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摘 要]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家长、教师的高期望值下,他们往往会在学习、考试、与人交往等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不良情绪,出现心理焦虑。这种焦虑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和释放,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最终导致学生思维的偏差和不良行为的产生。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适宜的解决对策,帮助学生重塑心理健康,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情绪障碍;心理焦虑;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加上心理适应性差,容易出现心理焦虑。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心理焦虑的原因进行探讨,寻找减轻和消除焦虑的对策,给予中学生更多的心理关怀。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焦虑的表现
(一)自我否定的痛苦感
中学生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学科素养,又要全面发展,形成日后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尤其是新课改以来,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有了一些新的要求,这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超越。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思想观念尚处于波动期,面对这些变化和要求,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适应,导致他们在学习或活动中一旦达不成目标,便会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如果这种自我否定的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调适,将会影響到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出现心理焦虑。
(二)能力低下的无助感
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也从学习方式、思维、素养、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例如,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学生会综合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结构;在思维方式上,要求学生会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创新思维;在学习方式上,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会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知识。对此,一些学生感到自己能力低下,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又不是短时期内能实现的,有了“跟不上”的无助感,心理焦虑由此产生。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不适感
新课改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 “我讲你听”,而是平等的对话者和合作者,要在与教师、同伴的交流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于一些被动接受知识、被动接受教师教育的学生来说一时很难适应,不能以学习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能自主探究,不能很好地与师生沟通、合作,心理上的不适应最终导致心理焦虑。
(四)理想现实之间的茫然感
新课改要求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不充当学习的机器,要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努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理想之下,却被唯分数的现实打败了,他们迷茫地在理想的指引下,坚持在题海中提升自己的应试技巧。加之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受社会上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学生觉得学习无用,茫然不知方向,失去奋斗目标,导致自己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无所适从,难免产生心理焦虑。
二、当前中学生心理焦虑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
1.能力水平有差异。如今的中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水平高,心理适应性强,能正确对待学习和活动,焦虑心理相对较弱或没有;但是对于学习能力与水平低下、心理适应性弱的学生来说,在自我成长与达成目标方面背道而驰时,就会陷入自我否定的境地,导致心理焦虑。
2.唯分数、唯升学的影响。新课改实施以来,虽然在着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引领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但仍不能摆脱以考试成绩论成败的状况。在唯分数、唯升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在面对较多、较难的学习内容、繁重的作业和大型考试时就会出现焦虑。
(二)教师方面
1.教学理念落后。由于一些教师在头脑中固守传统教学理念,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和学生很好地沟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不爱学习,跟不上班级主流,逐渐产生焦虑。
2.教学模式单一。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被看作是知识的容器,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在课堂上没有发挥出来,不仅妨碍了知识学习,也阻碍了心理发展。学生想要冲破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必然由紧张导致焦虑。
3.教学评价不完善。新课程理念下虽然强调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体制,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单一的、缺乏科学性甚至没有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下,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态度、情绪、认知和行为,让学生在评价中越来越退步,产生焦虑心理。
(三)家长方面
1.超出实际能力的高要求。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给予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因此,总会提出一些超出孩子实际能力的要求。这让成长中的孩子很是困惑和苦恼,总想以自己的最好表现满足家长的要求,每次都是带着包袱前行,导致成长的路上步履沉重,渐渐产生焦虑心理。
2.过度保护和溺爱。有些家长对孩子特别宠爱,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包办了孩子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情,孩子的各种能力得不到培养。当他们独自面对学习时会产生不知如何应对的困惑,由此产生焦虑。
3.负面言行的影响。有焦虑情绪的家长,有意无意间的言行会给孩子以不好的心理暗示,而且会将这种焦虑“传染”给孩子,致使孩子在面对学习或与人交往中也有负面言行,最终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应对中学生心理焦虑的对策
(一)学生层面
1.开展自我教育。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克服消极情绪。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使人成长和进步,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以理智和宽容的心态看待自己在学习或交往中的挫折,始终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其次,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要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虽然先天存在一定的差距,并坦然地接受它,要通过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来缩小这种差距,不要动摇自己好好学习的信心。
2.培养合作意识。教育学生要学会与教师、同伴合作、及时沟通,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与同伴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与他人合作,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
3.加强心理保健。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繁重的学业,心理或多或少会产生冲击,形成认知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是必要的。建议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进行合理宣泄,即当失意和不满时,通过与父母、教师、同伴倾诉、网上心理咨询,找专家求助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学习中。
4.适度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要教育学生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生命在于运动,要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做好日常心理保健,有了强健的身体,才有可能拥有健康的心灵。
(二)教师层面
1.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结合学科教学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学生的不良心理,要给予更多爱心和关心。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体育活动和艺术教育的开展,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向上的力量。
2.健全心理教育机制。面对学生繁重的学业压力,教师要不断健全学生心理教育机制,通过定期心理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调整策略。要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有效进行自我调适。
3.变革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求创新,追求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转换角色,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通过变革教学形式,创设活跃、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家庭层面
1.从自身做起。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同时,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注意观察孩子的饮食、睡眠、学习等方面生活习惯的改变,悉心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变化,既不过分担忧,也不视而不见,出现心理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或寻求专业帮助。
2.科学对待心理问题。孩子的心理发展与身体发育一样,都有一个过程,是不断发展和成长的,家长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要认识到心理问题完全可以做到及时干预、积极改善。
3.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家长不仅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启蒙者,更是其品德形成的奠基人。为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同时,与教师及时沟通,做好家校合作,并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響着自己乃至国家的未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关怀,确保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身心也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