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写作知识与高中古诗阅读教学

2022-05-28 08:07路海洋
学语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仄声古体诗声韵

□ 路海洋

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都提到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在温儒敏总主编的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得到较好的落实,包括古典诗歌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1],就是其突出表现。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大宗,数量庞大的历代优秀诗歌作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可回避的是,当代人要想走进古典诗歌,除了需要理解它们蕴含的思想观念,还要了解它们独特的言说方式。结合中小学生的古诗学习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对古典诗歌文体特点、表达方式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也能从诗歌思想与情感表达、意象选用、意境营造等方面尝试鉴赏诗歌作品,但通常也只能从这些方面进行鉴赏。究其原因,自然是初中以来的语文教师一直都是这样教的。不过,古典诗歌最基础的言说方式,并不是意象选用、意境营造等,而是押韵、平仄、对仗的运用。事实上,要想读懂文化遗产意义上的古诗,首先要弄清的也应是押韵、平仄、对仗等古诗写作基本规范。本文即拟从古典诗歌体裁、押韵、平仄、对仗等问题入手,介绍一些有助于高中古诗阅读教学的古诗基本写作知识。

一、诗体基本知识与古诗阅读教学

文人进行创作首先要确定写什么文体,因为不同体裁作品的写作要求或说文体特性有很大差异,诗人写古诗也是如此。那么从文学阅读、研习的角度来说,学生要想真正弄懂文学作品,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这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更显重要。不过,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不少通行的文学史包括基础写作教材,都将文学作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类,最新的中小学语文课标和现在通行的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也大体延续这一做法。首先,这一文学体裁分类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古典文学,如高中语文课标附录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入“文言文”,又将屈原的《离骚》归入“诗词曲”,实际上古代的总集一般都将这两篇作品归入“辞赋类”。课标对前者体类归属的误判,应是编纂者对作品文体特点存有认识偏差所致;后者归类的不准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套用西方文体分类观念带来的弊端,因为《离骚》既不是小说、戏剧,也不是文言文,那就只能归到诗歌中了。其次,这一文学体裁分类法是一种粗线条的做法,在具体的作品研读中还必须进一步细化,像这里提到的古诗,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可以像课标提示的那样将古风、律诗、绝句都笼统视为“古诗”,但高中阶段的教学就要对此做出区分。

具体一点说,中国古代的诗歌或说旧体诗,一般分为古体和近体两类。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们间的区分标准就是通常所说的诗歌格律。所谓“格律”是指诗歌在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运用规则,虽然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关于诗歌格律的探讨,但它的定型要到唐代才完成。[2]31-32因此,一般将唐代以后格律定型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唐代以前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诗歌就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仿效唐前古风而作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

律诗都是八句,有五言、七言之分,简称五律、七律。还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又叫排律。中学语文教材没有选这类作品,不细述。绝句共四句,也有五、七言之分,简称五绝、七绝。古体诗的句数没有固定限制,最少的只有两句,多的可以百句以上[3]9。古体诗句字数的弹性也很大,从一字到七字以上皆无不可,不过最多的还是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古、七古,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是五古,白居易《琵琶行》是七古;也有四言和六言的,《诗经》中的三百多篇作品主要就是四言诗,曹操《短歌行》也是四言诗,曹植《妾薄命》、王维《田园乐》则都是六言诗。还有一类古体,诗句的字数有五言、七言,还有二、三、四、六言甚至八到十一言,称为杂言古诗;但习惯上将此类作品都归入七古,主要原因是它们中的七言句比较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杂言古诗,诗句有四、五、六、七、九言等多种;李白《蜀道难》,三到十一言诗句参差并见,乃是诗句字数变化幅度非常大的一篇杂言古体。古体诗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门类,就是乐府诗,它本来是配乐的,唐代以后文人模拟古代乐府而作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它们已经独立于音乐而存在。乐府古诗的形式与一般古体相似,但诗题往往冠以“歌”“行”“吟”“谣”“曲”“辞”诸名,前引曹操、李白、白居易诸作都是乐府诗。

从古诗阅读鉴赏的角度来说,近体律绝字数、句数整齐、固定,形式上就有一种整饬之美;另外,律绝最多也就是八句五十六字,整体规模不大,但涵纳的意蕴却往往比较丰富,严羽《沧浪诗话》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4]26,因此总体上具有一种含蓄美。古体中的齐言诗,虽形式整饬,但意思表达比较显豁,故往往具有一种有别于近体律绝的朴茂直率美;而杂言古体诗句长短参差、变化多端,形式上就常有气势壮盛、跌荡回旋之美。教师若能将这些基本诗体知识分阶段地教给学生,无疑能够拓展学生诗歌鉴赏的视角。

二、诗歌押韵规则与古诗阅读教学

押韵是古、近体诗歌共有的基本形式要求,写作与鉴赏古诗应对诗歌押韵知识有所了解。古代诗歌中押韵的字称为韵脚,韵脚并不是诗人随意选配的,而是有相应的规约,特别是《平水韵》在南宋问世以后,诗人作诗押韵主要就依据《平水韵》。《平水韵》共106个韵部,其中平声30 韵,上声29 韵,去声30 韵,入声17 韵。韵有宽、窄之分,字数较多的韵部如平声韵的支韵、先韵、萧韵、阳韵、庚韵、尤韵等就是宽韵,字数较少的韵部如平声韵的佳韵、肴韵、覃韵、咸韵等则是窄韵。一般诗歌写作用窄韵,对写作者的技术才能要求相对较高,如律诗用窄韵的相对就比较少。

古体诗的押韵比较宽松、自由,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首先,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含上声、去声、入声三类)。其次,古体诗可以全篇只用一韵,也可以通用邻韵,如平声东冬韵、萧肴豪韵,上声董肿韵、筱巧皓韵,去声送宋韵、啸效号韵等,两两或三三间可以通用;当然,平声韵和仄声韵之间不可通用,仄声中的上声和去声韵之间偶尔可以通用,但入声韵不能与其他各声通韵。再次,古体诗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但通常要两韵以上才能换韵;可以平声与平声韵、仄声与仄声韵之间换韵使用,也可以平仄韵交替使用。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古体诗,即柏梁体,它是一种每句押韵的七言古诗,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就是这一类型的诗歌。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幅中等,用韵特点比较典型,可以此为例来说明古体诗押韵的相关问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中涉及的韵部韵字如下:下平四豪:号;下平三肴:茅、郊、梢、坳(此处读āo);入声十三职:力、贼、得、息、色、黑;入声九屑:铁、裂、绝、彻;上平十五删:间、颜、山;入声一屋:屋;入声二沃:足。教材将此诗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五句皆押平声韵,是邻韵通用;第二部和第三部分前两句押同一入声韵,第三部分后面几句押的是另一个入声韵,结合第一部分来看,诗歌至此已换了几个韵,而且是平仄交替使用;第四部分用了三个韵,前三句同一平声韵,后面几句则邻韵通用、押仄声韵,也是平仄交替的换韵。

诗人多次换韵,乃是诗意推进、诗歌表达的需要:第一部分讲怒号的秋风给诗人生活带来的苦恼,情感力度虽然已经不小,但主要还是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第二部分开始,淘气群童的欺侮,随物质困窘而至的诸多生活苦恼,尤其是战争不断带来的心理不安,这一切进一步加重了诗人的无奈、愤懑,因此诗歌用的都是音响效果比较短促直截的入声韵;到了第四部分,面对生活困苦特别是战争灾难带来的愤懑,诗人内心饱含的阔大的儒家情怀被激发了出来,于是发出了“大庇寒士俱欢颜”的呼声,这里用的是音响效果比较平适的平声韵,诗歌末尾为了突出诗人愿望的坚定、强烈,便又用了入声韵。由此可见,这首诗歌用韵的变化和诗意的推进、诗人情感的递进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类似情况,向学生适当提示上面所说的用韵特点,无疑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古体诗用韵说清楚了,近体诗的用韵问题就相对简单了,它有这样一些基本特点:第一,近体诗一般都押平声韵;第二,五言律绝的第一句通常不押韵,七言律绝的第一句通常要押韵;第三,近体诗一般全诗押同一个韵,不可换韵,但偶有相邻韵部通用的情况(如杜牧《清明》诗,“纷”用上平十二文,“魂”“村”用的则是上平十三元)。这里不再具体论析。

三、诗歌平仄、偶对规则与古诗阅读教学

诗歌平仄规则要比用韵规则复杂得多,写作古诗时这也是必须熟悉贯通的知识,文章只介绍一些适合高中课堂教授的内容。古体诗并不是不可以讲究平仄,但并没有任何固定的平仄规定,而且不少诗人还刻意避免在古体诗中运用近体诗常用的那些平仄规则,目的是营造一种高古的风格。因此,这里讲诗歌平仄,主要就近体诗来讲。

在说近体诗平仄规则之前,先要扼要提及汉语的四声问题。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都有四个声调,但这两个四声不是一个概念。古代汉语的四声包括平、上、去、入,平声又分为阴平、阳平(有些地方语言,上、去、入三声也要各分阴阳),现代汉语的第一、二、三、四声,分别对应古汉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那入声字呢?入声是随着中原官话语音的发展逐渐消失了,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显示,这时的入声字就已经被“派”到平、上、去三声中去了,所谓“入派三声”。比如苏州有个颇有名气的饭店“得月楼”,其中“得”“月”二字过去都念入声(现在吴方言也仍念入声),但在普通话里它们分别念阳平和去声,这就是入声派到平、去二声了。就近体诗的平仄来说,如果能够弄清楚入声字,那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了。

四声既明,近体诗的平仄也不难理解。古人将阴平、阳平二声称为平声,其余上、去、入三声都称仄声。近体诗的平仄规则,王力先生将其归纳为两句话:“(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5]10就五言诗来说,单一诗句有四种基本平仄类型,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前两句是平起式,后两句是仄起式;在具体的诗歌写作中,除了第一句,其他三句的第一个字是可平、可仄的。这是说本句中的平仄交替。对句中的平仄对立,即如果出句是仄仄平平仄,那么对句就要是平平仄仄平,如果出句是平平平仄仄,对句就要是仄仄仄平平,总之两句的平仄是要相对的。

七言诗是对五言诗的扩展,平仄上总体便是在五言的前面加两个字,平起的加仄字,仄起的加平字,基本句式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变化比较多的,就是起首第一个字都是可平、可仄的,我们将可平可仄的字加圈,七言诗(包括五言诗)的本句、对句平仄情况就是如下:

它们正好可以构成诗歌的两联。五七言律绝的平仄,就是基于上述几种基本句型进行翻澜变化的。

近体诗的平仄还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粘、对,“粘”就是上下句平粘平、仄粘仄,“对”就上下句平仄相对。绝句的第一、二句之间要对,第二、三句之间要粘,第三、四句之间又要对。律诗的句数比绝句多了一倍,但粘对规律还是一样,即第四、五句要粘,第五、六句要对,第六、七句要粘,第七、八句要对。总之就是两两之间要对、粘交替,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诗歌平仄交替、声调多样。

对仗又称对偶,指的是诗文中将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的做法,它是一种修辞手段,“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5]13。诗歌对仗的基本规则有三个:一是出句、对句的平仄要相对;二是两个句子所对内容的词性要一致,两句的句型也要一致;三是两句所对内容的意思不能重复(重复是对仗的大忌,即所谓“合掌”),上下句中的字一般也不能重复。律诗的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一般要用对仗,绝句一般不用对仗。另外,古体诗也会用到对仗,但要求要比律诗宽松得多,如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可以不相对、同字却可以相对,不细述。

下面举李商隐的《锦瑟》诗,来印证一下前面所说的平仄和对仗规则,字后面的○代表平声,▲是仄声,◎是韵脚,字下加·的是入声字:

这是一首平仄、对仗都很规范的律诗,古人诗句中经常会用到的特殊句式(平平仄平仄)和本句自救、对句救等拗救手段,作者都没有使用,中间两联的对仗也十分工整,句式、词性都一致,诗歌真正做到了音响效果上的抑扬顿挫、视觉效果上工致整齐(中间两联)与整散错落(全诗)的兼备,可以作为律诗习作者效仿的典型。教师在课堂上若能向学生讲授一些基本的平仄、对仗知识,无疑有助于他们加深对诗歌音乐美、视觉美的理解。

四、余论:从一道高考题说起

2010年湖南省语文高考试卷第一道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最后一小题,如下: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到京师》是“元诗四大家”之一杨载的作品,诗作流丽清新,是一篇不错的绝句,不过以高中生的知识面,平时一般不可能细读过该作。就考试而言,学生自然可以从诗意表达层面,推测出选项B是正确答案,但这并不算很容易。如果学生对绝句押韵、平仄规律有一些了解,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就更容易确定。因为押平声韵的绝句,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因此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的A、C 可以排除;绝句第二三两句的平仄要“粘”,或者三四两句的平仄要“对”,不管从粘还是从对的角度,甚至只要从二、三、四句的后五个字看,选项D都很容易排除掉,因为选项D的平仄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与第二句的仄平平仄仄平平不粘,与第四句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也不对;再加上诗意的梳理,可以充分确定只有B是正确答案。

大部分古诗写作知识固然不是高考考察的直接对象,但了解、懂得一些相关基本知识,也符合课标的要求。如2017 版高中语文课标在必修课程学习要求部分,就要学生“尝试梳理文学作品的基本样式和概念”[6]33;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要求则规定,“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34。另外,在学业质量水平描述部分,属于必修课程学习要求的水平二,便要求学生“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6]36;到了针对选修课程的水平五,则进一步要求学生“在鉴赏活动中,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6]39。由此不难发现,新课标对高中生在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方面的素质、能力有着多方面的要求,而文学作品“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相关素质、能力同等重要。在这个意义上,上文所涉及的古诗体裁及押韵、平仄、对仗等文学形式层面的文化知识,应都包括在文学阅读鉴赏素质、能力的范畴内,这些知识自然可以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

当然,迫于高考的现实要求和压力,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会涉及古诗体裁问题,但一般讲得都比较浅,很多学生仍然不太分得清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而对于古诗押韵、平仄、对仗问题,则很少或基本不涉及。实际上,从文章所分析的古诗体裁及格律基本知识来看,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教师掌握同样并不困难,关键教学时耗也有限。那么,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也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环节等)分阶段地向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知识,一方面可能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将直接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言说方式和创作规律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和鉴赏古诗。此外,对那些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效仿古人,写作一些近体律诗、绝句,从而拓宽他们的古诗课堂学习收获向写作实践能力迁移的面。再进一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将作为古诗写作基本知识的体裁和格律问题,设为课程讲授内容的一部分,也应是对新课标提出的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理念的一种具体落实。

猜你喜欢
仄声古体诗声韵
九江县民歌三声腔的统计与分析
天台山观景(古体诗)
“大美罗平”全国古体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吟出古诗之美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贺《红叶微刊》上线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古体诗词确实是无用之用有大用
彭泽县桐城方言音系研究
贞观的“观”读平读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