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六习惯在无偿献血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2022-05-23 04:47董玲李爱华逄晓燕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9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心理护理

董玲 李爱华 逄晓燕

摘要:目的:分析在无偿献血者中应用有效沟通六习惯展开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0例无偿献血者,调取时间为2021.01~2021.12范围,以随机法进行对照分组,最终均分为2组研究。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分析组采取有效沟通六习惯展开心理护理。对比组间焦虑评分及满意率等指标。结果: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总满意率等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者中应用有效沟通六习惯展开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既可消除其焦虑心理,又可提高其满意度,可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无偿献血;有效沟通六习惯;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9--01

近几年由于人们对无偿献血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血站献血人数呈不断增高的趋势[1]。对于献血者而言,献血过程可导致其机体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如心理、生理等应激,所以需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进行干预,以提升其配合度[2]。在整个献血工作中,心理护理发挥着积极作用,而通过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应用有效沟通六习惯,则可进一步消除献血者不良情绪,从而提升其配合度[3]。因此本文即探讨了在无偿献血者中应用有效沟通六习惯展开心理护理的效果,现做下述阐述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抽取200例无偿献血者,调取时间为2021.01~2021.12范围,以随机法进行对照分组,最终均分为2组研究。对2组常规资料做出统计,其中对比组、分析组男女分别为62:38和60:40。而年龄区间值均为20-40岁之间,统计年龄均值,对比组、分析组分别为(30.2±4.1)岁、(30.5±3.6)岁。正式开展研究前需对2组对比统计前述资料,若对比P>0.05,则分组研究可行。

1.2方法

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告知注意事项,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答疑解惑等。分析组采取有效沟通六习惯展开心理护理,具体为:①建立信任关系:采血人员首先需做好自我介绍,告知献血者无偿献血不会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以消除其恐惧和焦虑情绪,提供其理解和帮助,相互之间构建良好关系,提升信任度。②注意沟通:对献血者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相互之间积极交流和沟通,给予其安慰、关心、开导等。③人性化护理:将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献血者,可通过发放宣教手册等方式指导其正确献血等。将献血的意义和流程利用电子显示屏方式在血站中循环播放,也可通过微信介绍注意事项,获取其配合。④鼓励患者:告知献血者无偿献血是一项可增强自身荣誉感的项目,可给予其鼓励和支持,并在献血后发放相关证书,以提升其献血的积极性。⑤换位思考:以献血者的需求出发提供护理服务,注意站在獻血者的角度为其考虑,充分了解其献血的目的和需求,以对其真正需求加以掌握和了解,从而解决献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⑥注重细节:在护理操作中需注意细微之处的护理,在操作环节中渗透情感,献血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保持温和的态度,注意保护其隐私,动作轻柔,以防引起献血者反感心理。

1.3评价指标

对比组间焦虑评分(应用工具为SAS自评量表,心理越佳分值越低。)及满意率(采取自拟调查问卷(100分)作为工具,结果分为3项指标,涉及满意、尚可、不满意等。)等指标。

1.4分析数据

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中输入结果数据,完成T值、X2检验,分别经()和例(n)、百分率(%)来表示结果中的计量、计数等资料,当P值<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组间焦虑评分指标

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如表1示。

2.2比较组间满意率指标

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总满意率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如表2示。

3. 讨论

目前社会大众认为无偿献血是一种值得骄傲且自发性的行为,且血站采集的血液是临床用血的重要来源。但由于部分献血者认为该行为可对自身元气和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影响自身的造血功能,所以使得其献血时会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4]。通过对无偿献血者展开心理护理,则可有效消除其不良情绪,从而确保献血工作顺利完成。有效沟通指的是在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情感、思想和信息,使之达成一致, 并达到设定的目标。而沟通的六习惯涉及配合对方沟通风格、客观坦诚己见、积极反馈、倾听和理解对方、沟通前准备、建立信任关系等,通过将此种沟通模式应用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则可对献血者的需求予以及时了解,可促使献血者与采血人员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并帮助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消除其不良情绪,提升其配合度,进一步保障献血工作质量和效率[5]。本文结果中,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总满意率等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可见,在无偿献血者中应用有效沟通六习惯展开心理护理发挥着极大优势和作用。

综上,在无偿献血者中应用有效沟通六习惯展开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既可消除其焦虑心理,又可提高其满意度,可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玲,桑妮. 有效沟通六习惯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1(5):296-298.

[2] 黄小敏,陈汉妹,谭爱玲,等. 支持性心理护理与初次无偿献血者自我效能感、复献率的关系研究[J]. 黑龙江医学,2021,45(20):2237-2238,封3.

[3] 郭荣. 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焦虑情绪和献血不良事件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3):77-79.

[4] 朱淑艳. 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7):174,176.

[5] 连云. 实施优质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5):155-156.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晕针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乌兰察布市中心血站血液成本分析
高职护理专业与血站联合教学的研究
不同检测模式对献血前ALT筛查效果分析
德阳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点献血心理状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