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5-27 09:06陈向荣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人才专业

陈向荣

(泉州开放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做好乡村振兴事业正当其时。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人才的意见》,[1]其中指出目标任务是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同时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标志着乡村振兴事业已经从谋划阶段走向全面落地见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同样需要一支过硬队伍。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也丰富了现代教育的途径,对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来说,更是给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带来更深次的影响。[2]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人才支撑作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足现代互联网技术,整合教育资源,打破传统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彻底破解乡村振兴中的人才制约问题。

作为衔接宏观乡村振兴战略与微观村落发展的基层管理主体,村干部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政策实施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村干部队伍“年纪大、学历低”的问题普遍存在,直接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我国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截至2020年,我国涉农专业毕业生数量达552861人。其中,本科生177611人;专科生108272人;博士研究生3147人;硕士研究生26830人;其他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237001人(见图1)。从2016年至2020年,农业类院校毕业生数量整体呈上涨趋势(见图2)也意味着社会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图1 各类涉农专业毕业生数量(单位:万人)

图2 2016-2020农学类毕业生数量(单位:人)

为了有效强化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要求“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等到村任职,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事实上,早在2008年中央就曾发布《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长更是戴着有色的眼镜看待农业,这种传统观念也是造成乡村振兴人才缺乏的因素之一。

三、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必要性

职工作的意见》,提出用5年的时间选聘10万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进一步将“大学生村官计划”上升到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高度,中国农村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时在岗的大学生村官数量就已超过10.2万人,至2018年已经有累计超过47万大学生以村官的身份服务基层农村建设。[3]

我国共有24所农业类本科院校,根据学科门类和专业名称,将专业划分为“农学类专业”“涉农类专业”以及“非农类专业”,其中农学类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3.2%,涉农类专业占专业总数的8.2%,非农专业的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78.4%。虽然农学门类相关专业仍然是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特色学科,但是在数量上许多重点高等农业院校所设置的其他类别专业数量所占的比例已经高于或者等于农学门类相关专业所占的比例。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与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工业经济,许多人认为学“农”无用,农民的孩子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继续从事农业,城市的家

多种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多维度推进了乡村转型发展,先进的人才带来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思想才会有先进的意识,先进的意识才能促发先进的行动。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保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与输送能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乡村人才是整合农村资源的催化剂

农村资源的充分激活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撑才能发挥实效。农村资源丰富,土地、劳动力、资金、公共服务是农村资源的基础配置,也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反哺,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从泥泞小路到柏油大道,从信息闭塞到“5G”的通信建设,从人畜劳动到如今的智慧农业。盘活农村资源并提升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以及发挥农村资源的无限潜力,都需要乡村人才队伍的支撑,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筑牢了基础。所以为最大化发挥农村资源的实效,培养乡村人才势在必行。

(二)乡村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压舱石

当下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脱贫长效机制,乡村产业的兴旺也是我国现代经济体系的基础。而新时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需优化产业结构,但由于我国传统农业投入产出低,生产方式普遍落后,农业的转型升级难以达成。要农业产业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因此,急需培养一批懂技术、擅经营、会管理的乡村产业人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条件,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乡村人才是破除小农思想的助推器

大部分农户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整体人口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保守,只满足于基本温饱,导致他们极度缺乏自我造血的能力。城镇化和新型网络化的冲击在极大程度上也抑制了他们的思想活动。乡村人才作为乡村事业的主力军,在提高乡村经济的同时,也需要对农民的思想意识进行再塑,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的思想教育,让农民接受更多的新鲜文化和前卫思想,最大程度地激发农民的内生性动力,引导他们破除传统的小农思想。

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乡村人才培养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学习的结果,农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重点强调了农业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乡村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固化,并没有针对此特点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弱化了知识、能力、实践的有机统一。让大部分学生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理论基础上,缺少相应的综合实践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理念是否与时俱进,也决定着相关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当前,大多数课程体系侧重于农村实务管理理论、乡村创业案例分析等内容,课程较倾向学术化,即便有一些实训实操的课程,也只是充当了学生的体验课程,未能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当前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基本处于三种情况:第一,具有硬件设施和良好师资条件的高校,对课程确实有了实质性的创新,例如增加了一些直播销售农产品、农村电商运营和手机摄影等课程,但过多地强调了技术层面的内容,削弱了专业知识;第二,部分高校正试图将课程教学植入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但仅仅停留在拓展基础知识的层面,未达到“互联网+教育”与教学课程的深度融合;第三,一些高校意识到了“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但碍于硬件设施和缺乏师资等一些先天条件的制约,无法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二)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性

教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不仅个人能力与资质影响着培养质量,并且其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水平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也尤为重要。传统的农业专业教师对乡村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但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高校教师的计算机技能及专业知识储备并不能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培养方式,所以由于网络技术的生疏,导致教学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信息化教学方式利用率低,依旧习惯采用划重点、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部分教师尽管理论指导方面已游刃有余,但是自身缺少实践经验,对于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未必能够解决,进而也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考核评价体系滞后

高校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否完善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研判人才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调适的直接依据,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就目前高校考核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大部分高校的评价体系中存在考核内容单一化、考核评价片面化的问题,依旧采用标准的试卷考试方法,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乡村振兴人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然而将实践环节纳入考核体系成为重要合格指标的高校很少,对学生的实习经历关注度不足,并且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对人才培养进行动态评价的高校少之又少,高校整体对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业的考核体系滞后,缺少科学性和时代性。

(四)教学实践资源匮乏

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平台。目前多数高校与农业企业联结不紧密,相互之间的合作意向不强烈,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不完善。一方面,企业不愿意对此类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导致学生缺少实践平台进而无法积攒经验。另一方面,学校只顾自身教学,未主动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使教学与实践脱轨。相关线上学习资源不足,多媒体教材开发力度不够,大部分高校仍以文字教材为主,其内容更新缓慢。即便有一些在线课程,也仅仅是课堂录像,课程内容针对性弱。

五、“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目前高校对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有了一定的创新,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尤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贴合现代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现状从教学模式、培养目标、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计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乡村振兴战略出台落地的同时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高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时应明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现实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4]为了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高校应把“应用型人才”作为乡村振兴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围绕“知识、素质、能力、三观”制定具体计划,注重乡村人才的全面培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应是“两大类课程融合”的创新,一方面保留设置原有的专业课程,例如农村事务类课程、农业技术类课程、农业政策类课程等;另一方面,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类的创新课程及融合大数据的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以及智慧农业的操作技术,要把“纸上谈兵”的理论者转化为“望尘知敌”的实践者。

(二)加强师资建设,完善教学模式

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关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质量的好坏,在推行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加强教师相关技能的培训是首要任务。[5]首先,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应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想。其次,高校应鼓励相关教师闲余时间积极参加专业进修,提高自身的计算机专业素养,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朝着“双师型”的目标不断前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最后,高校应扩充师资队伍,加强相关教师引进,可采用“跨界融合”的方式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聚集多元学科背景的教师,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在教学模式方面,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将信息化技术嵌入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教学当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创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教学服务体系,教师可应用相关软件,协助开展适应不同需求学生的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反馈,向学生推送“定制化”知识服务。同时为提高学生参与度,建立线上论坛、在线督导以及app打卡模式,制定每日学习任务,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引导学生掌握大数据分析的能力,促进教学模式信息化、数据化的发展。

(三)创新考核机制,提高培养成效

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成效的“检验器”,也对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有直接的反馈作用。[7]大数据、云计算等成熟的网络技术对高校创新人才考核机制提供了现实条件。首先,丰富评价数据。突破传统教育考核难以收集考核依据和考核信息单一化、片段化的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全方位、全过程收集考试成绩以外的思想情感、心理倾向、实践能力等非结构化的考评数据,从而构建高校综合化、系统化的乡村振兴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使培养评价的内涵和功能也因此能得到拓展。其次,建立学生考核数据库。可由政府引导高校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数据网”,主要是基础条件数据库、社会活动数据库、培养质量数据库等,其中包含了学生考试成绩、选课情况、使用网络资源的数据信息,还有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情况。最后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个性的、动态的、全覆盖的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对乡村人才培养的科学研判。

(四)构建实践基地,拓展学习资源

“互联网+教育”将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常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学习资源是教学核心之一,[8]“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打破了学习资源匮乏的问题,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实践属性又要求加强线下现场教学,因此应集成整合各类优质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构建网络学习资源超市。首先,高校应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加快智能化学习环境建设,完善线上线下学习支持服务。设计一批以微课、微视频为主的移动学习资源,大力推进乡村移动学习。组织开发集人才培训、专家服务、科技示范于一体的支持数据互通的智能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其次,构建自主学习空间,通过整合校内校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业的精品课程、优秀师资等教育资源,有效拓宽和开发网络学习平台,打造网络化、数字化的自主学习空间。最后,高校可聘请一批技能强、经验足的“民间专家”开展讲座,在线上平台分享典型案例,组织学员开展现场观摩学习、动手操作、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后,在网络学习平台提交个人学习总结以供考核。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部分专业介绍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