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冠心病发病特征及医院内死亡的影响*

2022-05-30 08:47孙号众沈世淳余晓凡吴佳纬马礼坤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发病率人群急性

孙号众,刘 明,沈世淳,余晓凡,吴佳纬,马礼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 合肥 23000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暴发后全国多地启动一级响应。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大部分人群会产生不同程度焦虑、恐惧、抑郁等应激反应[1]。新冠疫情下人群焦虑、抑郁水平情绪明显增高[2],其中对慢性病人群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有更差的心理状态,可能更容易诱发急性事件的发生[3]。此前BARTON等[4]研究表明,重度焦虑、抑郁可过度激活交感神经,增加心血管风险。同时,新冠疫情期间人们户外活动减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焦虑导致的不规律服药及复诊减少,同样可能影响冠心病患者急性事件的发生[5]。本研究观察了新冠疫情期间本院心内科就诊患者不同心血管疾病发病特征及医院内病死率的变化,并探讨了新冠疫情对不同性别、年龄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从而为新冠疫情期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管理及干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日至11月30日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 735例作为对照组, 2020年1月20日至11月30日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 105例作为观察组,2组患者均为心内科就诊并确诊为冠心病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年龄分段标准分为18~<45岁组、45~<60岁组、60~<75岁组、≥75岁组等。

1.1.2诊断标准 依据《2015年中国急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二)诊断篇》[6]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定义:(1)具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2)出现一过性或持续性典型ST段及T波改变;(3)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 升高但不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均为阴性)。根据《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7]稳定型心绞痛定义:(1)具有心肌缺血相关的胸部不适;(2)心电图出现或不出现一过性ST段及T波改变;(3)无明显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2组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冠状动脉直径狭窄大于50%且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无创检查提示有心肌缺血证据者诊断为冠心病。

1.1.3排除标准 (1)存在严重肺、肝、肾功能不全,患有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2)患者的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或转当地医院治疗;(3)病例缺失不完整。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无禁忌证患者均早期接受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降脂稳定斑块、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治疗,均经CAG检查证实冠状动脉直径狭窄大于50%,对需要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者与患者的家属沟通后给予支架植入,术后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急诊入院患者均在入院后1 h内行急诊手术,术后均在心脏重症监护室观察1周。

1.2.2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疾病类型、医院内死亡情况等指标是否具有差异。

2 结 果

2.1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组患者在性别、18~<45岁、≥75岁年龄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45~<60岁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同年龄者,60~<75岁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同年龄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2组患者疾病类型、医院内死亡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以及急诊入院患者及医院内死亡人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疾病类型、医院内死亡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主要致死病因[8],每年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31.0%,其中冠心病占15.9%。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外,应激状态、焦虑、抑郁也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9-10]。长期处于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下会对患者的治疗、预后及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新冠疫情暴发,且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易变异,暂无特效药物治疗。有研究表明,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加易感[11],其中冠心病患者约占15%[12]。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及冠心病人群的易感性导致冠心病人群有较差的心理状态。既往有研究表明,当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人们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从而进入应激状态[1],这些反应会诱发甚至加重冠心病。当机体长期处于不良应激状态时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及免疫系统紊乱,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从而诱发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促进血管斑块形成及损伤,导致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使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及医院内病死率增加[13]。陈志刚等[14]进行了重大灾害后不同年龄人群心理变化的文献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在遇到突发事件后急性应激障碍与年轻人及中年人无明显差异,但其灾后心理应激反应发病率较低,心理康复能力较强。同时,也有学者对四川重度灾区780名群众进行的急性应激障碍调查发现,56~<65岁灾民检出率最高,最易受心理创伤,35~<55岁者次之[15]。

本研究通过对新冠疫情期间冠心病人群发病的特征及疾病类型分析发现,45~<60岁人群在疫情期间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疫情期间(分别为30.7%、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部分人群是疫情期间关注及管理的重点,而60~<75岁人群发病率较非疫情期间明显下降(分别为45.2%、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这部分人群平时活动范围小、心理应激不明显有关。通过对比发现,疫情期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有所下降,医院内治疗时间缩短,可能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增加反复住院的风险。同时,疫情期间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医院内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平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可能与疫情期间人们高应激状态密切相关,同时,疫情期间封闭管理及限制流动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包括运动减少、体重增加等均可导致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可能对部分患者就医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急诊患者以病情较重或危重患者为主,从而引起急诊手术比例及医院内病死率的增加。因此,新冠疫情期间应加强对冠心病人群的管理,包括心理干预治疗[16]、运动治疗[17]及药物治疗,早期认识并识别心理应激带来的不良反应,及早预防和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及医院内病死率。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主要讨论了新冠疫情期间可能的心理应激对冠心病患者发病特征及医院内死亡的影响,对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患者就医心理的变化讨论较少,缺少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未对研究人群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进行评估,尚需进行大样本前瞻性问卷调查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可给新冠疫情期间冠心病人群的预防及管理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发病率人群急性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