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泽超
内蒙古的稍美,很多人会把它当成江南之地的烧卖来看待,其实两者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美食。
吃稍美,一定要去呼和浩特市著名的百年老字号店——麦香村,那里口味正宗,生意很火爆。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我们点了两份稍美,等待的工夫,店家端上來两碟点心。朋友介绍说:“这是当地人吃稍美的一种仪式,谓之‘垫底’,吃完还要喝一杯浓浓的砖茶,去一去肚中的油腻。”
不一会儿,稍美便上桌了。观其形,皮薄如蝉翼,晶莹透明,用筷子搛起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这就是稍美?朋友笑着说:“不如先尝尝看!”果然,蘸上醋、蒜汁、辣酱,一整个稍美吞入口中,馅软喷香、油而不腻,再配上浓浓的砖茶,真是舒服又惬意。转眼间,我一个人就吃空了两笼。
“其实,稍美别名也叫‘捎卖’,但指‘捎带着卖’之意。”店老板是朋友多年老友,忍不住搭腔介绍起这道美食。稍美起源于明末清初,据说在当时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寺附近,有哥俩以卖包子为生。后来哥哥娶了媳妇儿要求分家,包子店归哥嫂,弟弟在店里打工。弟弟为了今后成家,在包子上锅蒸时,就做了些薄皮开口的“包子”区分开卖,卖包子的钱给哥哥,捎带卖的钱就归自己。久而久之,很多人喜欢吃这个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卖”,又因其边稍皱褶如花,称为“稍美”,意为“边稍美丽”。
品尝过稍美,我便知它与烧卖的不同了。南方的烧卖以糯米馅为主,见不到一丝羊肉,内蒙古的稍美主材只有羊肉、大葱,两者口味相差甚大。借着旅游的机会,我还品尝了内蒙古多地的稍美,发现正宗的稍美有四绝:一绝是馅料,全部采用草原上纯正的羊后腿肉做馅儿,肥瘦适宜,鲜嫩多汁,加入葱、干姜、花椒、盐、味精、食用油、淀粉等调料,口感特别鲜美;二绝是皮儿,采用烫面加冷水面的和面方法,成型能力特别强;三绝是老砖茶,吃前点心垫底,吃后砖茶打油,这是当地吃稍美独特的固定程序;四绝是形美,皮薄馅大,底为圆,腰收细,顶部形似盛开的梅花,观之如同艺术品。
热气腾腾的稍美出笼,独属于内蒙古的迷人的羊肉鲜香迎面扑来,细嗅,羊肉的香气中混合了葱与姜的辛香,现蒸现吃,更是美味超群。麦香村老师傅现场演示了做稍美的全过程,他总结:“缺了哪一道工序和食材都达不到这种口感。”
在内蒙古吃稍美,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以皮的重量为计量单位。我有两个同学第一次去内蒙古吃稍美就闹了笑话,按照吃饺子的量点了九两,吃撑了都没有吃完。尽管当地卖稍美的方式不同,例如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的稍美数量就不一样,前者是一两八个,后者是一两六个,但它们个个馅料十足,一般食客吃二两就撑得打饱嗝。
如今,稍美已成为塞外文化的一个象征。吃稍美,喝砖茶,聊人生,内蒙古特有的休闲生活无不与这道饮食紧密相关。稍美,也成了绽放在塞外的一朵美食奇葩。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