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设计:基本原则与实践

2022-05-27 17:24王志浩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则

王志浩

摘  要:专题化教学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设计一是要坚持思政性原则,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二是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吃透教学大纲,深耕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推进课程考核方式创新,做好整体教学设计;三是要坚持时代性原则,统筹考虑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立足当代大学生客观状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好专题化教学,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193-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承担着高举旗帜、坚守阵地、筑牢防线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很多高校为了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作用,都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打造思政“金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也成为重要方向之一。

所谓专题化教学,就是指依照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充分把握教材体系和內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提炼出重、难点,以问题为核心,整合并拓展教材内容而形成若干个独立专题的教学方式。专题化教学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再造[1]。究竟应该如何正确把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何在实践中做好专题化教学设计并运用于教学,真正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是当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坚持思政性原则,把握育人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高校大学生的通识必修课,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2]。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化教学设计必须彰显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充分运用思政元素,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

(一)明确课程目标,把握育人方向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及如何做出了“四个选择”[3]。在“纲要”课专题教学设计中必须处理好该课程在知识性、理论性、思想性和政治性四个维度上的关系。“纲要”作为一门历史课,它主要讲述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和重要历史过程,因此不可否认,它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历史教育功能。但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历史教育功能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一部分。因此,在该课程的专题化教学设计中,需要抓住近现代中国从衰败到实现伟大复兴这一重要历史线索,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及其历史进程中发现和总结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特殊规律,从理论上深层次为学生回答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以及如何做出了“四个选择”这一系列重大问题。比如在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相关主题的专题设计时,就不能孤立地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事件的历史过程,否则说服力就不足,因为“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是中国人民通过与其他各种思想进行激烈斗争后作出的选择。因此,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置于近现代中国的文化思想发展史中去考察,做到让学生以史明理,真正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不为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高深的理论所困扰,让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坚持思政性原则,做好专题化教学顶层设计

要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设计的目标,基于课程思政性这一原则,做好专题设计必须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一是明确本专题要实现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目标是什么,要求专题的教学目标要服务并契合于该课程的课程目标。二是依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基本逻辑框架,其遵循的一般逻辑思路是“史实描述-理论推导-结论及其升华”,其中理论推导是重中之重,这一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从思想上真正认同并接受教师的观点。三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设计中,要坚持教材的基础性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渊源,以时政材料为补充,以实践教学为依托,以多学科知识为背景,形成专题模块体系[4]。资源的选择上要突出思政性导向,侧重向理想信念的思想教育方向引导,向政治信仰的政治教育方向引导,向逻辑理性的理论教育方向引导[5]。资源的使用上,要依据实现的专题教学目标和理论推导的需要,去粗取精,充分发挥各类教学资源在专题化教学中的支撑作用。

二、坚持系统性原则,优化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设计原则的系统性,主要是指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本身自然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完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科学的理论,这种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其理论的完整性和论证的严密性上。因此,这种系统性在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设计中都必须得到充分尊重,否则在某些情况下就模糊了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会被削弱。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的系统性原则,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一)吃透大纲、深耕教材,把握课程内容体系

专题化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实质上是对教材内容体系的“再创作”,这个“再创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内容框架和总体要求,紧扣大纲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设计不偏离方向的大前提和纲领性保证。在吃透大纲的前提下,要深耕教材,把握教材内容体系,归纳每章甚至每节内容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其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取舍,提炼出既具有代表性又能够遵循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专题,避免专题化教学内容设计的平面化、碎片化。通过专题化教学课堂既能解决学生思想上对现实问题的困惑,也能够系统地使学生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创新专题化教学内容体系,避免教学内容碎片化

在实践中,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个学期下来,教师经过精心设计,每一个专题都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感受不到教师整体的授课脉络,无法对该门课程进行整体把握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就是教师在进行专题设计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专题化教学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性,教师可以结合热点问题、个人研究专长和兴趣,甚至为迎合学生的需要而设置专题,只关注单个专题内在的完整性,而忽视专题之间以及整个课程内容内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部分内容,有的教师在进行专题设计时,为了突出热点问题“协商民主”,就将此部分内容简化为“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专题,这么做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和爱国统一战线等重要内容漏掉,弱化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政治”的重要地位,显然不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因此,为片面强调专题化教学而把本来系统化的知识过度碎片化并不可取。

(三)创新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

专题化教学打破了原有的教材体系,淡化了对零散知识点的讲授,更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也必然是专题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必须突出考核方式设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专题化教学的理念下重构课程考核方式,适当提高形成性考核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比重,既能突出课程的知识性,测评学生掌握的程度,又能体现实践性,检测学生知识运用的效果 ,顺利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教学目標。比如,可以将形成性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增加到50%。在形成性考核中设计同专题化教学相配套的课前知识背景准备、网络在线学习、新闻播报(或者讲红色故事)、课堂辩论、实践调查等能以适当方式打分考评,且能够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活动,使学生全程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去。从而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更好地展现在平时的日常行为中,而不是仅仅僵化地停留于结果性考核的卷面上。

三、坚持时代性原则,提高育人实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6]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7],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推利器,是确保新时期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设计不能摆脱现实关怀,要充分体现时代性。

(一)内容上要把历史讲述与关注时政热点结合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门课程从内容上来讲都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时代感,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历史讲述与实证热点结合起来则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更多的创新性思考。以“纲要”课为例,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3]。其基本场景主要是由一系列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构成,较全面地呈现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具有较强的史实性。但是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则必须为现实服务,在专题教学设计中要把历史问题和现实热点焦点问题充分联系起来。如中日关系问题和台湾问题,在进行专题设计时完全可以把这两个问题作为案例融入适当的专题。一方面有利于摆脱“纲要”课教学中干巴巴的理论说教,引入课堂互动,增强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从历史中还原问题的本质,以理服人,让学生真正能够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当前的中日关系发展问题,理解当前党和政府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政策主张,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客观状况

由于受社会、互联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00后”大学生知识面宽,独立意识、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突出,容易对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专题化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一是要在专题教学设计之前做好调研,主动搜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和疑惑,在专题化教学的内容设计中积极回应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避免在授课中出现“隔靴搔痒”“错位教学”等不对称现象。二是在专题化教学设计中要敢于正面解释和回答学生提出的尖锐问题和敏感问题,对有难度的问题要适当展开。学生提出的尖锐问题和敏感问题一般都是学生自己比较困惑的问题,如果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对此类问题加以回避或者模糊回答,则会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走向负面方向。因此,在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信念,用正面的案例进行引导,避免学生错误理解或者传递负能量。三是专题化教学设计必须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形成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争鸣的局面。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资源的渠道异常便捷丰富。因此在专题化教学设计中,可适当设计一些课下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搜集和分析资料,在困惑中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课堂上则通过讨论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或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重点进行评价引导,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的欲望,进而实现科学历史观的内化。

(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当前,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支撑作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教师来说,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加强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将复杂的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加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对学生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参与课堂、表达个人观点的平台和机会,真正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化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从形式上讲,要把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考勤、课堂互动、作业、考试考核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承载量大、便于监控管理的优势,把相关教学微视频、电影、课件和测试题目置于其中,让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都能够学习,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从内容上讲,在专题化教学设计中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部分分散在不同的专题,不要盲目追求大而全,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如设置问题、小组讨论分享、情景式体验等,让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从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教师则会在学生的讨论和发言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避免了传统课堂上教师枯燥的语言讲授和晦涩的理论阐释,提高教学实效。

四、结语

总之,专题化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其课程性质及其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专题化教学改革中必须遵循思政性、系统性和时代性的基本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改革要在坚持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而这又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强化使命担当,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本领。

参考文献:

[1] 章小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93-9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 (2018-04-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10.

[4] 罗志佳.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原则探讨[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24-27.

[5] 黎同柏.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化教学的设计原则[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05):33-34.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17-02-28(0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EB/OL].(2015-07-3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荐稿人:王培文,平顶山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则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毛泽东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探究以现代法治精神推动行政诉讼法修改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如何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