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程属性,相机渗透德育

2022-05-30 02:20陈钢
江西教育C 2022年5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小学语文

陈钢

摘   要: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围绕语言文字进行机械生硬的训练,而需要紧扣文本的价值意蕴,关注文本所蕴藏的德育资源。教师要相机渗透德育,真正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的课程定位,让学生在历练语言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提出:依托单元设置,明确德育渗透的方向;梳理故事情节,探寻德育渗透的内涵;发挥语言载体作用,开掘德育渗透的内容;设置多维活动,搭建德育渗透的平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属性   品德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围绕语言文字进行机械生硬的训练,而需要紧扣文本的价值意蕴,关注文本所蕴藏的德育资源,相机渗透德育,真正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的课程定位,在历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课程属性,相机渗透德育。

一、依托单元设置,明确德育渗透的方向

统编版教材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是统编版教材双元并进的价值体现,更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效融合。教师要分析每个单元编选的课文,厘清文本和单元人文主题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和载体作用,明确德育渗透的基本方向。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编者所设置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所设置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结合单元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进行审视,就能洞察编者编排这一组课文的核心用意,即在历练学生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语文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借助文本的内容,从红色革命类文本中,感受人民英雄的英勇无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鉴于此,教师就可以从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入手,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作为德育渗透的主要目标。

教材单元中的课文,虽然都有着共同的人文主题和情感指向,但每篇课文承载的具体感情还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课文能生发出不同维度的情感。每篇课文能唤醒学生不同的情感,但这些情感都具有鲜明的指向,即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德育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在教学单元中的课文时,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文,激发学生不同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就需要抓住课文中对人物言行的描写,让学生感受抗日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并了解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英雄人物用生命换来的;在教学《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从文字表达中,感受开国大典的宏大场面,以及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民的激动心情,以此唤醒学生内在的爱国热情;在教学《灯光》时,教师可以依循作者的创作思路,借助战火纷飞的场景与天安门广场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和平年代来之不易,真正感受到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自豪。

二、梳理故事情节,探寻德育渗透的内涵

喜欢读故事、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很多故事类文本,如童话、神话、寓言等,都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天性,组织学生读故事,梳理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而感知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倾向,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對话。在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情节发展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依循故事发展的方向,探寻故事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并相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知识不能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走进人物内心,实现学生与人物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深入体会故事的内涵。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都是童话故事,编选的童话都是想象力丰富、美感十足的故事。以《巨人的花园》为例,故事中的巨人先是拒绝孩子们来到花园中,直到最后完全接纳了孩子们,其主要原因就是巨人真正认识到:如果没有孩子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春天。如果强行灌输这样的道理,学生就会以机械被动的方式将道理储存在脑海中,但是并不能真正融入认知体系,更无法转化成语言系统。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梳理,尤其要关注巨人前后言行和态度上的变化,走进人物的内心,探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将道理内化,进而影响学生的行为。

三、发挥语言载体作用,开掘德育渗透的内容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文本的语言上。语言的表达形式,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而语言的内容和蕴藏的情感,则指向语文的人文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语言的载体作用,在开掘德育渗透的内容中落实德育。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作者在描写五位壮士在峰顶歼灭敌人时,用石头“砸”向敌人,看似简单的一个“砸”字,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笔者给学生拓展了日本帝国主义奉行的“三光政策”,并用直观的图片、鲜明的数字展示了抗日战争对我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让学生与课文中五位壮士的内心处在了相同的频率。此时,笔者相机组织学生品味“砸”字,他们便能感受到这一动词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一个“砸”字,既有对连队和群众安危的关心,也有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无比憎恨,同时更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有了这些情感作为补充,学生就能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这一案例的教学充分发挥了教材课文的语言效能,在引导学生了解具体的背景之后,学生不仅能从工具性层面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更能走进人物的内心,实现情感的内化和人格的提升,使学生的德育落到实处。

四、设置多维活动,搭建德育渗透的平台

学生是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德育的落实与渗透,需要相应的平台。这种平台应该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学情设置的多维性活动,能更好地推动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首先是多种形式的朗读。朗读不仅是用声音再现语言文字,也是读者体会文本内涵和人物情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渠道。例如,在教学小古文《伯牙鼓琴》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钟子期赞叹伯牙琴声的语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从而让学生走进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解知音的内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友谊观、交往观。

其次是搭建实实在在的辩论平台。“理越辩越明。”任何道理和启示,都不应该以直接告知的方式让学生获取,而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辩论,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内在认知体验和思维,让学生在辩论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以《桥》为例,这篇课文描述了老支书为了拯救群众,牺牲了自己和儿子的故事。老支书面对抢在群众前面的儿子,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儿子最后离开,最终导致父子双双遇难。作为一个父亲,老支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直接得出老支书严于律己、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答案,学生的认知就只能停留在标签化的层面。为此,教师可以搭建辩论平台,以“老支书这样做是否值得”为论题,将严于律己、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道德品质置于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在辩论中体会鲜明而立体的人物形象,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与认知,进而提升德育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原始化的训练层面上,而要借助语言的平台,将语言训练和德育渗透有机融合,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这样,语文教学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标准所明确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的课程定位,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平.语文课堂与德育的有机结合[J].贵州教育,2015(14):33-35.

[2]秦晓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资源利用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0(18):169-170.

[3]白泉源.对小学语文德育的新思路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9(10):227.(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王浩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小学语文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