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阅读过程中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分析

2022-05-22 23:30彭明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彭明霞

摘要:在现代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解释素养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历史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从而促进学生个人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养成四个自信,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今后的个人成长奠定思想和能力上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视程度有限,这种问题导致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质量有限。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质的主要策略,以期提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对比阅读;高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从当前的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历史阅读材料,同时在组织学生比较阅读材料内容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阅读形式,从根本上吸引学生的个人注意力,从而深化学生对历史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学生针对不同的历史课程问题形成有效的合作探讨活动,在深化学生历史知识理解,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历史课程质量的提升。

一、科学选择材料,形成有效对比

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对比的过程中,历史材料的难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能力。高中生在分析历史材料内容的过程中,对材料内容的提取能力有限。此外,很多材料内容多为古文,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语文基础不足的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有限。那么在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对比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科学为学生选择历史阅读材料,在符合历史主题的前提下,将具有内在关联的历史课程材料进行有效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时,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百家思想的有效理解,同时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发展,在课程中我为学生选择了如下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等等内容,除了为学生讲解法家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区别之外,我还要求学生在对比分析材料的过程中,解释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法治思想,以及传统法家思想中的人文价值。通过这样的形式,在深化学生对传统百家文化思想理解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历史材料对比分析能力和思想解释能力的发展。

二、拓展阅读形式,吸引学生注意

在以往的历史对比阅读工作开展过程中,众多教师为学生呈现的材料大都是文字化的,这种问题导致学生在历史史料對比过程中,个人的阅读兴趣有限。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互联网与历史阅读活动的有效结合,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现代形式的历史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材料阅读形式,以视听化的历史材料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文字性历史材料内容阅读分析兴趣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罗斯福新政》的相关课程内容时,除了为学生讲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政策以及其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组织学生将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进行有效的对比,要求学生对两项经济政策之间的异同形成有效对比及解释。学生们在对比之后会发现,无论是新经济政策还是罗斯福新政都存在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的方式。通过这样的形式,在拓展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形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三、组织合作研究,培养历史素养

在现代高中历史教学不创新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解基础的课程内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课程知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发展。那么在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抛出不同的课程问题,在组织学生进行专题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对比阅读不同的历史材料,研究共同的课程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有效发展。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明治维新”的课程知识时,除了为学生讲解近代日本的民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时,可以适当为学生展示日本明治维新的君主立宪的课程材料,以及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相关材料,要求学生思考“明治维新与德国君主制改革工作的异同”,在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对比的过程中,解释现代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中,两国之间军国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而推动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发展。

结语

综上,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需要高中历史教师重视对比阅读活动的开展,首先为学生科学选择相应的历史阅读材料,同时结合信息技术增强材料内容的直观性,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等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史料分析,在材料内容对比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历史解释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黄汉森.浅谈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01):67-69.

[2]李峰.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J].求知导刊,2021(49):85-87.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