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最常见的互动方式之一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很关键,好问题能让师生在互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的提问是教育创新的契机,而富于艺术技巧的高质量的提问,能把知识加快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和抓手。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提问艺术,利用好的问题,让课堂教学的“活水”源源不断。
一、好问题需要教师精心策划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即教师在教学中讲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除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想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就必须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课堂角色——学习的策划者。
学习的策划者就是在课堂上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要设计话题(也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设定问题),让学生围绕既定话题谈想法,并抓住学生交流中的有效信息,将它发散拓展,这样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讨论话题出现偏移时,学习的策划者还要能把话题拽回来,让讨论延续下去,同时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笔者曾经观摩一位优秀语文教师执教《天净沙·秋思》,她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孩子理解文中的意象和情感。她没有采用传统课堂的诵读、想象、解读模式,而是设计了小令的構图、配色话题,让学生自己先理解后设计,并说明原因。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兴趣盎然,乐于参与。学生表述自己的意见后,教师没有立即点评,而是把问题抛给其他学生,例如:“你觉得他的设计怎么样?有没有补充?”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都积极展示自己的设计,参与其中,而教师只是适时点拨。通过这种交流和思维碰撞,学生感受到这个秋景的荒芜和“断肠人”的悲思。
二、好问题需要教师用心设计
1.好问题要有探究性。
教师要结合学情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心理冲突,从而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活思维。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骗子的骗局是否高明?请说明理由。设置这个问题并非让学生去思考骗子是否狡猾,而是为了制造心理矛盾冲突。教师在与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骗子正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所有人都想获得他人的夸赞,掩藏自己的缺点,从而进行“光明正大”的行骗。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学生的注意力才会转移到本文主旨的探究上。
2.好问题要有针对性。
好问题不仅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要体现教学重难点,紧扣教学目标。比如笔者执教《咏雪》一课时,指导学生解决生字、词后,提出了“公缘何而乐”这个问题。学生各抒己见。笔者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点评后,再次提问学生对经典比喻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的理解,之后又提问学生对“胡儿”“兄女”“谢太傅”三个人物形象的解读,由此激发了学生对谢家家庭氛围和教育氛围的讨论。整个课堂内容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课堂效率,既落实了教学重难点,也实现了教学目标。
3.好问题要有情境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与情境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课堂上吸引他们参与其中,特别是在导入阶段,一个有趣的问题,可以把学生立即带入教学情境中。如,笔者在设计《散步》一课的教学方案时,首先向学生提出“你们都有过散步的经历吗?你们经常和谁一起散步?在散步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等问题,引发学生调动记忆中的细节、场景等,他们感到兴趣盎然,自然地进入课堂情境,进入到莫怀戚的“散步”之中。
4.好问题要有延续性。
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强调教育的主要功能即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因而教师要善于“穷追猛打”、层层追问,要在不断的追问中,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所以好问题要有延续性,这样的课堂思维密度大,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作为教育者,要能高瞻远瞩,有较强的问题预设能力,要能有整节课、整篇课文意识,而不是随处提问又浅尝辄止。如在《狼》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这种层层提问的方式来教学,首先提问:“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狼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凶狠、狡猾”。教师再提问:“本文中的狼有哪些特点?”让学生从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然后,教师继续提问:“文中的狼虽然善变,但始终没有变的是哪一点?”学生在前面问题的层层铺垫下,回答出“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让它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主题。这样的一系列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紧扣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
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活跃,从而让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