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张欢 张晓茹 谭维 白晓娜 周智辉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病,特点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为主,发病机制主要为呼吸道及肺脏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炎症反应异常,随着咳嗽、咯痰、气促等症状频繁发作,导致患者肺功能显著受到影响,最终发展为慢性呼衰及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2]。目前COPD在全球范围内占据导致人类死亡原因的第4位[3],仅位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且患病率在逐年增加[4-5],有相关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COPD患病率中以40岁以上的人群居多,其中农村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数据调查显示COPD患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7]。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肺康复训练已被各国COPD防治指南列为非药物治疗中的主要推荐疗法,该方法能有效改善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程度,延缓肺衰竭,增强运动耐受力,降低再住院率,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8-9]。因此本研究引入中医理论,结合呼吸引导康复操对COPD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呼吸科病区的COPD患者9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病程、吸烟史、家族史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的诊断、分期及分级标准制定[10]。具体标准如下:慢性咳嗽咳痰、气喘或呼吸困难及危险因素接触史;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根据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将肺功能分级。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病情均处于COPD稳定期;③患者可进行语言或文字沟通;④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此次研究。
1.4排除标准 ①患者病情均处于COPD急性期;②同时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疾患,如支气管哮喘、心肌梗死等;③精神障碍、意识障碍;④肢体残疾或肢体活动障碍;⑤近1个月内有过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的发作;⑥孕妇与哺乳期妇女。
1.5干预方法
1.5.1对照组 ①环境:室内保持合适的温湿度,避免到人群多、密闭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②体位: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视病情安排适当的活动。③饮食:制订足够热量和蛋白质的饮食计划,避免摄入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热量饮食,以免产生过多二氧化碳。④氧疗: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 L·min-1。⑤病情观察:动态观察患者咳嗽、喘息等症状,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等指标。⑥药物治疗:遵医嘱用药并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⑦健康教育:劝导患者戒烟,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及有效咳嗽,协助患者排痰。⑧心理护理: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疾病,培养生活兴趣,通过社会实践或娱乐活动,逐渐使患者融入家庭、社会,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5.2治疗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呼吸引导康复操锻炼,本功法将中医传统功法与呼吸训练方法相结合,在完成动作的同时,强调意念及呼吸的配合。共分为6个步骤:①起势调息:自然站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双膝微曲,掌抱腹前,舌抵上腭,口唇微闭,均匀呼吸,摒除杂念,意守丹田,宁心静神。②吐故纳新:并足站立,左脚向左前45°迈出一步,身体前倾,左膝弯曲,双手自体前上举至上丹田(印堂穴处),缓缓分开,重心移至右脚,同时用鼻吸气,合拢时用口呼气,然后双手向下按至下丹田(关元穴处),缓缓拉开,鼻吸气,合拢时口呼气,如此3遍。换右脚向前,继续3次。③肺肾通调:双足分开,双臂自体侧缓缓拉起上提,掌心向下,至两臂与肩同高时翻掌,使掌心向上,并在体前缓缓合拢至上丹田,下按至下丹田时,俯身,并继续向下,双膝微微前屈,双手至膝盖时停止,翻掌上托,重心前移,以脚心涌泉穴周围有牵拉感为宜,起身。重复上述动作6遍。④转身侧展:左脚向左迈开出一大步,上身向左缓转90°,双手提至腰间,重心移至右腿,双手向后舒展如大鹏展翅状,同时用鼻吸气,至两手提至与肩平齐时,自耳后朝前下方展出,同时用力呼气。此动作重复3遍。然后向右迈开,其他如左式,再做3遍。⑤擦腰固肾:双手由体侧向上收拢绕腰至肾俞穴处,用大鱼际在此上下擦动36次,后经体侧回到小腹处。⑥养气收功:双手擦摩肺经,先左后右,结束后双手叠放于下丹田,舌抵上腭,鼻吸口呼,静心调息,闭眼宁神,持续3 min,练功结束。每次30~60 min,每周锻炼4次,总共锻炼8 w。
1.6评价指标
1.6.1一般情况调查表 该量表为自制量表,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等。
1.6.26分钟步行实验(6MWT) 动态观察COPD患者日常运动能力的变化,测量方法为:让患者穿舒服的鞋和衣服,在平直坚硬且人流量少的走廊里尽可能快地行走,记录6min的步行距离[11-12]。
1.6.3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从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小便、如厕等10个方面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能力越强。
1.6.4动脉血气分析 测量动脉血中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13],通过指标了解患者呼吸功能。
1.6.5COPD临床调查问卷(CCQ) 2003年由Vander Molen等[14]编制,该调查问卷能够更细致全面的反应COPD患者肺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主要从临床症状、心理状态、功能状态3方面进行评价[15],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min步行试验、ADL得分比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min步行距离、ADL得分比较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CQ评分比较 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CQ得分比较分)
COPD患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步攀升,疾病发展后期可引发严重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自理能力,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痛苦和巨大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6-17],由于本病反复发作,使患者看不到治愈的希望,家庭负担日趋加重,长此以往,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如焦虑、抑郁等精神状况的改变,进一步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18]。中医学把COPD归为“肺胀”“喘证”“肺胀”等范畴,其致病机理主要为虚实夹杂,虚为肺、脾、肾气虚,实为风、寒、痰湿、瘀血、水饮等;肺气亏虚,失于宣肃,气机壅滞于肺间,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后期肺虚及肾,母病及子,金水不相生,肺肾两虚,肾不纳气而气逆,肺、肾两脏出纳失常;同时,COPD病程冗长,反复迁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故患者易出现不良精神情志的变化,而长时间情志抑制又反过来导致肺、肾脏功能进一步紊乱。故调节肺肾气机和调畅情志是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重要方法。而现代医学指出COPD患者的肺功能与其呼吸肌强度有关,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呼吸机肌力,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成为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中医传统呼吸功法与肺功能锻炼相结合方法应用于我院47名COPD患者肺康复训练中,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这与罗薇的报道相似[19]。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治疗组干预8 w后,6MWT、ADL、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均有改善(P<0.05)。本研究将中医传统功法与呼吸训练疗法相结合,并营造轻松愉快氛围,在此环境中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有节奏的呼吸肌与外周四肢肌肉康复操练习,并反复训练,在本阶段训练过程中将呼吸节律与相关脏腑肌肉运动巧妙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其肺功能与活动耐力;传统中医学主张COPD稳定期患者需调畅气机,可利用呼吸吐纳、运行气功调理气机,促使气机正常运行,改善症状[20]。呼吸引导康复操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理念,以整体观念为康复核心点,指导患者能够更好地将运动与呼吸相配合,减轻患者活动时对肺通气功能的依赖程度,且呼吸引导康复操能增强肌肉拉伸度,提高肌肉摄氧能力,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加强患者的呼吸耐力,从而提高患者呼吸训练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助于患者活动能力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传统中医功法与呼吸训练疗法相结合所设计的呼吸引导康复锻炼操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1-22]。CCQ量表用于评价COPD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评价效果[23],CCQ得分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CQ得分干预后降低,提示常规药物和呼吸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有限,在干预8 w后的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呼吸引导康复操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肺功能,群体式的活动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传统功法与呼吸锻炼相结合设计的呼吸引导康复操与常规的呼吸锻炼相比,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