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新业态中演出监督的创新管理

2022-05-29 14:57胡园飞
乐器 2022年5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胡园飞

摘要:立足丰富的艺术实践,阐述演出监督的内在含义、新时代演出监督的创新拓展、新业态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文艺演出前端管理对演出监督创新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演出监督  创新发展  网络直播前端管理

美好的艺术有精湛的技艺沉淀,有丰满的情感表达,有直击灵魂的美学价值,给人以心灵的满足与净化。时代、科技的发展,好的艺术作品更是美好生活的升华,每一场精彩的舞台演出同步实现线上线下观演与传播,演出监督的作用更加突出,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业者需要加强专业素养培育和与时俱进学习创新。

一、新时代演出监督内涵与边界的创新扩展

演出监督(Show supervision),在18世纪的英格兰有了演出监督的专业定义。导演和演出监督两个角色中,舞台演出(例如歌剧演出)中更加突出演出监督。演出监督在演出过程中负责掌握舞台艺术各部门的总体组织与管理工作,包括演出过程中(策划、编导、排练、进场、装台、彩排、演出、拆台到退场等)发挥调度、协调、管理功能的现场指挥和协调链接,保证演出顺利进行,达到艺术完整性与演出效果唯美性。演出监督对岗位要求非常高,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复合型人才素质,同时这个职务需要有很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丰富的舞台经验和多维度的舞台相关专业知识,再加上临场洞察力、应变力是做好演出监督的必要条件,同时用心、细心、专心、有心是演出监督的保障条件。

演出监督既需要传统演出监督职能,又要在高科技广泛应用到舞台演出网络直播时达成观众无边界扩大,为此,创新拓展演出监督职责边界,强化演出监督事前参与文艺作品创作或者作品选编、排练过程参谋、演出现场服务保障,以此助力演出更加精彩呈现。

二、新业态下演出监督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高科技+互联网”文化文艺新业态下,以央视频、新华网、抖音、快手等平台为代表驱动舞台表演创新,使得舞台功能扩展到网络实时传播,演出变得既复杂又简约,文艺作品演出效果的穿透力、影响力和实时性、互动性完全颠覆了传统舞台带来的现场效果及舞台监督职责边界,因此,演出监督具有更加宽泛的意义和更加鲜明的价值。演出监督在我国文化创新与文艺演出多元化的趋势中,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和固有的概念规则可以遵照,演出监督创新重要性在于承担着舞台作品精准对接观众文娱需求及粉丝实时互动、舞台表演形态无缝衔接,从创作本意追求,到演员排练、演出临场管控,有机统一才能与导演、演员达成心灵默契和精准把握演出效果。而引流、带粉等新生代专业模式需要演出监督高度关注,随着演出监督责任外延拓展,事前提示导演应高度关注线上线下受众对演出作品、演出模式、表演形态等个性化需求满足及实时互动效果,培育新粉、巩固老粉、扩大粉圈,实现超越物理概念上的舞台演出效果,让演出监督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网络传播高度发达与自媒体推波助澜,已经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和突破传统文艺欣赏影响力评价,舞台演出线上线下传播对传统文艺舞台演出的挤出效应非常明显,尤其是这两年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集聚性文艺舞台演出停业修整,线下演出为主的演出模式已向线上直播为主转移,正如微信改变社交方式一样,文艺云上直播发展是趋势,培养观众对文艺演出欣赏(包括更多实时互动)与文艺价值分享习惯形成。同样演出监督职责边界创新拓展十分必要,一场演出从节目策划、情节构思、再到精细排练、精湛演出,在网络直播的今天演出监督需要考虑受众对每个环节的兴趣与感受,才能让艺术价值最大化。

三、把握演出监督定位,助力文艺演出市场观众号召力

(一)创新发展、精准把握“舞台+网络直播”模式下对演出监督的定位与要求

但随着文艺演出新业态的形成,作为专业演出监督应时刻牢记“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格言,事前应对演出计划有充分的了解,必要时可以参与到演出计划的讨论、制定工作之中,尤其在演出时间、地点、主要演出人员和演出方式等基本确定后,对于演出文艺作品选择、节目顺序编排、演出场景设计等环节显得十分关键。同时演出监督需要高度关注和应对每一个节目或者每一个演艺者关联既有粉丝与潜在粉丝对演出整体效果、现场演出氛围及主演人员的形象期盼;演出监督既要了解演员在上场前的心理状态和排练中发挥最佳状态所需环境,并事前对该演员或者节目可能引发的粉丝反应做出合理判断,必要时可在演出前画出思维导图或者模拟沙盘推演,全力协助与保障演员在舞台上发挥出最佳水平与达到粉丝爆棚的艺术节目穿透力和影响力。所以,在云上直播发展趋势大背景下,需要演出监督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统筹管理舞台的制度保障及流程约束,加强演出环境风险管控与应急处置能力培养,尤其要精准把握线上直播过程中演出效果对粉丝关注度与参与度的持续稳定。

(二)文艺演出在数字化网络直播中对演出监督的挑战

随着5G网络技术发展,演出形式、演出场景和演出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数字化舞台监督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音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的舞台监督系统。为舞台的全面通话、监控监督提供了方便。系统通过设备软件及界面就可以实现各工种,导演、舞美、灯光、音响、演员等部门的系统工作。舞台指挥调度更加便捷高效安全。随着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场景变化、创意变化、对象變化、调性和对白的变化等都不太一样,这对演出监督履好职提出了挑战。例如,全总文工团2020年6月14日“建工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云直播,全网观众达到1800万人;2021年11月《亿万职工心向党》线上直播,全网观众达到2000万人;还是2021年6月27日,传媒大学毕业晚会网上直播,全网观众达到3000万人。正是组织方精耕细作落实到位,部门间紧密配合实时互动,才使得网络受众评价特别高。

在每一场晚会的执行过程当中,演出监督工作视角发生多维度变化,会有多空间场景、演出时间相对不集中、道具服装更加多样化、交叉管理和协调的事前准备更多、风险管理更复杂。我们怎样在每一场演出之前把细节做到更加科学、合理?尤其在线上直播中,实时互动是基本动作,或者说是点燃演出人员激情与粉丝热情的枢纽,演出监督如何引导或者提示导演去管控演出效果与演出时间的实时匹配等,都需要演出监督提前制定或者安排好预案。特别是大型文艺节目演出线下线上同步进行时,舞台线下场景、氛围与网络线上参与度、关注度等能否形成共鸣,将直接考验演出监督与整体演出团队或者部门的配合紧密程度和组织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三)在新业态下如何做好演出监督工作前置来提升管理效率

当前虽然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管理,演出监督的职责不但没有变得轻松,反而更加复杂、甚至难以把握现场线上直播的瞬间反应。可以说一个演出监督等同一个执行导演,比导演的工作跨度更长,细节把握更加具体,综合管理素质要求更全,例如演出监督高度关注自身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对于一个舞台监督应该有新的考验和思考,才能促进演出监督加快创新。2020年6月14日“建功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全总文工团慰问一线职工首次云上直播文艺演出,事前领导分工明确、责任到岗和直播合作机构紧密配合,演出时把握难度、直面挑战演出监督的驾驭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直播当晚全网在线观看总数超过1800万,点赞量超过607万,直播效果网评很高。同时,演出监督始细致协调和全面谋划,新媒体、融媒体:新华网、工人日报、快手、优酷、央视频、微博、一直播、咪咕音乐、百度APP、搜狐视频等20多家媒体力推此场晚会,前期的对接演出监督工作,特别是舆论导向的引导和风控工作是非常细致且复杂的,是否关掉评论区、打赏区;每个平台的结构风险点都不一样,怎样去分析对比做解决方案;对同类演出曾经的经验如何学习借鉴及避免失误;紧急情况及时应对及各平台对应到人的管理办法;后期的宣传跟进及总结等,都是一个演出监督的职责需要考虑到的。在演出现场中,几乎没有时间和空间进行研究和讨论具体细节处置,造成风险高度集中,而演出监督、团队协作和现场氛围产生直接影响,线上粉丝或者观众,其情绪会通过艺人互动表现出来,将直接影响舞台效果与受众评价。

四、强化文艺演出前端管理对演出监督创新发展的意义

在文艺演出与传播的新业态中,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出监督,敬业是基础,创新是桥梁,能力是保证,因此,首先应与时俱进把握新业态运行规律和趋势,加强岗位学习、调整思维方式与创新履职技能,着力培育好演出监督所需的专业能力和管理素养。演出监督需要精心思考、规划和管理每一场文艺演出,不同演出场景、不同演出形式、不同演出节目和不同观众需求,都对演出监督有不同定位和职务要求,而在“舞台+网络直播”模式中,前端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因为网络实时传播时效性必须把前端管理纳入到演出现场管理的范畴之中,且前端管理的精细直接关系到演出效果的穿透力影响力和演出模式可持续发展,因此,前端管理突出任务就是在熟知演出机构的既有优势、资源和目标受众及拥有粉丝,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重要演出还可以委托外部专业调查机构做更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和粉丝舆情收集分析,以确保把每一场演出的成功要素都纳入到前端管理之中,并为演出现场夯实基础。

演出监督的前端管理工作扎实开展,需要各方帮助、参与和配合。既要履职者思路清晰、细致全面、目标明确、流程管控,又要与演出领导、导演和职能部门进行積极有效沟通、主动交流、随机应变、灵活协调,真正激活和发挥好各自优势、为每一次演出取得更大成功尽心尽职!

传承是演出监督履职基础,创新是演出监督发展必由之路,唯有创新才能在新业态中助力文艺演出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美)拉瑞·法其奥(Larry Fazio)著.《舞台监督-舞台演出经验漫谈》。

[2]马述智,李茜著.《舞台管理》,中央戏剧学院。

[3]赖声煌.《浅谈舞台监督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大舞台.2010,(09)。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