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歌册”的传承研究

2022-05-30 18:54欧亦昕
炎黄地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民间艺人闽南语山歌

欧亦昕

“东山歌册”是一种说唱艺术,是民间说唱文学,是闽南人特有的珍贵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一民间曲艺瑰宝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但由于种种原因,曾经辉煌一时的“东山歌册”遭遇冷落,濒临失传,这一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亟须注入新生力量。以“东山歌册”在校园内的传承为例,从传承内容、传承人、传承对象、传承方式这四个方面对“东山歌册”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珍贵的民间艺术“东山歌册”,是代代相传、具有鲜明群体性的文化传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东山歌册”是由演唱者手持唱本说唱故事的一种娱乐形式,内容多为民间传说、谚语故事、历史传奇,以简单上口的曲调、朴素的风格、丰富有趣的内容在东山妇女间流传了六百多年,被誉为“东山妇女的生活教科书”。据民间调查,能演唱“东山歌册”的人主要是老年人,年轻一代的人们仅是有所耳闻,所以如何保护、继承并发展“东山歌册”成为当下十分紧迫的任务。东山县铜陵中心小学历来重视艺术教育,学校老师积极挖掘“东山歌册”文化资源,开设了“东山歌册传习中心”,成立了“东山歌册社团”,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并聘请民间艺人进课堂,编写校本教材,不断探索属于“东山歌册”的传承之路。

传承内容以校本教材为依托

传统曲目展现东山风情

铜陵中心小学历来重视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传承民族文化,将“东山歌册”纳入艺术课程教学和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活动中,利用每周四下午的两节课时间,在二、三、四、五年级开展歌册教学活动,并结合周末时间排练,从多方位培养传承和发展“东山歌册”的好苗子。

为了使“东山歌册”学习活动更好、更有效地开展,铜陵中心小学特地聘请民间老艺术家谢溪添以及东山歌册爱好者编写校本教材。教材汲取传统歌册内容,《观姑仔歌》作为教材里的第二首,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是一首为纪念一位被嫂子虐待而死的小姑娘而流传的歌谣,表达人们对小姑娘悲惨命运的同情。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就有一群人围在“姑仔”旁边一起演唱《观姑仔歌》,引起許多人驻足围观。这是歌册里人人悉知的曲目之一,对学生而言,学习《观姑仔歌》是学习歌册的一个引导。通过在铜陵中心小学的歌册课堂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对歌册的故事情节十分感兴趣,教材中对“姑仔”背景故事的介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能更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去体会歌曲的情感。作为“东山歌册”中的“老歌”,《观姑仔歌》出现在教材中,一方面有助于传统曲目的传唱,另一方面,把握歌册的整体曲调,将传统曲目的曲调套在其他唱词上,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歌册的效率,从而促进歌册的传播。在教材中,几乎每一页都会有闽南语标注,有单独词语的注解,也有整个段落的译文。课前通过询问学生得知,教材中的内容学生能用普通话准确读出来,却没办法正确转化成闽南语。因此,在教材编写时,会有一些闽南语的直译文字掺在其中,例如“领脰”,其实是“衣领”的意思;而“细汉”则是指“孩童、少年”。这些直译的文字,使学生更容易将书面文字转化成闽南语,从而能更快速地演唱歌册,也方便学生在课堂之外可以自主学习。不仅如此,教材中还对一些比较典型的歌册进行整段翻译,且插入文字来描绘故事情节,以文字形式解读人物形象,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歌册所要表达内涵的理解,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

新编曲目紧跟时代内容

《忘不了您呀,谷爷爷》是歌册新唱的典型,与传统歌册不同的是,其增加了开头互动的对话内容,增加了趣味性。唱本内容以“最美奋斗者”谷文昌书记在东山的事迹为主,学习对象为小学生,选择通俗易懂、紧跟时代步伐的内容编写歌词,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编写教材中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就是作品的筛选,很多歌册曲目的歌词内容不适合小学生演唱理解,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作品就成为首要任务。因此,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歌词内容。另外,教师也针对当代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特点,在继续保持歌册特有韵律的基础上,创作了一些朗朗上口且符合学生年龄段的歌调,如《小学生行为规范歌》《赞美今日东山岛》等。一方面,新编曲目能够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新编曲目还能够丰富“东山歌册”,不仅有东山岛的故事,还有现如今学生的校园故事。这些曲目成为了学校的特色教育内容,对传承发展“东山歌册”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承人以民间艺人为主体

民间艺人进校园

近年来,学校内的音乐教师已不再满足于开设歌册课外活动的需要。鉴于此,学校一方面采用“内培”的方式,培养对东山歌册有兴趣的老师;另一方面采用“外聘”的方式,从民间聘请艺人担任辅导教师。

学校把“东山歌册”纳入校本课程,成立了“东山歌册”社团,设立了“东山歌册”传习所,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搭建多样化平台。据了解,在“东山歌册”进校园之前,学校已经在全校范围内召集了对歌册感兴趣的教师,并将民间艺人请进学校,培训“东山歌册”的基本知识和基础唱腔,授课对象主要是音乐教师,其他科任老师旁听,课后,他们会主动向民间艺人探讨,这也反映出了学校教师对歌册的喜爱。

学校不仅聘请了谢溪添老艺人编写校本教程,而且聘请吴草辉和陈宗歹两位民间艺人作为社团的校外辅导员,为“东山歌册”的推广提供了基础。谢溪添编写的《忘不了您呀,谷爷爷》先后参加了漳州市电视台、福建省歌咏表演、东山县中国曲艺之乡授牌仪式晚会等。该节目既保留了传统的唱腔,又创造了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对白,歌词内容从叙述东山当年遭受风沙肆虐的情况,到讲述谷文昌书记为东山做出的伟大贡献,再到呼吁大家学习谷文昌精神,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校内外师资相结合

“东山歌册”在课堂上只能以适当的时间进行教学,在表演能力的提升方面,需要另组团队。学校成立了“东山歌册”传承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少先队负责人和全体艺术教师任组员,全面开展“东山歌册”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因此,学校组织教师到街道歌册传承中心向民间艺人学习传统歌册,利用每周二下午的社团活动和学校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进行训练。由于学校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对歌册唱腔、声调的把握并不是十分准确,在探访民间老艺人时,着重在念唱中感受音乐。在学习《东山十八景》时,教师还到其中一些不曾听闻的景点观摩、拍照,以便课上给学生讲解和展示。因民间艺人缺乏教育经验,校内教师与外聘艺人的配合显得至关重要,鉴于此,民间艺人主要承担起辅导作用,课堂教学主要由校内音乐教师担任,且负责教师定期进行总结汇报,定期举行汇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二次创作,创作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歌册,进一步完善“东山歌册”传习中心的工作,为“东山歌册”在校园内提供活动阵地和素材。“东山歌册”进校园是保护、传承、发展“东山歌册”的重要途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学工作,因此,强化师资力量、加强团队培训力度不能停滞。只有长期保持向民间专业艺人学习和交流,才能充分发挥出音乐教师与民间艺人两者在校内课堂中优势互补的作用。

传承对象男女兼顾

男生也能唱歌册

以往的“东山歌册”演唱者为女性,女性群体在“东山歌册”的传承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一个女性从出生到为人母的整个过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旧时的“东山歌册”而言,“女性化”是它显著的特征之一,女性在家里的庭院中、厅堂里或者海边演唱,内容多为历史故事、英雄事迹或生活琐事。以歌册社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学生人群分布在2—5年级,一共25人,其中男同学有5人。通过与男同学交谈得知他们是学校排练歌册节目时选拔出来的,后来留在社团当中。男生演唱歌册不像女生那么细腻,是现今歌册的一大特点。“东山歌册”由原来的只在女性群体中传唱,到现在开始培养男性接班人,逐渐成为男女生都能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其传承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来自多个年级的学生为“东山歌册”在各个年级的推广提供了基础。不仅如此,学校还设立了“东山歌册传习所”,经常举办一些演出活动,形成一种特色文化,给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生力量。

突出传唱学生的心理及性格特点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东山歌册”的学习热情较高,但对其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只听过奶奶、外婆在家里唱过,至于背景知识以及曲目知之甚少。鉴于此,铜陵中心小学在社团课程的开展中十分注重课程导入部分,例如在教唱《忘不了您呀,谷爷爷》时,带领学生了解谷文昌的相关事迹,参观谷文昌纪念馆,并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更多东山县的历史。学校还请民间艺人陈宗歹进校园授课,向学生讲解“东山歌册”的发展概况和历程,这也是最吸引学生的课堂。陈宗歹老师用二胡为歌册伴奏,为歌册编配旋律,这是前所未有的,打破原本的“清唱”形式,即完全依靠演唱者以婉转的歌喉唱出歌词,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传承方式多元化

音乐课堂夯实基础

因歌册是用闽南语演唱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东山歌册”进课堂活动的开展,也面临一些难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背景是民间音乐的导源。中国多民族的语言、多地域的方言,不仅在作为综合艺术的声乐品种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参与了音乐的形式表现,具有一定的音乐艺术价值。”上课前,通过询问学生得知,大部分学生对闽南语比较生疏,日常交流大多是普通话,所以这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唱段教学时,教师通常先带领学生学习整首歌中的闽南语。在学习《观姑仔歌》时,教材中“问要甚?问要定,问要显圣有名声”,歌词大意是“问我们要做什么?那是为了你自己心里得到指点而定下心来,也为了使你在人世间有更好的名声”。学生觉得十分有趣,互相对答起来。教师在教授闽南语读音的时候,采用各种方式的接龙,如教师说上半句学生接下半句,教师说普通话学生说闽南语等,师生间的互动对答活跃了课堂氛围。有时遇到一些常读错的闽南语,教师会举生活中常用到的例子,来巩固学生的记忆。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完整地将《观姑仔歌》整首作品用闽南语演唱出来。

社团教学打造精品节目

传统的师一句生一句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因此,铜陵中心小学设立了“东山歌册”社团,教师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结合了各种教学手段,设计出让学生更有参与感、互动感的教学活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为歌册编排动作,这些简单的、经过精心设计的动作都与歌词息息相关。经过学校排练教师的同意,我参与了《忘不了您呀,谷爷爷》的动作学习。

首先,教师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有的同学蹲着,有的同学站着,手持“东山歌册”唱本,根据节奏韵律上半身简单摆动,唱到第四句时,队形变换成两排,插空站立,与教师点头、挥手互动。唱到“心花开”的时候,则将双手举起打开,与歌词相呼应。教师将基本动作进行分类,然后逐一讲解,在老师的反复指导下,学生完整学习了整套动作,并能边唱边舞动。通过嘴巴和身体动作的结合,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东山歌册”的兴趣,增强学习歌册的自主性。

“东山歌册”进校园活动对其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东山歌册”受到很大的冲击。通过选择铜陵中心小学的现状进行调查,从体现东山风情和时代精神的校本教材、师资力量的培训方式、以及如何为“东山歌册”传承注入新生力量、课堂教学模式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整理归纳总结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铜陵中心小学开展“东山歌册”项目活动的时间较短、受众人数范围较小、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师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东山歌册”进校园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且需不断丰富发展的工作,针对调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铜陵中心小学应当充分利用本土艺术资源,加强与民间艺人的交流,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使传统文化得到新生的力量,提高学生对“东山歌册”的自豪感和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参与者的情感共鸣,以此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东山歌册”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游明元.东山娘仔唱歌册——从女性角度解读东山歌册的社会文化意义[J].闽商文化研究,2018(01):41-46+73.

[2]林长华.奇特的女书——东山歌册[J].侨园,2010(06):24.

[3]林希.东山歌册的女性音乐诗学解读[J].中国音乐,2011(04):125-127+133.

[4]杨帆.“喊唱”出来的拼搏精神——探索“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大观(论坛),2020(07):92-93.

[5]黄莉琛.走向乡土,促进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9):84-86.

[6]郑喜燕.基于优秀民俗文化传承下莆仙戏进校园的相关研究[J].北方音乐,2020(08):134-135.

[7]胡麗群.“莆仙戏进校园”的传承活动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51-52.

[8]邹燕丽.基于优秀民俗文化传承下莆仙戏进校园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41):182.

[9]朱建红.闽南文化进校园之“芗剧进课堂”[J].考试周刊,2019(23):50.

猜你喜欢
民间艺人闽南语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民间艺人
山歌
厦大研发闽南语识别系统
清代木刻版闽南语歌仔册考释
民间艺人巴拉吉尼玛及作品研究
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
苗山歌
闽南话
闽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