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淑君 滕艳云
摘要: 儿童预防接种是指通过合理途径将人工制成的抗原、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注入到儿童体内,从而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特异免疫的能力,可显著降低传染病及流行性疾病在小儿群体中的发生。但在预防接种过程中,部分儿童在接种中或接种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接种疫苗后伴发热、红肿和硬结现象等,对此临床护理人员应积极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促进小儿尽快恢复健康。本文综述了儿童预防接种的常见不良原因,采取护理相应的护理策略,有利于小儿的健康和成长。
关键词:儿童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R1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0--01
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病的重要途径,儿童免疫接种是预防接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是儿童预防常见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儿童在接种后发生发热、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轻者一般在一两天内消失,重者如未及时救治可能会导致死亡。本综述总结儿童预防接种中常见不良反应的相应的护理策略,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减少儿童预防接种后对的不良反应,提高接种安全。
1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
儿童在预防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与接种方法、疫苗质量、受种人体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预防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一般反应与异常反应两种。
1.1 一般反应 部分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后会出现全身反应或局部反应,其主要临床表现总结如下:(1) 全身反应 全身性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以及发热等[2]。发热儿童的体温范围多居于38.5 ℃左右,部分儿童可大于39 ℃。(2)局部反应局 部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24h内,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硬结以及红肿等。其主要原因是减毒活疫苗会保留某种程度的毒性反应,如部分儿童在接种卡介苗后 10 d 左右会在接种部位周围出现红肿,约2个月后结痂形成瘢痕。接种部位出现硬结现象儿童伴有瘙痒症状,出现局部不良反应的儿童痛感明显且存在局部发热现象。
1.2 异常反应
(1) 变态反应 ①过敏性皮疹:可发生于接种后数小时或数天内,表现为淡红色或深色皮疹。②过敏性紫癜:多发生于接种后2-5天,表现以接种部位周围出现面积不等的皮疹或出血点,可伴有发热、肿痛,部分儿童还会出现消化道过敏。③ 过敏性休克:接种后数分钟就会出现头晕、头痛、气喘、面色苍白等休克体征。(2)非特异性反应 一般在接种后2-3周出现无菌性脓肿,表现为接种部位硬结、肿胀、疼痛,其原因多与注射深度不够,接种前未摇匀疫苗有关。(3)精神性反应 轻度精神性反应儿童表现为心慌、恶心、呕吐等;重度精神性反应儿童表现为面色苍白、 四肢冰冷甚至昏迷。
2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护理策略
2.1疫苗采取“专供专用”制,派遣专业人士对疫苗进行管理,在运送以及保存疫苗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防止出现人为性差错。定期组织接种人员展开业务培训活动,重点传输疫苗正确接种方法、正确保存方法,鼓励接种人员优化自身操作形成,提升操作程序的规范性以及无菌性,从而避免丧失意识、心跳加快以及面色苍白无力等晕厥反应出现。
2.2在社区内宣传预防接种专业知识,包括接种重要性、接种方法以及疫苗类型等,通过提升小儿家长认知度,使其能够掌握不良症状预防方案,并告知小儿家长不良症状应对途径,从而改善患儿预后,避免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以及食欲不振等全身性反应出现。
2.3给予所有适龄接种儿童创建免疫档案,详细记录其药物过敏情况、体检结果以及禁忌史等资料。在接种时,接种人员需反复核对疫苗有效期、疫苗生产批号等信息,并全面检查接种对象注射位置,予以常规消毒,禁止在瘢痕位置、炎症位置以及硬结位置接种,避免支气管性肺炎、肺炎以及感冒等偶合反应出现。
2.4医护人员应对幼儿施予舒服的接种环境,在接种室中应维持干净与安静,并处于适宜的温湿度前提之下,且定时开窗实施换气。医护人员应嘱咐亲属多让幼儿进食饱含纤维、蛋白质的各类瓜果蔬菜,严禁进食饱含脂肪、过油、过辣等食品。对食欲减弱的幼儿来说,应适宜调节其进食规划,提升幼儿对于进食的欲望,进而增强其身体中的新陈代谢与抵抗能力[3]。
2.5预防接种时由护理人员指导家长将小儿摆放为正确的接種体位,暴露三角肌。接种护士需严格遵循“三查、八对、一验证”原则,即在进行接种前,需严格审核疫苗名称、效期、批号,查看安瓿是否存在裂痕与破损现象、查看药液是否存在变色与浑浊现象,保证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检查注射器包装的严密性,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刻度是否清晰;对接受预防接种的小儿姓名、年龄、方法、剂量、次数、间隔时间进行核对,并再次向家长确认小儿近期身体情况;在进行疫苗注射前,对小儿注射部位见检查,确保不存在炎症、硬结等等现象后,方可予以注射,注射方法、剂量准确,全程无菌操作。完成疫苗注射后,应在注射部位用无菌干棉签稍压片刻。接种后护理人员需要求家长在留观室留观30分钟, 注意对儿童体温、呼吸、精神情况进行观察,以及时发现异常现象。
2.6局部护理 对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开展电话追踪,以及时掌握儿童不良反应情况,并实际情况指导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后产生的局部反应24小时前可以进行冷敷,使之减轻或消除局部红肿、疼痛,减少硬结产生,使已形成的硬结逐渐消散,减轻发热。 特别强调接种卡介苗引起的局部反应一般严禁冷敷,以防止细菌带入而发生感染,主要是加强局部清洁护理,勤换衣服等。
3 小结
预防接种指的是有针对性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到达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对此采取的护理策略,提高家长的满意度,使患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斯卫利.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 报,2016,32(8):134-136.
[2]田诚,史鲁斌,杨凯朝,等.河南省2017-2020年不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1,27(4):420-423.
[3]严小玲,殷方兰,高硕阳,等..社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知信行调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35(10):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