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丰 黄金辉
(1.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2.新华三集团辽宁代表处,辽宁沈阳 11009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概念兴起,战略数据管理成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大型企业,数据能力将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数据在企业信息化和管理时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充分利用大数据可以提高企业的数据清理和处理能力,实现数据“增值”,为企业的改进和调整提供战略方向[1]。传统企业管理方式主要依靠人工监管和人工流程。企业规模扩大至一定程度时,业务数据随之扩大,传统管理方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的要求。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重组管理模式、内控制度和管理内容,提高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和管理效率。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企业管理设备和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现代科技应用人才短缺、企业财务专业水平不够高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企业应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背景,确保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日常经营活动的各项管理任务中,应确保管理工作的专业化,需要许多专业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大部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使用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需要更新。部分企业管理者对管理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不够重视,对管理设备的资金支持不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内部管理效果[2]。设备无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维护和更新时,在时间利用率和流程管理方面的运行效率和准确性较低,将影响企业管理的顺利进行。经营管理落后也会影响企业管理效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不断深化。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够先进,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计算和统计方法,不符合市场需求。
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思考何时需要信息、如何获取信息以及如何有效地评估和使用信息。企业事务在不断变化,与信息源分离的信息将失去效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几乎不受市场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约束的内部框架内思考,需要从各个角度、层次获取和分析信息与数据,存在延迟和失真风险、单边风险或对业务问题缺乏敏感性等问题,导致财务管理局限于交易功能[3]。
使用诺兰模型构建商业信息的过程存在规律,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经历起步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和集成阶段等六个阶段。米什的模型理论对诺兰模型进行扩展,认为信息流应该与企业文化、员工素质和其他公司治理相结合。
诺兰模型理论阶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诺兰模型理论阶段模型
(1)起步阶段。
企业购买信息化设备,但应用领域有限,主要为计算和简单统计,普通员工对信息化设备不熟悉,处于磨合阶段。
(2)传播阶段。
工作人员对信息非常熟悉,知道建立信息管理体系可实现高效的业务运作模式,使员工的日常工作更轻松,从而提高业务效率。领导者制定采购计划以购买额外的信息设备。但是沟通阶段缺乏个人计划和征求反馈,信息水平不够高。
(3)控制阶段。
因为购买信息设备后未获得足够收益,组织者开始控制相关成本,要求从数量提升转向质量改进。使用设备后,买方不断向开发者和维护者反馈使用需求,各个功能板块逐步建立,部门信息系统快速发展。
(4)集成阶段。
公司成立IT部门,负责信息系统的自主研发。以部门为研发单位的信息系统已被整合,功能模块被整合至业务信息系统中,信息化进程朝着整合的方向发展。
(5)数据阶段。
该阶段的综合信息系统比第四阶段成熟。管理人员可以轻松查询任何子系统、及时检索数据。不同部门可以通过同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合作。数据聚合和成本效益分析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课题。
(6)成熟阶段。
将运营信息和业务管理进行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不同功能块、部门、整个业务、内外部资源和数据的集成。员工对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较高,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信息管理系统中了解每个生产经营环节的状态,为战略性经营决策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
诺兰模当代商业信息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构建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反馈需求、更新升级,构建适合业务本身的信息系统。本研究中的建筑业信息化案例从起步阶段逐步发展,目前处于发展阶段。
信息系统的实施具有巨大阻力。部分系统被人为地填充了错误数据,部分系统进程由拥有多个账户的工作人员执行。打破信息系统实施的障碍需要减少人为错误和重复性工作,满足用户从数据源出发的愿望。基于物联网的前端传感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正在开展,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自动获取前端数据[4]。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分析物联网项目阶段的比例,物联网在学习、试验/验证、使用、购买阶段的占比分别为31%、26%、23%、20%。比例最大的为“学习”阶段的物联网项目,其次为试验阶段。
物联网技术被应用于激光扫描、传感器、无线通信、GPS等领域。
物联网技术应用如图2所示。
开发物联网技术过程中,利用激光测距、光敏识别等技术,可以实现隧道变形实时监测,确保施工安全,有效减少变形。在开发项目级基础管理平台时,根据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对不同专业和过程的质量验收过程进行分类,在线实现过程验收。系统平台自动记录验收数据和条件,自动判断结果,生成质量审批数据,减少内部数据的工作量。
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这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企业需要加强对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管理者了解大数据信息技术在建筑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转变管理者的思维并付诸实践[5]。实施管理理念时有效地应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帮助员工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知识,可以支持企业信息化思想的建设,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的氛围。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企业应重视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与外部企业合作可以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完善信息系统,实现系统共享,有效提升企业建设水平,提高信息管理的过程和水平。
在建设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和开发相应的预算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管理信息平台的科学、全面建设。在准备过程中,企业必须指定专人进行准备,委派专业人员可以更好地保证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存在数据分散、执行不力的问题[6]。在信息方面,可以使用预算执行控制系统和预算评估系统解决数据碎片化问题。相关人员应规划战略管理体系,了解各部门的业务动态,输入系统设定的预算计划。系统能够对预算本身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控制,将预算管理报告及时反馈给业务经理。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周期,自动为管理者计算预算评估报告。预算评估报告成为影响未来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可以降低成本,使预算执行更加准确。
在信息化背景下,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注重信息系统安全,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改善信息系统软硬件安全环境,方便信息的收集、输入、整理和分析,并提供安全的系统环境。管理者应在管理过程中及时收集数据,提高信息收集和提取能力,加强对企业业务的了解,及时识别异常信息,关注基础信息和软硬件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了解信息系统的更新迭代,关注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和功能。每个信息模块均为优化信息系统提供必要的基础,以便全面了解企业信息系统。企业人员应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在全面了解本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上,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开展风险评估可以通过防控测试全面降低信息化风险,提高工作质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工作流的标准化和智能化,紧跟信息技术的更新和迭代,加强软件开发,加强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沟通与合作,提高软件的个性化水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现高效、安全的支撑软件开发,满足企业业务差异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
综上所述,企业需要转变管理观念,优化管理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断影响人们的思维和消费习惯。因此,管理层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识别数据中蕴含的风险和机遇,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积极培育大数据管理者,使用信息化手段支撑管理决策,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