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伟
启东市中医院眼科, 江苏启东 226200
翼状胬肉是临床常见眼科疾病之一, 由外界因素刺激下导致成纤维细胞、 新生血管异常增生而引起,不仅可引起患者眼部不适,还可对患者视力产生影响[1]。 翼状胬肉病因复杂,临床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 多认为睑裂斑与该疾病发病密切相关,此外,长期于阳光下、风下暴露工作人群,翼状胬肉发病风险明显更高[2]。 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案治疗翼状胬肉,以切除游离结膜瓣及翼状胬肉,但单一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对患者创伤性较大, 且术后恢复期长,并发症较多,如瘢痕、结膜充血等,不利于术后早期恢复[3-5]。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翼状胬肉,与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治疗, 可增强疗效。 该研究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2 月该院收治的248 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翼状胬肉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248 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获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确诊为翼状胬肉;②未接受过手术或局部用药治疗;③病灶进入角膜深度≥2 mm; ④患者资料完整;⑤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糖尿病者;③合并高血压者;④中途退出者;⑤存在手术禁忌证者;⑥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⑦眼部有外伤史者;⑧合并精神疾病者;⑨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如结膜炎、眼睑炎等;⑩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124 例。 对照组中男66例,女58 例,年龄46~75 岁,平均(66.25±1.06)岁;病程2~16 个月,平均(10.99±2.48)个月;病灶侵入角膜深度3~5 mm,平均(4.16±0.47)mm。 观察组中男,70 例,女54 例,年龄45~77 岁,平均(66.19±1.12)岁;病程1~17 个月,平均(10.87±2.56)个月;病灶侵入角膜深度3~5 mm,平均(4.06±0.33)mm。 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组者均于术前给药浓度为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国药准字J20150106;规格:0.5%(5 mL∶24.4 mg)]3 次/d,连续给药5 d。 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于显微镜直视下操作,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仰卧位),眼部表面麻醉采用浓度为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133;规格15 mL:75 mg),后给予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66134;规格:5 mL:86.5 mg)进行结膜下浸润麻醉;选取患者胬肉颈部适宜部位,将结膜以弧形角度切开,分离自胬肉颈部直至体部结膜下全部组织;剪刀入口选取胬肉体部与角膜边缘距离3~5 mm 处,剪断胬肉后,选取胬肉头部前1 mm 处作一切口,切开自角膜上皮直至巩膜表面的前弹力层、增生组织,并彻底清除位于角膜及巩膜表面的胬肉组织; 清除胬肉时需尽量避免切除有效组织,保持眼角膜、巩膜面光滑,并有效止血。
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术操作与对照组一致;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选取术眼上方或下方微大于创面的球结膜瓣,且球结膜瓣上带有角膜缘组织约0.5 mm,于切除部位的巩膜床上将球结膜瓣平铺,并行移植术;将眼角缺损区四周结膜与结膜植片对准,采用10-0 缝线对浅层巩膜进行间断缝合,以固定结膜植片;术后,对术眼进行加压包扎。 术后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国药准字H20173248;规格:5 mL∶15 mg)、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国药准字J20150106;规格:0.5%(5 mL∶24.4 mg))8 次/d; 于角膜上皮修复成功后,给予患者0.1%氟米龙滴眼液[国药准字J20180068;规格:0.1%(5 mL∶5 mg)],8 次/d,5 d 后以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滴眼次数,术后15 d 以患者恢复情况为依据行间断性拆线,同时指导患者定期复诊。
①治疗效果:术后1 个月评估患者疗效:创面完全愈合,结膜平整未见充血,无新生血管为显效;创面基本愈合,结膜平整基本无充血,无新生血管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②围术期指标:术中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记录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结膜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③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术前、术后1 个月,测量患眼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
④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3 个月随访,记录结膜充血、睑球粘连、息肉生长及无菌性角膜溃疡发生情况。
数据经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7.58%)高于对照组(8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结膜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s)
?
两组术前裸眼视力及角膜散光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更高, 角膜散光度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及角膜散光度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及角膜散光度比较(±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42%)低于对照组(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翼状胬肉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以眼部外观异常、眼角反复发红、角膜散光、眼角疼痛流泪及视力急速下降等为常见表现,病因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翼状胬肉多因眼角膜长期受到风沙或强光刺激,促使眼角内部组织的抗原组成变化,大大提高血管通透性,并增强白细胞侵犯性,导致肝细胞增殖及分化调节功能降低, 导致异常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进入眼角膜组织而形成[6]。 以往,临床多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该疾病, 可有效切除胬肉组织,但术后易遗留较大创面,患者恢复时间较长,且可对术后视力产生影响,复发率较高,临床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7]。 既往研究显示,翼状胬肉发病病因之一就是角膜缘干细胞组织受损, 使得角结膜屏障功能障碍, 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则利用以上理论对翼状胬肉进行治疗, 可利用患者自身的眼表组织,对角膜缘受损组织进行重建,以加快创面愈合,并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8-9]。
该研究发现,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97.58%)高于对照组(84.68%)(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结膜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更高,角膜散光度更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42%)低于对照组(11.29%)(P<0.05)。 提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于临床, 有利于提高翼状胬肉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裸眼视力,降低角膜散光度,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少,可确保治疗安全性。 武琦琦等[10]研究发现,翼状胬肉患者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分析原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中对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选取,多靠近翼状胬肉区域并进行向心型移动,可有效覆盖病变区域角膜,并覆盖角膜上皮缺损,以促使角膜恢复,并保持角膜功能,不仅可提高患者视力,还可降低角膜散光度[11-13]。 同时,角膜缘干细胞集中于人体角膜缘最底层, 具有丰富蛋白质, 繁殖能力极强,且增生能力较强,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减少并发症[14]。 其次,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切除术治疗,可实现对患者受损角膜的快速修复,对创面预后产生促进作用,并维持角膜上皮细胞稳定[15-16]。此外,切除术联合移植术治疗,由于手术步骤增多,手术时间增长, 但联合术式有利于加快眼部刺激症状减退, 以加速结膜瓣愈合, 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以促进患者及早恢复[17-18]。
综上所述, 翼状胬肉患者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可增强疗效,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期短,可改善患者视力及角膜散光度,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