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暖的方式呵护最柔软的群体

2022-05-30 18:16王雯怡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盥洗室托班沙坑

王雯怡

教育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有时教师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坚定的眼神就能给孩子温暖,让他们变得自信;一句问候、一句赞美就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激励与启迪,从而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托班教师,虽然我们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却也在平凡日子中谱写着不一样的温暖旋律。我始终要求自己做一个温暖的幼儿教师,坚持通过自身的每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行为,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内心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个孩子,与他们共同成长。

洞悉心灵,理解并顺应幼儿的需要

新入园的托班宝宝刚经历了与亲人的分离,来到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用“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来宣泄心中的不舍与忐忑。看着孩子们的小手上还黏着鼻涕和眼泪,我便尝试邀请他们一起去洗手,顺便转移一下注意力。可能是因为托班幼儿的年龄太小,还不太会管理自身的情绪和行为,再加上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总之无论我们怎么哄,这群孩子就是不愿意走进盥洗室,更别提洗手了。

·洞悉与引导

经过多次引导,孩子们仍不愿意洗手,我灵机一动说:“宝宝们,我们去‘玩水吧!”这时,我看到孩子们的眼里突然有了光,慢慢地站起来。他们来到盥洗室,发现幼儿园的水龙头和家里的不太一样,有的孩子试着按了按,有的孩子则是拍了拍,可水龙头就是不出水,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如何让水龙头出水这一问题上了。这时,我走上前将手放到水龙头的下面,水便哗啦啦地流了出来,孩子们见状也有模有样地模仿起来,顿时哭声全无。就这样,感应水龙头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从不安转为惊喜与好奇。

看到孩子们的情绪逐渐平稳,开心地洗起手来,我又在手上挤了些洗手液,白白的泡泡洗手液让孩子们更兴奋了。这时,我听见有孩子说了一个字“云”,我顺着他的奇思妙想说:“是呀!想不想让小云朵飘到你的小手上呀?”其他孩子听到后,也都举着小手要“小云朵”。于是,孩子们的手心、手背、指缝间也布满了洁白而细腻的洗手液。最后,我们一起将手伸到了感应水龙头下面,随着“哗啦啦”的水声,“小云朵”被一一冲走了。就这样,原本哭闹不止的孩子,因为“玩水”暂时忘记了和家人分离的难过,举着干干净净的小手露出了可爱的笑脸。

托班幼儿年龄小且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教师需要用更细致的观察去洞悉幼儿的心灵。当他们因为伤心、难过不愿洗手时,我将“洗手”一词换成“玩水”,游戏化的表达不仅有效消减了幼儿的紧张、害怕等,更引发了他们好奇探究的行为。有时改变一种表述方式,并不只是言语的转换,更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彰显。

·顺应与游戏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孩子们从开始的不愿意进入盥洗室,变成现在的不愿意离开洗手池,他们不仅爱上了洗手还探索出了多种玩水的方法。面对孩子们对水的好奇与探究,我请他们找一找幼儿园中还有哪里可以玩水。很快,孩子们发现了幼儿园里的水池,他们兴奋地走到水池旁,奶声奶气地说道:“想玩!”看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我回答道:“那就玩吧!”

我站在一旁默默地陪伴着、观察着,确保他们的安全。有的孩子兴奋地把小手伸到水池里,摸摸里面的水;有的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水池里漂浮的落叶;有的孩子拿起一旁的水枪努力地将水蓄满;还有的孩子拿着盛满水的小水杯,给草地上的“兔奶奶”喂水。

水有着奇妙的触感和无尽的形态,是大自然赐予孩子们神奇的礼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寻找不同的工具与水互动。当发现孩子们喜欢在盥洗室里玩水后,我并没有立刻阻止,而是顺应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找到合适的玩水区域,让他们尽情释放爱玩水的天性。

·退后与渗透

有了愉快的玩水经历后,孩子们找到了真正的玩水“天堂”,他们知道玩水可以去水池,而盥洗室是专门用来洗手的地方。当孩子们洗手时,我们老师也从一开始的紧紧陪伴到一步步地后退,慢慢地我们可以退到盥洗室门口等候。除此之外,我们也在潜移默化间渗透什么时候要洗手以及为什么要好好洗手。比如:“我们去户外做完游戏回到教室一定要洗。”“上完厕所一定要洗手”“吃饭前一定要洗手”“洗手时要用泡泡搓一搓,细菌才会被消灭光”。托班的孩子还无法做到长时间的专注,且大多时候是无意注意,所以我们将“教学活动”融入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温暖的教育行動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我始终带着想与孩子们无限靠近的想法去洞悉他们的心灵,辨别他们的需要。从一开始孩子们不愿意洗手,到开启一段“玩水”的美好经历,我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会慢慢淡忘这件事。但是我相信:被满足的好奇心、探索欲以及这些经历所带来的快乐感受会长久地伴随着他们,在他们心里种下温暖的种子,在某个适当的时候开出幸福的花朵。

关注个体,从幼儿视角发现并解决幼儿的问题

沙坑是收集“宝贝”的好地方,里面不仅有各种颜色的树叶,还有大大小小的果子、细腻柔软的沙子,以及孩子们眼中的蓝宝石(旁边墙壁上掉落下来的蓝色马赛克颗粒)。收集宝贝的第一天,只见孩子们从四面八方一起涌进沙坑,忙着将眼中的“宝贝”装到袋子里。

·细致观察与尝试理解

在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时,我发现沙坑边上愁眉苦脸的哈哈,他前前后后地踱来踱去,但始终与沙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经过一番仔细观察,我从哈哈的微表情中推测他应该很想下去玩但又不敢。活动结束后,别的孩子的“收集袋”都沉甸甸的,只有哈哈的袋子是空荡荡的。于是,我开始尝试走进这个总是手拿空袋子的小男孩。

哈哈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就算遇到难题也很少主动向老师求助,对于很多事情总是表现出“我不敢”和“我拒绝”。但是,从他的微表情和身体动作中,我们还是读到了“我想玩”的意思。在确认了这一情况后,本着坚持的“不替代、不催促”的教育理念,我并没有急着让哈哈赶紧下去玩,而是想先弄明白背后的原因。

·转变视角与实地感同身受

第二天,哈哈还是在和昨天差不多的位置玩耍,我与哈哈聊了会儿天,还是没有弄清为什么明明是并不深的沙坑,他却一直嚷嚷着:“深,害怕。”事后,我反复观看着拍摄的游戏视频,试图通过捕捉哈哈的微表情和微动作来找到他不敢跨下沙坑的原因。“你看了这么多遍视频,不如直接去沙坑边实地走一走。”听了旁边老教师的建议,我便自己绕着沙坑走了一圈,果然有了新的发现。原来当我站在哈哈对面看过去的时候,沙坑确实不深,但当我走到哈哈常待的这一侧,蹲下来以孩子的高度看向沙坑的正前方时,却有一种深不见底的错觉。这一刻我似乎明白了哈哈为什么不敢下去。

第三天,又到了户外游戏时间,我看到哈哈依旧徘徊在沙坑旁,便主动询问:“想不想下去玩?”哈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沙坑默不作声。我缓缓地伸出了手,想看看哈哈的反应。没料到,哈哈快步向前,主动牵起了我的手,紧紧拽着我的手指。我感受到了哈哈想去沙坑玩的强烈意愿,但没有急于带他下去,而是陪着他小心翼翼地沿着沙坑边慢慢走,走了半圈之后,我悄悄松开手,哈哈开始一个人边走边看。经过这次陪伴,哈哈虽然还是没有走进沙坑,但和之前不同的是:他的眼神中似乎多了几分期待、少了几分畏惧 ,身体也距离沙坑更近了些。

教育孩子是一种慢的艺术,每一个孩子都像一朵花,不同的孩子花期也不同。在多次观察到哈哈不敢跨下沙坑的行为后,我没有急于催促,而是积极转换视角,用儿童的视角去看问题。也许班级里的其他孩子可以不假思索地完成跨下沙坑的这一步,但这对于哈哈来说却是一个现实的挑战,他的心理防线需要慢慢建立,我也相信他一定能跨出这一步。

·持续关注与耐心等待

再后来的一天,哈哈先是在沙坑旁玩小铲子,玩着玩着,突然抬起脚跨进了沙坑,然后转过身看着自己跨下来的高度,脸上满是惊喜与骄傲,在一旁的我也忍不住跑过去和他分享这一刻的喜悦。哈哈从“我不敢”到“我不怕”整整持续了一个星期。在这段心理挣扎的过程中,哈哈不断地徘徊在沙坑旁,老师就一直不急不慢地陪伴在身边、持续关注着他。我想这段经历对于哈哈来说是刺激的、也是美妙的,刺激是因为他每天都在和自己的恐惧做斗争,最终迈下了勇敢的一步,美妙是因为这个过程始终没有被外界催促和旁人替代。

在成人眼里,哈哈不敢做的事情当然很简单,甚至对于其他同龄幼儿来说也不算太大的挑战,只要稍加帮忙或者直接替代都可以快速解决。可是作为教师,我們要时时提醒自己,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的发展节奏和成长挑战,他们需要在知道自身畏惧的基础上,敢于正视所畏惧的事情,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突破自身的心理防线,获得直面困难的勇气与自信。未来哈哈一定还会遇到类似的心理斗争,我想没有人可以陪伴他的每一次挑战,但当下我们每一次的陪伴与信任、尊重与鼓励终会滋养他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敢于挑战、积极勇敢的个体。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温暖着孩子,修行着自己,我们用生命温暖着生命,用心教育、用爱养育。或许过程辛劳,但它让我们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一块重要的基石,我始终相信被温暖浸润的孩子,他们眼里的世界是充满善意的、阳光而美好的。而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也会有意愿和能力温暖别人,所以我会一直坚持做一个能给孩子带来温暖的教师,并永远热爱我的这份职业!

猜你喜欢
盥洗室托班沙坑
沙坑趣事
幼儿盥洗室嬉戏行为下的班级管理探析
功能性训练融入果岭边沙坑球技术的实践应用
盥洗室环境创设中的问题及思考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水上管理处开展“爱心暑托班”环保公益课堂活动
公益暑托班,不妨尝试推广
蚁狮沙坑
盥洗室
对小学跳远沙坑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其使用策略
民用飞机载人舱灭火设备设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