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研究

2022-05-24 01:32王宁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文科教学模式

王宁

[摘 要]“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 在教育部倡导“新文科”的教学背景之下,本文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多样化授课模式、强化实践积累、运用翻译语料库平台以及重构教学评价体系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采用有效的翻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翻译应用与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我国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文科;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5-0098-03

“新文科”这一概念是美国希拉姆学院首次于2017年提出的,教育部又于2018年在产学合作协同项目对接会中强化了这一理念,这是我国高校改革继新工科之后的又一大举措。相较于传统文科教育而言,新文科之“新”体现在原有传统文科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文科的内涵及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建设文科的新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国家的建设需求,供给社会的实际需求(王铭玉,2022:20)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提升了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为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更加重视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仍旧存在阻碍高校英语翻译课程效率提高的问题(姚依萍,2020:90), 如何培养学生的翻译应用与实践能力,提高我国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效率,采用有效的翻译教学策略和培养模式,是值得所有高校英语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重视不足

目前,我国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在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中一直处于较为边缘化的地位,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方面偏重听、说、读、写,对于英语翻译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存在明显不足,这一点从我国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课时、课程设置等方面就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郭家宏,2019:135)。首先,是大学英语教材本身的问题,教材内容陈旧且与时代脱轨,大学生无法通过教科书掌握新的词汇和概念。同时,关于英文翻译的教材少之又少,英语翻译文章通常融合在其他教学内容和题型中,没有在教材中独立体现出来。尽管这部分内容已经涉及一些英语翻译,但只是停留在理论及技巧上的讲解,没有对其具体完整的解释。

另外,在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课时和教学设置上,通常大学英语课程每周都要安排2到4个课时, 其中听说读写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并没有专门针对英语翻译教学而设立的独立课程,这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锻炼英语翻译能力。即使《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于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有一定要求,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中也涉及翻译题型,但由于课时相对较少、英语课程的内容复杂,且四六级考试中英语翻译题内容应用具有局限性,都导致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于形式化,这也是容易受到忽略的原因之一。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从目前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在许多高校英语翻译课堂中根深蒂固了。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正在继续深入并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在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手段、方法和模式上依然还是相对落后。传统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主要以授课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的过程中太被动;而且翻译时以教师的答案为标准,大部分学生不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英语翻译,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对自主翻译思维观念的塑造与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的材料均以句子为主,没有充分培养出学生对整篇文字翻译能力的意识;侧重于翻译技巧的锻炼,缺乏对其理论的指导。这种传统教学思想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缺少了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并主动建构翻译技巧的过程,只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过于循规蹈矩,进而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李红辉,2020:3)。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缺少实践

英语翻译教学应该通过实践来考察和检验教学成果,因此就需要高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渠道、路径以及对其英文翻译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与训练,才能够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但目前我国的翻译教学实践工作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各个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几乎很难找到翻译实践的相关课程,而授课老师对于如何将翻译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也很困惑,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在多数情况下,英语翻译的实践方式非常少,基本上都是进行模拟翻译而没有真正的翻译实践。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很多大学中,英语翻译教学仍旧停留在一个理论教学的阶段,而实际的实践教学几乎没有实施,学生很难将理论付诸实践,将抽象转化为具體,翻译能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

除此之外,我国的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完全不同,对于英语翻译教学的认识、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和需求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影响了英语翻译实践平台的建设(余殊,2020:68)。由于缺乏畅通的英语翻译实践渠道,一些大学生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严重制约,他们只能在网络上寻求英语翻译实习机会;很多的时候,有些学校虽然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平台,但形式主义明显,其价值和作用没有被充分体现出来,这造成大学生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得到有效的英语翻译社会实践,翻译教学实践应用的特点也没有被体现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翻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无法有效地实现技能的内化,提高学生对英语翻译能力的掌握,使得传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并未同步发展,学生在翻译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上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翻译教学的能效。

二、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它不仅体现出人文科学的一般特征,又体现出一些新的特性,比如战略性、突破性、创新性以及融合性等特点。同时受疫情推动,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得到普及,很多教学活动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也需要大大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翻译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程设置、授课模式、教学实践等方面入手,改变当前的大学英语授课模式。

(一)优化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翻译建立在英语词汇和语法等基础之上,与英语的听、说、读、写紧密相连,在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是不可分割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需要大力改革英语课程设置,结合目前线上线下同时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英语翻译课程设置。

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以增设选修课(包括翻译理论、口译或者笔译的翻译技巧、比较翻译、比较语言文化、机辅翻译等等相关课程)的方式推广英语翻译教学,同时可以增加翻译实践教学(包括翻译工作坊、翻译俱乐部等课外实践)课时的总量和比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英语翻译学习机会;此外也需要更新和优化教材,让选用的教材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的需求。甚至在不同的专业可以进行不同的教材以及练习册的编纂,并适当增设相关专业的英语文章的篇幅,提高英语翻译的实际应用性。

(二)多样化授课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的方法就没有实现过统一,主要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很多是单一的,很多时候讲解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翻译教学,而是理论为核心的翻译内容,这就造成了讲解为主的单一化授课模式。各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类型和特色,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构建不同的新型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效率。

除了讲授式教学模式以外,在线下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小组研讨的方式,进行一对四,一对六或者一对十这样的小班授课模式;也可以根据授课专业不同,采取多教师授课的形式,在涉及专业领域的文章时,可以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同时进入课堂,让语言和专业上的教学并驾齐驱,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还可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 通过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和老师随时进行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最先进的理念,最前沿的知识,最深入的思考以及最放松的表达方式。

教师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形式安排好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增加课前、课中、课后各个过程的连贯性,从而确保学生的翻译能力不断地提升,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开放式的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中增强他们的英语翻译能力。

(三)强化实践积累

实践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英语翻译实践的作用在于让大学生脱离校园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运用英语翻译技能,以达到锻炼学生翻译能力、提升英语素养的目的。理论上的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不经过这些实践检验就无法将英语翻译真正地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真正地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主张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翻译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不要因为害怕出错而不去尝试英语翻译实践,教导他们一定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确保学生的成绩能进一步的提升。在课上,教师可以布置课堂英语小作业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利用现有线上教学的优势,建立小组讨论“房间”,“房间”内任课教师与学生形成一对一交流,尽可能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现英语翻译能力的机会。在课后,可以成立翻譯小组或者翻译社团去完成一些指定的翻译任务,或者可以承接一些翻译公司的部分工作,增加翻译的实践练习。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相应的交流更好地满足实际的需求,从而保证学习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和掌握了更多英语知识,实践活动也变得更有意义。

(四)运用翻译语料库平台

与传统教材教学相比,语料库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生动的情境和素材,并能够更深入地指导学生的翻译技巧,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翻译,包括不同形式的句式以及更丰富的词汇翻译。而且语料库也能够增设更多的翻译语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翻译经验,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所以语料库的使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翻译渠道,增强学生的翻译技能和拓展学生的翻译知识。因此,每个学校或院系可以考虑结合学校或院系自身的个性特点,自建小型翻译语料库平台,比如针对建筑学院的学生可以考虑搭建以建筑与园林语料为主题的翻译语料库,针对医学院的学生可以考虑搭建医学技术相关的翻译语料库,针对文科方向的学生可以考虑搭建文学、哲学与社会热点为主题的翻译语料库等等。根据不同学习方向而专门设计的翻译语料库,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达,还能够通过翻译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本专业的相应内容,同时可以采用多维度空间学习的方式,包括课堂、课外和在线自学等,实现一举多得的教学目的。

(五)重构教学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以评促学是学习评价重要的衡量标准和原则,而在新文科背景之下,学生的教学目标也随之有了改变,我们培养的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集科技素养、数据素养以及人文素养为一体的具备综合能力的新型人才。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评价系统,应该是以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为原则,以云平台为媒介,以教师评价、学生评教、教学服务体系相互支持、调节和制约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督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而整个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元动态系统,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学生在课上的参与度与配合度,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和准确度,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及时反馈和评价等等都可以通过这个评价平台得以体现。此外,这个教学评价体系也是可以把教师、学生、学校三方有机地互动互通起来,也可以让每次课堂、每个阶段的表现更加的立体化,方便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够随时进行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的调整,这为高效的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 结语

在我国的大学教学中,英语翻译能力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之一,其本身的教学要求是比较高的,必须得到充分的关注。笔者对新文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翻译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各大高校首先应该提高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程度,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重新设置英语翻译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增加翻译教学课时的总量和比例,增加大学生英语翻译学习的机会;同时,提高英语翻译的实际应用性;学校还可以成立英语翻译教学研究小组,加强英语翻译教学研究;高校需要优化英语翻译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并结合此时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最后开展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获得日积月累的提高。笔者希望可以通过本文能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英语翻译教学发展和国家培养英语翻译人才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铭玉.新文科——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9-22,30.

[2]姚依萍.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英语广场,2020(29):90-92.

[3]郭家宏.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5):135-136.

[4]李红辉.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学周刊,2020(14):3-4.

[5]余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海外英语,2020(14):68-69.

(责任编辑: 张宏玉)

猜你喜欢
新文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