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2022-05-21 05:24李文生LiWensheng
华中建筑 2022年5期
关键词:滨水空间研究

李文生 | Li Wensheng

城市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水系作为城市资源要素的基质本底,是实现城市“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由城市水系蔓延形成的滨水公共空间是一种介于城市水域和陆地之间的特定区域,有较多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1],是城市生态环境保育与公共活动开展的物质载体,现已引起建筑学[2-6]、城乡规划学[7-10]、风景园林学[11-16]等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同时,当前城市发展已进入存量更新阶段,滨水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对其持续动态的跟踪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其研究现状并提出展望,试图为当下城市公共空间的高效、集约、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概念内涵

当前,学术界尚未对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概念做出明确界定,泛指与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毗邻的水陆域空间。王建国[17]等将城市滨水地区定义为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杨保军[18]等认为城市滨水地区的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陆域空间,按照空间形态可划分为沿水型、环水型和水网型。李建伟[19]指出城市滨水空间兼具地理物质与心理精神的内涵,是城市水系所形成的“水场”。金继晶[20]将滨水开放空间划分为滨水商业休闲空间、滨水公建休闲空间与滨水自然休闲空间,指出其具有公共性、文化性与生态性等特点。郭红雨[21]等依据功能类型将城市滨水空间划分为生产型、居住型、多功能型、旅游休憩型与生态保护型等。钱芳[22]从人的健康角度出发,剖析了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由自然基底、联系骨架与康体单元三要素组成。刘博敏[23]辩证了滨水与城市、发展、设计的逻辑关系,指出有效保护利用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综上可知,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指包含200~300m范围内自然环境与人工景观的水、陆域交叠场所,具有历时性的空间传承特征和共时性的空间扩散特征,按照水域类型可划分为河(江)滨区、湖滨区与海滨区,依据空间形态可划分为依水型、环水型与水网型(图1~2)。

图1 不同形态水域类型

2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基本特性

滨水公共空间基本特性是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其他形式的非物质文化要素提供了生存、发展、传承的土壤,相关研究主要从空间特征、空间演变与空间评价三个方面展开。

2.1 空间特征

研究者从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滨水公共空间要素予以剖析,归纳总结出不同地域环境的滨水公共空间特征。王章叶[24]等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剖析了澳门滨水活动空间特征的多样性及持续性,得出滨水空间优化应增强其亲水性、多样性、秩序性与公共性。许自力[25]将广州滨水动态人文景观划分为日常型与节庆型,并对滨水动态人文景观的空间类型、空间格局与分布特征予以分论。姜慧乐[26]分析了杭州西湖环湖景区滨水景观建筑群的空间布局形态及内部空间结构。夏小馨[27]运用数值模拟与统计的方法,探索了江风渗透能力与滨水街区空间形态的关联性评价指标体系。刘祎绯[28]等通过采集视觉感知数据,分析了北京什刹海滨水空间的视觉感知意象强度与结构,得出标志物是视觉感知中最强的主导意象要素。王星翰[29]等比较研究了巴黎塞纳河与上海黄浦江在滨水空间发展历程、形态特征及建筑的高度、界面等方面的异同。孙洪涛[30]等以松花江为线性纽带,比较分析了吉林、哈尔滨与佳木斯三座城市滨水空间在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与文化景观元素方面的差异性特征。朱紫月[31]基于总体城市设计的尺度,探索了城市滨水空间的各组成要素及空间界面导控的措施方法。段思芃[32]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沈阳市浑河核心段滨水公园空间进行了分析,得出空间可达性较低、互动性不足、结构联系较弱、路径组织不佳等问题,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2.2 空间演变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各由历史时期时空要素叠加的组织系统,对其空间演变规律的梳理可揭示出当代空间形态表征背后的发展逻辑,对预测未来的空间发展导向具有重要意义,专家学者运用句法分析、卫星遥感、空间模拟等技术对滨水公共空间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张目[33]运用空间句法分析了上海黄浦江四个历史阶段的空间特征,揭示了其内在演变规律以及滨水空间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王昕[34]以杭州内城河道与塘栖运河滨水空间为例,论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对城市滨水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程雪松[35]等剖析了上海黄浦江与苏州河滨水景观空间的变迁历程,总结出当下滨水空间正向更加开放多元的姿态演进。舒阳[36]从城市结构、街区肌理与界面形态探讨了近现代武汉工业化发展对城市滨水空间演变的影响。李哲惠[37]基于卫星影像,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出发,对昆明主城区滨水空间的景观格局现状与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开展研究,进而总结出景观格局演变的内在动因与优化建议。

2.3 空间评价

滨水公共空间品质关乎不同群体的使用偏好和使用频率,对滨水公共空间开展空间本体、人群活动等内容的评价可为优化策略的提出垫下良好的基础。王量量[38]等运用公共性模型与观察法对厦门大学周边四处不同典型形态的滨水区展开公共性现状评价,进而提出滨水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策略。罗召鑫[39]等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市六处滨水空间的视听觉要素进行恢复性评价,得出环境恢复性评价与人工化程度呈负相关,提出通过优化植物搭配、提高声环境协调度、丰富人群活动等增强滨水空间的恢复性。王敏[40]等从服务性、地域性和多样性三个方面实证研究了上海黄浦滨江空间生态感知的景观偏好,揭示了滨江景观空间的特征规律。曹加杰[41]等运用语义分析法,从景观、生态与人文三个方面评价了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观的质量,并提出城市滨水景观的优化策略。钱芳[42]等借助界壳理论构建了滨海空间开放性评价模型,最后使用空间测度数据与人群活动强度分布检验该模型的有效性。王伟强[43]等借用多源数据分析了更新后的黄浦滨江公共空间与城市腹地开发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的若干策略。

3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是实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规划策略和更新设计为城市活力的再生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技术手段。

3.1 规划策略

研究者在剖析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规划案例,从个案出发,在物质空间要素、人群行为活动、日常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新策略。苏春雨[44]等基于儿童友好的视角,对什刹海滨水空间的设施布置、功能分区、植物配置等方面提出了的安全感规划思路与策略。刘滨谊[45]等以新疆可克达拉伊犁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实证,基于人居环境三元论与景观“旷奥三性”理论,剖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风景园林文化艺术的现代显现。周曦[46]在芜湖市浴牛潭城市核心区城市设计中通过“引水”的设计手法重构了滨湖公共空间形态,探讨了江南水网区域的城市设计方法。张芳[47]等针对当前滨水城市水城融合发展的问题,提出水城肌理共构、滨水建筑营造的滨水空间整合方法。赵爽[48]在介述国外滨水区规划编制经验的基础上,从凝聚社会共识、明确规划策略和优化实施机制三个方面探索了黄浦江与苏州河沿岸地区规划编制的新方法。李茜[49]等针对苏州新建地区滨水空间现状,强调了生态性、公共性、亲水性等基本原则,提出了塑造疏朗有致、涵养水源、开放共享与历史文化彰显的规划设计方法。李敏稚[50]等基于城市设计视角,探索了“精明营建”理念指导下的中山总部经济区滨水空间规划方法。

3.2 更新设计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多位学者基于存量发展需求,挖掘滨水公共空间更新潜力,提出了适合不同使用人群需要的更新方法。邱岚[51]等从定位特色、布局特色、环境特色三个方面探讨了梧桐湖新城滨水绿道空间的设计策略。尚维[52]等运用实地观测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北外滩滨江公园公共空间的人群活动予以调查,针对其现状问题提出了构建快慢交通分离体系、增设多样化的公共设施、拓展沿江慢行驻留空间的优化策略。唐思文[53]通过研究老年人对广州荔枝湾涌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提出应构建以步行为主的扩散性空间、加强滨水活动空间与景观小区之间的联系等适老化设计策略。刘伟毅[54]梳理了武汉滨水缓冲区空间的演变历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武汉典型滨水缓冲区进行实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滨水缓冲区提出了空间调控建议。米歇尔·奥斯莱[55]、章明[56]等分别对上海黄浦江东岸与杨树浦滨江南段的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历程进行解读,阐述了超大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复兴的社会学意义。肖湘东[57]等以江阴船厂公园为例,探索了后工业时代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改造策略。孙炜玮[58]等从人本角度出发,基于日常生活特征,揭示了香港沙田城门河滨水空间的营造逻辑。王敏[59]等对比分析了埃姆歇河与苏州河滨水空间的发展历程,指出“价值理性”引导下滨水空间更新范式转变的重要意义。邓芙平[60]梳理了岭南龙舟竞渡活动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传统与现代龙舟赛事的空间构成,为龙舟竞渡事件影响下的滨水空间设计提出了建议。

图2 城市不同滨水公共空间类型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综上述之,我国对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成果渐甄硕美,从早期的价值内涵阐释、空间构成剖析、国外经验引入的描述性探讨,到以统计学、空间评价为支撑的滨水公共空间特征研究,再到滨水公共空间形态演变、对比分析、更新设计的发展机制研究,研究内容不断完善,研究方法日新月异。

(1)文献数量不断增多,研究对象呈集中式分布

因受地理气候、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现有研究多针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滨水公共空间,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滨水公共空间的探究较少;对典型个案如黄浦江、苏州河等研究较多,缺乏对同一水系内不同流域的滨水公共空间比较研究;多以滨江、滨河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缺乏对滨海、滨湖公共空间的研究。

(2)研究视角渐趋多元,研究内容不断完善

研究视角由单一学科的理论牵引转向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内涵外延不断拓展。研究内容愈加广泛,从宏观的滨水公共空间与城市结构的关系,到中观的滨水公共空间形态,直至滨水公共空间内容要素,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在规划设计方面愈加趋向于对重点地区的精细化研究,但缺乏对非物质要素的考究、规划发展的实施效果评估与多维评价体系的建立。

(3)研究方法日益新颖,研究技术不断提升

滨水公共空间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从传统的实地调研考察到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再到数理模型的构建。如问卷调查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滨水公共空间的品质与活力,句法分析软件对滨水公共空间肌理结构的剖析,游客体验ASEB栅格分析法对活动人群的空间偏好分析等。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正逐渐被应用于滨水公共空间的研究,如VR虚拟现实技术、可穿戴式移动设备等。

4.2 展望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增量扩张向城市存量更新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着环境、社会、经济等多重转型,滨水公共空间研究对深刻理解城市公共空间优化机理与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相关研究应立足于当前新型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在视角创新、内容完善和方法优化等方面加强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研究视角进一步创新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理论研究虽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需要转变认知观念,厘清其中的沉疴顽疾,顺应“以人为本”到“以人、物协同”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当前城市更新浪潮的来临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愈加重视,如何通过滨水公共空间的发展实现城市活力的再生、实现滨水区域与城市腹地的融合发展、充分彰显不同地域的水文化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2)研究内容体系进一步拓展

从既有研究成果来看,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理论建构多源于对建筑类型学、城市形态学的探索,且多以个案为主,理论升华不足,需构建一套不同层次、类型的整体研究框架。在研究内容上,开展滨水公共空间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的交互研究,将其纳入城市腹地的整体视野,对不同时空格局下的空间历时性特征予以深入剖析,探讨滨水公共空间发展演变的动力系统、响应机制、优化路径及反馈模型。在研究尺度上,从地域特征鲜明的典型个案研究拓展到基于同一水系资源本底的多案例比较研究,以增强区域的协同性与整体的联动性;加强中微观尺度下的空间要素精细化分析,构建分级、分类、分型的研究系统,不断推动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研究从局部表象的微观刻画向整体系统的宏观构建。

(3)研究方法进一步优化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作为复杂特殊的城市空间组织,具有多重价值与内涵,对其研究需融合多学科领域成果,借鉴文化景观、空间基因、复杂适应系统、城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理论与技术的方法集成。当前研究虽然将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但数据的获取方式仍大多以问卷调查与现场观测为主,数据的样本量与可靠性不足,需进一步深度融合遥感转译、数字表达、模型统计等数理方法。在当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测度、影响机制及设计响应研究或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的空间发展预测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领域(图3)。

图3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发展的研究框架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滨水空间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空间是什么?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创享空间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