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任务型预学作业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能

2022-05-21 06:01顾利国严育洪
辽宁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预学倍数线段

顾利国,严育洪

(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

在《辞海》中,“作业”解释为“为完成学习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而“既定任务”很多时候可以定在学习之前,此时的作业就不再单纯是课后巩固性作业,也可以是课前准备性作业。这样,作业的功能可以得到极大的扩展。这种“为完成学习之前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的准备性作业,让我们对由此设计的预学活动有了新的理解,它不应该只是“知识的预习活动”,还应该是“学习的预热活动”。

美国学者安德生在《提高教师教学效能》一书中对“作业”的描述为:“学习任务大部分是由教师分配的,所以每项任务通常被称为‘作业’(assignment)。我们更喜欢‘任务’(task)这个术语,因为任务的概念赋予了指定活动的目的。”把传统作业设计成“赋予了指定活动的目的”任务型预学作业,并用至课前预学环节,替代预习提纲这样的传统预习形式,可提高预学活动的效能,使作业不再独立于学习之外,而成为学习的一部分贯穿始终。任务型预学作业既是学习成效的检测工具,也是学习行为的启动“钥匙”。

传统的预习提纲,很多时候都是设计成一些问答题的形式,学生题目做多了,做久了,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任务型预学作业指的是一种表现性活动,契合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同时,任务型预学作业因为具有综合性特点,所以常常具有挑战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胜之心。用任务型预学作业替代传统预习提纲,能够使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经实践研究我们发现,任务型预学作业有以下五种提高学习效能的驱动类型。

一、尝试性任务预学作业

在教学与计算相关内容时的练习阶段,传统的预习方式经常采用让学生“看题(例题)、答题(问题)”的单一形式,过细的问答使预学缺乏挑战,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设计尝试性任务预学作业,就是变“看题”的预习提纲为“做题”的预学作业,可以在后设的“固学”环节中选择一道与例题同质异形的计算题(往往是教材中的巩固习题),前置设计成尝试性任务让学生解答(如图1)。学生如果不会,就会主动去预学例题中的算法与算理;学生如果会,也会主动去预学例题以检查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课上,教师可以组织预学的展示活动,让做错的学生说做法,做对的学生做“小老师”进行讲解,教师只需在问题或知识的关键处进行点拨引导即可。

图1 尝试性任务预学作业流程

除了把“看题”的简单问答变成“做题”的努力尝试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编题”的预学作业,设计让学生根据例题自行编题的表现性任务。学生在编题时需要主动去看例题,除了研究例题的算法与算理,还需要研究例题的类型与特征,这样的“研学”过程,也就达到了“预学”的目的。由此可见,与“做题”任务相比,这样的“编题”任务更加高效,学生的热情更高,学生编的题目还可以让同学去做,这样可以做“小老师”,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智慧。

预学教材时,我们让学生养成有困难可以寻求“外援”的习惯。学生可以先向教师申请预习提纲,根据提示和帮助来自学教材。与传统做法不同的是,对学生的“预学”,我们强调“独学”,鼓励学生自学,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再借助预习提纲帮助自学。因为学生需要,所以此时预习提纲就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受到学生欢迎;如果学生的自学还是有困难,那么除了借助“物(预习提纲)”,还可以借助“人”的力量,先向所在小组同学请教,进入“组学”环节;如果学生还是有困难,就可以进入全体学生甚至教师参与的“共学”环节。

二、操作性任务预学作业

与“写”作业相比,学生更喜欢“做”作业,这也是传统预习提纲难以被学生喜欢的一个原因。我们可以把一些能动手操作特别能制作作品(产品)的作业设计成“做”的任务,不管学生会不会做,他们都会主动预学“做”作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并用这些知识技能指导或检查自己做得是否正确。

例如,教学“认识线段”之前,我们让学生完成“画一条线段”的操作任务。有些学生具备相关的生活经验,会画线段,但要确认画得是否准确,也需主动开展自学教材或与同学交流等预学活动;有些学生没有相关生活经验,不会画线段,更需主动进行预学活动。课上,我们使用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学素材,在学生的评说中适时评讲。“共学”之后,可让学生画完原来没画完的作品或画好原来没画好的作品,也可重新再画一条线段(“固学”)。

如果任务改成“画一条6 厘米长的线段”,学生必须弄明白两个新概念“线段”和“厘米”,这样能达成“延学”(如图2),连续帮助学生预学“认识线段”和“认识厘米”两课内容。由此可见,与“画一条线段”相比,“画一条6 厘米长的线段”的任务关联范围更大,对学生的挑战也更大。

图2 操作性任务预学作业流程

若学生制作的作品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能用得上,这样的任务就能激发学生“做”的兴趣。在教学“年月日”之前,我们让学生完成“做一张新年年历”的制作任务,学生预学时先要清楚“画几大格”,也就是“一年中有几个月”,然后要清楚“每大格画多少小格”,也就是“每个月有多少天”。这样制作完成的作品学生不仅可以自己用,还可以送给同学、朋友、父母、亲人或教师,这时作品就变成了礼物。我们还布置了“用硬纸板做一只圆柱形笔筒送给同学”的制作任务,学生主动预学“圆柱的认识”等知识。因为要送给同学,很多学生还会进行美化,画上一幅画,抄上一首诗,写上一句话。

若学生制作的作品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能吃得好,这样的任务学生就更有“做”的渴望。在学习“比和比例”单元之前,我们就布置了“跟我学做奶茶”“跟我学做酸梅汤”等制作任务,很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预学兴趣。

三、思辨性任务预学作业

在数学教学中,重难点知识大都需要学生去探究和思考。我们设计思辨任务,通过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预学活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对难点问题的突破需要伸展到“共学”环节,设计思辨性任务预学作业,可把传统教学中学生在“共学”环节才产生的疑惑前置(如图3)。

图3 思辨性任务预学作业流程

其一,从一些知识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找到让学生思辨的问题,如“小数是‘小’数吗”,为了弄清楚这样定义是否正确,学生就会主动预学“小数的认识”,之后经过“组学”“共学”最终形成共识:小数可以表示比1 小的数,但不一定是比1 小的数。再如,“倒数是怎样的‘倒’数”,这样的名称会驱动学生预学“倒数的认识”。课上,我们用此问题作为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检测预学成效,交流预学成果。学生对“1 的倒数是1”有争议,有的学生认为它没有“倒过来”,有的学生认为它是特殊情形,还有的学生认为“倒过来”只是倒数的形式,本质是“乘积是1 的两个数”。讨论到最后,有的学生质疑:“学了倒数有什么用?只是玩玩数字游戏么?”教师顺势就可让学生带着疑惑预学“分数除法”内容。

有一些数学知识的名称还会引起歧义,教师同样可以借题发挥,设计议题让学生思辨,开展预学活动。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很多学生会把“稳定”理解成“稳固”,教师可以布置思辨任务,让学生展开预学。课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指导学生明白知识的本质——“三角形的稳定性”其实说的是“三角形的确定性”。

其二,从一些知识的关系上,我们也可以找到让学生思辨的问题,如“百分数是分数吗”的思辨任务,就能帮助学生预学“百分数的认识”。在“组学”环节,有的学生认为“百分数是分母100 的分数”,对此有学生提出异议,认为“百分数是分母100 的分率”,还有的学生产生疑惑:“有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这一思辩问题在学生的同感中又成了思辨任务,将课堂教学引入“共学”环节,引发全班大讨论。再如,我们提出的“‘平行’的反义词是‘垂直’吗?”的思辨任务,驱动学生预学“平行与垂直”这一单元。经过思辨,学生认识到“平行”的反义词是“相交”,“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平行”与“垂直”不是并列关系。此时,有学生认为课题“平行与垂直”中用“与”不太合适,容易让人误以为“平行”与“垂直”是并列关系。

其三,供学生思辨的问题需要在后续教学中才会显现,如教学“面积”知识时,可以与学过的“周长”知识进行思辨,从概念意义的比较到计算方法的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可以有效防止知识的混淆。

四、阅读性任务预学作业

我们认为,数学阅读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阅读,也包括利用数学知识阅读。“用数学知识阅读”也可以成为学生预学的驱动力。它不仅需要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更需要学生具有数学解读能力,要用数学解读材料,先要学好数学。

在教学中,“用数学知识阅读”更多是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或对数学知识的拓展,往往放在“延学”环节。对此,我们同样可以采用“以终为始”的策略将之前置,为“预学”服务(如图4)。

图4 阅读性任务预学作业流程图

例如,我们设计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解读成语‘水涨船高’”的任务,带动学生主动预学“正比例的意义”。然后,换一个成语“立竿见影”,帮助学生主动预学“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解读一个词,我们还可以用解读一句话的方式来帮助学生预学数学知识。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学生读了这句话,很想知道为什么,于是主动预学“圆的认识”,从中去寻找答案。

阅读一首诗也能带动学生预学数学知识,如阅读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教师提出解读任务:“诗中提到了‘斗’,‘1斗’有多少?”学生查阅资料知道:“斗,十升也。”也就是要知道“1斗有多少”,先要知道“1升有多少”,由此带动学生预学“升和毫升”的数学知识。

阅读一本书也能带动学生预学数学知识,如当学生读到《红楼梦》第62 回中的一段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就这样巧,有两个一日的,也有三个一日的”,我们配上“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732 人”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预学“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来完成解读任务。

五、猜想性任务预学作业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生长就是通过行动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个朝着后来结果的行动的累积运动,就是生长的涵义”。在数学教学中,知识也在朝着后来结果不断累积,我们可以把后续知识看成前有知识不断生长的结果。教师可以设计猜想性任务,让学生根据知识的“生长”过程、“运动”轨迹不断创造出知识。

在学习“2的乘法口诀”之后,学生就很容易猜想出接下来会学“3的乘法口诀”。学了“3的乘法口诀”之后,我们提高难度,要求学生不仅猜想接下来会学什么,而且创想“4 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学生观察“2 和3 的乘法口诀”,猜想“4 的乘法口诀”会有4 句,经过预学,学生发现猜想正确。等到学“5 的乘法口诀”,我们让学生完成“创编5的乘法口诀”的任务,再预学检查创编是否正确。之后教学“6~9 的乘法口诀”,我们使学生明确了作为“小老师”的任务目标。

对并列式知识,我们既可以设计“由始到终”的猜想任务,也可以设计“以终为始”的猜想任务(如图5),让学生围绕最终的任务要求从起点开始预学。

图5 猜想性任务预学作业流程

我们设计了“编写一个数的倍数特征的教材”任务,使学生主动预学“2 的倍数特征”教材,学生不仅要预学知识的探究方法,而且要预学教材的编写方法,然后以此为模板,完成其他数的倍数特征的教材编写任务。此中,“2的倍数特征”教材就成了完成任务的一份“说明书”,“2的倍数特征”的教学就成了完成任务的一节“种子课”。

对递进式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猜想,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框架图、知识树把知识的生长过程和运动轨迹画出来。如“倍数和因数”一课,我们设计平行任务,分别提出预学的不同要求。第一步,提出思辨任务:“这里的‘倍数’与之前学过的‘倍数’意义一样吗?”带动学生预学“倍数和因数”中关于“倍数”的内容;第二步,提出猜想任务:“你会根据倍数的意义,反向猜想因数的意义以及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吗?”带动学生预学“倍数和因数”中关于“因数”的内容。之后,有了这些“种子知识”,学生就可以继续描画知识的发展蓝图,由“一个数的倍数”衍生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然后相应地猜想“一个数的因数”到“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后“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等知识也就能水到渠成。

总之,任务型预学作业的设计与使用,可以体现作业的准备性和整体性特点。设计任务型预学作业,除了发挥作业的检测功能,更要创造性地开发作业的引导功能。任务型预学作业作为传统预习提纲的升级替代,可以激发学生预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预学倍数线段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倍数魔法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