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创作视角浅析艺术类书册中色彩运用的重要性

2022-05-28 03:36何超凡
流行色 2022年4期
关键词:书册色相明度

何超凡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7

世界的发展关系到方方面面,不仅是物质方面还有精神方面,而这些都来自于人类本身的认知程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至今都阐述着知识改变世界、书籍使人进步的重要事实。深入探讨可知,重要的不是书籍而是知识,书籍是承载知识最原始的重要载体。而在如今快速发展的世界中,对于书籍发展的需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形态由古前的竹简、动物皮脂等变成纸张这样的本质变化,而是在商品化的社会中通过色彩的设计运用从心理层面、审美层面出发,激发人们主动购买并阅读纸质书籍。对于从艺术学习本身来说,色彩在专业或非专业艺术书籍中的运用都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主要从阐述色彩的起源和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出发,深入探讨艺术史上的画家从明度、纯度、色相这三个角度在画面中对色彩的运用,对比传统的黑白书册和彩色书册对于购买者的心理和阅读者的阅读情绪,从中分析色彩运用对于艺术类书册的重要性。

一、色彩的起源和认知

色彩是指由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这些要素组合而成的多种颜色总的类别名称,发源于最原始的洞穴壁画之中,人们通过使用颜色不同的矿石进行记录与交流。不论是从欧洲开始发源的蛋彩画、油画中对于色彩的运用,还是中国传统国画中对于色彩的运用,甚至不仅局限于架上绘画,建筑、服装等领域都对色彩有着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在艺术史上,对于色彩运用的论述往往都与色彩颜料所用材料的开发息息相关,从唯物论的观点来看这也是毫无争议的。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主要是通过墨色晕染等手段进行绘画,而这也构成了其特有的黑与白的色彩对比,从六朝开始有了关于青绿山水的记载,直至隋朝的展子虔到唐朝的双李父子开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在一些中国画论中也有色彩运用的相关记录—谢赫曾经在他的论著“六法”中提到了“随类赋彩”,即谢赫认为在画面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应该根据对象本身的特性进行设色,通过归类进行设色;荆浩在其“六要”中也提到了“墨”的重要性,而这里的墨指的是“墨法”,“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是指通过墨的深浅晕染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变化,“文采自然,似非因笔”要求用墨要柔和有序,自然灵动,体现出不同于笔法的视觉效果。在此之前,中国山水画讲究“随类赋彩”“以色貌色”,多以青绿画山水。如李思训《江帆楼阁图》,该图设色浓重典雅,金碧辉煌,山石、树木、楼阁皆施以重彩,兼用金粉勾勒,所谓“青绿为质,金碧为纹”是也。与此同时,以简淡清明为宗的水墨山水也逐渐兴起,并受到推崇。水墨山水虽然不似青绿山水斑斓耀目,但是“水墨画通过晕淡积染、破墨积墨以及浓淡变化,亦可造成丰富的墨色变化。”唐代张彦远曾提出“运墨而五色具”,指出了水墨通过浓淡晕染和干湿变化等方式,能展现画面色彩变化,但未详细展开论述。在西方的艺术史中对于色彩的论述主要是来自科学的发展,对于矿石的发现,当时统治阶层的需求、画家的画面需求和情感表达与色彩的运用也有着紧密的关联。

二、艺术创作视角下的色彩运用

色彩具有独立性,不同于色彩在设计中的理性运用,西方艺术史上的艺术家们通过对色彩的主观表现,赋予架上绘画(艺术创作)生命力。明度、纯度、色相是色彩最基本的三个要素,三者的运用对于表现画面情绪和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具有决定性作用。单纯只由明度构成的色彩称之为“无彩色”,由三要素构成的则为“有彩色”。以修拉将色彩进行实验为例可知,在一幅完整的画面中,由于色彩生理所带给我们的—使色彩并置,进行色相对比、纯灰对比、明度对比后得到的视觉生理平衡,使空间的前后大小、立体关系更加和谐,色彩更加丰富。影响感情最重要的要素是色相,其次是纯度,最后是明度。从色相方面来看,红橙黄等暖色给人以兴奋而积极的感受,蓝、蓝紫、蓝绿给人以沉静而消极的感受。在纯度方面,高纯度的色彩刺激性更强,给人感觉更为积极。明度方面,明度较高色彩刺激性较强、明视度高、注目性强,明度较低的给人感觉更消极。

1.从明度方面解析艺术创作中的色彩运用

光是影响色彩明度的重要因素,由不同光线强弱进行处理的色彩明度所形成的画面效果各有不同,例如卡拉瓦乔的光、伦勃朗的酒窖光线法,使画面产生强烈对比和视觉聚焦,画面极具戏剧性。明度主要表现在素描中,但也属于色彩中重要的要素之一。从西方古典绘画开始,由于重视素描造型、空间,所强调的明度差,使画面形成了具有强烈空间感的面貌,这些都是通过色彩进行表现的。

2.从纯度方面解析艺术创作中的色彩运用

纯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也可以说是指色相感觉明确及其鲜艳的程度。例如对于蓝色的运用,样式主义的格列柯在其作品《托莱多风景》(图1)中运用了纯度较高的蓝色,呈现给观者的是一种神秘的感受;抽象表现主义的夏加尔其作品《紫罗兰公鸡》通过运用纯度较高的明朗的蓝色,依托画面中夏加尔和他的爱人的内容,将梦幻幸福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莫奈的《日出·印象》则是使用了较为浅灰的蓝色对日出进行表现,给观者呈现出朦胧感。

图1 《托莱多风景》

3.从色相方面解析艺术创作中的色彩运用

色相是指某一颜色种类的名称,具体分为大类色相不进行细分,而色相基本可以分成冷色和暖色两种。不同于中世纪禁欲主义在艺术创作中压抑的色彩,文艺复兴之后,色彩运用开始趋于大胆鲜亮,巴洛克洛可可时期对于鲜艳明亮色彩的追求运用与当时贵族享乐主义与奢靡风潮息息相关,例如弗拉戈纳尔的《秋千》,用非常鲜嫩的粉色将画面中的情欲氛围渲染到了极致;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安格尔服务于贵族阶层,其单人画像中的色彩运用极其鲜亮华丽,以《阿尔伯特德布洛格丽公主》(图2)为例,其中通过运用鲜亮明确的蓝色色相塑造裙子,将明度对比减弱提高了色彩的纯度,整幅作品呈现给人以一种华丽的优雅美感。

图2 《阿尔伯特德布洛格丽公主》

在艺术创作中,使用较为明确的色相往往会使画面形成冷与暖两种不同色调。伦勃朗常采用暖色调进行创作,使作品洋溢着温暖的情调;格列柯以蓝色色相为显著代表的冷色调充满着神秘的、神圣的画面效果。自然主义时期由于再现自然的需求,色彩在风景中的运用也非常地强调保留客观世界的“原生性”。印象派梵高对于黄色的执着运用,表达了梵高对于生命所保持的热情和希望。而高更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图3)中运用极具冲击性的色彩,呈现来自塔西提岛的民俗风情,通过不同阶段的女人形态的形象表现寄托了作者对于环境、对于生命的思考。

图3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4.从情感表达方面解析艺术创作中的色彩运用

色彩对于表达情感有鲜明的体现,二十世纪呈现出审美的多元化。受到印象派的影响,野兽派的马蒂斯用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超现实主义画家夏加尔吸收了立体主义和野兽派的画面特点,呈现出怪诞神秘的画面,通过表现“爱人”“梦境”“鲜花”“故乡”的内容,运用纯粹鲜艳的色彩寄托了他对爱人贝拉的深刻爱意及思念、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以及故乡的思念,在悲痛的人生中给人们造一个美好的梦,用梦境对抗现实的苦难。象征主义代表人雷东主张表现想象中的世界而不是再现世界,其绘画时期主要通过颜色进行区分:悲惨的原生家庭形成其前期的黑色时期,以想象的画风表达压抑孤单的内心,画面充斥着神秘诡异的情绪;后期由于受到宗教的影响以及组建家庭的原因使其画风突变,出现了彩色时期,画面呈现出与黑色时期浑然不同的绚丽与轻松。

三、传统黑白书册与彩色书册的对比

不论是古书还是盛行于六七十年代的小人书,其呈现的清一色白纸黑字的传统形式已经不符合如今快节奏的学习需求,据调查可知,网络主导下的人们更乐于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知识浏览,必须肯定的是知识容量之大,而这对于还在学习阶段的中小学生甚至是大学生所造成的视力问题以及对纸质书籍产生阅读障碍问题越发凸显。对于正在接受教育时期的学生而言,电子设备对其吸引力分散了他们对书籍的兴趣,而这与互联网呈现丰富的色彩也是息息相关的。对比传统白纸黑字的教科书而言,近年来不断改革、重新印刷的彩色书册更具备吸引人的趋向,从这样的现象中可知,色彩在书册中的运用影响着人们购买书册的心理。

书册根据人们的社会需求进行归类划分,本文探讨的艺术类书册按照学科划分为社会科学,按照文种有中文的也有外文的,按照用途分为普通图书也有工具书等,可以肯定的是艺术类书册是人们发现美的重要前提,是认识美的物质基础,是创造美的必要条件。根据大数据调查的结果可知—不论年龄阶段、不论读者认知层次,书册的色彩运用对其都将产生一定的阅读影响。

1.传统黑白书册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进程,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随之而来的是对精神食粮的追求,传统的黑白书册正是当时经济与技术不够成熟时的知识产物。从文化底蕴来分析,中国以水墨作为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墨为书写载体,所以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对于黑白的视觉体验便是传统黑白书册印刷常年不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人们的认知里对于书册的认识就是黑白的。从政治需求来进行分析的话,黑白的视觉效果更象征着一定的秩序感,符合各个社会形态、各个国家的政治需要。

2.现代彩色书册的发展与优势

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审美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于美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多样的审美氛围也影响着其他的物质范畴,尤其是起着传播知识功能的书册,人们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黑白书册而是开始有了配图甚至是色彩的出现,而这追随到艺术中也可知早就有了在画作中作诗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对于画面的内容、艺术家的创作内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理可知,书册中的配图与色彩表达也能调动观者的情绪。就拿现在市面上发展较好的艺术类书册而言,其作者都大部分是具有个人风格特色的手绘家,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书册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不仅在内容上更容易调动读者的情绪,能够促进阅读效率,也能够在视觉上潜移默化人们的审美。

从本文主要探讨的艺术类书册角度出发,色彩的运用有其必要性,艺术类的书册有其严谨科学的理论知识,也有其历史发展知识,而对于这些的理解,生动的视觉效果更能够将艺术知识表达到位。

3.自身营销能力的角度

传统的黑白书册对于知识共享即时性的现在而言,已经不具有吸引力,而通过上述的色彩心理将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情绪可知,可以通过对书册封面的的颜色设计以及内容的颜色设计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而对于不同内容和类型的书籍应该采用不同的色系,例如对于烹饪类的书籍可以采用一些偏红色、橘色等更容易激发食欲的色彩进行配色,对于运动类书籍可以用绿色蓝色,儿童读物可以用一些粉色等马卡龙色系更加吸引孩子的兴趣……。对于书册的色彩运用,合适的、具有符号性、代表性的色彩可以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留下印象,通过人传人的形式使书册最大程度的进行自我宣传吸引购买者,激发阅读兴趣。

四、色彩运用对于艺术类书册的重要性

不同的年龄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不同,专注力也不同,从色彩心理的运用可以得知,将色彩合理科学地运用于书册设计中能够促进人们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幼儿时期和小学时期的学生对于色彩有着自然而然地好奇与喜爱,将课外读物以及符合年龄阶段的书册科学地赋予色彩搭配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读者兴趣,对于视力保护方面,建议在书页的背景中可以采用淡黄色。而在专业类书籍中,适当的配图更有利于读者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科学地在书册中安排具有冲击性的色彩有利于改善读者的阅读疲倦感,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胸有成竹。

对于艺术类的书籍而言,色彩的运用的重要性更加毋庸置疑。不论是出于艺术本身的性质而言,还是出于对枯燥的艺术史和艺术作品的理解,通过色彩配图的形式,能激发学生对抽象而复杂的史论类知识的学习兴趣。对于艺术作品鉴赏类的知识学习而言,以印象派莫奈的《喜鹊》(图4)为例,整幅画的明度较高,在描绘雪景的色彩搭配中,前面的雪地通过略带黄色,在空间上更为靠前,而栅栏的投影采用了较纯的蓝紫色与前方的雪地在冷暖、纯灰、明暗、色相上都形成了较大的视觉冲击,而且用色较为通透,对比表现了冬天的寒冷与阳光的温暖,远处的为较灰的黄,空间更为靠后。而这些对于画面色彩内容的描述如果没有相关彩色图片辅之记忆,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当抽象而麻木的。对于色彩的相关理论而言,需要较多的作品加以感受,在这里不多加论述,可以详见本文第二部分的艺术创作视角下的色彩运用。由此可知色彩运用对于艺术类书籍的知识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图4 《喜鹊》

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不同的感受,色彩在书册的运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艺术类书册中,合理的色彩搭配以及富有真实性的色彩配图对于当代美育具有重要作用,不论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或者读者都能够通过丰富而合理的色彩对书册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对于书册本身的销售而言也能够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猜你喜欢
书册色相明度
苏联八色相环由来考述
——兼论八色相环的内涵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书册”读写联动策略研究
跟我一起学国学
——读书写字篇
赞清官郑板桥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印刷颜色的明度预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