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特别是要坚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義远大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成果同向同行。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需要准确理解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重要意义、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凝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磅礴伟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生活化常识化具体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5-0054-04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信仰、精神与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最核心的构成要素,[1]而理论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系统阐释和科学总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成果(理论)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在内涵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高度契合,更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一、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2]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必须以高度政治自觉筑牢信仰之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中,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中国人的信仰不同于西方人对神的崇拜,它不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笃定,更多的是对人类能够创造出属人世界的执着信念。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古语讲“人强胜天”,我们在无数次与自然的斗争中证实了自身的力量,崇尚人的能力和人类拥有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是中国人历来所信奉的。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段最为曲折和艰辛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探寻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前赴后继,在这其中,中国共产党以其无坚不摧的革命斗志和对“真主义”的崇高信仰,带领中国人民开拓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复兴之路,这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也是中国人民坚定不屈、践行信仰的集中体现。现在,中国已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十分光明,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将激发起中国人民的斗志,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共同建设好人类共有的家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最基础、最深厚、最久远的教育,它从根本上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如果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精神、理论等也就失去了支撑。当前,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正确理解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是一种递进关系,社会发展逐渐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而实质上两者在信仰层面则处于一种共通、共融、共进的态势。我们不能因为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不能因为当下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忽视或者抛弃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引。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事业既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推动下发展的,也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指导下前进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存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共同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二是纾解远大理想与当下现实的内在紧张。“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研”结果显示,有高达91.9%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道路自信。青年学生亲眼看见国家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亲身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红利和实惠。但具体到个人的就业、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现实的差距又使他们感到迷茫。因此,远大理想的教育要充分观照青年学生的现实处境,厘清目标与过程、理想与现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个人信仰体系中,正确处理远大理想和个人际遇之间的关系。三是平衡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内在矛盾。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取向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舍生取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它要求个人服从社会或集体,必要时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然而,伴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西方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思潮也悄然进入了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个人的“特立独行”“卓尔不群”不断彰显,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盛行。“普遍信仰”“自主选择”“共同理想”“个人理想”其实都是一体两面,内在的冲突和张力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即在矛盾的双方中寻找平衡点,使其不至于偏向“我行我素”的一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凝聚最广泛、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公民道德修养规范,是全社会公民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关系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同时也成为一项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3]这告诉我们,重建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克服社会转型期的思想动荡,解决国家和民族面临的时代性课题。
价值观的塑造一部分来源教育,一部分是由个体成长经历所决定的。当个体在同类事件中逐渐趋向一致判断,其观念、态度、思维在價值取向上始终保持一贯性,符合某一原则并长期固化为个体的信念,就成为价值观。价值观的养成是由个体自我触发、汲取、锻造形成的,它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支持,个人、学校和社会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要从价值观的个人涵养机制、教育沟通机制和社会整合机制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握学生个体价值涵养机制。通过将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条,再转化为外显的道德修养,是个体价值涵养机制的运行模式。在心理学范畴内,价值涵养也就是价值内化过程,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移和嫁接的过程,即把社会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植、转嫁于个体意识之内,其本质是实现内心的价值观念与外在的行为表征的同一性。价值涵养需要经过认知学习、情感认同、意志同化、信念顺应和行为固化等几个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应体现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深刻把握学生个体的价值涵养机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构建教育过程价值沟通机制。美国学者马克斯·勒纳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价值对话。现代社会呈现多元价值共存的局面,价值激荡、价值冲突、价值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处境可谓“如敌环伺”,各种价值导向都对其提出了挑战。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能完全将它与其他价值理念割裂开来,而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构建价值沟通机制,让两种和多重价值“同台竞技”,经由反复的筛选与甄别,剔除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价值观念,引导青年学生在交流沟通、权衡比较中进行自主的价值思考,从而确立并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使其保持“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绝对位置。三是建立社会层面价值整合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主要在学校,而家庭和社会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如果各自为政,就难以维系与国家意识形态一致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进退失据,造成思想混乱。建立社会层面价值整合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掘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思政元素,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道共同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坚固堡垒。家长和其他所有社会成员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来,通过家庭课堂、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使青年学生在更广泛的社会接触和更深刻的社会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断感受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力量。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4]这揭示和表明了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中国精神民族性、先进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革而焕然一新,它是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全新的中国精神,是更符合当今时代现阶段的中国精神。
当前,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口,对中国精神的探求,既可以有效地发掘几千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进取的思想动因和价值追求,也可以为当前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找到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的方法途径。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中国精神以其汇聚起的磅礴伟力,不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学习素材,同时也引领着教育教学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为推进铸魂育人伟大工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中华民族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孕育、成长。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为爱国主义,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贯穿中华文化命脉,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展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重要素材。正所谓“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必将以爱国主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从中华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从民族精神基因中不断追寻兴国之魂和强国之梦。二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如果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要达到“以文化人”“以德服人”的目的,那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是引领和引导这一过程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时代精神是一定历史时期由人民群众创造并被广泛接受的精神存在,它代表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品格和精神标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呼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自身,以不断的自我革命精神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立场、站稳脚跟,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导青年学生勇于砥砺奋斗,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三是中国精神是推进铸魂育人伟大工程的精神基础。新时代铸魂育人的根本目标是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格高尚、文化底蕴深厚,能够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为青年。而所有这些精神品质我们都可以在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中找到真实而生动的体现和回应,可以说,当代中国精神高度契合了铸魂育人的精神内核,成为铸魂育人伟大工程的精神基础。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铸魂育人工程的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脚踏实地进行社会主义铸魂育人工程创新能力建设。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成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源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是在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不断推进、不断发展的。从邓小平同志“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拷问,到江泽民同志“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发问,再到胡锦涛同志“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现实追问,制度和理论成果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结合日益紧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路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框架内逐渐明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制度层面提出“坚持和完善什么,巩固和发展什么”,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脉络、取得成就和显著优势,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又一次伟大的制度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境界。
时至今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党的创新理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集中的体现。我们要学好、用好、教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介绍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实践成就,必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生活化、常识化、具体化。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生活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一般的学科教育一样,存在一种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它需要将教材中的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以通俗化、生活化的样式传递给青年学生。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因其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内含天然的生活化倾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运用这种理论上的亲和,突出生活化内容,采取生活化表达,善于将最新的理论成果与时事政治、身边故事、舆论事件结合起来,使学生既知其然,也想知其所以然。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提出马克思主义要转向日常生活,而现在这种转向还在进行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承担起这种使命。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常识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常识化即是该思想、理论作为一种知识得到广泛接受、广泛赞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和宣讲上发挥作用,更要在其普及化和大众化上下功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以经验的普遍性或概念的规定性去框定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而是把常识所标定的社会现象作为批判性反思的对象,启发学生以历史的和辩证的态度去看待身处的现实。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的常识化则不仅带有理论普及的属性,还要以其自身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更新先前的陈旧认知以及由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种种看似习以为常的“肤浅”观念。葛兰西指出,意识形态具有“常识”的性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常识化显然对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也必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具体化。一项制度、一种理论是否有成效关键就在于能否落到实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具体化即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展开过程,关注的是学习成果的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群众路线教育开始到当前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已经上升为一种制度,它督促黨员牢记党的宗旨、强化党性观念,将学习成果最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成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具体化是我们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思想库,是培养斗争精神、磨砺奋斗品格的训练场。毛泽东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5]只有坚持不懈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具体化,才能真正展现思想的魅力、彰显理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忠军.“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核心内涵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104-108.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5-5.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