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化学作业变革设计

2022-05-30 00:34周文荣
化学教与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假期作业双减

周文荣

摘要:基于“双减”政策的背景,在分析初中化学作业变革设计的缘起、追求和原则的基础上,介绍了初中化学作业变革设计的整体框架,重点谈了指向及时反馈的课时作业、指向活动体验的项目作业、指向多元发展的假期作业的具体设计,以期给一线教师作业变革的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型作业体系;课时作业;项目作业;假期作业

文章编号:1008-0546(2022)11-0013-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11.003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第6条指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为适应时代变化,切实减轻学业压力,作业变革迫在眉睫。

一、初中化学作业变革设计的缘起

作业设计为什么要变革?是因为目前关于作业的矛盾比较突出,具体如下:

1.“重要”与“讨厌”的矛盾

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认为作业重要。然而,通过问卷调查,重要的作业却成了学生在访谈中“讨厌”的事物。学生对作业不喜欢的原因如下:一是单调无趣——初中化学作业内容单调,死记硬背的多,生活应用的少,缺乏兴趣;二是被动划一——作业都是老师统一布置和评价,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安排和自由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三是碎片割裂——初中化学知识点比较零散,与实际生活割裂,缺乏学科间的统整,缺少真正的自我实践。

2.“阵地”与“战场”的矛盾

家长和老师都一致认为作业是提升学业水平、发展能力素养的重要“阵地”。孩子课后完成作业是家长认可且愿意合作的重要事情。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作业原因变成“战场”,导致孩子和家长、家长和学校产生种种矛盾。

3.“实践”与“研究”的矛盾

教師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是师生间每天习以为常的事情。然而正是这种习以为常让大家养成了惯性的思维,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它的研究。缺少研究的作业已经形式僵化、思维固化、操作机械化,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作业设计急需破茧而出,打破僵局。唯有变革作业设计才能缓解和解决这些矛盾。

二、初中化学作业变革设计的追求

1.面向“全域”

作业设计要将化学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陌生情境或新情境下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体悟作业对日常生活是有用、有价值、有指导意义的。因此,初中化学作业变革要追求构建一个融合学校、家庭、社区一体的“全域”体系。

2.朝向“终身”

作业变革不仅仅解决当下学业水平的提升,还要瞄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业变革既要帮助学生巩固学科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反思质疑,促进可持续发展。 3.取向“幸福” 作业变革取向“成就生活的美好和人的幸福”。要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主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变“讨厌的事物”为“幸福的事情”;要让家长乐于接受,积极支持,让家长获得幸福感,变“头疼的事物”为“开心的事情”。总而言之,作业变革要促进师生和乐,家庭和睦,家校和谐。

三、初中化学作业变革设计的原则

1.多样性与发展性——回应素养发展导向

作业的变革设计最终是促进人的发展。作业设计要注重形式多样性、内容多元化及完成方式多途径。同时,注重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融人到作业设计中,通过作业的完成实现素养的提升。例如:通过学生体验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及问题解决的实践,提升学生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的素养水平。

2.有弹性与分层性——应对学生差异特征

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性,作业的变革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这些差异,设计弹性化的作业,给学生自主选择适宜的完成时间、空间以及完成方式。同时,要注重分层次设计,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完成的作业,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针对性与科学性——体现学科学习规律

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状况,指向具体的学习内容,实现课标的学习目标。凡脱离学生的认知的作业都是低效的或无效的。同时,作业设计要注重科学性,遵循学科学习规律,坚持“四基”——基于课标、基于学业水平要求、基于教材、基于学情。

四、初中化学作业变革的具体设计

1.初中化学作业变革设计的整体框架

基于“双减”政策对作业进行再认识,初中化学作业变革要回归作业的育人本质,整体设计包括指向及时反馈的课时作业、指向活动体验的项目作业及指向多元发展的假期作业,从而构建共同发力形成合力的新型作业体系。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2.指向及时反馈的课时作业(短程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指对当天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训练和反馈检测的练习,主要用于巩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陌生情境下的具体问题,一般在当天完成。初中化学课时作业可采用“721”分模块方式设计。“721”首先是指作业难度的比例大致满足7:2:1,容易题占70%、中档题占20%、难题占10%,体现难度上的分层;其次是指作业完成对象的比例大致满足7:2:1,70%的学生完成模块一、20%的学生完成模块一、二,10%的学生完成全部模块,体现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具体框架见图2。

(1)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围绕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设计,重点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及时巩固。设计时要做到“三匹配”:一是内容匹配,要与当天所学知识点相匹配,不超前或滞后,尽可能全覆盖相关知识点;二是题型匹配,要与当地初中学业水平测试题型设置相一致;三是能级匹配,作业中涉及的能级要求与当地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能级要求一致,不拔高或降低要求。

(2)提升性作业

提升性作业重在应用与实践,主要包括学科方法提升类、生活问题解决类、化学特色活动类。在作业设计时,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实际情况,选择某一类或几类设计。

学科方法提升类作业重在课内学习或使用的学科方法在作业中能及时巩固和应用。例如,“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课堂学习中用到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溶质”“不同溶剂”“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作业中就要设计运用控制变量法解决新问题,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巩固方法的运用。

生活问题解决类作业重在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体现化学学科的生活化、生命化的价值。例如,“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中的生活问题解决类作业可如下设计: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3-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的原理吗?冲泡“果珍”的时候用热水还是冷水?

化学特色活动类作业重在设计体现化学学科特色,学生能积极参与和实践的活动化作业。例如,“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化学特色活动类作业可如下设计:调查亲戚朋友常用的去除衣物各类污渍的方法,查阅有关资料,整理一份洗涤不同衣物污渍的建议,设计手抄报,给家人参考或走进社区进行宣传。

(3)拓展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难度大、思维含量高,涉及跨章节的知识和多种学科方法融合。拓展性作业重点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陌生情境下解决真实的综合性问题。例如,“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拓展性作业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溶质、溶剂、温度等对溶解性的影响以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学科基础知识,又要融合控制变量方法和实验探究思想,还要综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多维度的核心素养。

课时作业的三模块设计既考虑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考虑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内容上体现针对性和科学性,从难度和完成对象上体现分层性和有弹性,从形式上体现多样性和发展性。

3.指向活动体验的项目作业(长程作业)设计

项目作业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自主确定项目任务,通过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实践探究完成任务,最后进行汇报展示和成果评价的一项作业。

(1)项目作业的目标

项目作业的目标是要实现课本的化学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科知识和生活应用相结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心社会、关爱生命。

(2)项目作业的选题

项目作业是一个长程作业,重在增加学生真实性、实践性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项目作业可选择的主题有很多,根据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和实际教学经验,笔者梳理了部分跨章节项目主题(见表1)、分章节的微项目主题(见表2)供学生选题参考。

项目作业可以期初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中间开展过程性项目活动,期末或学年度末组织项目成果展示,通过一学期或一学年学生的探究与实践完成;也可以围绕教材章节完成根据学生的需求自主选择完成多个微项目作业。

(3)项目作业的评价

项目作业的主要评价方式是学生项目成果的展示交流,可以展示制作的物化成品及使用手册或实践体验,也可以通过手抄报、电子报、流程图、思维导图、方案等形式展示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或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还可以用课件展示热点问题的研究报告等。

4.指向多元发展的假期作业(阶段性作业)设计

假期作业主要是指寒暑假的作业。寒暑假时间较长且比较集中,是素养发展的重要时机。假期作业要改变单一的纸笔练习,要紧紧围绕素养发展精心设计,丰富作业的内容,拓宽作业的形式,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指向多元发展的初中化学假期作业设计的基本框架如图3所示,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增加和删减,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促进假期作业更科学合理。

(1)读一读

作业内容:根据老师提供的关于化学史实的资料,按个人自主计划选择阅读,了解一些化学家的故事及主要贡献,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理解化学发展的艰辛历程。

反馈方式:可在开学后每节化学课前或课后利用5分钟安排学生谈收获或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概括提炼及語言表达能力;也可让学生自主制作微视频发在同学群里交流或课堂播放,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及信息技术水平。

(2)看一看

作业内容: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选择观看视频或浏览网页,了解化学史实或化学家相关视频或网页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反馈方式:学生选择某一个或几个化学史实根据自己的心得设计并制作小报,开学后在班级进行展示和评比。

(3)试一试

作业内容:根据教师提供的家庭小实验的方案,利用生活中的器材选择完成部分的实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体验实验过程的乐趣,促进化学学习热情的提升。

反馈方式:学生拍摄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照片进行同伴间交流分享,及时研讨改进,尝试其他同学的实验方案,使自己的实验结果更加完美。

(4)写一写

作业内容:选择一个与化学相关的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通过走访、参观、问卷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研究性学习报告。可供选择的热点问题如表3所示,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设计确立。

反馈方式:期初开展优秀调查报告或研究性学习报告评比,同时对优秀成果设计展板进行全校展示。

(5)做一做

作业内容:走进社区,融人社会,做一名环保宣传或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宣传的志愿者。

反馈方式:心得体会交流或社区反馈表。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变革设计才刚刚起步,一线教师要将作业设计的研究纳入教研体系,在摸索和实践中不断探寻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要,提升作业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6-18.

猜你喜欢
假期作业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场域-习性视角下的假期作业再认识
微课成为自主学习的催化剂——由微课在高二假期作业中发挥的作用引起的几点思考
假期作业应是一份“美丽的牵挂”
没有作业的假期不完美
旅途,与“形”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