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诗韵 | Fu Shiyun刘 晖 | Liu Hui
广州地处珠江下游,濒临南海,“极富舟楫之利”,便捷的水运交通使广州成为重要的货物中转集散地、集内商与外贸于一体的商业中心。贸易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催生了仓储,而仓储作为一种服务性基础设施,其形成与空间分布同各个时期广州的商贸活动状况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晚清时期,广州一口通商,全国对外贸易商品均要运到广州出口,进口货物亦汇集于广州再转销全国各地,广州因此成为重要的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对外贸易转运需求促发了近代意义上的仓储设施建设,十三行地区的行栈可视为广州近代仓储的雏形,其掌握着进口货物储存和交易的代理权,充当了进出口货物在广州城内的集散地与储存点[1-2]。
鸦片战争后,公行制度被废除,外国商人摆脱了行商的约束及种种条规限制,可自行设立洋行,对华投资不断扩大,码头和仓储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此时的交易中心和装运场地转移到了河南(今海珠区)、芳村等地,许多外国洋行和航运公司在此修建码头仓库(图1),为开展外贸运输、存储货物而服务[3]。
图1 1934年珠江后航道沿岸的洋行码头仓库分布图
这一时期,仓储是外国对华贸易之下衍生出来的附属业务,且由于对外贸易的场地与运输路线相对固定,仓储空间分布与黄埔、十三行、沙面等对外贸易的节点高度相关。
民国时期,为摆脱西方国家的控制,提振商业、发展经济,国人提出发展港口与交通的主张。广州先后完成了黄埔外港、内港的建设,在一系列航运建设工程中,仓储空间被作为重要的内容纳入规划中。内港方面,在洲头咀一带兴筑内港码头,新建各等码头、货仓数十座[4];外港方面,黄埔港建成了大规模的码头库场。这些与对外贸易相关的航运节点成为仓储空间集聚分布的区域,仓储与港口设施相结合,为货物到港提供了储存空间。
而另一方面,民国时经济环境的相对稳定促使广州民族工商业快速发展,加之广三、广九、粤汉三条铁路干线初步建成,大大缩短了广州与周边地区及内陆地区来往时距。众多货物由水路到达黄沙、石围塘火车站,再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货物运输逐渐旺盛,也促进了私营商业仓储的出现。这种私营仓储多与运输业相结合,分布于码头、火车站等交通联系节点周边,如1934年黄沙火车站附近就有20余所“运输行”[5],承揽陆路运输,兼营堆栈,代办货物铁路转运等业务[6]。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在为珠三角种植和养殖业提供的原料基础上的轻工业是广州工业的主体。为加强与西江、北江流域的商贸联系,相关的交通节点周边成为大量货物、产品的集散地。如广三铁路石围塘站作为沟通广州与粤西各地区的枢纽,周边就聚集了大片仓库群,成为工业用煤、工业原料运输、农副产品等物资运输的重要枢纽。
60年代初,随着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大批日用工业品仓、纺织品仓、化工原料仓、糖仓等专用仓库区先后建设。大型物资对铁路运输的依赖性加强,各类物资仓库陆续围绕着重要的铁路货运站布置。80年代末,广州基本形成了以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为中心的仓储网络,主要分布于塞坝口、西站、北站、南岸、西村、黄埔、鱼珠等地[6]。货物运输又进一步促进了铁路专用线及配套仓库区的建设,使铁路运输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
至改革开放后,广州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物流交通的外迁使得内城的仓储空间逐渐失去其储运职能,步入遗产化的时期。
为减少进出仓转运环节,提高装卸储运效率,广州仓储类工业遗产呈现出沿珠江和铁路分布的特征(图2)。
图2 广州近现代仓储类工业遗产分布图
(1)沿珠江分布
水路运输载运量大、运价低、运输线路稳定。广州水运条件优越,大量仓库区分布于江河沿岸,充分利用水运这一天然运输条件,如珠江后航道沿岸、大干围、黄埔等地分布有大量仓库建筑,其中不乏初建于20世纪早期、沿用至今的近代仓库建筑,反映出广州作为南方重要港口城市的特征。
(2)邻近火车站分布
铁路是货物运输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大宗货运多依赖铁路运输。广州早期的火车站均分布于珠江沿岸,构成水铁联运体系。这些水铁联运站是物资收发、转运的重要枢纽,周边聚集了大量仓库群。如广三铁路石围塘站周边至今留存有大规模的仓库建筑群,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此后不断加建扩建,形成了独特的仓储物流空间格局和工业景观风貌。
(1)与交通运输节点紧密衔接
铁路、码头等对外运输节点是仓库平面布局的起始与终端,仓库与交通运输设施协调配合,构成顺畅、短捷的货运流线,以利于货物快速装卸与运输进出。
①水运主导型:仓库建筑完全顺应岸线走向,沿河道并联布置,以最大限度争取临江岸线。仓库区设有码头,供轮船停泊、货物装卸。仓库建筑正对码头,滨江一侧开有大门,使货物从船上卸下后能快速运入仓库区内。河道、码头、建筑紧密联系,整体形成装卸-搬运-出入库的空间序列(图3)。
图3 水运主导型仓库平面布局示意图
②铁路主导型:大型物资仓库货物运量大,常通过敷设铁路专用线与火车站接轨,实现在仓库内直接进行货物到发。铁路的技术要求深刻影响着仓库区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设计。专用线一般布置于仓库区中部,使所有仓库尽可能接近铁路。铁路进线走向与仓库建筑相顺应,以节省用地[7]。为了装卸货物方便,仓库与铁路间设有约1.1m的高站台,其高度与货车车厢底面平齐,货物卸车后可直接运入仓房内。装卸需求衍生出具有仓储建筑特色的站台、雨篷与灰空间,轨道、站台、仓库紧密结合,整体构成了仓储与铁路专用线紧密结合的空间组合方式(图4)。
图4 铁路主导型仓库空间组织
③水铁结合型:部分仓库区同时占有珠江岸线和铁路专用线资源,水铁交通兼具。在平面布局上,从码头到铁路月台的功能流线是整个仓库区空间组织的主轴。临江岸的建筑平行于码头和岸线排布,临铁路线的部分则平行于铁路布置,体现出依附于运输的内在逻辑。
(2)最短运距原则
在仓储流程中,货物移动距离越短,效率越高。因此仓库区平面布置以最短运距为导向,按照“运输—搬运入库—存储—搬运出库”的物流顺序展开。对外联系的铁路、码头等交通运输设施是仓库区空间布局的起始与终端,仓储建筑排布其后,并通过道路运输、搬运工具、输送设备等与之连接。原料仓靠近原料的来向,成品仓靠近成品的去向,以避免流线交叉,减少迂回。
仓库建筑一般呈正交排布,道路环绕建筑物四周,垂直贯通,使搬运路线连续、通顺短捷,便于运货车辆直达。没有防火防爆特殊要求的通用仓库通常集中紧凑布置,以缩短物资搬运总距离,提高场地利用率。
(1)以高效储物和便捷运输为导向
仓库建筑空间的占有主体是货物,其空间设计以大库容量为导向,达到最大化单位面积及容积的储存效能。仓库多为多开间、大进深的矩形平面,能够最有效利用仓房面积,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便于标准化。
在建筑结构上,由于建造技术和资金的限制,20世纪50年代以前建造的仓库建筑基本为平房式单层仓库。珠江后航道沿岸的一批近代仓库多引进当时西方先进的建筑结构与材料,采用“工”字钢立柱、三角钢屋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等结构类型,仓内不设立柱,
大大提高了仓库的内部空间与跨度,有利于物资储存与搬运。
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层仓库逐渐普及,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量高大,内部空间开阔宽敞,柱距较大,通常为5~6m,每层净高约4~5m[9]。部分还采用无梁楼盖框架结构,楼板底面平整,扩大了净空和有效空间,可容纳更多货物存储。
多层仓库需在垂直方向搬运货物,因此电梯和楼梯等垂直交通空间是多层仓库平面设计和空间组织中的重点考虑部分。为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多层仓库通常会配备电梯、吊笼等垂直运货机械,形成一套缜密和完善的调度传送库存的系统(图5)。货物向下运输则常使用滑道,利用货物自身重力运输,以降低生产成本[10]。为保证存储空间的完整性和利用率,楼梯、滑道等附属性交通空间常设置于建筑尽端或采用外挂形式,形成了具有特殊性和识别性的仓储空间要素。
(2)适应货物特性与在地环境
为了满足不同的存储要求,仓库在建筑构造、设备设施方面也有所不同。如中转仓主要服务于运输中间环节货物的暂时停留,具有快进快出的特点,仓库开门数量较多,与码头、铁路等交通设施结合紧密等。而以长期存储为目标的储备仓库,则对长期储存性能及安全性、密闭性等要求较高。
此外,广州的仓库建筑根据当地湿热的气候特点,将通风、隔热、防雨等作为重点考虑内容,呈现出适应性的特征。珠江后航道沿岸的近代仓库建筑多采用双坡屋顶,铺碌灰筒瓦、铁皮瓦等屋面材料,兼具良好的防雨渗漏、隔热的功能。建筑山墙开有百叶窗、通风口等,既可通风排气,又避免太阳直射。山墙底部设有地窗,与侧墙高窗和屋顶气窗促使空气对流,使仓库能常年保持通风和干燥。建筑入口通常设置高于地平面的平台,以避免积水侵袭。
(3)适应仓储需求变化而改造
出于实用性、经济性的追求,仓储建筑往往会长时期持续使用。如建于20世纪早期的渣甸仓沿用百年,至近年仍发挥着重要的仓储作用[11]。在仓库的长期使用中,建筑也不断进行维修、更新和技术升级,更换屋面屋架、增开库门库窗等手法十分常见。
随着不同时期建造技术和储存标准的改变,仓库建筑也会不断进行更新和改造。如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二仓库区内的建筑建造时间跨度近70年,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的典型粮仓建筑式样,整体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类型特征的粮仓建筑风貌(图6)。仓储建筑单体也呈现出随不同时期储量需求与标准转变而产生的空间改造更新,如建筑升顶加高、仓门开辟与封堵、增加配套机械通风设备等。这些仓储建筑的历史是不断优化与改造的历史,灵活适应于外部条件与储存要求而做出更新调整,其物质实体在持续的空间再利用中叠加了多个时期的空间印记。
图6 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二仓库
广州仓储类工业遗产的保存和使用状况可分为三类:①原有仓储格局基本保存完整,能够较好地体现建筑原貌及原有生产流程,有保护身份,并开展了合理的再利用;②原有仓储建筑物大部分保存,处于空置或低效使用状态;③部分原有仓储建筑物被拆除,仅剩局部留存(表1)。
表1 广州仓储类工业遗产保存现状
(1)保护身份
广州仓储类工业遗产仅少数被纳入保护名录。2008年,珠江后航道沿岸的8处近代洋行码头仓库旧址被公布为广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最早获得法定保护身份的一批工业遗产;2010年,广州南方面粉厂旧仓库及连廊被列为天河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近年来,随着广州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历史建筑名录的不断完善,诚志堂货仓旧址、广州铁路局援外仓建筑群旧址(办公楼、1号仓、9号仓)和广东省石油公司昌岗路油库等一批仓储类遗产,被先后公布为广州市历史建筑。另外,还有广州市粮食集团储备分公司南区粮库冲口仓目前为历史建筑线索,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二仓库(5座仓房)为历史建筑预保护对象。除此之外,广州大部分仓储类工业遗存尚缺乏法定保护身份。
(2)再利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对于仓储类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日趋增加。其中既涉及已具有保护身份的文物、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也有无保护身份的工业遗产的自发更新改造。再利用功能集中在文创、商业及展览等功能领域,如太古仓、大阪仓、大干围仓库、亚细亚花地仓等先后被改造再利用为文化创意园、酒店等;也出现了如诚志堂货仓被改造为幼儿园、广东省土产烟麻四仓被利用为古董旧物仓等较为特殊的案例,总体上来看,再利用形式日趋多样化,有效激活了旧仓库的多元价值,既实现了原有空间的再利用,也展现了旧仓库的独特历史感与艺术魅力。
仓储空间作为服务性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物资运输流转的重要实物支撑,与城市商贸活动的兴衰息息相关,从侧面体现了广州作为自古以来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地位。这些仓储类工业遗产建成时间较早,历经多个历史时期,持续服务于城市商贸活动,从中可以窥见特定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如珠江后航道沿岸的近代洋行码头仓库曾是近代英、美国公司在广州的主要投资之一,承担了近代洋行贸易的仓储物流功能,是广州近代对外贸易兴起与繁荣的实物见证;新中国成立后石围塘-塞坝口地区的仓库建设反映出当时广州社会经济和商品流通的发展情况,也体现了广州与粤西、粤北广大经济腹地的紧密交流与货物运输往来,印刻着城市建设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仓储空间的占有主体是各类货物,其空间设计与组织以货物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仓储建筑建造以实用为理念,呈现出大库容量、便捷运输、适应货物特性与在地环境的空间特征。对于大空间、大跨度的追求使得广州近代仓储建筑率先承接了西方先进建造技术及工艺的转移,而到后期,提高仓储效率、降低成本的需求促使仓储建筑不断推陈出新,建筑形式、装卸技术、劳动组织均不断进行变革升级。这种生产需求下空间的纯粹性以及先进技术的探索运用组成了仓储类工业遗产特殊的科技价值。
在近代,船坞、码头及仓库是外国资本在广州最早投资的产业类型,珠江后航道沿岸的近代仓储建筑多由外国建筑师设计建造,呈现西方建筑风格特征[12]。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水平和建造技术水平较低,仓库建筑设计侧重于实用性和经济性,并受到苏联式风格的影响,立面简洁、朴实、规整。70年代新建的一批多层仓库建筑依然呈现出简洁实用的风格追求,立面不作过多装饰,以构造本身形成的窗间墙、柱和廊的划分实现了和谐的分割比例和尺度感,结合其本身质朴、粗犷的建筑材料组成了独特的工业美学特征。可见,仓储建筑体现了不同时期主流建筑设计思潮,并且出于对高效率、低成本的追求使其率先脱离对建筑语言形式的考究,将功能与建筑结构、材料充分融合。
仓储类工业遗产曾在城市中的商贸物流、物资保障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计划经济时代,仓储设施是物资计划调配管理的重要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仓储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现代化机械化之前,仓库中的大量装卸、搬运、堆码、计量、包装等操作均依靠人力完成,记录了广大劳动群体的生产劳动经历。仓储类工业遗产的保存对于曾长期工作于此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有着特殊的、无法替代的情感意义,同时也能使人们可以更真切地理解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如大阪仓墙面至今还保留有“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艰苦朴素、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等宣传字样,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广州近现代仓储建筑大多沿着珠江和铁路发展起来,大部分紧邻滨江一线或重要的交通节点,区位升值潜力大。且仓储建筑大多留存质量较好,结构耐久坚固,体量规模较大,内部空间宽敞,具有较高的空间改造和再利用的潜力。在保持原有建筑形态不做大规模改变的前提下,发挥其建筑结构空间可以灵活划分的优势,可以适应多种建筑功能的使用要求。
城市中仓储空间与各类工商贸易活动息息相关,是物品的流通与停留在空间上的投射。广州至今留存的仓储类工业遗产在过去曾是城市物资流通的重要载体,在城市贸易和转运中发挥过关键作用,是广州作为贸易港口城市和货物集散中心城市的重要体现。仓储建筑服务于储存和运输需要,呈现出高效储物、便捷搬运、适应储存需求的空间特征,并率先探索建筑结构、材料及机械运输技术的发展,具有独特的科学技术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同时,仓储建筑所具有的体量规模大、空间开阔宽敞等特点使其在当前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具有较高的转型利用潜力。
资料来源:
图1改绘自“1934年广州港口图”,《图说城市文脉——广州古今地图集》;2010;文中其余图表均为作者绘制或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