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勋
摘要:2018年8月3日,中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随后在我国黑龙江、浙江、内蒙古等省市迅速传播,导致国内生猪数量骤减,猪肉价格持续升高,严重影响我国猪养殖业的发展,给猪肉产品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国内兽医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建立健全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和生物安全制度,我国生猪养殖逐步恢复,但国内外非洲猪瘟疫情仍十分严峻,同时其他猪疫病也威胁着猪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对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诊断方法进行综述,并提出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各种猪疫病的防控措施,为国内猪养殖业疫病防控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洲猪瘟;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疫病;防控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也将该病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1]。非洲猪瘟最早的报道见于1921年的肯尼亚,之后该病仅在非洲地区进行传播。但1957年以后,拉丁美洲和欧洲的部分国家开始出现非洲猪瘟疫情,随后该病迅速在欧洲、美洲以及亚洲地区的国家迅速蔓延。2018年8月3日,中国沈阳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随后迅速在我国黑龙江、浙江、内蒙古等省市迅速传播,造成我国生猪存栏数量急剧减少,猪肉供反面出现严重缺口,给我国猪养殖业和粮食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2,3]。随后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非洲猪瘟防控政策,并加大非洲猪瘟检疫力度,有效地控制了国内非洲猪瘟疫情的扩散趋势。近3年,非洲猪瘟疫情通报数量逐步减少,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在非洲猪瘟疫情期间,暴露了我国大多数猪场猪疫病防控方面存在防控漏洞,防控技术水平和防控意识较低。因此,在非洲猪瘟常态化背景下,仍需进行全面、精准和科学的猪疫病防控,以降低猪疫病的发病率,保证猪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户的养殖经济效益。
1 非洲猪瘟概述
1.1 病原
非洲猪瘟的病原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是DNA病毒,也是目前唯一的虫媒DNA病毒[4]。非洲猪瘟基因组大小约为170~190kb,病毒粒子直径为175~220nm,病毒粒子呈20面对称体[5]。非洲猪瘟病毒可在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内复制,也可在钝缘蜱体内增殖。非洲猪瘟病毒在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性,患病猪血液中的病毒在4℃条件下储存18个月至6年仍可被检测出,而在加工的火腿等猪肉产品也可存在较长时间,这给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工作造成更大的困难。
1.2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条件下,非洲猪瘟的潜伏期约为5~15d,实验室条件下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5d,但不同的毒株、感染病毒量、感染病毒株和易感猪身体素质不同也可造成潜伏期的时间上的差异[6]。临床上,根据发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将非洲猪瘟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型5种[7]。
1)最急性型。患最急性型非洲猪瘟的病猪可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部分豬表现出高热,体温可升高至42℃,皮下和内脏器官严重出血,耳背部发绀,便血,呼吸急促。
2)急性型。急性型的猪的临床症状较为典型,且通常不会突然死亡,一般在出现症状3~4d后死亡;病猪表现持续高热,食欲废绝,行动困难,呼吸急促,皮肤充血发绀,发病后期出现腹泻便血。
3)亚急性型。亚急性型的猪临床症状与急性型的相似,但病情严重程度较轻,病程时间相对较长。患病猪可表现出持续数天的高热,随后体温呈不规则的波动状。亚急性型的猪通常在出现症状的6~10d内死亡,死亡率在60%以上。
4)慢性型。慢性型的病猪体温升高,最高可达40.5℃,呈不规则波浪热。患病猪呼吸困难,皮肤出现坏死、溃疡和斑块等。患慢性型非洲猪瘟的猪一般病情约为1至数月,通常大部分猪可康复,但可终生带毒。
5)隐性型。隐性型非洲猪瘟主要是低致病力的非洲猪瘟感染所致,或亚急性和慢性型转变而来。病猪临床表现症状,但其体内可带有大量病毒,是猪群中病毒传播的重要来源。
1.3 流行病学
在家禽家畜中,非洲猪瘟病毒是仅感染猪,在自然条件下,钝缘蜱也可感染该病毒,是该病毒重要的传播宿主[8]。在养殖中,非洲猪病病毒可通过病猪与易感猪直接接触方式的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养殖器具、饲料饮水、车辆和人员带入养殖场,易感猪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摄入非洲猪瘟病毒而患病。此外,蜱虫叮咬也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途径。
1.4 诊断方法
若临床上猪群中出现猪突然大面积死亡,或病猪出现上述症状,剖检发现病猪各内脏器官出血情况十分严重,可初步怀疑为非洲猪瘟,可采集病猪样品送实验室检测。非洲猪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多种分类方式,最常见的是分为抗体检测和病原检测两类[9]。
1)抗体检测。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的样品为病猪血清,可用促凝血采血管或无添加采血管收集病猪血液,倾斜放置4℃冰箱,待血清析出后离心取血清,血清分离后应立即进行试验,若需要运输应放置冰盒或干冰内,储存应在-20℃以下的环境。在兽医实验室中,非洲猪瘟抗体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10]。
2)病原检测。病原检测的样品为病猪的全血、脾脏、淋巴结、肺脏等组织,应采集有明显病变的部位送检,运输时应将样品储存于低温环境下。非洲猪瘟病原检测方法有红细胞吸附试验、直接免疫荧光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以及分子学检测方法,如PCR、荧光定量PCR等[11]。
2 猪疫病防控措施
目前,通过我国制定非洲猪瘟防控和检疫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使得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在非洲猪瘟常态化背景下,多种猪疫病防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需要养殖场学习相关疫病的基本知识,根据自家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猪疫病防控措施。本文根据目前非洲猪瘟及其他猪疫病的防控现状,提出如下防控措施。
2.1 加强猪疫病病原的检测工作
非洲猪瘟疫情的出现,暴露出我国大部分猪场对猪疫病监测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由于非洲猪瘟可在猪舍环境中存在较长时间,若不定期检测猪群中非洲猪瘟病毒的携带情况,极易导致非洲猪瘟病毒在猪场内的传播,出现非洲猪瘟疫情,而其他病原也是如此。因此,养殖场应根据当地猪疫病的流行情况,结合养殖场疫病的发病史,制定猪疫病病原的监测流程,定期监测猪群中非洲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疫病病原的携带情况,发现带毒带菌猪应及时隔离上报,确诊后做好淘汰和同群猪的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治疗等工作,降低猪群的发病率,从而降低由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2.2 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许多猪场暴发非洲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蓝耳病等疫病的根本原因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病原进入猪场。因此,应做好猪场内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防止猪疫病病原进入猪场。首先,做好人员管理工作,人、车辆等可机械性的将多种病原带入猪场,因此要做好人员和车辆的入场前消毒工作;其次,生猪贸易也是引进病原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作好引进猪的隔离检疫工作;此外,节肢动物、鸟、鼠、犬、猫以及其他动物也可传播多种猪疫病病原,因此,猪场应定期做好驱虫、灭鼠、防鸟工作,建设好猪场外围的栅栏围墙等防止其他动物进入;猪舍内的卫生条件也是影响猪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日常的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每日通风换气,给猪生长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
2.3 加强饲料饮水管理工作
非洲猪瘟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进行传播,尤其是使用泔水饲喂猪可增加猪患非洲猪瘟的风险。因此,应做好猪的饲料饮水的管理工作,一方面保障饲料和饮水的干净无污染,不使用不合格的饲料和泔水喂养猪;另一方面也应注意猪饲料的营养配比,应根据不同发育生长阶段给予猪适宜的饲料,换料时应采取温和渐进的方式,突然更换饲料极易造成猪出现应激,进而易感染病原微生物发病。
2.4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目前,非洲猪瘟无有效的疫苗可用于防控,但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工作仍在持续开展,相信不久之后,国内的科研人员定会研制出高效的非洲猪瘟疫苗。在非洲猪瘟暴发后,市场上流行了一段时间的非洲猪瘟假疫苗和试验疫苗,造成部分猪场出现疫苗毒株感染的情况。因此,养殖户应时刻关注国家关于非洲猪瘟疫苗方面的研究动态,不可盲目使用假疫苗或试验苗。而大部分猪疫病,如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等,国内已有商品化的疫苗上市,养殖场应根据国家动物疫病的强免工作要求和养殖场猪疫病发生情况针对性的制定疫苗接种,以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降低猪疫病的发病率。此外,养殖场应将免疫接种工作落实到位,做好猪群的群体免疫,免疫后监测猪群抗体水平,对于免疫不合格的猪应进行补免,保证猪群免疫接种的合格率,从而保证猪群获得较高水平的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爱军,王芮,朱潇静,等.非洲猪瘟相关检测及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21,41(5):1023-1030.
[2] 王清华,任煒杰,包静月,等.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确诊[J].中国动物检疫,2018,35(9):1-4.
[3] 莫云贵,张宝花.非洲猪瘟防控难点及主要防控措施分析[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9):76-80.
[4] 廉富良.非洲猪瘟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7):23-25.
[5] 黄霞,康喜龙,孟闯,等.非洲猪瘟病毒及其疫苗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21,38(6):99-103.
[6] 刘芳,孙海娟,王建国,等.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和疫苗研究最新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21,42(12):50-53.
[7] 张冰斌.非洲猪瘟临床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21(11):111-112.
[8] 王建龙.非洲猪瘟流行现状、症状与预防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4):12.
[9] 田志革,于瑞,廖晓夏,等.非洲猪瘟诊断方法研究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20,20(12):95-99.
[10] 刘涛,李永秀,康亚男,等.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猪业, 2021,16(5):57-62.
[11] 徐健峰.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21(13): 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