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光明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及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化水平进程的加快,人们在享受社会福祉的同时,也在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侵袭,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也逐渐通过环境新闻报道进入大众视野之中,环境新闻也逐渐受到政府和环境组织的重视与关注,进而逐步发展起来。
环境新闻的逐步发展与环境新闻记者的努力密不可分,环境新闻记者为公众带来了大量有关环境方面的报道,为中国环境传播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中国也日趋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环境新闻记者群。然而在融媒体时代下,环境新闻记者亟需转型发展,如何与新时代相“融”,是其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除此之外,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还存在着跨学科知识体系尚未融合、体制机制难以突破等问题。如何突破此类问题的藩篱,需要从“融”思维、“融”创新、“融”作品、“融”发展等几个方面探析,助力推动融媒体背景下中国环境新闻记者的转型发展。
环境新闻记者是指从事有关环境新闻生产、传播的媒体工作者,同时也是重要的环境教育者,它们通过大众传媒和新闻报道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环境新闻记者与环境新闻从业者既紧密相连,但二者又有区别。一般而言,环境新闻记者皆是环境新闻从业者,环境新闻从业者除了环境新闻记者外,还包括环保非政府组织( ENGO) 成员。从理论上来说,环境新闻记者主要从事大众传播活动,多就职于电视台及报纸等专业性媒体机构;而环保非政府组织成员主要从事人际传播活动,二者属于传播的不同领域。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首次将环境议题提上世界各国的议事日程中,并把每年的6月5日确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1973年,我国专业杂志《环境保护》创刊。1984年《中国环境报》的创刊,标志着我国环境新闻开启新的篇章。《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报刊先后开设“生态版”,中国首批环境新闻记者也逐渐走进社会舞台,例如原人民日报记者徐刚、北京晚报记者的沙青、中国青年报的马立诚和解放军报的钱刚。但此时的环境新闻作品还比较浅显,环境新闻内容也仅局限于环境卫生和“三废”的治理,并且报告文学是环境报道的主要形式。上世纪90年代后,环境新闻与环境文学的差异性逐渐凸显出来。环境新闻更具专业性、现实性和科学性,此外它的重点报道不应只是提出和分析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环境新闻记者也开始运用媒体的力量,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并试图影响政府的决策。在这方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汪永晨走在了前面。
2000年以后,国际环保组织陆续走进中国,环境保护也进入全球化时代,中国政府、民间组织和媒体与国际的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的环境新闻记者也日益成长起来。这一阶段,媒体与ENGO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前者需要后者提供更多的环境信息,后者需要借助前者的力量走进公众视野之中,进而影响舆论,他们共同造就的新的舆论环境。
经过30余年的发展,环境新闻成为媒体的“标配”,一大批有理想、有责任感的环境新闻记者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如中国环境报的记者张铭贤、朱智翔、韩东良、杜宣逸;南方周末“绿版”的记者杨凯奇、林方舟、宋炳晨;人民日报生态版的记者李晓晴、王浩、潘少军。他们通过大量揭露性的调查报道、具有敏锐性的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广泛关注,促成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境议题在媒介议程中重要性的提升。
融媒体时代下,环境新闻记者除了缺乏环境专业知识,还缺乏融媒体采编制作等专业知识,如何将这些毫不相干的知识进行融合,是当前中国环境新闻记者面临的第一大困境。根据学者王积龙在其论文《我国环境传播从业者职业动力、问题及其发展径路》的表述可知,我国环境新闻记者当中环境科学知识匮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尤其在采访中,大多数新闻记者面临专业知识不足,而“被人牵着鼻子走而不自知”的尴尬局面。采访完成后,如何将零散的新闻信息生产成符合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产品,这又是一道难题。由于新闻的时效性,传统的环境新闻记者,往往可以很快将其生产成电视新闻、报纸新闻,亦或是广播新闻,而不能快速借助计算机学科知识将其生产成数据新闻、图片新闻,不能利用互联网思维将生成短小而精炼的短视频或生动有吸引力的微信图文。
总体而言,传统的环境新闻记者的专业是零碎的,其掌握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环境科学知识、互联网运维知识尚未与新闻传播知识进行融合,跨学科知识体系尚未形成,目前的环境新闻记者、环境专家与互联网运营资深人士往往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但融媒体时代下的环境传播,已不同于往日,想要取得环境传播更好的传播效果,让环境问题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就必须对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实现跨学科一体化发展。
目前,在环境新闻报道领域,具有融媒体特点的环境新闻报道数量较少,专业环境记者的融合思维也尚未形成。通过对《中国环境报》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环境”的研究,该公众号的头条文章基本为报纸的翻版,将已在或即将在《中国环境报》上发表的稿件发布至微信公众平台,甚至连标题都未修改。除此之外,“中国环境”微信公众号的绝大多数文章以文字为主,未能将图片、视频融入其中,总体来说是不符合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总体要求。部分存在的图文、音视频并存的微信推文,阅读后发现转载其他公众号推文居多,编辑记者原创文章数量较少。
由此可见,当下环境新闻记者缺乏融合思维,未能将报纸和微信的受众进行区分,辨别不同平台间受众的差异性,尚未做到差异化传播,绝大多数环境新闻作品也都只流于表面,不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翻版模式意味着复制粘贴,这样的传播模式已经不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更不可能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改变传统的翻版模式是融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环境新闻记者转型发展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媒介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把各种媒介形态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融合,进而产生综合的传播效能。在融媒体时代下,环境新闻记者首先要培养的就是融合思维,没有融合思维就不可能实现媒介融合的终极形态,而这恰恰需要有用户思维。传统的环境新闻报道多数见于报纸,如《中国环境报》《人民日报》生态版(如图1)、《光明日报》生态文明版,而这种报道模式是一种单向的,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新闻信息。长此以往,受众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排斥或抵制此类信息,往往会南辕北辙。而今,在新媒体时代下,环境新闻记者要学会“迎合受众”,具有用户思维,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生产出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用户的环境环保意识。
图1 《人民日报》2022年3月31日生态版截图。
除此之外,环境新闻记者还应具备服务意识。环境和新闻的公共性决定了环境新闻记者要为公众服务,满足公众对于环境信息的基本需求。同时,媒体要协调政府、环保组织以及公众这三者的关系,务必做到不缺位。在2014年5月的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中,起初媒体基本失声,导致群众对焚烧厂的建设表示担忧,最终造成人员规模性聚集,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下,“人人都有麦克风”,如果环境新闻记者不能及时发声,就会让负面声音愈演愈烈,最终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融媒体时代是信息庞杂的时代,要想自身的融媒体新闻作品有别于千篇一律的作品,所有的新闻记者必须要具备创新意识,在繁杂的信息中,用敏锐的洞察能力去挖掘、抓取有价值的新闻点,环境新闻记者更应如此。现如今,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其实蕴藏于此。环境新闻记者只有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才能通过调查采访进行纵深报道,才能主导社会大众的舆论,显而易见敏锐的洞察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在全媒体时代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环境新闻记者可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整合梳理,形成一篇兼具理论性、真实性的新闻报道,亦或是对环境情况进行预测,形成预测性的报道模式,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当下使用最为广泛的“地震预警系统”(如图2),它能在地震来临前以震动或铃声的形式提醒用户,避免灾害的大范围发生,确保社会的稳定。如若环境新闻记者采取类似的形式,通过观察环境灾难事件的发生机制,及时发布新闻信息,提供具有专业性的建设性意见,减少环境灾害的损失程度,这样的环境新闻报道也必定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图2 烛龙地震预警APP界面截图。
面对融媒体的大环境,环境新闻记者也要善于与ENGO成员、政府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借助ENGO成员和政府的力量,收集相关环境信息,发现诸多环境信息的共性,挖掘其现实意义,将内容创新、产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报道出更有吸引力、影响力的新闻信息,生产出极具社会价值的融媒体新闻产品。例如,中国环境报的环境新闻报道,有一部分新闻报道是来自于政府和地方的环境部门,通过发布他们的信息来增强受众的环境意识。当然,在融媒体时代下,环境新闻记者也善于变通,将政府和环境部门的官方语言进行形式上的创新,生产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环境新闻作品。
要生产出优质的融媒体作品,需要构建强大知识库,否则其生产出来的作品会缺乏知识趣味、没有思想深度,更没有阅读流量。前文提起,融媒体时代下环境新闻记者面临着跨学科知识体系尚未融合的困境,要解决此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和记者自身的共同努力。环境新闻作为环境科学和新闻学的交叉学科,尚未在中国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而美国的大学新闻教育在上个世纪末就尝试走科学知识融合的道路。截止到2006年,美国已经有50家以上的大学开设环境科学知识与新闻结合的教育新形势。虽然我国尚未形成环境新闻教育,但我们也尝试通过交流会和培训会的形式,将环境科学知识与新闻结合。例如,从2000年起ENGO组织绿色家园创立的“环境记者沙龙”、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自2010年起设立的“环境新闻与传播论坛”。这些新举措无疑对我国环境新闻记者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环境新闻的不断发展,环境新闻教育也会在中国的大学落地生根,为环境新闻的研究与实践输送大批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优秀人才,培养出一批具有新闻性、专业性的环境新闻记者。
在融媒体这个大环境下,仅仅掌握环境新闻知识还不足以生产出满足受众需求的好作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传统的生产模式也在当下发生嬗变,要想让环境新闻作品持久发力、影响深远,互联网运维知识必不可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生产出数据新闻、VR新闻、AR新闻或许会发展的新方向。这也就要求环境新闻记者与时俱进,不断生产出优质的融媒体作品,将环境信息更直观、更真实、更专业地展示给每一位受众。近些年来,各大媒体的新闻记者也开始尝试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传递环境信息。例如,澎湃新闻集体创作的全媒体报道专题《海拔四千米之上》(如图3),通过视频、360全景图片等多媒体技术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过程与结果以H5的形式呈现给受众,产生良好社会舆论效应。该作品也在澎湃新闻环境与公共健康调查栏目“绿政公署”上发布,还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类一等奖。
图3 澎湃新闻《海拔四千米之上》实景互动H5部分截图。
责任和担当意识是促使融媒体环境记者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没有责任和担当,环境新闻记者很难生产出优质的新闻作品,很难在众多的新闻作品中脱颖而出,很难获得受众的喜爱和支持。长此以往,此类环境新闻记者也注定在融媒体时代发展的大浪潮中消失。全媒体时代下,环境新闻记者比以往更需要责任与担当意。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环境下,诸多有关环境的新闻信息可谓是真假参半,借助互联网碎片化的影响,用户很容易接收到假的新闻信息,最终会使用户陷入“真假难辨”的两难境地。这也就要求环境记者客观、真实、全面地报道新闻信息,将社会的本来面貌呈现给大众,赢得社会大众对环保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环境新闻记者往往扮演着多重社会角色,他们既是环境新闻的生产者,又是环境活动的组织者,也可能是环境灾害的承受者。面对多重身份的制约,环境新闻记者务必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将发生的环境新闻事件及时、客观和准确地传达出去,发出理性的声音,提供建设性和指导性意见,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的新闻记者要转型,环境新闻记者更要转型。环境新闻记者转型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环境新闻的未来发展,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影响到人类自身。环境新闻记者作为环境新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新闻记者的转型成功,能推动中国环境新闻的建设与发展,促使各类环境问题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关心和重视,在全球化日益加快的进程中,中国环境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就,更能为世界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