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初探

2022-05-23 02:36彭莲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2期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新课程

彭莲芳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的背景出发,从学习方式枯燥、讲解缺乏练习、课程难度增加几个方面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了新型学习方式、强化练习、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学几个改进建议,旨在解决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促进语文教学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

中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跨越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语文课程的内容的难度开始大幅度增加,学习难度也相应提升。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想要让学生们对语文课程接受得更快,在中小学衔接阶段依旧可以保持语文课程的快速理解,就需要对学生自身情况以及教学方式方面进行改进。

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

(一)学习方式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在对于小学语文课文的讲解中,由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文难度较低,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般会更加注重讲解字,词,段落,让学生们朗读课文以增加对于文章的理解。但是在中小语文衔接阶段,这样的方式就不太可取了。在中学以及六年级下的阶段,语文课程的重点就放在了理解层面上,如果教师仍然按照字,词,段落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容易就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而且教师对于课程的教学风格在中学阶段也会随之改变,相对于小学来说,上课时的讲解方式会变得更加专业化一些,没有小学时那么有趣,学生们对于突然改变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会感觉难以接受,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教师预先准备了课上活动以及教学设计,因为同学们的积极性缺失,也很难将提前设计好的教学模块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二)重讲解忽视练习,学生学习效果有限

在当前的语文课程衔接阶段教学来看,可以发现现在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讲解为主。对于朗读以及学生自主练习的部分不太重视,没有让学生们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导致整个语文的教学过程是和学生脱离开的,全程只是教师一个人在参与,只有教的部分,但没有学的反馈和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课程中更多的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课程上的知识点是很难融会贯通的。这样的课程对于初期简单的小学语文课程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之后的中小学语文的衔接阶段的变化中,反而会对学生们起到相反的作用,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有限,对于课文的理解不足,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课程难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相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而言,中学时期的语文课程难度较高,对于课文内容、作者思想、写作思路与方法的探究开始成为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难度与深度的突然增加会让学生感觉力不从心。而且在语文中学课程的量的方面也比小学要高上不少,文章的篇幅增长,数量也增多,需要学生们进行记忆的知识点更繁杂。而且此时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如果在衔接阶段的学生思维思想没有养成,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在之后的课堂上跟不上语文学习的进度,从而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抵触,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积极性下降。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方法

(一)设置新型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以及思想进行感受和理解,能够把握住作者写作的出发点。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学生们具有足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就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小组,在课文作者情感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们自主朗读与发现讨论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和同学,老师的对话过程中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产生自己的见地,从而引发出学生们之间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穷人》进行教学时,将班级里面的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默读一遍课文,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什么事情。之后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对于课文中的渔夫和桑娜两个角色性格特点进行交流,并在课文中画出依据。在进行过讨论之后,教师就可以点名让学生开始发言,将所得性格结果写在黑板上。形成了两个人的特点后,让同学们思考有关于课文主题方面的信息:题目是穷人,但是你们感受到的是这两个人的精神层面穷吗?从而引出了对于渔夫和桑娜两人的高尚品质的课文主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僅可以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思考的热情,还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二)优化课上练习机制,加强学生学习效果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需要对学生们进行一些生僻知识点的讲解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教师应根据学生当前水平进行相应的练习,加强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使其对于文章的掌握更深,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对各种文章以及写作形式应付自如。练习的形式包括很多,有写作、阅读、造句、读后感等,不同练习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当前学生的接受情况以及课程的具体安排来进行选择。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文章《詹天佑》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我国历史上做出接触贡献的著名人物有更多的了解。教师以学生喜爱的著名人物为例,要求学生们进行写作,写作过程可以参考结合本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以及写作思路。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该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循序渐进教学

在学生最初接触中学语文课程时,教师要提前将教学内容掌握好,明确学期内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在最初对于学生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时,由于知识点难度剧增,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们的接受能力会有所下降,此时如果直接进行教学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应在把握自身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小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从而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文章《山中访友》进行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之后在让同学们将课文中对于访问的事物具体描述找出来,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课文中为什么要说拜访的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等等是朋友呢?继而进行作者情感的深挖,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这个主要情感表述出来。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开始阶段容易接受改变的环境和教学内容,顺利让学生完成中小学语文衔接。

结论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衔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发展以及学习状态都有很大的影响。想要将中小学的语文课程衔接做好,就需要立足于新课程的背景下,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学生心理进行了解与改进,继而顺利完成中小学生语文课程的衔接过渡。

【参考文献】

[1]钟萍.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J].华夏教师,2020,10:30-31.

[2]李爱玲.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问题[J].文学教育,2020,69:148-149.

(责任编辑:张晓东)54942978-FFA8-4A2C-B7E0-D6D253F7897B

猜你喜欢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