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芹 詹玉聪 雷后兴 袁宙新
丽水市中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儿童由于饮食不当或先天不足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称为小儿疳证。畲医认为疳之为病,皆虚所致,畲医捏痧法又称撮痧、抓痧、挟痧、拧痧,是畲族最常用发痧疗法,可以达到健脾土、扶胃气的作用[1]。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60例患者,均符合《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疳证》中有关小儿疳证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0.5~13.0岁;病程1~24个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0.5~13.0岁;病程3~3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2片×2版,批号202007370]口服,1次2片,1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捏痧治疗,3天1次,1次20~30min。捏痧时食指和中指弯曲,第一、二指骨张开,呈60~90度角,蘸取茶油做润滑剂,用弯曲的指头在患儿四缝穴连续捏拿5~10次,后在患儿脊柱两侧左右各捏9或12处,连续捏拿5~10次。两组疗程均为27天。
3.1 疗效标准[3]:痊愈:治疗后证候积分较前减少≥90%;显效:治疗后证候积分较前减少≥70%且<90%;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较前减少≥30%且<70%;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较前减少<30%。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2.43±1.59*4.50±3.14例数30 30治疗前10.27±3.60 9.17±3.07
畲医外治捏痧法治疗小儿疳积,主要是通过抓捏其四缝穴、脊柱两侧9或12个部位进行治疗。四缝穴是手三阴经所过之处,属于经外奇穴,于此穴采取捏痧措施具有疏经通络、调和脾胃的作用[4]。小儿脊柱对全身阴阳之气具有统摄作用,通过捏拿可调理阴阳,且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过脊柱两侧,于相应脏腑腧穴提捏,可达到调理脏腑之效。捏痧的“后八卦”疗法无相应穴位要求,而是注重于不同的部位捏拿,配合茶油润滑,可通过刺激背部膀胱经胃俞、脾俞、肾俞等,起到和胃消积、健脾益气作用,有助于改善腹泻、腹胀等临床症状,加快脾胃功能恢复。捏痧法一般不存在不良反应,患儿容易接受,然而小儿皮肤稚嫩,捏痧用力不当容易造成皮肤红肿或痛感,因此在捏痧时常配合茶油或精油等润滑剂,降低操作难度的同时给患儿更良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