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丽丽
摘要:节奏是音乐的基本构成,在音乐作品中通过不同长短、高低、强弱的音序,完成音乐作品的构建。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要明确音乐教学的方向,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乐感,让学生对音乐课程有基本的认知,通过节奏去强化学生的音乐技能极其关键。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及方法
引言
小学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音乐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成长,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但是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方式还存在漏洞,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对此,学校和教师应当引起重视,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采取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节奏训练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
1.1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节奏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有效方式。因为节奏本身有一定的律动感,这是需要学生自己用心感受并体会的。在音乐作品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音乐情绪以及意境的设置,需要有适合的节奏。节奏本身的律动感,也是音乐的律的表现,通过节奏训练,学生能够感知音乐作品的生命力。律动是有规律的伴奏,是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等,有规律的、反复地做一个或一组动作。律动也会反映音乐作品的水准,优化技术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阶段,教师加强学生的节奏训练,让学生通过双手敲击的方式,去感受作品中的节奏,这样学生不仅能体会到音乐中的丰富情感,也能通过动手操作提升自我的想象力。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找到激发学生节奏训练兴趣的关键点,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
1.2有利于挖掘小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小学生的心思单纯,想象力丰富。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开展节奏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官,挖掘出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另外,在这个教学时期,教师不仅仅要教导学生专门的音乐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引起学生的对于音乐的思考,这样一来就能显著强化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1]。
2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运用方法
2.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生动的音乐节奏课堂教学氛围
音乐节奏作为音乐表现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很多时候对一首音乐的感觉是从音乐节奏开始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创设更多合适的教学情境,在生动的音乐节奏课堂中,让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参与的方法真正感受到音乐节奏对音乐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教学的重要性,更是为了让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更好地感知音乐节奏。因为节奏是相对比较抽象的,但它也是真实存在的,只要方法适当是可以确切感知到的。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感知空气机的声音、汽车发动的声音、跑步的声音……这些声音中都具有非常明显的节奏性特征,又与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抽象节奏声音的感知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2.2语言训练法
语言和音乐息息相关,音乐是语言的另一种表达,通过语言训练节奏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节奏,在学习歌词时,教师可以示范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将音乐节奏与朗读融合在一起,化繁为简,用学生最熟悉的方式直观展现歌词节奏,再引导学生自我尝试与摸索,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打击乐器,为自己的朗读配上合适的音乐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2.3借助游戏形式开展节奏训练
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无法集中精神听课,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性格特点入手,通过游戏形式来开展节奏训练,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借助游戏形式来开展节奏训练,最为典型的教学方法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就是将音乐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节奏感也会不断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创造这样一个故事情境:狐狸来了,小白兔必须要通过重重障碍才能逃走。每个障碍对应一种节奏练习,小白兔只有通过所有障碍才能逃走。否则就会被护理抓住,只能等待同伴救援。然后教师就可以设定游戏角色,随机选择几位同学扮演狐狸的角色,其他同学则扮演小白兔的角色。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将节奏训练题目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练习。游戏正式开始,部分学生表现良好,成功完成了所有节奏训练,成功逃走。而有另一部分学生没有通过障碍,被狐狸抓住了,面对这种情况,通过同学可以对其进行教学,直到他能完成节奏训练为止,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小兔子都成功逃走了。通过游戏形式开展节奏训练能够让学生高效的完成的训练任务,学生的节奏感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和强化[2]。
2.4在节奏训练中运用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在节奏训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声音的长短与强弱,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节奏。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教学分为以下两个层次:第一是教師演奏学生听,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主要做的是感受与理解;第二是进行反复的模拟训练,通过实践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钟声叮叮响》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打击乐器开展教学。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打击乐器,接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打击乐器,最后学生反复练习《钟声叮叮响》的音乐节奏。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能掌握音乐节奏的规律,从而达到音乐节奏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音乐思维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成长。此外,教师还要合理运用节奏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节奏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学生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姜柏艳,姜秀华.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的探讨[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237.
[2]赵凤姣.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重要性的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08):111.
[3]赵晓君.试论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