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虹
摘要: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抽象几何能力的应用愈加广泛,其在学生诸多思维能力中占据的地位亦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的几何认知能力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要性要求,也成为教师的必备功课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正处于活跃的启迪与开拓时期,可塑性较强,这为数学的学习提供了优异的前提。故而教师在教学时要重点激发小学生的几何思维,通过图形直观教学、构图软件配合、学生动手实践以及图文转换做题等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几何认知能力并使其学会应用于实践,辅助小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数学習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几何能力培养;直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会遇到词不达意、与学生交流不畅、学生一知半解等情况。针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时更加重视与低龄段学生的心理智力水平相贴合,考虑使用能让小学生喜欢并明白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对于课堂学习怀抱热情。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小学生几何认知与应用的学习情况,加强学生对于抽象力和想象力的锻炼。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一、擅用图形,提高作图水平,实现直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有很大不同,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如果一直使用单调的语言表达会使课堂丧失活力,甚至导致小学生专注力降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参加提高自身作图水平的训练,讲习时多多做图,通过图形配合讲课,为小学生搭建一个直观式学习课堂,在提高交流效率的同时,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几何图形,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加深小学生对几何理念的理解。比如教师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通过画线或其他几何图形的方式,使学生从学习一条线加一条线慢慢转化成一加一,循序渐进。比如在对《长方形与正方形》(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这两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板书作图直观地呈现不同的图形,并通过讲解使学生认识这些图形,并了解不同的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能通过直观感受,总结出不同四边形的特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给学生实践的空间,激励学生自己动手探索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于亲自动手实践的兴趣是比较强烈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可以着重考虑利用这一特点,给小学生充足的动手实践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自己探索知识。在实践中学会课本知识,不仅增强学习效果,还能提升课堂活跃度,有利于强化学生自身敢做敢闯的精神,更能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难题敢于动手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1]。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可以小木棒,让学生用小木棒拼出尽可能多的几何图形。再比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这一节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预备各种形状的卡纸、剪刀以及直尺等工具,课上分小组研究这几种图形求面积的方法,最后通过教师带领班级进行结果交流,总结多边形求面积的方法,使学生在趣味探索中自主学习。
三、借助动画软件,化繁为简,开发学生想象力
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小学教师的欢迎,这种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它让小学生从传统的听变成了边听边看,实现了文字向图片或动画的转化,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理解障碍,也更符合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小学生几何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可以多采用多媒体教具,借助于构图或动画软件,将一些用语言表达起来比较麻烦繁琐、不好理解的知识点用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见,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图形的运动(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这一课就可以借助动画演示来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把一个图形的对称、平移等通过动画一步步展现出来,避免因为不好描述造成的理解困难。
四、鼓励学生做题时画图辅助,锻炼字符向图形的转化能力
数学离不开习题的巩固与练习,同时习题也是学生开拓思路、培养思维习惯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该抓住习题练习和讲解的机会,有意引导学生选择通过构图解题,帮助学生加强对直观几何思维能力体系的构建,鼓励学生做题时注重对数形结合方法的使用,锻炼学生自身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图形语言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直观几何的魅力所在[2]。当然独立完成这个过程的前期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同读题、解析、作答,让学生能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几何图形解题,什么时候不能,可以帮助学生少走弯路,也能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题,有利于对解题思路的发散思考。
五、结束语
综合以上讨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几何能力的培养要注意方式的选择,应该选择小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途径,通过“课堂+习题”的全方位渗透,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直观的表达魅力,引导学生喜欢上几何,从而养成独立的几何直观能力,同时还有益于学生的动手和自主探索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产生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郭慧敏.发展小学生数学几何直观能力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29):2.
[2]张静.从学生视角考虑小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