记不起来,多年后“我”回忆起阿长,不但有怀念之情,更有同情、愧疚和祝福。
4.朗读“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设计重音,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
明确:结合鲁迅对鬼神的态度,理解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与祝福。
环节三总结方法,自主阅读
阅读此类文章首先要圈画表示时间、地点或人物特点的句子,给文章分层,梳理文脉,再分析多个事件中的人物变化,最后分析变化的原因,理解深邃主旨。
【板书设计】
梳理事件—辨析变化—探究原因—理解主旨
【布置作业】
1.请学生按照这一方法延伸阅读《范爱农》,完成阅读思维导图。
2.完成《阅读手册》第二单元1—9题。
【执教反思】
一次完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引发了我对整本书连续课时目标贯通的深刻反思。我执教《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重在总结归纳整本书的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多、难度高,课时却十分有限。因此整本书起始阅读教学的价值不在于内容的深度挖掘,而是感知阅读路径、组织阅读活动。执教第二课时我感悟到,学习阅读路径应该是整本书的总体教学目标,要将其落实到各个课时,前后关联。《朝花夕拾》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从童年到青年的人和事,时间跨度很大,我们可以将其放于历史时间轴上,在第一课时为学生梳理鲁迅成长时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变化,将其与《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对应起来。对于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不必娓娓道来,围绕理解文章所需即可。
整本书阅读教学要关注人物情感变化。学生认识到阿长于我如同“家人”一般的身份后,再读她的愚昧、迷信,一切都显得悲哀而沉痛,但并不了解鲁迅写作背景的七年级学生要理解这种情感困难重重。课堂上,我介绍了鲁迅成长的大背景:黑暗的社会和愚昧已久的妇女群体。结合背景,学生立刻读懂“我”对阿长的同情和未能善待阿长的愧疚。
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总结运用写人记事类散文的阅读方法。为熟悉本课时总结的阅读路径,我选择《范爱农》让学生自主阅读。学生迅速梳理文脉,从电报争执、故乡邂逅、学校共事、惊闻噩耗四件事中,初步认识了一位敢于直言、要求进步而孤独寂寞的范爱农。但在理解主旨上学生遇到了困难,他们无法理解范爱农的遭遇和“我”对范爱农情感的变化有何深意。课堂上,我再次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学生才渐渐理解范爱农作为一个在黑暗社会中觉醒的知识分子的悲哀。行至此处,学生的阅读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界信息,这不禁让我开始反思。《朝花夕拾》作为一本回忆性的写人记事散文集,文章有着深刻的社会烙印和丰沛的个人情感,要理解整本书的深邃主旨,不能每篇一种方法、每篇一个介绍,我们需要连续课时目标贯通。
【课时目标】
1.梳理《朝花夕拾》中与传统密切相关的题目,并为其分类,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重点)
2.抓住关键语句,判断作者对写作对象的情感态度。(难点)
3.梳理相关篇目的共性与特点,理解鲁迅对传统复杂错综的情感。(难点)
【环节贯通】
导入:打破刻板印象,重新认识鲁迅。
鲁迅历来被称为反封建的旗帜。他对“阻碍白话者”疾恶如仇的态度,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对传统孝道的深刻反思,都令我们看到一个“反传统”的先锋。然而,在《好的故事》中,我们却读到了鲁迅对传统生活深深的怀念。鲁迅对于传统究竟持一个怎样的态度?鲁迅对传统的态度,与他最终走上文学之路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这两个问题是鲁迅研究历史上的两大难题。今天,我们以《朝花夕拾》为入口,走進鲁迅记忆深处,穿过历史迷雾,看看他与传统的纠缠。
环节一梳理相关篇目,尝试文本分类(落实教学目标1)
在本书中,哪些篇目重点讨论了鲁迅对传统的情感态度?
明确:《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班级讨论,尝试给篇目分类。示例:
对于传统教育的思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
对于传统图画书的思考:《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
对于传统医学的思考:《父亲的病》
对传统习俗的思考:《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
说明:分类方式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环节二抓住关键语句,判断情感态度(落实教学目标2)
分小组讨论:鲁迅对于以上几类事物的情感态度是什么?形成这种情感的原因又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分类情况,安排小组讨论,预设分为三组,分别讨论中医、传统教育和传统习俗。
教师PPT出示参考问题:
小时候的鲁迅对于儿童教育有怎样的体验和看法呢?成年后的鲁迅又是如何理解的?你怎么看?
同样是图画书,鲁迅为什么爱《山海经》,却不喜欢《二十四孝图》?
鲁迅为什么对中医有如此深的怨念?这是否称得上是一种偏见?你如何看待这种观念?
鲁迅如何看待新年吃福橘、五猖会、无常的表演等传统习俗?他为什么对这些习俗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呢?
环节三整合相关篇目,理解鲁迅对传统复杂的情感(落实教学目标3)
提炼、归纳环节二的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鲁迅对于传统中“诚与爱”的部分是眷恋的,对于“伪与诈”的部分是痛恨、怀疑的。阅读鲁迅的文章,要注意对作者复杂情感态度的把握。
【布置作业】
完成阅读手册第二单元第13—15题。
【教学反思】
于荆棘中寻觅花朵
《朝花夕拾》字数不多,连上《小引》和《后记》不过十多万字,但内部空间极大,文学意蕴丰富,常读常新。那么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引导初一学生阅读这本书?我们的学生当然无需像专业读者那样运用多种方法条分缕析,但充分的课前自读和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可以帮助学生穿透文字的表象,一点点从“小鲁迅”的言行中读懂背后那个“大鲁迅”深邃的思考。现结合“师之蕴”金山世外工作室同人的反馈,从观察点反思如下:
目标导读,环节贯通。结合教科书编者对本书的定位——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探寻少年鲁迅和青年鲁迅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本课拟抓住《朝花夕拾》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贯穿鲁迅一生的问题)引导学生串起整本书,即: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本身的学术含量很高,也可以在原文中比较容易地梳理出相关材料进行解读。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引导学生梳理与此问题相关的篇目进行分类,课堂上由学生现场生成的分类展开进一步合作学习。
先学后教,环节对应。课前,我们要求学生充分自读准备:暑假期间自由阅读《朝花夕拾》,初步感知书本内容;十月前后细读《朝花夕拾》,每篇文章详细批注,提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上课前完成《摩天轮阅读手册》的部分习题,再次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部分文章,熟悉书本内容,梳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高度熟悉书本内容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迅速抓住体现出鲁迅对于传统思考的句子并与同伴交流,课堂讨论可以更紧凑,课堂生成可以更丰富。
深读文本,培养素养。在当前流行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中,有些教学活动容易流于形式,没能深入挖掘文本在语言、思维、文化、审美方面的教学价值,这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心”。本节课,我们立足于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即辩证地理解鲁迅对于传统文化复杂的态度,在此过程中兼顾语言表达和审美鉴赏,训练重点突出,兼顾其他素养,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
以学定教,师生互动。本节课,我将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各组选择一个角度,如儿童教育、传统医学、地方习俗、民间信仰等,围绕这个议题讨论鲁迅对于以上几类话题的情感态度是什么,形成这种情感的原因又是什么。在讨论中,我多多聆听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引导、点拨,但并不给出有明确倾向的答案,努力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讨论后,各组汇报探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问题意识,促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的探究。
整本书阅读教学很难,文本长,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也参差不齐;整本书阅读也很有趣,少而精的核心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引起美丽的思想火花。其实,整本书阅读最需要的就是教师先行一步,踏踏实实地阅读思考,基于学情(特别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设计问题和活动。如此才可化难为易,在荆棘丛中摸索出一条路径,带领学生看到书中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