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国作家高尔基的《海燕》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一篇教读课文。为了解决外国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海燕》中值得深究的地方重新探讨了课文的文本价值,分别从四个方面设想了这首诗歌的教学策略,以期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文本价值;《海燕》;教学策略;部编本教材
《海燕》作为课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已有60年之久,原题为《海燕之歌》,经过多次教材改编,这篇文章仍被保留下来,且经过时间的沉淀,其诗歌内涵历久弥新。有关《海燕》的诗歌教学指导较多,教师的通用教法是一边读一边串联起诗中的象征意义,归纳课文的思想感情。据此,笔者试图另辟蹊径,以《海燕》的文本价值为出发点,探讨其教学策略。
一、重构《海燕》的文本价值
(一)象征
意象是诗歌创作的核心。高尔基认为:“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形象”在诗中即指意象。《海燕》中意象贯穿全文,是诗歌的重要线索。编者在课后以表格形式列举了诗中的部分意象,引导师生挖掘意象的内涵。于是,教师常以此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分析意象来把握课文内容,如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假革命者等。还有教师依样制作学习任务单,在新课伊始就以意象的逐个“击破”开展教学。这种讲课方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鉴赏,学生容易形成为搜集意象而读诗的惯性思维,对象征意义的感受始终浮于表面。联系时代背景可知,高尔基采用象征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隐匿文章中敏感的言论,所以教师须知塑造意象不是创作诗歌的目的。此外,课前“预习”提示“海燕”在俄语里意为“暴风雨的预言者”,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是极其伟大的,表现在海燕即是暴风雨中的战士,又是这场革命的预言家,从个体上升到整个社会,在教学中应予以强调。
(二)语言
散文诗兼有诗和散文的“两栖”特征。散文诗多抒写诗情,却不像诗那般讲究韵律,行文上像散文那样不拘一格,散文诗由于形式短小,显得更加凝练。《海燕》篇幅简短,语言精炼,几乎每一句都带有修饰性词语,读来却全然不觉浮夸,反而越读越能体味作者的情之切。郭沫若指出,散文诗拥有“内在律”,也就是情绪的波动。在《海燕》这首诗里,随着作者情感发生波动,诗歌节奏也在发生变化,这正是高尔基内在意绪的反映。可是在品析散文诗的语言时,少有教师关注到《海燕》的语言是跟随“内在律”在变换的,一谈到欣赏诗歌语言,便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逐一分析。散文诗的欣赏角度理应是多样的,语言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语体特征、感情色彩等,都可以是鉴赏诗歌语言的一个切入点。这首诗之所以一经发表就引发巨大反响,原因就在于语言的流畅性和号召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度成为特殊年代里脍炙人口的名句。
(三)主题
1901年俄国工人运动爆发之际,高尔基为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的丑恶,创作出《春天的旋律》,其结尾部分就是今天的课文《海燕》。尽管教材收录后对诗歌稍有修改,但“海燕”大无畏的抗争精神直到今天依然振奋人心。为消解学生学习外国诗歌的畏难情绪,课堂上有必要引入背景介绍。然而若在教学中大量引证时代背景资料,以引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则显得轻重颠倒。课文前的“单元导语”提示:“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读完《海燕》这首诗,学生若能从诗中受到精神鼓舞,那绝不是生硬说教能做到的。所以,教读课要立足于诗作本身,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学生能受到熏陶、感染即可。
二、《海燕》教学策略设想
(一)从具体到抽象
课堂上,教师习惯抛出一个又一个知识点,如前文所列举的“套路型”教学模式。《海燕》这篇文章被安排在九年级下册,对于这一学段的学生来说,经过两年半的语文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加之已有学习散文诗《金色花》的经验,学生对诗的“象征”手法并不陌生。《海燕》作为一篇教读课文,最基本的是教会学生欣赏诗歌,获得处理同类文章的方法与技巧。教师解读诗歌要从语言文字着手,在学生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赏析,而不是动辄解析文本的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简言之,教学一篇新课文要从具体到抽象,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学生经课前预习已经了解海燕、海鸥、海鸭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再用从表及里的教法是否为重复教学?显然不是。诗歌教学要做到由浅入深,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从不同角度增加新的內容。散文诗具有抒情结构,包含了感情意象的排列、推移和组合。一方面,单个意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作者塑造“海燕”是为了激励广大人民奋起抗争。另一方面,意象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海鸥”“海鸭”“企鹅”实际上是一个对比组合体,“乌云”“雷电”“暴风雨”“光明”等则预示着革命者终将冲破阻碍迎接光明。这是作者在排列意象时内在思想的凝聚,教师将这些意象的排列问题解释清楚,学生就增加了一个新知识点,研读文本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二)从画面到内在律
在课堂教学中,《海燕》的画面描写是教师重点指导的部分。从诗的结构来看,《海燕》描绘了三个场景,围绕“暴风雨来临前”“暴风雨逼近时”“暴风雨到来”描写了海鸟的种种表现,展现出“动”的情态。在维系“动”的节奏变换的过程中,以过渡句完成段落之间的衔接。例如,首段第二句“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由此引出第二段,将读者目光聚焦到飞翔的海燕身上。如果将《海燕》以影视化的艺术形式呈现,每一幅场景都极富画面感,其中对海燕雄姿的刻画尤具冲击力,在教学中可借助可视化素材给以学生直观的情景体验,开拓他们想象的空间。
除了画面带给读者的直观体验,诗歌节奏的律动性也是这首诗极为出彩的一个地方。散文诗的创造者之一波特莱尔所描述的“动荡”“波动”“惊跳”,精准地概括出散文诗的抒情特质。这种情绪经过文学的加工转化为诗歌的“内在律”。朗读是诗歌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教师通常强调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那么所依据的“标尺”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作者的情绪。初读《海燕》第一个场景,暴风雨正在酝酿,除海燕在外的海鸟们惶恐不安,暗潮涌动。再读第二个场景,风浪开始搏斗,海燕的“大笑”使整段感情变得激烈起来。最后读第三个场景,暴风雨的到来把全诗带向高潮,海燕在风暴中欢欣鼓舞,发出慷慨激昂的宣言。遗憾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集中于显性的部分,忽略了语言文字之下“内在律”的变化。完整的诗歌教学应当是有声有色的,无论是从语气、语调,还是语速上去区分不同场景的情绪波流,教师都要做出明确的指导。
(三)从描述到议论
仔细阅读每一场景可以发现,诗歌的前半部分是描述性語言,到结束时则以一句议论性话语结尾。比如这句话的前半句“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到了后半句“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兼用描述和议论是散文诗与诗最大的不同点,这也是散文诗常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其中描述性从属于抒情性,《海燕》中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融入了作者的情思,描写海鸥在海面上逃窜呻吟,海鸭被雷声吓坏了胆,企鹅胆怯地躲藏起来……从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海鸟的不屑和讽刺。相反,描述海燕则用“勇敢”“自由自在”等加以形容,足以窥见高尔基主观情绪上的差异。
在教学时或有学生疑惑为什么选择海鸥、海鸭而不是信天翁、海雀等其它海鸟?需要注意的是,散文诗的描述不专注于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带有“虚”的成分,创造灵感来源于创作者的跳跃性思维,不必在此做过多纠结。至于散文诗的议论成分,也明显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
(四)从课内到课外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外国诗歌全出自翻译名家之手,在编入教材时部分作品稍有改动。目前教科书选入的《海燕》是著名翻译家戈宝全的译文,从译文较多使用了排比、对偶的句式能够看出译者对诗意和韵律的重视。在审美上,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前者讲究含蓄隽永,后者常直抒胸臆,表达方式强烈而直接。译者在翻译外国诗歌时,通常在“还原”的前提下,根据汉语的语法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基于此,文本比读可作为外国诗歌教学中补充教学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朗读不同译者的译文领会外国诗歌的多义性,理解同一首诗歌不同读者可以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当然,考虑到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和课时的限制,补充教学可以放在课外进行。
文化精神是一首诗歌的特质,了解《海燕》的文化精神是诗歌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点,其精神内涵与特定年代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对此课前预习已给出相关提示:1901年3月4日,为抗议沙皇专制民众在彼得堡进行示威游行,沙皇军警在镇压过程中屠杀游行的学生,作家高尔基是当天暴行的目击者之一。怀着这样的心情,高尔基创作了包含结尾《海燕之歌》在内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如果没有还原作者的创作心境,仅是穿插当时的文字、图片就让学生与作者建立起“共情”无疑是牵强的。学生只有站在与作者平齐的视角去读《海燕》,才能体会到这首诗歌面世的难能可贵。
总之,为设计出符合新一代学生发展特点的外国诗歌教学模式,其审美教育和教学方式值得教育者不断探讨和研究。
作者简介:潘安琪(1995— ),女,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研方向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